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歐陽修
《蝶戀花》歐陽修 1
宋代:歐陽修
面旋落花風蕩漾。柳重煙深,雪絮飛來往。雨后輕寒猶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悵。
枕畔屏山圍碧浪。翠被華燈,夜夜空相向。寂寞起來褰繡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譯文
面前落下的`花瓣在微風中飛舞著。重重翠柳籠罩在縷縷水霧之中,柳絮象漫天飛雪。雨后仍感到微微的寒意,春天的愁緒加上微醉的酒意形成病中惆悵的情緒。
躺在床上從枕邊看去,青山象屏風圍繞著綠湖,周圍點綴這點點燈光,每天晚上只能眼看這景象。寂寞中起身來掀起窗紗,看見月亮正在花叢上緩緩移動。
賞析
這是一首閨怨詞。上闋寫春去愁生,全以迷離幽淡之景出之。下闋寫空室獨處,寂寞難禁。“屏山圍碧浪”,含不盡心潮;空向華燈、翠被,禁不住獨褰繡幌,極哀艷。最后以明月梨花收束全篇,于艷麗處忽生清淡,自是歐公本色。
《蝶戀花》歐陽修 2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宋代: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譯文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楊柳依依,飛揚起片片煙霧,一重重簾幕不知有多少層。豪華車馬停在貴族公子尋歡作樂地方,她登樓向遠處望去,卻看不見那通向章臺大路。
春已至暮,三月雨伴隨著狂風大作,再是重門將黃昏景色掩閉,也無法留住春意。淚眼汪汪問落花可知道我心意,落花默默不語,紛亂,零零落落一點一點飛到秋千外。
注釋
⑴幾許:多少。許,估計數量之詞。
⑵堆煙:形容楊柳濃密。
⑶玉勒:玉制馬銜。
⑷雕鞍:精雕馬鞍。
⑸游冶處:指歌樓妓院。
⑹章臺:漢長安街名。《漢書·張敞傳》有“走馬章臺街”語。唐許堯佐《章臺柳傳》,記小姐柳氏事。后因以章臺為歌妓聚居之地。
⑺亂紅:凌亂落花。
賞析
上片開頭三句寫“庭院深深”境況,“深幾許”于提問中含有怨艾之情,“堆煙”狀院中之靜,襯人之孤獨寡歡,“簾幕無重數”,寫閨閣之幽深封閉,是對大好青春禁錮,是對美好生命戕害。“庭院”深深,“簾幕”重重,更兼“楊柳堆煙”,既濃且密——生活在這種內外隔絕陰森、幽遂環境中,女主人公身心兩方面都受到壓抑與禁錮。疊用三個“深”字,寫出其遭封鎖,形同囚居之苦,不但暗示了女主人公孤身獨處,而且有心事深沉、怨恨莫訴之感。因此,李清照稱賞不已,曾擬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顯然,女主人公物質生活是優裕。但她精神上極度苦悶,也是不言自明。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此詞簾深樓迥及“亂紅飛過”等句,殆有寄托,不僅送春也。或見《陽春集》。李易安定為六一詞。易安云:“此詞余極愛之。”乃作“庭院深深”數闋,其聲即舊《臨江仙》也。毛先舒《古今詞論》:永叔詞云“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此可謂層深而渾成。何也?因花而有淚,此一層意也;因淚而問花,此一層意也;花竟不語,此一層意也;不但不語,且又亂落,飛過秋千,此一層意也。人愈傷心,花愈惱人,語愈淺而意愈入,又絕無刻畫費力之跡,謂非層深而渾成耶? “玉勒雕鞍”以下諸句,逐層深入地展示了現實凄風苦雨對其芳心無情蹂躪:情人薄幸,冶游不歸,意中人任性冶游而又無可奈何。
下片前三句用狂風暴雨比喻封建禮教無情,以花被摧殘喻自己青春被毀。“門掩黃昏”四句喻韶華空逝,人生易老之痛。春光將逝,年華如水。結尾二句寫女子癡情與絕望,含蘊豐厚。“淚眼問花”,實即含淚自問。“花不語”,也非回避答案,正講少女與落花同命共苦,無語凝噎之狀。“亂紅飛過秋千去”,不是比語言更清楚地昭示了她面臨命運嗎?“亂紅”飛過青春嬉戲之地而飄去、消逝,正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也。在淚光瑩瑩之中,花如人,人如花,最后花、人莫辨,同樣難以避免被拋擲遺棄而淪落命運。“亂紅”意象既是下景實摹,又是女子悲劇性命運象征。這種完全用環境來暗示和烘托人物思緒筆法,深婉不迫,曲折有致,真切地表現了生活在幽閉狀態下貴族少婦難以明言內心隱痛。
當然,溯其淵源,此前,溫庭筠有“百舌問花花不語”(《惜春詞》)句,嚴惲也有“盡日問花花不語”(《落花》)句,歐陽修結句或許由此脫化而來,但不獨語言更為流美,意蘊更為深厚,而且境界之渾成與韻味之悠長,也遠過于溫、嚴原句。
《蝶戀花》歐陽修 3
蝶戀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⑴,楊柳堆煙⑵,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⑶,樓高不見章臺路⑷。
雨橫風狂三月暮⑸,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⑹。
作品注釋
⑴幾許:多少。許,估計數量之詞。
⑵堆煙:形容楊柳濃密。
⑶玉勒雕鞍:極言車馬得豪華。玉勒:玉制得馬銜。雕鞍:精雕得馬鞍。游冶處:指歌樓妓院。
⑷章臺:漢長安街名。《漢書·張敞傳》有“走馬章臺街”語。唐許堯佐《章臺柳傳》,記女柳氏事。后因以章臺為歌妓聚居之地。
⑸雨橫:指急雨、驟雨。
⑹亂紅:這里形容各種花片紛紛飄落得樣子。
作品譯文
深深得庭院不知有多深?一排排楊柳堆起綠色得云,一重重簾幕多得難以計數。華車駿馬如今在哪里游冶,我登上高樓也不見章臺路。
風狂雨驟得暮春三月,時近黃昏掩起門戶,卻沒有辦法把春光留住。我淚眼汪汪問花,花默默不語,只見散亂得落花飛過秋千去。
文學賞析
這首詞亦見于馮延巳得《陽春集》。清人劉熙載說:“馮延巳詞,晏同叔得其俊,歐陽永叔得其深。”(《藝概·詞曲概》)在詞得發展史上,宋初詞風承南唐,沒有太大得變化,而歐與馮俱仕至宰執,政治地位與文化素養基本相似。因此他們兩人得詞風大同小異,有些作品,往往混淆在一起。此詞據李清照《臨江仙》詞序云:“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李清照去歐陽修未遠,所云當不誤。
此詞寫閨怨。詞風深穩妙雅。所謂深者,就是含蓄蘊藉,婉曲幽深,耐人尋味。此詞首句“深深深”三字,前人嘗嘆其用疊字之工;茲特拈出,用以說明全詞特色之所在。不妨說這首詞得景寫得深,情寫得深,意境也寫得深。
先說景深。詞人像一位舞臺美術設計大師一樣,首先對女主人公得居處作了精心得安排。讀著“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這兩句,似乎在眼前出現了一組電影搖鏡頭,由遠而近,逐步推移,逐步深入。隨著鏡頭所指,讀者先是看到一叢叢楊柳從眼前移過。“楊柳堆煙”,說得是早晨楊柳籠上層層霧氣得景象。著一“堆”字,則楊柳之密,霧氣之濃,宛如一幅水墨畫。隨著這一叢叢楊柳過去,詞人又把鏡頭搖向庭院,搖向簾幕。這簾幕不是一重,而是過了一重又是一重。究竟多少重,他不作瑣屑得交代,一言以蔽之日“無重數”。“無重數”,即無數重。秦觀《踏莎行》“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與此同義。一句“無重數”,令人感到這座庭院簡直是無比幽深。可是詞人還沒有讓你立刻看到人物所在得地點。他先說一句“玉勒雕鞍游冶處”,宕開一筆,把讀者得視線引向她丈夫那里;然后折過筆來寫道:“樓高不見章臺路”。原來這詞中女子正獨處高樓,她得目光正透過重重簾幕,堆堆柳煙,向丈夫經常游冶得地方凝神遠望。這種寫法叫做欲揚先抑,做盡鋪排,造足懸念,然后讓人物出場,如此便能予人以深刻得印象。
再說情深。詞中寫情,通常是和景結合,即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但也有所側重。此詞將女主人公得感情層次挖得很深,并用工筆將抽象得感情作了細致入微得刻畫。詞得上片著重寫景,但“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王國維《人間詞話》),在深深庭院中,人們仿佛看到一顆被禁錮得與世隔絕得心靈。詞得下片著重寫情,雨橫風狂,催送著殘春,也催送女主人公得芳年。她想挽留住春天,但風雨無情,留春不住。于是她感到無奈,只好把感情寄托到命運同她一樣得花上:“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這兩句包含著無限得傷春之感。清人毛先舒評曰:“詞家意欲層深,語欲渾成。作詞者大抵意層深者,語便刻畫;語渾成者,意便膚淺,兩難兼也。或欲舉其似,偶拈永叔詞云:‘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此可謂層深而渾成。”(王又華《古今詞論》引)他得意思是說語言渾成與情意層深往往是難以兼具得,但歐詞這兩句卻把它統一起來。所謂“意欲層深”,就是人物得思想感情要層層深入,步步開掘。且看這兩句是怎樣進行層層開掘得。第一層寫女主人公因花而有淚。見花落淚,對月傷情,是古代女子常有得感觸。此刻女子正在憶念走馬章臺(漢長安章臺街,后世借以指游冶之處)得丈夫,可是望而不可見,眼中惟有在狂風暴雨中橫遭摧殘得花兒,由此聯想到自己得命運,不禁傷心淚下。第二層是寫因淚而問花。淚因愁苦而致,勢必要找個發泄得對象。這個對象此刻已幻化為花,或者說花已幻化為人。于是女主人公向著花兒癡情地發問。第三層是花兒竟一旁緘默,無言以對。是不理解她得意思呢,還是不肯給予同情,殊令人納悶。緊接著詞人寫第四層,花兒不但不語,反而像故意拋舍她似得紛紛飛過秋千而去。人兒走馬章臺,花兒飛過秋千,有情之人,無情之物對她都報以冷漠,她不可能不傷心。這種借客觀景物得反應來烘托、反襯人物主觀感情得寫法,正是為了深化感情。詞人一層一層深挖感情,并非刻意雕琢,而是像竹筍有苞有節一樣,自然生成,逐次展開。在自然渾成、淺顯易曉得語言中,蘊藏著深摯真切得感情,這是此篇一大特色。
最后是意境深。詞中寫了景,寫了情,而景與情又是那樣得融合無間,渾然天成,構成了一個完整得意境。讀此詞,總得印象便是意境幽深,不徒名言警句而已。詞人刻畫意境也是有層次得。從環境來說,它是由外景到內景,以深邃得居室烘托深邃得感情,以灰暗凄慘得色彩渲染孤獨傷感得心情。從時間來說,上片是寫濃霧彌漫得早晨,下片是寫風狂雨暴得黃昏,由早及晚,逐次打開人物得心扉。過片三句,近人俞平伯評日:“‘三月暮’點季節,‘風雨,點氣候,‘黃昏’點時刻,三層渲染,才逼出‘無計’句來。”(《唐宋詞選釋》)暮春時節,風雨黃昏;閉門深坐,情尤怛惻。個中意境,仿佛是詩,但詩不能寫其貌;是畫,但畫不能傳其神;惟有通過這種婉曲得詞筆才能恰到好處地勾畫出來。尤其是結句,更臻于妙境:“一若關情,一若不關情,而情思舉蕩漾無邊。”(沈際飛《草堂詩余正集》)王國維認為這是一種“有我之境”。所謂“有我之境”,便是“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人間詞話》)。也就是說,花兒含悲不語,反映了詞中女子難言得苦痛;亂紅飛過秋千,烘托了女子終鮮同情之侶、悵然若失得神態。而情思之綿邈,意境之深遠,尤令人神往。
《蝶戀花》歐陽修 4
《蝶戀花》
宋代:歐陽修
畫閣歸來春又晚。燕子雙飛,柳軟桃花淺。細雨滿天風滿院,愁眉斂盡無人見。
獨倚闌干心緒亂。芳草芊綿,尚憶江南岸。風月無情人暗換,舊游如夢空腸斷。
譯文
從樓閣歸來,才發現今年的春天又遲到了。燕子雙雙齊飛,垂柳低軟,桃花已經凋零殘敗。落花像撩人的細雨灑滿了半空,和風習習充滿了庭院。獨自皺眉,滿懷的愁苦沒有人能感受。
一個人孤獨地靠著欄桿,心思如麻又煩亂。芳草萋萋,回憶了一番江南岸。清風明月沒有感情,暗將人的模樣改變,昔日的游覽如夢一樣,哪里經受得起重提?我這里白白地極度悲痛。
注釋
①蝶戀花:唐教坊曲名。本名《鵲踏枝》。晏殊詞改今名。調名取梁簡文帝蕭綱詩句“翻階蛺蝶戀花情”中的三字。雙調,六十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韻。一般用來填寫多愁善感和纏綿悱惻的內容。
②畫閣:華美的`樓閣。
③桃花淺:是說春晚桃花開殘,樹上的花朵顯得稀薄了。
④細雨:小雨。
⑤愁眉:發愁時皺著的眉頭。唐白居易《晚春沽酒》:“不如貧賤日,隨分開愁眉。”斂盡:收拾、整理干凈。
⑥心緒:心思,心情。
⑦芊(qiān)綿:草木茂密繁盛。劉禹錫《省試風光草際浮》:“乍疑芊綿里,稍動豐茸際。”
⑧暗換:不知不覺地更換。
⑨舊游:昔日的游覽
賞析
上片側重描寫女主人公從畫閣歸來所見的晚春景象。首句一聲“春又晚”的嘆息,惜春之情溢于言表。“燕子雙飛,柳軟桃花淺。”從這兩句可見歸者是獨歸,所以用此景反襯孤獨。“細雨滿天風滿院”此句既是寫景,又襯托出女主人公哀婉綿密的情感。“柳軟”、“細雨”兩句,具體描寫晚春時節令人傷心的風雨落花景象。“愁眉斂盡無人見”將女主人公的形象畫進了這幅殘春風景圖中,人景交融,凸顯了他的憂愁孤獨之狀。此片情景交融,將人的哀婉之情融進殘春風雨中。
下片主要寫主人公的傷離怨別之情。“獨”字描繪出女主人公的孤獨寂寞,“亂”字則寫出她內心的悲涼愁思,表現其形單影只,心煩意亂的心境。“芳草芊綿,尚憶江南岸。”二句描繪她此時目之所及、心之所想,道出愁思的原因,點出離別相思之愁。“人暗換”不僅惋嘆當年志同道合之友風流云散,或死或老,也暗寓對朝政日非的憤慨,詛咒歲月“無情”,也暗含對朝廷的貶刺。末兩句點出傷春怨別的主題,一直抒胸臆結束全篇。此片主要是由景及情,直接抒發傷春怨別之情。
此詞由景及情,情景交融,以凄婉纏綿的筆調,曲折盡意地抒寫了傷春女子的滿懷離思和一腔哀愁。
《蝶戀花》歐陽修 5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作者: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注釋
⑴幾許:這里指的是多少。許,估計數量之詞。
⑵堆煙:形容楊柳非常濃密。
⑶玉勒雕鞍:極言車馬的豪華。玉勒:玉制的馬銜。雕鞍:精雕的馬鞍。游冶處:指歌樓妓院。
⑷章臺:漢長安街名。《漢書·張敞傳》有“走馬章臺街”語。唐許堯佐《章臺柳傳》,記妓、女柳氏事。后因以章臺為歌妓聚居之地。
⑸雨橫:指急雨、驟雨。
⑹亂紅:這里形容的是各種花片紛紛飄落的樣子。
作品譯文
深深的庭院不知有多深?一排排楊柳堆起綠色的云,一重重簾幕多得難以計數的。華車駿馬如今在哪里游冶,被高樓擋住,望不到不見章臺路。
風狂雨驟的暮春三月,時近黃昏掩起門戶,卻沒有辦法把春光留住。我淚眼汪汪問花,花默默不語,只見散亂的落花飛過秋千去
賞析
這首詞亦見于馮延巳的《陽春集》。清人劉熙載說:“馮延巳詞,晏同叔得其俊,歐陽永叔得其深。”(《藝概·詞曲概》)在詞的發展史上,宋初詞風承南唐,沒有太大的變化,而歐與馮俱仕至宰執,政治地位與文化素養基本相似。因此他們兩人的詞風大同小異,有些作品,往往混淆在一起。此詞據李清照《臨江仙》詞序云:“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李清照去歐陽修未遠,所云當不誤。
此詞描寫閨中少婦的傷春之情。詞風深穩妙雅。所謂深者,就是含蓄蘊藉,婉曲幽深,耐人尋味。此詞首句“深深深”三字,前人嘗嘆其用疊字之工;茲特拈出,用以說明全詞特色之所在。不妨說這首詞的景寫得深,情寫得深,意境也寫得深。
先說景深。詞人像一位舞臺美術的.設計大師一樣,首先對女主人公的居處作了精心細致的安排。讀著“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這兩句,似乎在眼前出現了一組電影搖鏡頭,由遠而近,逐步推移,逐步深入。隨著鏡頭所指,讀者先是看到一叢叢楊柳從眼前移過。“楊柳堆煙”,說的是早晨楊柳籠上層層霧氣的景象。著一“堆”字,則楊柳之密,霧氣之濃,宛如一幅水墨畫。隨著這一叢叢楊柳過去,詞人又把鏡頭搖向庭院,搖向簾幕。這簾幕不是一重,而是過了一重又是一重。究竟多少重,他不作瑣屑的交代,一言以蔽之日“無重數”。“無重數”,即無數重。秦觀《踏莎行》“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與此同義。一句“無重數”,令人感到這座庭院簡直是無比幽深。可是詞人還沒有讓你立刻看到人物所在的地點。他先說一句“玉勒雕鞍游冶處”,宕開一筆,把讀者的視線引向她丈夫那里;然后折過筆來寫道:“樓高不見章臺路”。原來這詞中女子正獨處在高樓,她的目光正透過重重簾幕,堆堆柳煙,向丈夫經常游冶的地方凝神遠望。這種寫法叫做欲揚先抑,做盡鋪排,造足懸念,然后讓人物出場,如此便能予人以深刻的印象。
再說到情深。詞中寫情,通常是于景結合一起的,即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但也有所側重。此詞將女主人公的感情層次挖得很深,并用工筆將抽象的感情作了細致入微的刻畫。詞的上片著重寫景,但“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王國維《人間詞話》),在深深庭院中,人們仿佛看到一顆被禁錮的與世隔絕的心靈。詞的下片著重寫情,雨橫風狂,催送著殘春,也催送女主人公的芳年。她想挽留住春天,但風雨無情,留春不住。于是她感到無奈,只好把感情寄托到命運同她一樣的花上:“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這兩句包含著無限的傷春之感。清人毛先舒評曰:“詞家意欲層深,語欲渾成。作詞者大抵意層深者,語便刻畫;語渾成者,意便膚淺,兩難兼也。或欲舉其似,偶拈永叔詞云:‘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此可謂層深而渾成。”(王又華《古今詞論》引)他的意思是說語言渾成與情意層深往往是難以兼具的,但歐詞這兩句卻把它統一起來。所謂“意欲層深”,就是人物的思想感情要層層深入,步步開掘。且看這兩句是怎樣進行層層開掘的。第一層寫女主人公因花而有淚。見花落淚,對月傷情,是古代女子常有的感觸。此刻女子正在憶念走馬章臺(漢長安章臺街,后世借以指游冶之處)的丈夫,可是望而不可見,眼中惟有在狂風暴雨中橫遭摧殘的花兒,由此聯想到自己的命運,不禁傷心淚下。第二層是寫因淚而問花。淚因愁苦而致,勢必要找個發泄的對象。這個對象此刻已幻化為花,或者說花已幻化為人。于是女主人公向著花兒癡情地發問。第三層是花兒竟一旁緘默,無言以對。是不理解她的意思呢,還是不肯給予同情,殊令人納悶。緊接著詞人寫到第四層,花兒不但不語,反而像故意拋棄她似的紛紛飛過秋千而去。人兒走馬章臺,花兒飛過秋千,有情之人,無情之物對她都報以冷漠,她不可能不傷心。這種借客觀景物的反應來烘托、反襯人物主觀感情的寫法,正是為了深化感情。詞人一層一層深挖感情,并非刻意雕琢,而是像竹筍有苞有節一樣,自然生成,逐次展開。在自然渾成、淺顯易曉的語言中,蘊藏著深摯真切的感情,這正是此篇一大特色。
最后寫的是意境深。詞中寫了景,寫了情,而景與情又是那樣的融合無間,渾然天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意境。讀此詞,總的印象便是意境幽深,不徒名言警句而已。詞人刻畫意境也是有層次的。從環境來說,它是由外景到內景,以深邃的居室烘托深邃的感情,以灰暗凄慘的色彩渲染孤獨傷感的心情。從時間來說,上片是寫濃霧彌漫的早晨,下片是寫風狂雨暴的黃昏,由早及晚,逐次打開人物的心扉。過片三句,近人俞平伯評日:“‘三月暮’點季節,‘風雨,點氣候,‘黃昏’點時刻,三層渲染,才逼出‘無計’句來。”(《唐宋詞選釋》)暮春時節,風雨黃昏;閉門深坐,情尤怛惻。個中意境,仿佛是詩,但詩不能寫其貌;是畫,但畫不能傳其神;惟有通過這種婉曲的詞筆才能恰到好處地勾畫出來。尤其是結句,更臻于妙境:“一若關情,一若不關情,而情思舉蕩漾無邊。”(沈際飛《草堂詩余正集》)王國維認為這是一種“有我之境”。所謂“有我之境”,便是“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人間詞話》)。也就是說,花兒含悲不語,反映了詞中女子難言的苦痛;亂紅飛過秋千,烘托了女子終鮮的同情之侶、悵然若失的神態。而情思之綿邈,意境之深遠,尤令人神往。
《蝶戀花》歐陽修 6
《蝶戀花》
宋代: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歐陽修《蝶戀花》注音
dié liàn huā
tíng yuàn shēn shēn shēn jī xǔ , yáng liǔ duī yān , lián mù wú zhòng shù 。
yù lè diāo ān yóu yě chǔ , lóu gāo bù jiàn zhāng tái lù 。
yǔ héng fēng kuáng sān yuè mù , mén yǎn huáng hūn , wú jì liú chūn zhù 。
lèi yǎn wèn huā huā bù yǔ , luàn hóng fēi guò qiū qiān qù 。
歐陽修《蝶戀花》注釋
①病酒:醉酒,因酒而病。
②青蕪:青草。
歐陽修《蝶戀花》賞析
這是一首由傷春而引發的抒情之作。所抒的是難以實指的濃重的'感傷之情。第一句以反詰的語氣直接抒情,意謂盡管久已想將人生的惆悵拋到一邊去,可每逢春天,惆悵依舊。接著對“惆悵”加以具體說明:天天在花前喝醉,眼見得鏡里朱顏變得憔悴瘦損,但也在所不辭。下闋開頭是對“春來惆悵”的申說。新草新柳本應給人以新的希望,可詞人所得到的,只是“新愁”而已!而且“年年”如此,這就成為人生憂患了。何以會如此?則啟人思索。最后以場景作結,更具魅力。
《蝶戀花》歐陽修 7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宋代: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3),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安永豐(今屬江西)人,自稱廬陵(今永豐縣沙溪人)。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學家、史學家。
歐陽修出生于四川綿州(今四川綿陽),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與唐韓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韓,柳,歐,蘇。(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北宋歐陽修、蘇軾)仁宗時,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英宗,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謚文忠。其于政治和文學方面都主張革新,既是范仲淹慶歷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詩W革新運動的領導者。又喜獎掖后進,蘇軾、蘇轍二兄弟、蘇洵及曾鞏、王安石皆出其門下。創作實績亦燦爛可觀,詩、詞、散文均為一時之冠。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詩風與散文近似,重氣勢而能流暢自然;其詞深婉清麗,承襲南唐余風。歐陽修死后葬于開封新鄭(今河南新鄭),新鄭市辛店鎮歐陽寺村現有歐陽修陵園,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另今綿陽南郊亦有其祠堂,名曰六一堂。在滁州時,自號醉翁。晚年自號六一居士,曰:吾集古錄一千卷,藏書一萬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吾老於其間,是為六一。歐公一代儒宗,風流自命。詞章窈眇,世所矜式。乃小人或作艷曲,謬為公詞。
譯文
深深的庭院不知有多深?一排排楊柳堆起綠色的云,一重重簾幕多得難以計數。華車駿馬如今在哪里游冶,我登上高樓也不見章臺路。
風狂雨驟的暮春三月,時近黃昏掩起門戶,卻沒有辦法把春光留住。我淚眼汪汪問花,花默默不語,只見散亂的落花飛過秋千去。
注釋
⑴幾許:多少。許,估計數量之詞。
⑵堆煙:形容楊柳濃密。
⑶玉勒:玉制的馬銜。
⑷雕鞍:精雕的馬鞍。
⑸游冶處:指歌樓妓院。
⑹章臺:漢長安街名。《漢書·張敞傳》有“走馬章臺街”語。唐許堯佐《章臺柳傳》,記妓nv柳氏事。后因以章臺為歌妓聚居之地。
⑺亂紅:凌亂的落花。
賞析
上片開頭三句寫“庭院深深”的境況,“深幾許”于提問中含有怨艾之情,“堆煙”狀院中之靜,襯人之孤獨寡歡,“簾幕無重數”,寫閨閣之幽深封閉,是對大好青春的禁錮,是對美好生命的戕害。“庭院”深深,“簾幕”重重,更兼“楊柳堆煙”,既濃且密——生活在這種內外隔絕的陰森、幽遂環境中,女主人公身心兩方面都受到壓抑與禁錮。疊用三個“深”字,寫出其遭封鎖,形同囚居之苦,不但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身獨處,而且有心事深沉、怨恨莫訴之感。因此,李清照稱賞不已,曾擬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顯然,女主人公的物質生活是優裕的。但她精神上的極度苦悶,也是不言自明的。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此詞簾深樓迥及“亂紅飛過”等句,殆有寄托,不僅送春也。或見《陽春集》。李易安定為六一詞。易安云:“此詞余極愛之。”乃作“庭院深深”數闋,其聲即舊《臨江仙》也。毛先舒《古今詞論》:永叔詞云“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此可謂層深而渾成。何也?因花而有淚,此一層意也;因淚而問花,此一層意也;花竟不語,此一層意也;不但不語,且又亂落,飛過秋千,此一層意也。人愈傷心,花愈惱人,語愈淺而意愈入,又絕無刻畫費力之跡,謂非層深而渾成耶? “玉勒雕鞍”以下諸句,逐層深入地展示了現實的凄風苦雨對其芳心的無情蹂躪:情人薄幸,冶游不歸,意中人任性冶游而又無可奈何。
下片前三句用狂風暴雨比喻封建禮教的無情,以花被摧殘喻自己青春被毀。“門掩黃昏”四句喻韶華空逝,人生易老之痛。春光將逝,年華如水。結尾二句寫女子的'癡情與絕望,含蘊豐厚。“淚眼問花”,實即含淚自問。“花不語”,也非回避答案,正講少女與落花同命共苦,無語凝噎之狀。“亂紅飛過秋千去”,不是比語言更清楚地昭示了她面臨的命運嗎?“亂紅”飛過青春嬉戲之地而飄去、消逝,正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也。在淚光瑩瑩之中,花如人,人如花,最后花、人莫辨,同樣難以避免被拋擲遺棄而淪落的命運。“亂紅”意象既是下景實摹,又是女子悲劇性命運的象征。這種完全用環境來暗示和烘托人物思緒的筆法,深婉不迫,曲折有致,真切地表現了生活在幽閉狀態下的貴族少婦難以明言的內心隱痛。
當然,溯其淵源,此前,溫庭筠有“百舌問花花不語”(《惜春詞》)句,嚴惲也有“盡日問花花不語”(《落花》)句,歐陽修結句或許由此脫化而來,但不獨語言更為流美,意蘊更為深厚,而且境界之渾成與韻味之悠長,也遠過于溫、嚴原句。
《蝶戀花》歐陽修 8
蝶戀花 歐陽修 北宋
誰道閑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注釋】:
①閑情:閑散之情。
②病酒:飲酒沉醉如病,醉酒。
③朱顏:這里指紅潤的臉色。
④青蕪:叢生青草。
【譯文】:
誰說閑情意致被忘記了太久?每到新春來到,我的惆悵心緒一如故舊。為了消除這種閑愁,我天天在花前痛飲,讓自己放任大醉,不惜身體消瘦,對著鏡子自己容顏已改。河邊上芳草萋萋,河岸上柳樹成蔭。見到如此美景,我憂傷地暗自思量,為何年年都會新添憂愁?我獨立在小橋的橋頭,清風吹拂著衣袖。只有遠處那一排排樹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綽綽,與我相伴。
【賞析】:
這首詞寫戀情的苦腦,不能解脫,以獨特的的筆法寫盡了一個“愁”字。前半片寫年輕人的.春愁。愁因春起,賞花有愁,舉杯有愁,對鏡也有愁,家里處處都是愁。表現了在情感方面欲拋不能的一種盤旋郁結的痛苦。抒寫主人公想要掙扎出來卻不可能。以下各句所寫均由此生發而出,故此句有籠罩全篇之效。接下寫春來閑愁依舊,寧可瘦也要飲酒來打發閑愁。詞的后半片仍在寫愁,不過是從家里擴展到家外,河畔青草、堤上綠柳蒙上了愁,天色薄暮更引起了愁,一人獨立小橋還在品味首愁。下片前后均是景語,中間兩句是情語,使前后之景均為情增添色彩。見到青草綠柳,又增新愁,故獨立小橋望月,任憑春風吹拂。全詞通過寫情感交織的愁悶,徘徊在心,從而產生一種對韶光易逝,人生苦短,世事變遷的感嘆。
《蝶戀花》歐陽修 9
他最著名的文章就是他的《醉翁亭記》,人們把他和蘇軾并稱為“歐蘇”,人們都說“歐文如潮,蘇文如海。”以此來贊譽他們的文采,歐陽修不僅僅是文章寫的好,詞也寫的不錯,今天我給大家淺析的就是歐詞中的典范——《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此詞描寫閨中少婦的傷春之情,一起一結頗受推賞。上片寫深閨寂寞,阻隔重重,想見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寫美人遲暮,盼意中人回歸而不得。幽恨怨憤之情自現。此詞寫景狀物,疏俊委曲,虛實相融,辭意深婉,尤對少婦心理刻劃寫意傳神,堪稱歐詞之典范。“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楊柳依依,飛揚起片片煙霧,一重重簾幕不知有多少層。“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豪華的車馬停在貴族公子尋歡作樂的地方,她登樓向遠處望去,卻看不見那通向章臺的大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春已至暮,三月的雨伴隨著狂風大作,再是重門將黃昏景色掩閉,也無法留住春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淚眼汪汪問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語,紛亂的,零零落落一點一點飛落。
上闕開頭三句寫“庭院深深”的境況,“深幾許”在提問中含有怨艾之情,“堆煙”狀院中之靜,襯人之孤獨寡歡,“簾幕無重數”,寫閨閣之幽深封閉,是對大好青春的禁錮,是對美好生命的戕害。“庭院”深深,“簾幕”重重,更兼“楊柳堆煙”,既濃且密——生活在這種內外隔絕的陰森、幽遂環境中,女主人公身心兩方面都受到壓抑與禁錮。疊用三個“深”字,寫出其遭封鎖,形同囚居之苦,不但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身獨處,而且有心事深沉、怨恨莫訴之感。因此,李清照稱賞不已,曾擬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顯然,女主人公的物質生活是優裕的。但她精神上的極度苦悶,也是不言自明的。
蝶戀花歐陽修讀后感
這是深閨佳人的傷春詞。作者以含蘊的筆法形貌了幽居深院的少婦傷春及懷人的復雜思緒和怨情。不寫佳人先寫佳人住所。三迭“深”字,則佳人監禁高門,內外隔絕、閨房寂落之況,可以想見。樹多霧濃、簾幕精密,愈見其深。“章臺路”當指伊人“游冶處”,望而不見正由宅深樓高而來。可知物質情況之華貴,終難彌補情感世界之凄清。望所歡而不見,感青春之難留,佳人眼中之景,不免變得昏暗冷落。感花搖落而有淚,含淚而問花,花亂落而不語。傷花實則自傷,佳人與落花統一運氣。是花是人?物我合一,情景融會,含蘊最為深沉。整首詞如泣如訴,凄婉感人,意境渾融,言語清麗,尤其是最后兩句,向為詞評家所表彰。
《蝶戀花》歐陽修 10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宋代: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譯文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楊柳依依,飛揚起片片煙霧,一重重簾幕不知有多少層。豪華的車馬停在貴族公子尋歡作樂的地方,她登樓向遠處望去,卻看不見那通向章臺的大路。
春已至暮,三月的雨伴隨著狂風大作,再是重門將黃昏景色掩閉,也無法留住春意。淚眼汪汪問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語,紛亂的,零零落落一點一點飛到秋千外。
鑒賞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四歲時父親去世,家境中落,母親用蘆稈畫地教他識字。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以“廬陵歐陽修”自居。歷官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累贈太師、楚國公。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
蝶戀花,詞牌名,出自唐教坊曲,又名“鵲踏枝”“鳳棲梧”。本采用于梁簡文帝“翻階蛺蝶戀花情”為名。分上下兩闋,共六十個字。
在宋代詞史上,歐陽修是主動向民歌學習的第一人,由此也造就了其詞清新明暢的藝術風格。此詞描寫閨中少婦的傷春之情,詞風深穩妙雅,含蓄蘊藉,婉曲幽深,耐人尋味。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前“深深”,為迭字,形容詞,意謂很深很深。后“深幾許”的“深”,為名詞,意為“深度”。“幾許”,多少?首句設問,問庭院的深度。煙,霧氣。“煙”是本不能堆積的,用“堆”,是增動修辭,即選富有動感的詞語,使語句比常規說法增強力度。一個“堆”字,動感性更強,更具形象性。“無重數”,是“無數重”的倒裝,夸張。“庭院深深深幾許”句讀為2212,即庭院-深深-深-幾許?句間“深,深”為頂針修辭。許,估計數量之詞。堆煙,形容楊柳濃密。“楊柳堆煙”,說的是早晨楊柳籠上層層霧氣的景象。著一“堆”字,則楊柳之密,霧氣之濃,宛如一幅水墨畫。“堆煙”狀院中之靜,襯人之孤獨寡歡。“簾幕無重數”,寫閨閣之幽深封閉,是對大好青春的禁錮,是對美好生命的戕害。
“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玉勒,鑲玉的馬籠頭。雕鞍,雕花的馬鞍,玉、勒,都是名詞作動詞用,為轉類修辭。玉勒雕鞍,本以部分代整體,代華貴的車馬。此以物借代人,指“男子”。游冶處,歌樓妓館。章臺路,街名,在漢代長安章臺門附近,歌妓云集處。不直接說歌樓妓館,而說冶游處、章臺路,是折繞修辭,有話不直截了當地說,而是故意繞彎子,用迂回曲折的話來代替。此用折繞使狎妓行為俗以雅出。章臺路,是游冶處的代稱,以此構成避復修辭(避免用詞重復)。亦為用典修辭,典出《漢書·張敞傳》“走馬章臺街。”一邊是“深深庭院”中的怨婦,一顆被禁錮的與世隔絕的心靈;一邊是男人在外走馬章臺、尋歡逐樂的冶游生活。對比鮮明,反差更大。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雨橫風狂”是摹狀天氣的惡劣;亦比喻封建禮教的無情,以花被摧殘喻自己青春被毀。“留春住”是“留住春”,使賓語“春”前置,以“住”做韻腳。在猛烈的風雨之中,春天將去,一天又逝,黃昏時獨自掩門,人既未歸,又無計留春,將無限的孤獨凄涼和紅顏易逝的'凄苦表達得深沉感人。“雨橫風狂”是摧殘景物的氣候,“三月暮”是春去悲苦的季節, “黃昏”是牽引憂愁的時間,層層相逼,得出 “無計留春住”的深切感嘆.“門掩黃昏”,卻無法將春天留在自己身邊,同時也無法留住自己大好青春時光,衰老漸至。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淚眼問花花不語”,用典,典化溫庭筠《惜春詞》:“百舌問花花不語。”淚,名詞活用為動詞,意為噙著淚的雙眼。“花花”為句間頂針。花,又暗喻佳人。亂紅,形容各種花片紛紛飄落的樣子。紅,借代“花”,是以顏色代。此兩句寄深于淺,借景抒情, 采用層深手法,寫深婉綿邈的情思,自然渾成。之所以 “問花”,因為“花”是春的象征,花留春亦留。然而, “花” 竟不語,意味著 “花”也無計可施。“淚眼”,足見傷春之深; “問花”,足見感情之癡。“亂紅”非但無語,而且“飛過秋千”,同樣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人與 “花”同病相憐, “問花”,也就是自問;傷春,實際是在自傷。其間流露的是少婦感情上的孤寂無依與青春將逝的哀愁.
歐陽修堪稱大手筆。在這首詞中,詞人以一種自然渾成、淺顯易曉的語言將深閨寂寞的少婦的感情一層一層深挖,毫無刻意雕琢,就像竹筍有苞有節一樣,自然生成,逐次展開。全詞寫景狀物,疏俊委曲,虛實相融,用語自然,辭意深婉,尤對少婦心理刻劃寫意傳神,堪稱歐詞之典范。
【《蝶戀花》歐陽修 】相關文章:
《秋聲賦》歐陽修詩詞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