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羅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
星羅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星羅棋布的氏族聚落,希望本篇文章對您學習有所幫助。
星羅棋布的氏族聚落
一學情分析:
1.初一的學生比較喜歡想象,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創造條件,給學生思維想象的空間。
2.本課內容比較抽象,趣味性不強,知識零碎,學生在學習上解有一定困難,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用一條主線—農業的產生和影響來串成知識項鏈,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
二教材分析:
本課圍繞原始農耕經濟時代居民們的生產與生活狀況,用三個子目展開敘述。展示了從距今7000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遠古歷史。教材所講述的半坡、河姆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農耕,其中半坡聚落是黃河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而河姆渡是長江流域氏族聚落的典型代表。教材通過介紹半坡、河姆渡聚落的生產生活情況,可以讓學生明白我國南北共同發展,共同構筑遠古中華農業文明的基礎。
三教學目標
課標要求:簡述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等原始農耕文化特征。
知識能力目標: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在中華文明起源中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使學生了解中華文明處于起源階段時原始農耕經濟的發展水平,進而認識其發展對中國遠古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了解和掌握有關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所代表原始農耕文化的特征及其生活狀況。
過程與方法:通過比較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共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
思想教育目標。初步培養學生觀察歷史文物圖,尋找圖中較為明顯的、主要的歷史信息,結合已有知識,初步分析、解釋圖中歷史信息,做出簡單的或主要的歷史結論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認同創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以及他們對人類社會物質與精神進步作出的特有貢獻。
我們的祖先最早種植水稻、粟和蔬菜,值得尊敬。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難點:對原始農業文明的特征的概括。
原始社會晚期人際關系的重大變化(出現私有財產、貧富分化和階級)。
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新課:從預習入手,讓學生養成自己看書總結重點的習慣,并思考相應問題。什么是氏族呢?(學生答:以血緣為紐帶組成的部落。)其實就是一個大的家庭,對不對。那么我們想,到底這個氏族中是爺爺在領導地位,還是姥姥在領導地位呢?(相當多的學生認為是男人!也有很多人認為是女人。)為什么呢?同意女人占領導地位的舉手,來說說你們是怎么想的?為什么呢?我看看還有誰從來沒有舉手過?……(舉手回答一定要鼓動,讓學生養成積極思考的習慣。)你來說說。(因為女人的傳宗接代的作用!)哦!那為什么若干年后女人雖然還是有這個作用卻屈居男人之下呢?……(因為當時生活條件的惡劣,使得當時延續種族的事情更重要。)那么除了女人的這個原因,還有沒有別的原因呢?我們再想想?(啟發,我們想,一個種族的繁衍,吃是不是最重要的呢?那么,在吃的來源上,是女人的貢獻大?還是男人呢?在啟發下,學生們知道了是女人的采集業是食物的穩定而可靠的來源。)
講授新課:(關于這兩個氏族部落,還是用學生自己歸納的方法,然后用問題導學。第一個班我用學生來講的方式,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耽誤的時間太多。學生歸納的過程中,始終強調舉手回答問題。一定要把半坡和河姆渡氏族的時間地點概括等要素在書中勾畫出來,說全!如果一個同學說不全,其他同學補充。)
學生總結之后,我就要提問了。1聯系地圖冊來找準兩個氏族的地理位置---一個是黃河流域的一個是長江流域的。2我們看這兩個氏族使用石器那句話都有兩個特別重要的字,大家發現了是什么字么?一定要強調“普遍”—普遍使用才是“新石器時代”。3我們知不知道什么是粟呢?(學生們真不知道,于是我說,是小米。這回大家知道了。)從這節課看,北方和南方從吃的食物上看就有了不同了。這個粟其實是從野生的狗尾草演變而來的。從種植粟和水稻看,這時的中國已經有了農業了!對不對?大家想想,農業是怎么產生的呢?(以前想人們為什么用火就合理的想象,這回學生還是想的特好。就是從采集業而來的。發現吃的野果的核掉在地上,過了一段時間發現長了新芽了。于是人們發現可以種植了!)好,這個農業一產生,可了不得啊。因此就產生了一系列的變化,那么我們看看,書上這些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生產生活方式,有哪些是和農業密不可分的?(工具---全是農具,石鐮石斧等。陶器---放種子糧食的。定居生活有房子---農業就不能總遷徙了,需要住上至少一年來等收成。有了固定的食物來源,部落的生存條件改善了。有了剩余的糧食。)那我們看,書上還說他們養些家畜,大家想想這又是從什么業轉化而來的呢?(狩獵轉化,打的東西吃不完。或者打的是幼小的動物。)好,看看,這些知識都是由農業而來,中國自古就是農業大國對不?4,我們看這兩種房屋的構成,為什么南北方的房子構造完全不同呢?(學生很容易理解那個干欄式的,但對于半地穴式的要討論才行。但是學生還是解決了。盡管用的是精英解答,但是學生們還是能理解的)5,我們再想,這兩種房屋在今天我們還能不能看到?(學生對干欄式的還是挺熟悉的,紛紛舉南方的吊腳樓或者少數民族的房子。但是半地穴式的他們就說不出了。但是還是有同學知道,在今天陜西延安的窯洞還是和他有淵源的。一個班的同學還把地圖冊上的河姆渡之謎念了,思路很開闊的。)
對于大汶口文化,強調一下,地點在山東,重點是有了貧富分化。問,這種貧富分化考古工作者是怎么得出的結論?這種貧富分化是如何出現的?貧富分化帶來的是社會的進步還是退步?(農業發展---剩余產品增多---一些上層人把剩余的產品據為己有,于是產生了階級分化。那么這是,由于農業的普及,男人的優勢逐漸顯現,于是,氏族的首領開始變為男性,社會從母系氏族過渡到父系氏族。)
板書:一半坡氏族:時間地點概況
二河姆渡氏族:時間地點概況
三大汶口氏族:時間地點概況、
課后反思:1學生的自己的理解有時能給老師更多的啟發,我覺得一定要讓學生自己說,養成主動思考,主動歸納的習慣,這點很重要。
2讓學生自己講課,其實可以做的很好,時間掌握更好些,總之就是書上的那些內容。但是是不是一些毫不相干的內容呢?我力求讓學生找到這里面的線,那就是農業,由采集業發展而來的農業,改變了原始人的生活,帶來的一系列變化,這樣就能把所有的知識串聯起來。歷史的因果關系就在這里。學生課后的反應也證明了我的正確,只有這樣講,才不是照本宣科。
3學生愛上這樣的課,他們有無數的舉手機會,每個同學都在老師的鼓動下積極思考積極舉手,老師需要這樣的課堂,學生也需要。
【星羅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相關文章: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茶花賦教案04-06
《什么蟲》教案01-08
《文化苦旅》教案02-27
大學教案的寫法10-05
《認識鐘表》的教案03-19
《沙田山居》教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