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黃山記》教案范例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粵教版《黃山記》教案范例,歡迎閱讀與收藏。
黃山記
菏澤市牡丹區二十二中學朱仰峰
【教學目的】
1、品味本文用獨特的手法勾勒的黃山美景,明確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方法及運用。
2、領略本文華美如詩的語言,豐富的聯想和想象。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領會“只有勇于攀登、探索的人才能征服自然、創造自然”的主旨。
【教學重點】1、通過不同角度的描寫展示黃山“奇”“美”“險”“峻”的特點。
2、結合多種表達方式,形散神不散的特點。
【教學難點】
能準確提煉文章主旨,明確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
【教學方法】
賞析法對比分析法
【教學課時】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展示黃山圖片以及“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詩句,引入對黃山的介紹。(多媒體播放)
二、作者簡介:(多媒體播放)
三、通讀全文,把握生字詞。
詞語:
煞費苦心:辛辛苦苦地費盡心思。
皖:安徽的別稱。
慳吝:過分愛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東西)。
卓越:非常優秀,超出一般。
卓絕:超過一切,達到極點。
狹仄(zè):狹窄。
詭奇:奇異。
褶(折)皺:折縫。
載(沉載。河。
四、速讀課文,討論如下問題:
1、概括各部分寫作的主要內容,在此基礎上為各部分命小標題。(多媒體播放)
明確:(內容大意)第一部分:大自然精心安排黃山勝景(介紹黃山的概況);第二部分:記敘從溫泉賓館至天都峰頂的歷程;第三部分:在天都峰頂所見的奇觀。
小標題:(多媒體播放)
一、自然造化出神山;
(二、古來少人能登攀)
二、我今乘興攬勝景;
三、云松光日撲眼簾。
2、說說作者是按什么思路來寫黃山的。(多媒體播放)
第一部分文章巧妙地借贊嘆大自然的造化神工 起筆 ,暗寫黃山“_險_”、“奇”二特色,總領全文;第二部分承“_險 ”字展開,第三部分緣“_奇_”著墨;最后,以“這是何等的公園!這是何等的人間!”兩句感嘆作結,照應篇首大自然“封了山”,把人間與黃山勝境隔絕開,暗含“奇妙人間”之意,激情奔放,響震不絕,深化了文章贊美黃山的主題。
3、著重突出了黃山的什么特點。(多媒體播放)
著重突出黃山“_險_”、“ 奇 ”二特色。
五、分析第一部分。
閱讀第一部分,然后思考下面的問題。
1、找出這一部分寫山的詞語,用一個字來概括黃山的特點。
文章是怎樣表現黃山之“險” 的?(多媒體播放)
2.作者為什么要用擬人的手法,把大自然作為主人來描寫它是怎樣安排黃山的呢?(多媒體播放)
3.對“云海”的描寫用的是什么手法?(多媒體播放)
4.作者寫大自然對黃山的“賞賜”,列舉了云、松、音樂鳥、靈芝、肉芝和攝身光等,這是黃山所特有的,因而就突出了黃山風景的__ 。
明確:(多媒體播放)
1、“高峰下臨深谷;幽潭傍依天柱”,“高風峻骨”,“處處懸崖絕壁,無可托足”。特點是“險”。
在第一部分里,作者寫了大峰、小峰共計七十二座。“高峰下臨深谷”,主峰“高風峻骨”;“人間通入勝景去的通道全部切斷,處處懸崖絕壁,無可托足”。這些直接的、間接的描寫,都突出了黃山“險”的特點。正是因為黃山“險”,歷史上幾千年能登上去的人很少,特別是登上天都峰的更少,這也襯托了黃山之“險”。
2、提示:這樣安排比自己介紹要好。首先,由自己介紹顯得一般化,把大自然作主人公來寫就顯得獨辟蹊徑,給讀者耳目一新之感。其次,這樣寫更能突出黃山確是人間之仙境,是大自然“煞費心機”安排的。再次,便于以居高臨下的氣勢、簡練的筆觸,把黃山的絕境和細微之處全都寫到了。
3、采用側面描寫的手法,以山峰來襯托云海,使云海——黃山最有特色的景致的變幻莫測、令人神往的特點生動地表現出來。
4、填“奇”字。從“打開它的云庫”,“特意委托風神帶來名貴的松樹樹種”,“組成無窮無盡幻異的景”,“神奇的”,“稀世的”,“最高的效果”、“格外賞賜了”、“極罕見”等詞語可見。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內容。
二、分析第三部分。
(一)快速閱讀課文第三部分,分別找出描寫云海、奇松、日出和攝身光的句子和詞語。每組分別推薦代表朗讀找出來的句子。(多媒體播放)
(二)第四部分承第一部分黃山景觀的“奇”而來!捌妗痹诤翁帲浚ǘ嗝襟w播放)
明確:奇就奇在“變化無定”上,云海漂泊無定,景物瞬息萬變,群峰時隱時現,忽而旭日東升,忽而傾盆大雨,從彩虹到神奇的攝身光,寫盡黃山的險與奇,還有神秘感,又如寫松樹,“從峰頂俯視,它們如苔蘚,披覆住巖石;從山腰仰視,它們如天女,亭亭而玉立。沿著巖壁折縫,一個個的走將出來,薄紗輕綢,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薄芭旁仆で,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我多么想從這兒揚帆出海去?墒前到付,浪這樣險惡,……”這些比喻,都把景色的奇異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ㄈ┪恼聦υ坪、松樹、日出、攝身光等奇觀的描寫,以云海為主。有集中著筆之處,有時夾在其他景物之中寫。試分析如下問題:(多媒體播放)
1、文章對云海的描寫哪些詞語最富表現力?
2、作者怎樣描寫在風的作用下云海的千姿百態,后面還有哪些句子直接描寫云海?
3、這些描寫表現了“云!痹鯓拥奶攸c?
4、這些描寫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5、這屬于什么描寫(描寫角度)?
明確:(多媒體播放)
1、動詞:飛升、飄拂、彌漫
形容詞: 漂泊無定、變化多端、瞬息萬變
2、云霧或散或聚,群峰忽隱忽現;剛才是傾盆大雨,迷天霧,而千分之一秒還不到,全部散去了。/ 云海滾滾,直拍賓館前面的崖岸,吞沒諸峰,有的成了小島,有的游泳在雪浪花間。/ 雪浪滔滔 / 浩瀚一片,了無邊際 / 濃云四集,八方茫茫。
3、奇、幻——“!薄
4、比喻、排比、夸張。
5、直接描寫。
。ㄋ模┍疚拿鑼懭粘鰤延^時怎樣抓住光影的千變萬化進行生動描述的?與其他有關的日出景觀描寫相比有什么特點?
。1)《黃山記》中日出的描寫突出光影的千變萬化。寫霞光的“紫藍青綠”;寫第一道光芒的“紅”“鮮’;寫火球騰空時的“彩霞掩映”;寫百道光柱的“豪光四射”;寫琉璃寶燈高懸時的“奇異光彩”如“大放”的“焰火”。本段描繪時運用比喻、生動形象,語勢激越奔放,氣勢磅礴。
。2)徐霞客寫日出側重著筆于云海,借云海來襯托日出的美景。抓住光、色的變化,寫日出的經過,簡潔生動。
。3)海涅的描寫既著筆于云海,又重主觀感受,襯托日出美景。《日出》劉白羽
三、課堂練筆
觀察四幅圖片,發揮聯想和想象,寫一段話。(多媒體播放)
指導:在課文描寫的基礎上,發揮聯想和想象,抓住景物特征,從多個角度,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币獌A注個人的感情,沒有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寫是蒼白無力、毫無生氣的。
比較下面兩段文字:
習作:黃山的云很多,有團狀的、絲狀的,很特別,很好看。
課文:莊嚴的天都峰上,收起了哈達;俏麗的蓮蕊峰頂,揭下了蟬翼似的面紗。雪浪褶皺里,載沉載浮‥…
示范
黃山云海
陽光照耀,流云散落在諸峰之間,云來霧去,變化莫測。風平浪靜時,云海一鋪萬頃,波平如鏡,映出山影如畫,遠處天高海闊,峰頭似扁舟輕搖,近處仿佛觸手可及,不禁想掬起一捧云來感受它的溫柔質感。忽而,風起云涌,波濤滾滾,奔涌如潮,浩浩蕩蕩,更有飛流直瀉,白浪排空,驚濤拍岸,似千軍萬馬席卷群峰。待到微風輕拂,四方云慢,涓涓細流,從群峰之間穿隙而過,輕柔與靜謐之中可以感受到暗流涌動和奔流不息的力量。云海漸散,清淡處,一線陽光灑金繪彩,濃重處,升騰跌宕稍縱即逝。云海日出,日落云海,萬道霞光,絢麗繽紛。
點評:抓住景物特征,直接描寫與間接描寫相結合,先總后分,運用比喻修辭,形象生動,語言優美流暢。
第三課時
一、語言賞析(多媒體播放)
你認為文中哪些句子最精彩,請找出來,帶領全班同學齊讀一遍;并試分析好在哪里。
例:1、它們的根盤入巖縫,和花崗巖一般顏色,一般堅貞。它們有風修剪的波浪形的華蓋,它們因風展開了似飛翔之翼翅。從峰頂俯視,它們如苔蘚,披覆住巖石;從山腰仰視,它們如天女,亭亭玉立。沿著巖壁折縫,一個個地走將出來,薄紗輕綢,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
賞析:
①“盤入”換成“伸入”好不好?
---明確:“盤入”準確的寫出了根縱橫交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特點。
、谶\用比喻、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松樹矯健遒勁、多姿多彩的特點,把景色的奇異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鄱ň皳Q點,從俯視和仰視的角度,描繪松樹的千姿百態。
例:2、排云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碼頭上裝卸著一包包柔軟的貨物。我多么想從這兒揚帆出海去。可是暗礁多,浪這樣險惡,準可以撞碎我的帆桅,打翻我的船。
賞析:
聯想豐富,想象奇特,運用比喻修辭,寫出了“云海”變化多端、神秘莫測的特點。
總結:(多媒體播放)
從上述分析中我們知道,表現所描寫的特定的景物的美,首先應該抓住景物的特點;其次應該要運用恰當的表述方式,包括語言的運用、修辭手段的選擇等。
二、重點難點分析:
黃山依然是“奇”“險”的,但是作者為什么說她已經成為我們的公園?(多媒體播放)
明確:
在今天,我們登黃山,所見之景也是奇險的,但是,人工勝神工,黃山人已經開鑿了登山石階架設了護欄護索,化險為夷,特別是空中索道更減少了登山的困難,打通了人間通向勝境的通天之路!勝境屬于人民!這難道不是對社會主義偉大時代的贊頌?
三、藝術特色分析:(多媒體播放)
構思選材:選擇最能突出黃山特色的幾種景物重點描寫(自然之景,人文之景),詳略得當。
一般游記的寫法:時空線索,從登山寫起,由遠及近,由下而上。
描寫方法:移步換景、定點換景、定景換點、點面結合。直接描寫、間接描寫、細描、白描、動靜結合。
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融為一體。
語言句式:比喻、擬人、襯托、對比、夸張、排比。多用短句和排偶句(敘述、描寫)。
四、寫作指導
寫景方法:(多媒體播放)
“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細心觀察、用心感悟。
“自然界中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
——抓住景物的特征
“一切景語皆情語。”
——情景交融,形散神聚
五、課堂練習:(多媒體播放)
一、 按課文內容填空:
1、作者寫黃山,抓住了它的(險)和(奇)的特點來進行,文章第二部分承(險)展開。第三部分濃墨重彩于(奇),主要選取了(云海奇觀)、(黃山奇松)、(日出奇景)、(奇妙的攝身光)等景物。
二、《黃山記》是一篇構思謀篇自出機杼的美文,其結構是:
A、 按照游蹤順序,移步換景,娓娓道來。
B、 先總寫黃山概貌,再分述登山過程、黃山景物。
C、 黃山概貌----攀登過程----幾種景物。
三《黃山記》的主題表述準確的一項是:
A、描述黃山不同于其它名山的獨特的美。
B、描繪黃山美景,喚起讀者更加熱愛我們的時代和壯麗山河的激情。
C、抒發作者贊美黃山、贊美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心得
【粵教版《黃山記》教案】相關文章:
竊讀記教后感作文07-13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總結02-14
教科版《宿新市徐公店》優秀教學設計10-24
科學的大門教科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教案(精選5篇)01-05
鄂教版品德與社會《家鄉的變化真大呀》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3篇)01-07
魯教版七年級下冊詩四首《游山西村》教案(通用10篇)03-10
冀教版四年級下冊《Is this your pencil》優秀教學設計03-14
冀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期末復習題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