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掃六合》課程教案
《秦王掃六合》課程教案
《秦王掃六合》
活動目的: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存在一個特殊的歷史階段,如果我們能夠加以適當的補充和揭示,學生就能夠對秦統(tǒng)一后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和面臨的問題有真正的了解,因而也就能深刻理解秦始皇鞏固統(tǒng)一措施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得失。為此,筆者在上“統(tǒng)一貨幣、焚書坑儒”這兩個環(huán)節(jié)時進行了討論活動方案的嘗試,引進了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的方法從而使歷史課變得更加真實可信,學生也更加喜歡。
活動準備:
(一)設計制作戰(zhàn)國時期貨幣投影圖片
(二)設計制作“模擬戰(zhàn)國貨幣間兌換問題”的投影圖片
(三)設計穿越時空隧道、想一想的問題并制作投影圖片
(四)設計并制作討論“焚書坑儒”的情景資料
活動步驟:
1.投影展示戰(zhàn)國時期貨幣圖片,教師補充介紹或說明
2.算一算:模擬戰(zhàn)國時期不同貨幣間的兌換
3.穿越時空隧道:扮演秦國商人思考問題
4.想一想:替秦始皇出招,解決現(xiàn)實問題
5.議一議:利用資料,創(chuàng)設歷史情景,發(fā)表個人觀點或見解
活動過程:
1.展示戰(zhàn)國時期貨幣(投影戰(zhàn)國時期貨幣圖片或展示戰(zhàn)國時期貨幣仿制品。)
教師:戰(zhàn)國時期,各國貨幣各有特色。齊、燕通行的刀幣,是從實用的刀子變化來的。韓、趙、魏通行的鏟幣,是由古代除草的農具演變而來。楚國通行的蟻鼻錢是從貝殼型的銅幣演變而來的。周、秦用圓形的錢。秦統(tǒng)一六國初期,各國貨幣仍在繼續(xù)流通,這就給秦國人帶來了不同貨幣間兌換的現(xiàn)實問題。
2.算一算:模擬戰(zhàn)國時期不同貨幣間的兌換
教師:(投影展示)假如1個圓形錢換3個鏟幣,4個鏟幣換5個刀幣,2個刀幣換1個蟻鼻錢。問題:(1)1個圓形錢能換多少蟻鼻錢?(2)1個蟻鼻錢能換多少鏟幣呢?
學生:(1)1個圓形錢能換15/8個蟻鼻錢。(2)略。
3.穿越時空隧道:假如我是秦國的一個商人,貨幣的不統(tǒng)一可能會帶來哪些不便?
學生甲:貨幣不統(tǒng)一,人們生活不方便,如購物、旅游、住宿、吃飯,到一個地方要換不同的貨幣,又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不利于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
學生乙:不利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大量的貨幣換算很繁瑣。度量衡的不一致,經商往往容易虧本,加劇了商人的經營風險,從而阻礙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學生丙:不利于國家稅收的征收,影響國家財政收入,挫傷生產者的積極性。
學生丁:不利于國家的統(tǒng)一等。
4.想一想:作為秦始皇應該怎樣解決貨幣不統(tǒng)一帶來的不便呢?
學生:我想作為秦始皇應該統(tǒng)一六國的貨幣。如果人們使用同一種貨幣就不會有繁瑣的貨幣換算問題了,也不會有這么多的麻煩。現(xiàn)在歐洲人就統(tǒng)一使用歐元。
教師:同學們太聰明了。當年秦始皇就是這樣干的。
5.議一議:
(投影展示)材料: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廢除,他認為:“不按照古代的規(guī)矩辦事是行不通的。”丞相李斯加以反駁:“現(xiàn)在天下已經安定,法令統(tǒng)一。但是有一批讀書人不學現(xiàn)在,卻去學古代,對國家大事亂發(fā)議論,在百姓中制造混亂。如果不加禁止,會影響朝廷的威信。”李斯建議:1、除了《秦記》、醫(yī)藥、種樹等書籍以外,凡是有私藏《詩》、《書》、百家言論的書籍,一概交出來燒掉;2、誰要是再私下談論這類書,辦死罪;3、嚴禁私學,“以吏為師”。
問題:皇上應該采納誰的建議呢?為什么?
學生甲:應該采納李斯的建議。1、秦統(tǒng)一六國是形式上的統(tǒng)一,六國的舊觀念,舊勢力依然存在,不利于鞏固統(tǒng)一的國家政權,要想國家長治久安,必須從思想上的統(tǒng)一來鞏固政治上的統(tǒng)—。2、“焚書坑儒”雖然很殘暴,但最直接、最有效,同時坑儒可以起到威懾作用,有利于鞏固國家的統(tǒng)—;焚書,實行奴化教育,有利于統(tǒng)一思想,應該說是一種明智之舉。
學生乙:坑儒的手段太殘忍,激起了人們的反抗情緒,導致了秦朝短命而亡。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是我國古代文化史上的一場浩劫,不利于社會的進步。
學生丙:可以采用溫和一點兒的手段。既有利于自己的統(tǒng)治也符合人民的心愿。
教師:同學們探討的問題很有價值,這也是歷史學家們所爭論不休的話題。就個人的觀點,我認為秦始皇不該焚書和坑儒。現(xiàn)在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通過民主的方式來管理國家,也取得了突出的效果,它們的經驗就很值得借鑒。不過,學術觀點,向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學生天地:
收集古錢幣,到課堂上展示。
背景資料:
秦始皇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
秦王政兼并了六國,結束了戰(zhàn)國割據的局面,統(tǒng)一了中國。他覺得自己的功績比古代傳說中的三皇五帝還要大,不能再用“王”的稱號,應該用一個更加尊貴的稱號才配得上他的功績,就決定采用了“皇帝”的稱號。他是中國第一個皇帝,就自稱是始皇帝。他還規(guī)定:子孫接替他皇位的按照次序排列,第二代叫二世皇帝,第三代叫三世皇帝,這樣一代一代傳下去,一直傳到千世萬世。全國統(tǒng)一了,該怎樣來治理這樣大的國家呢?在一次朝會上,丞相王綰(wān)等對秦始皇說:“現(xiàn)在諸侯剛剛消滅,特別是燕、楚、齊三國離咸陽很遠,不在那里封幾個王不行,請皇上把幾位皇子封到那里去。”秦始皇要大臣議論一下,許多大臣都贊成王綰的意見,只有李斯反對。他說:“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時候,封了不少諸侯。到后來,像冤家一樣互相殘殺,周天子也沒法禁止。可見分封的辦法不好,不如在全國設立郡縣。”李斯的意見正合秦始皇的心意。他決定廢除分封的辦法,改用郡縣制,把全國分為三十六個郡,郡下面再分縣。郡的長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命。國家的政事,不論大小,都由皇帝決定。據說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來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一斤(那時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簡上的),不看完不休息。可見他的權力是多么集中了。在秦始皇統(tǒng)一中原之前,列國向來是沒有統(tǒng)一的制度的,就拿交通來說,各地的車輛大小就不一樣,因此車道也有寬有窄。國家統(tǒng)一了,車輛要在不同的車道上行走,多不方便。從那時候起,規(guī)定車輛上兩個輪子的距離一律改為六尺,使車輪的軌道相同。這樣,全國各地車輛往來就方便了。這叫做“車同軌”。在秦始皇統(tǒng)一中原之前,列國的文字也很不統(tǒng)一。就是一樣的文字,也有好幾種寫法。從那時候起,采用了比較方便的書法,規(guī)定了統(tǒng)一的文字。這樣,各地的文化交流也方便多了。這叫做“書同文”。各地交通便利,商業(yè)也發(fā)達起來,但是原來列國的尺寸、升斗、斤兩的標準全不一樣。從那時候起,又規(guī)定了全國用統(tǒng)一的度、量、衡制。這樣,各地的買賣交換也沒有困難了。秦始皇正在從事國內的改革,沒想到北方的匈奴打了進來。匈奴本來是我國北部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戰(zhàn)國后期,匈奴貴族趁北方的燕國、趙國衰落,一步步向南侵犯,把黃河河套一帶大片土地奪了過去。秦始皇統(tǒng)一中原以后,就派大將蒙恬(tián)帶領三十萬大軍去抵抗,把河套一帶地區(qū)都收了回來,設置了四十四個縣。為了防御匈奴的侵犯,秦始皇又征用民力,把原來燕、趙、秦三國北方的城墻連接起來,又新筑了不少城墻。這樣從西面的臨洮(今甘肅岷縣)到東面的遼東(今遼寧遼陽西北),連成一條萬里長城。這座舉世聞名的古建筑,一直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古老悠久文明的象征。后來,秦始皇又派出大軍五十萬人,平定南方,添設了三個郡;第二年,蒙恬打敗了匈奴,又添了一個郡。這樣,全國總共有四十個郡。
──摘自白話《史記》
焚書坑儒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因為開辟了國土,在咸陽宮里舉行了一個慶祝宴會,許多大臣都贊頌秦始皇統(tǒng)一國家的功績。博士淳于越卻重新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廢除,他認為不按照古代的規(guī)矩辦事是行不通的。這時候,李斯已經做了丞相。秦始皇要聽聽他的意見。李斯說:“現(xiàn)在天下已經安定,法令統(tǒng)一。但是有一批讀書人不學現(xiàn)在,卻去學古代,對國家大事亂發(fā)議論,在百姓中制造混亂。如果不加禁止,會影響朝廷的威信。”秦始皇采用了李斯的主張,立刻下了一道命令:除了醫(yī)藥、種樹等書籍以外,凡是有私藏《詩》、《書》、百家言論的書籍,一概交出來燒掉;誰要是再私下談論這類書,辦死罪;誰要是拿古代的制度來批評現(xiàn)在,滿門抄斬。第二年,有兩個方士(一種用求神仙、煉仙丹騙錢的人)叫做盧生、侯生,在背后議論秦始皇的不是。秦始皇得知這個情況,派人去抓他們,他們早已逃跑了。秦始皇大為惱火,再一查,又發(fā)現(xiàn)咸陽有一些儒生也一起議論過他。秦始皇把那些儒生抓來審問。儒生經不起拷打,又東拉西扯地供出一大批人來。秦始皇下令,把那些犯禁嚴重的四百六十多個儒生都埋了,其余犯禁的就流放到邊境去。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焚書坑儒”事件。秦始皇正在火頭上,大臣們誰也不敢勸他。他的大兒子扶蘇認為這樣處置儒生太嚴厲,勸諫他不要這樣做。這一來,觸怒了秦始皇,命令扶蘇離開咸陽,到北方去和蒙恬一起守邊疆。
【《秦王掃六合》課程教案】相關文章:
銀行掃街的總結03-20
關于熱機的效率課程的教案設計10-08
一些好的課程教案推薦03-20
中班數學老師教案課程03-20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教案03-19
音樂課程的教學反思03-20
《散落的鈔票》教學課程設計03-26
新的課程改革之教學反思03-20
國際象棋課程總結3篇03-19
《棗核》的課程教學反思(精選9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