《人地關系思想的歷史演變》教案設計
《人地關系思想的歷史演變》教案設計
一、教材內容分析
“可持續發展”是整個地理教學的核心部分,基于前面學習的不斷深入與鋪墊,地理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自然觀、發展觀與環境觀,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和必然性。本章是地理必修2的最后一部分內容,主要從過去、現在、未來即追溯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歷程、直面環境問題、探索未來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途徑為線索展開教學。因此,它是本書的總結和升華,目的是通過本章學習來增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并將其轉化為自身的自發行動,充分認識到人類與環境協調統一的重要性。
二、課標要求及解讀
1、了解人地關系思想的歷史演變
目的是使學生了解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思想是如何形成的。本課通過生動的視頻和實物圖片形象地展示出人地關系思想的歷史演變過程,使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找出人地關系的特征,分析存在的問題,得出主要的環境問題。
2、根據有關資料,歸納人類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目的是以正確的地理觀念和地理思想形成為主要的理論基礎,讓學生認識到當前人類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注重對世界主要環境問題的系統歸納,加強對學生的材料分析并從中總結、歸納出結論的能力訓練。
3、展示羅馬俱樂部的《增長的極限》,加深學生對工業文明時期人地關系矛盾全面激化的印象,引導學生領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人類的必然選擇。
4、列出表格,引導學生讀書,概述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認識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個人應具備的態度和責任舉例說明協調人地關系的主要途徑
三、學情分析
高一的學生通過對前面所學的人口、城市、工業、農業及交通等人文地理的知識,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區位分析能力,對目前存在的一些環境問題已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因此,如何由理論知識上升為切身的體會并付諸行動去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是我們著重思考的問題。回顧過去,了解現在是為了引起學生的共鳴,明確可持續發展的內涵以及實踐的必然性。
四、教學設計思想
(一) 講清環境問題的實質是發展問題,正確理解人地關系。本節主要從人地關系這個傳統問題入手,對人地關系思想演變歷程進行梳理,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人與環境關系的實質――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不同,人類的活動不同,造成的環境問題不同。歸根結底,人與環境協調,實現可持續發展;人與環境不協調,則出現環境問題。教學內容編排將按照追溯人地關系的演變(過去)——環境問題的表現(現在)——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必然性(未來)這樣一條主線展開,重點把握人地關系思想演變在時間軸上的變化、環境問題在空間軸上的表現以及理解人地關系在本質上的矛盾與統一。
(二)教會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練習題以學生熟悉的和感興趣的一些現象為主,例如:50年前的“北大荒”在新中國成立后,變成了“北大倉”,但目前,我國政府決定停止“北大荒”墾荒,還有現在人們普遍擔心的是餐桌污染,國際合作――《京都議定書》等,讓學生知道地理源自生活,用于生活。學習不是空中樓閣,就是我們身邊的事情,體會學習地理的意義,以及培養學生學地理的興趣,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鞏固學習內容。
五、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環境問題與人地關系思想發展的歷史演變;
2、根據有關資料,歸納人類與環境的關系及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通過對人類活動與環境發展實際對照的分析,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了解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由來。理解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原則。理解可持續發展包括生態可持續、經濟可持續和社會可持續三個方面。理解可持續發展是解決全球生態環境問題的根本途徑;
4、通過本節的學習使學生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理解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
六、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 理解人與環境的關系;
2、 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后果及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內涵和基本原則。
(二)教學難點:
1、 如何幫助學生切身的感受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
2、 人地關系的實質。
七、教學方法:圖像分析法:通過觀看視頻、分析圖片,挖掘有用的地理信息,匯集成自己的觀點并以清晰的表達出來;啟發式教學法,通過對問題的分解來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理解問題,例如分析羅馬俱樂部的《增長的極限》這幅圖時,設計的問題就是“羅馬俱樂部的研究對象是什么?、各因素的發展變化趨勢是什么?、誰是原因,誰是結果?、最后的結論是什么?”等;還有練習法,通過練習法在夯實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
八、課時安排 :1課時
九、教學過程
課前復習及引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目前我們所面臨的主要有哪些環境問題》?(學生回答)
這些環境問題都發生在哪一時期?(學生回答)
是不是自從有了人類以來就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環境問題?(學生回答)
我們先不要忙著下結論,等我們學習完了這一節就可以找到答案了。其實人地關系一直都是地理學探索的主旨,而人類在漫長的文明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三個階段:史前文明階段、農業文明階段、工業文明階段(放視頻《原始人》、《農機具》、《工業文明》,指導學生填表格)
是不是自從有了人類以來就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環境問題?(學生回答)
尤其在工業文明時期,環境問題具有了與以往不同的性質,已經從根本上上升為影響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可再生資源的開采速度超過了資源的再生速度;
不可再生資源的開采速度超過了人類尋找可替代產品的速度;環境污染的速度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不可逆轉的環境退化速度超過了人們建造新環境的速度。
接二連三的社會公害事件的發生引起了人們極大的恐慌和不滿,《羅馬俱樂部》里的17位科學家,耗資25萬美元對“人類的困境”進行了研究,他們的研究成果一公布就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討論,喚起了人類對環境和發展問題的極大關注(放幻燈片——增長的極限)
同學們,你們從這張圖上能獲得哪些信息?(它的研究對象、曲線的變化趨勢、哪些曲線代表原因,哪些代表結果、最后的結論是什么?等)
討論:難道人類就真得要走上這條不歸之路嗎?你有什么辦法能救人類于水火呢?
【《人地關系思想的歷史演變》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讓心飛翔教案設計01-24
教案設計:破釜沉舟07-19
《天窗》優秀教案設計06-08
《楊氏之子》教案設計02-11
認識南瓜教案設計02-11
白帆音樂教案設計01-25
食物的變質教案設計02-23
《多彩的拉花》教案設計02-25
斜拋運動教案設計04-19
《平面向量》教案設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