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菲爾鐵塔沉思教案
埃菲爾鐵塔沉思教案
整體感知
本文是一篇獨特的游記。與常見的游記散文不同,作者沒有把興奮點放在對游覽對象進行濃墨重彩的描寫上,而是出人意料地重點表達由登臨埃菲爾鐵塔而觸發的心理感受和主體思考,從而使文章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展示了作者筆下埃菲爾鐵塔獨一無二的審美風采。
詩有詩眼,文有文眼。如果說李健吾《雨中登泰山》的文眼是“雨”、余秋雨《寂寞天柱山》的文眼是“寂寞”,那么,本文的文眼則是“沉思”。由登臨鐵塔而觸發的感悟是本文的核心內容和中心議題。黑格爾認為,在抒情詩中,“占主要地位的不是對一件事進行絲毫不露主體性的(純客觀的)描述,而是主體的掌握方式和情感,即響徹全詩的歡樂或哀怨,激昂或抑郁。”(黑格爾《美學》第3卷下)優秀的散文也是如此。在本文中,作者幾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獨特的感受和思索之中,鐵塔仿佛只是觸發作者“沉思”的契機和媒介。作為風景,盡管巴黎鐵塔“年年歲歲花相似”,但因為有作為獨特的“這一個”的作家主體的深度參與,一篇與眾不同的精彩美文便應運而生。在登臨和觀賞聞名世界的埃菲爾鐵塔的過程中,作者的感覺神經和思維細胞處于高度興奮和極度活躍的狀態,及時捕捉并展示了作者獨特的感受和思索,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尤其是作者在登臨鐵塔前后情感和心理的顯著變化非常值得關注。在登塔之前,作者對鐵塔充滿了“無知的偏見和戒心”,對其并沒有多少特殊感情和崇敬心理,正如文中所寫,“在印象的底版中,它只是比一座電視塔略高些的大鐵架;而在視線所及的圖像中,它又淹沒在巴黎擠擠撞撞的建筑物中間……它也似乎只是一個小擺設,甚至,有那么一點兒被壓抑的冷峻。”在作者眼中的鐵塔并無特別之處。但登塔之后,作者思想卻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原以為你是拒人之外,高傲無情的──我卻發現你是一個不露聲色的老父……”曾經的“大鐵架”變成了“一個永遠矗立的豐碑”。不僅如此,作者還深切而嚴肅地告訴我們:“你沒有接近過它,你便沒有權利輕視。”這是作者登塔的收獲,是鐵塔給作者的啟示,更是鐵塔對作者情感和心理的征服。這既證明了“百聞不如一見”的古訓,更暗示出鐵塔的無窮魅力和強大震撼力,它征服了一個懷有戒心和偏見的人,一個“唯獨沒有膜拜它”的高傲的靈魂。作者克服偏見的過程,就是“我”被鐵塔的魅力所征服的過程。作者情感變化的歷程頗有代表性,埃菲爾鐵塔由一個“曾經被保守的巴黎強烈排斥和憎惡”的“大鐵架”變成巴黎市象征的過程,由一個“標新立異的怪物”變成“永遠矗立的豐碑”的過程,也是相當耐人尋味的。
問題探究
一、本文是如何表達作者的感悟的?
感受的豐富性是本文的顯著特色。作者充分調動了自己敏銳的感覺,甚至錯覺和幻覺,全方位、多角度地寫自己登臨埃菲爾鐵塔的所見、所感和所思。如“奇怪的是我竟然感覺不到電梯的上升。我只是覺得從我登上鐵塔的那一刻起,巴黎便開始莊嚴地降落。它瘋狂地鉆入地底”,在這里,作者通過錯覺表達登臨鐵塔的獨特感受,就很有特色。文中類似這樣的描寫還很多。
二、比喻在本文中起什么作用?
文章巧妙地使用了比喻方法,具體而形象地展示了自己登臨鐵塔的感受,例如:“藍天在黑色的云縫里閃爍──那黑色的原始森林一般的鋼架,從我的頭頂兩邊炸裂開去。是用那透明的鐵盒子撞開的嗎?就像汽車的窗玻璃掠開路旁的樹枝。”“像是要沖破什么,又像是要掙脫什么,咯咯地向上,像是咬著牙根的聲音,像是繃緊骨骼的聲音……”文章選用熟悉的事物比喻作者陌生而新奇的感受,生動而形象地表現了作者乘坐電梯登上鐵塔的特殊感受。“我卻發現你是一個不露聲色的老父”,以“父親”喻“鐵塔”,奇特的比喻格外引人注目,既表現了鐵塔平易近人的博大胸襟,也表現了作者對鐵塔的無限贊美和由衷敬仰之情。
三、為什么說鐵塔是孤獨的?
文章既表現了埃菲爾鐵塔的雄偉壯觀,也眼光獨具地感受并抒寫了它的孤獨:“它雄奇,卻也孤獨。它沒有對話者。只有風,只有云,只有飛鳥,是它寂寞的伴侶。無數雙溫熱的手撫摸它冰涼的鐵桿,它的內心卻依然孤獨。”作者運用了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現了鐵塔孤獨而寂寞的心理世界。這是作者“沉思”的獨特之處和深刻之處。從文中可以知道,一百多年前,埃菲爾鐵塔“在一片噓聲里”誕生,它曾被視為“標新立異的怪物”而受到“強烈的排斥和憎惡”,今天,盡管它已經成為巴黎的象征,但依然有眾多的人,如登塔前的作者那樣的人,對它存有“無知的偏見和戒心”。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它的確是孤獨的。
四、本文的表現方式有什么特點?
本文采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形象而細膩地表現了自己心理變化的過程。這種心理和情感變化的過程其實是作者被鐵塔魅力所征服的過程,也是作者對鐵塔重新認識、理解和接受的過程,從而含蓄而有力地表現了埃菲爾鐵塔的獨特魅力和強烈震撼力。
語言品味
張抗抗散文的語言豐富、優美、酣暢淋漓,極有個性。
首先,排比句的大量使用。本文大量使用了排比句法,常常采用三個以上的詞組或句子來表現作者的獨特感受,使文章語言很有氣勢。如第二段寫道:“你才會確實地明白它的高度,明白它的氣勢,明白它的驕傲。”作者精選的三個句子分別從三個維度展開,高度是真實可見的,氣勢是主體感受的,驕傲則是作者的獨特體驗,這樣的語句結構極大地拓展了讀者的審美接受空間。“你是一記雷聲,一道陽光,一束電波,一條飛船,輕輕飏飏卻又閃電般地穿過大氣層,突破大氣層,拋開大氣層。”作者的感覺神經異常敏銳,感受心理也豐富細膩,分別用“雷聲”“陽光”“電波”“飛船”等形象從無形的聲、光、波與有形的飛船等方面,多維度地表現了鐵塔的磅礴氣勢和驚人魅力,把讀者的思緒帶進了五彩繽紛的想象空間。“而四處空蕩蕩,一片汪洋,一個無可攀掛、無可扶靠、無可呼救的絕境。”這種帶著比喻意味的詩性想象和心理感受是極為獨特的,又是真實可信的。“人達到那樣的高處,對地面便有了淡漠;人有過那樣的恐懼,對安全便有了蔑視;人走近過那藍色的夢想,又不得不回到原處,便嘗到探險的悲哀。”排比句式的使用既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又表現了豐富的心理感受。
其次,語言的“陌生化”。文學藝術常常追求語言的陌生化,超越常規的語言組合可以極大地刺激讀者的閱讀興趣。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有“移情”之說,把主觀的情思融入客觀的物景,“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國維《人間詞話》),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即有此意。本文的作者也多處使用了“移情”技巧。“那么輕易而又無情地甩下了世俗的浮塵,傲慢地兀立云端,俯視全城。”作者通過“移情”和“擬人”手法,賦予鐵塔以人的感情和心理(“無情”“傲慢”等),既表現了鐵塔的高峻入云的氣勢,也暗示作者對鐵塔“超凡脫俗”的內在精神的贊美。“它瘋狂地鉆入地底。”“藍天忽然近了,又忽然遠了,遠得更加冷酷。”“固執而又癡迷地向上升。”“從神經中解放出來的風,無忌地挑逗著鐵塔,搖撼它、敲打它。”“鐵塔是仁慈的,溫暖的。”“它雄奇,卻也孤獨。”“它的內心卻依然孤獨。”“瘋狂”“冷酷”“固執”“癡迷”“挑逗”“仁慈”“溫暖”“孤獨”等詞語都傾注著作者情感體驗的內涵,讀來既新鮮陌生,又意味綿長。這是本文語言最顯著的特色。
再次,語言的形象幽默。文章的語言運用非常準確生動,如“巴黎城,安然無恙地靜臥在綠叢帶似的塞納河兩岸”,這里“靜臥”兩字用得生動傳神,也非常真實,當作者登上高聳的鐵塔頂端,巴黎地面的喧鬧、嘈雜都聽不見了,“靜”成為巴黎的最大特征。另外,文章還多次出現了“透明的鐵盒子”“藍色的夢想”等形象化的用語,以代替電梯和藍天等司空見慣的說法,增強了文章的幽默感和形象性。還有“我有多高鐵塔就有多高”“巴黎多大鐵塔就有多大”等說法,不僅充滿哲理性,而且不乏幽默風趣的意味。
有關資料
一、作者簡介
張抗抗,1950年生于浙江杭州。主要作品集有《夏》《張抗抗中篇小說集》,長篇小說《隱形伴侶》《赤彤朱丹》《情愛畫廊》,散文集《橄欖》等。
二、張抗抗散文的哲理意蘊(蘇振元)
張抗抗散文與眾不同之處,最主要在于她的形而上的思辨追求,豐富、新穎、獨特和較為深邃的哲理意蘊,顯示出她過人的才情和睿智。
“散文最好要有一點兒哲理”(《尋找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張抗抗以為這種哲理應是自己的獨特感受,獨特理解,這樣,作品才有靈魂,才有一個核。單純抒情的作品往往太輕太柔太精致,易成雕蟲小技,缺乏力量的美。因此,一篇散文應具備其內在“核”。她還認為:“如果說,‘情’是散文的果汁,那么‘理’,就應該是散文的核。無汁無核均無果實。”(《也談散文》)這就是張抗抗的“核汁”理論。她身體力行,在創作實踐中便一再體現、驗證著她這一觀念。而且大多是順理成章而發的人生感悟,使人從平凡中發現深刻,由隨意中洞見雋永,使作品平添了豐厚的意蘊,閃爍著哲理的光芒。
研讀張抗抗的散文,不難發現散文的哲理內蘊,作家是采取了多樣化的藝術手段和方法、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有機結合而造就的。
事中見理。用敘述的方法把事情寫出來,同時理隨事顯。這種敘述與一般敘述不同,往往因事而動情,事中見理,因而不追求事情的精細、完整。我國古代散文就有這個傳統,現代散文已把這個傳統弘揚到了極致。張抗抗的這類作品很有自己的特色。《“養不家”》記敘幾則調養不好動物的小故事:小時養的白頭翁,因絕食、哀鳴、撲騰不止而放走;后來養的野貓,吃飽喝足后,“伸伸懶腰”不告而別;在北方時,幾個知青養了一只小狼,隨著成長,漸現“狼的強悍暴烈的原形”,最后掙脫鐵鏈而逃。文章圍繞“即使是一個已經被馴服的族類,其中也總是會有到死也調教不了的個別動物”,而萌生出的感慨和思索,作家發出了這樣的“天問”:我不知道動物園里那些已隨遇而安的寵物們,是否會有被馴養的痛苦?如果讓它們選擇,是否仍然會選擇充滿激烈競爭同時也充滿自由歡樂的大自然?這類問題僅止限于動物和自然嗎?可不可以擴及到人和社會呢?個中很有意味,著實耐人尋思。可以作為《“養不家”》續篇的《鸚鵡流浪漢》更是充盈意蘊。當被她偶然收養的虎皮鸚鵡從籠中逃脫之后,作家的情思也隨之變得活躍和深邃。她終于省悟到:“它們其實只不過是從一只籠子逃向了另一只籠子而已。但對于自由的冀盼,使得它們永遠生活在背叛之中。”“尋找和回歸自然,就成為它一生中不斷重復的主題。”理隨事顯,富有極濃的思辨色彩。同樣的,在《猴島記趣》里,趣中有味,“老船工一語中的,道破猴島建立生存秩序和內部機制的奧秘,在于競爭。”事中寓理,深刻雋永。還有《家教的“悖論”》《墻的消失》《春游的女孩》等文也有這個特點。
景中悟理。張抗抗運用得很有個性。它的特點是情以景興,理由情顯。《下三疊泉》就是這樣的佳作。廬山三疊泉,與別處名山勝景不同。張抗抗從沒完沒了一個勁兒往下走才能欣賞到三疊泉之壯觀的旅游經歷,產生一種不同一般的人生道路的理喻──—負弦波的啟示,頓悟出“登高俯瞰,一覽眾山小”之外的別一番風味,“方知‘水往低處流’,亦不乏氣勢”。意味雋永,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海市蜃樓是很美的,讀了她的《海市》后,才知戈壁灘的海市也“美得充滿誘惑”。作家從景中悟得,盡管海市是虛幻的,是一個誘人的“陷阱”,然而在單調的黃色世界里,美麗的海市“就成為沙漠的調色板,成為旅人一個虛妄的希望”。《沙之聚》則描寫茫茫大漠中神奇的鳴沙山。據說在山腳下能聽見沙子嗚嗚的鳴響,更令人驚奇的是,游人留在山上那一行行凌亂的腳印,第二天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經科學考察,是因風之力將每一道印痕重新整合的。面對奇景,張抗抗先是驚異繼而惶惑,后來聯想深遠:“沙之聚,有自由的風之手。那么人心呢?人心之聚,更求八面來風,若是一盤散沙,解鈴還須系鈴人──風聚沙,便是一個順其自然、循序漸變的演進之途。”這便是讓讀者從中去領悟自然景觀中的妙理至趣。
擬人寓理。魯迅在《致李樺》中談道:“作文的人,不會修辭,也就不會達意。”張抗抗“是主張寓理的”,擅長運用各種修辭手法來寄情寓意。這方面她在當代中青作家中是高人一籌的,其中擬人寓理用得最為巧妙、嫻熟。
這種方式是把非人的生物和無生物當做人來描寫,賦予它們以人情、人格,從而寄寓和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張抗抗散文里較多的是植物擬人寓理,以《地下森林斷想》和《牡丹的拒絕》兩篇為著名。前篇通過對大森林的擬人化,將情與理結合起來,歌頌了像“地下森林”這樣“在黑暗中苦苦掙扎向上”“堅硬、挺直、決無半分媚骨”的人格形象,并啟示我們:只要像“地下森林”一樣頑強奮斗,就會成為“新崛起的驕子”!正如作家在《談散文的“核”》中所說的:“那年秋天去鏡泊湖,湖山雖美,歸來即淡忘了,而那片鮮為人知的地下森林,卻強烈地震撼了我。我想到了自己坎坷不平的道路,想到了許多朋友多年在沒有‘陽光’的地下頑強奮斗的精神,發現這地下森林正是一種性格化了的自然奇觀,在向人們發出莊嚴啟迪。”后一篇更為奇特,文章寫一年一度的洛陽牡丹花會,然而偌大的一個牡丹王國,“竟然是一片黯淡蕭瑟的灰綠”,大令乘興慕名云集而至的游客失望。但是隨著作家陡轉的筆鋒,將牡丹人格化,讓我們“窺見了牡丹的個性”,“它不茍且不俯就不妥協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規律”。誰說牡丹只是富貴種?這里,牡丹的拒絕給人理性的思索,啟發“拒絕”的感悟,其指征的對象顯而易見。張抗抗作品里無生物擬人寓理的也不少,最突出的是寫于1978年的《興凱湖聽濤》。她以豐富的想象力,賦予對象以人的意識,使自然性格化。興凱湖仿佛是歷史的見證人,從它的那不平的濤聲中聽出了我們民族的嘆息、民族的吶喊,并在這吶喊之中見出光明,鼓勵我們像大海一樣由每一滴細小的水珠組成強大的潮流,“浩浩蕩蕩,朝前走,不回頭”!更為可貴的是作家還準確預見了“21世紀初強大的中國將會以它的全面現代化使興凱湖發出寶石似的光芒”,使讀者在心靈深處受到既“合情”又“入理”的震動與啟示。張抗抗文學創作的重要貢獻之一在于她的前衛性,《興凱湖聽濤》無疑在當時就是帶有突破性創新的前衛之作。即使在深化改革、世紀之交的今天,它仍具有較大的啟迪作用和教育意義。作家善于擬人寓理,其他如可憐松、仙人掌、梅、橄欖、武夷山石等寓意物,均描繪形象鮮明,喻理生動深刻,曉人以人生哲理,體現出一種力量的美。
對比明理。張抗抗根據自己的美學理想和讀者的審美心理,還長于運用對比明理。首先應提到《閑話稀粥》一文,作家敘述娓娓動聽。在那次出國訪問之前,一直認為自己屬于開放型,能夠接受任何新生或新鮮的事物,甚至時刻警惕、防范自己不要受“拿來主義”的影響和污染。但發生了巴黎公寓的稀粥事件后,她對自己不再有這類擔心。“我為自己擁有一個堅定不移的中國胃,以及由這個胃所決定的頭腦、服飾和一切痼疾,而驕傲地屹立于香榭麗舍大街。”然后返國到家,重又覺得渾身不舒服心里空蕩蕩起來,不知道為什么非要喝粥不可。“想到自己竟是如此的不可改變,心里漾起一層粥樣的泡沫,很是悲哀。”同樣是“喝粥”,由國外的“驕傲”急轉直下而為國內的“悲哀”,通過這種情感價值的落差,前后變化的強烈對比,不能不令人深思。其實,作家是以飲食心理為窺鏡,對民族心理進行了一番深刻掃描和驗查,熱切地表達出對現代心理的渴望。《埃菲爾鐵塔沉思》則不同,主要抓住登臨埃菲爾鐵塔的感受變化這個樞紐,采用前后對比、誤正映襯的手法來展現鐵塔的特點。它高大,而且慈愛;“它雄奇,卻也孤獨”。作家用睿智的語言揭示了鐵塔的歷史感與崇高感,以哲理的光輝映照出了鐵塔的形象特質,從而引起我們的思索與遐想。《西方人情》又有不同,張抗抗運用對比明理,通過三件親見親歷的小事,從“那人與人之間,淡淡的、遠遠的、冷冷的相處”的“既定印象”中深掘一層,提出了一個為一般人并未完全把握的問題,這就是“我們真的就了解西方了嗎?”她的結論是:“在有人居住的地方,人情總是很相像的。不會都是金錢,都是猙獰。”進而深入地寫道:“只愿那虛的、假的、敷衍的、客套的人情,遠遠地走開”,而“那真的、熱的情誼,切莫衰敗,切莫冷卻”。作家在散文中體現的這類哲學思辨,具有較大的啟蒙意義。
張抗抗富于哲理意蘊的散文很多,難能可貴的是做到了像古人所說的:“明理之文,大要有二,曰:闡前人所已發,擴前人所未發。”(劉熙載《藝概·文概》)而且寄意寓理的手法多種多樣,運用嫻熟、自然。這是她對世俗景觀的入微體察、對人情事理的深刻憬悟、對具有哲學意義的題旨內核的深入開發的結果,無可辯駁,“在當代作家中,張抗抗應該被劃到富于思辨的隊列里”。王蒙早曾表示過這樣的見解。
【埃菲爾鐵塔沉思教案】相關文章: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茶花賦教案04-06
《什么蟲》教案01-08
《文化苦旅》教案02-27
大學教案的寫法10-05
《認識鐘表》的教案03-19
《沙田山居》教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