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居聽書》教案
《明湖居聽書》教案
【學習目標】
1、領會課文運用聯想、比喻描寫音樂形象的寫法,提高欣賞曲藝藝術的情趣。 2、學習側面描寫和正面描寫相結合來突出主要人物的寫法。【課時安排】2課時
【課前預習】
學生查字典、看注釋,掃除文字障礙,熟讀課文。查找作者資料,了解寫作背景,增加知識積累。
語 音 字 形
詞 義
字 詞
積 累
劉鶚簡介
閱讀課文時發現的問題
一、 導入新課
聽《秋日私語》序曲中的主旋律,聽完后思考并回答在這段音樂中你聽到了什么,感覺怎樣?
二、材料交流
作家、作品簡介
《明湖居聽書》節選自《老殘游記》第二回,題目是編者加的,略有刪節。作者劉鶚(1857 —1909),字鐵云,筆名洪都百煉生,清末丹徒人。《老殘游記》和《官場現形記》(李寶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吳趼人)、《孽海花》(曾樸)并稱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三、檢測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鶚( ) 偌( ) 錚縱( ) 羯( ) 囀( ) 塢( ) 看坐( )
2.解釋下列詞語
遽 觀止: 伏貼: 千仞:
周匝:
四、整體感知
(1)《明湖居聽書》主要是聽誰說書?
(2)課文哪幾段介紹了王小玉說書情況?
五、重點段研討
1、作者寫白妞的演唱極有層次,請在文中找出關鍵詞語:
演唱的開始——
演唱的發展——旋律的跌宕——
演唱的高潮——演唱的結束——2、作者是怎樣描寫這幾個階段的演唱的?用了何種修辭手法,有何表達效果?例如:“初不甚大”——“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
(通感 用感覺設喻,表現聲音的甜潤,使人舒暢)了解通感的知識
通感修辭格又叫“移覺”,就是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將本來表示甲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的一種修辭格。
如: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3、比較閱讀: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雨。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情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此段文字和《明湖居聽書》一文在描寫聲音的方法上有何異同?
六、閱讀探究
(1)明湖居聽書主要是聽白妞說書,但在白妞說書之前,又寫了誰的演唱?其演唱技藝如何,從何得知?若和白妞相比,其技藝如何?
(2)好的歌手還應有好的樂手來伴奏,那給白妞、黑妞伴奏的是誰?其彈奏技藝如何?(3)作者為何要寫黑妞的演唱、琴師的彈奏?(4)黑妞出色的演唱、琴師不俗的演奏,特別是白妞超群絕倫的演唱,這樣的演出陣容肯定是頗具吸引力,頗具轟動效應,文中有無相應的文字能印證這一點?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5)面對如此精彩的演出,觀眾的反映是怎樣的?六、鞏固練習
1.《明湖居聽書》選自《 》,作者 。和該書并稱晚清四大譴責小說及作者分別是《 》、《 》、《 》。
2.給加線字注音:
抓髻( ) 羯鼓( ) 偌大( ) 恍若( ) 皓齒( )
3.指出下列句子所運用的描寫方法。
⑴約有十六七歲,長長鴨蛋臉兒,梳了一個抓髻,戴了一幅銀耳環,穿了一件藍布外褂兒,一條藍布褲子,都是黑布鑲滾的。()
⑵這姑娘便立起身來,左手取了梨花簡,夾在指頭縫里,便丁丁當當的敲,與那弦子聲音相應。
4.閱讀下面兩小段文字,答題;
“這姑娘便立起身來,左手取了梨花簡,夾在指頭縫里,便丁丁當當的敲,與那弦子聲音相應;左手挎了鼓捶子,凝神聽那弦子的節奏。”
“……半低著頭出來,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簡丁當了幾聲,煞是奇怪:只是兩片頑鐵,到他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又將鼓捶子輕輕地點了兩下,方抬起頭來,向臺
階下一盼。”
(1)指出兩段文字描寫的分別是誰
第一段文字描寫的是 第二段文學描寫的是
(2)“煞是奇怪:只是兩片頑鐵,到他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此句用_____的修辭手法。
【《明湖居聽書》教案】相關文章:
《明湖居聽書》語文教案08-13
《明湖居聽書》導學案07-03
聽書感想作文07-24
居居里夫人的教學設計范文06-06
插花教案與反思小班教案06-16
霧 凇(教案)優秀教案06-04
《堅強的錫兵教案》教案06-06
教案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