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變革教案
社會變革教案
第8課鐵器牛耕引發的社會變革教案
1.了解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牛耕廣泛使用。
2.分析“公作則遲”“分地則速”的社會現象出現原因。
3.掌握商鞅變法的內容和作用。
【課前預習】
請認真閱讀教材41—42頁“從千耦其耘到個體農耕”、“競相改革的時代風潮”兩部分的內容,在課文中圈劃出來,并回答下列問題
1.鐵器、牛耕的推廣使用是在時期。
請認真閱讀教材43—44頁“商鞅變法與秦的崛起”一目的內容,在課文中圈劃出來,并回答下列問題
【課堂探究】(請同學們積極思考、踴躍發言)
1.看下圖,說一說鐵器牛耕為什么會引發社會變革?
2.你的疑點、難點:
【拓展練習】(拾級而上,順達成功的頂峰!)
(一)選擇題
1.鐵制工具和牛耕推廣使用是在()
A.商朝B.西周C.春秋D.戰國
2.史書上記載春秋時期“公作則遲”,“分地則速”。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個體農耕已經取代了集體耕作 B.奴隸消極殆工
C.土地被極少數人占有D.鐵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3.商鞅變法成攻的主要原因是:()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B.百姓的歡迎 C.個人才能卓越D.符合歷史發展潮流
4.商鞅變法的措施對后世影響最深遠的是:()
A.統一度量衡B.獎勵軍功C.獎勵生產D.推行縣制
5.商鞅變法內容中,最能提高軍隊戰斗力的是( )
A.獎勵耕戰 B.土地私有 C.建立縣制 D.獎勵軍功
6.在戰國后期的秦國,一個農民如果想免除勞役和免受懲罰,最好的辦法應該是( )
A.當兵立軍功 B.不隱瞞犯法行為 C.合法經商致富 D.大量生產糧食和布帛
7.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封建國家,主要原因是( )
A.秦國“連橫”策略的實施 B.鐵制農具和牛耕的推廣
C.實行商鞅變法 D.重視水利工程建設
8.商鞅變法的內容中,能反映中央集權思想的措施是
A.土地私有B.獎勵耕織C.獎勵戰功D.推行縣制
(二)材料解析題
(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備,外連衡而斗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賈誼《過秦論》
請回答:
①材料反映的是哪次變法事件?這次變法發生于哪一年?“商君”指的是誰?
②寫出“內立法度”的具體內容。
、凵眺币蜃兎ㄓ|犯了舊貴族的利益,最后慘遭車裂而死。你認為商鞅變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為什么?你覺得商鞅的死值不值得?
【社會變革教案】相關文章: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茶花賦教案04-06
《什么蟲》教案01-08
《文化苦旅》教案02-27
大學教案的寫法10-05
《認識鐘表》的教案03-19
《沙田山居》教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