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元日》的教學反思
關于《元日》的教學反思
《元日》教學反思
《元日》是第十二單元的一首主體古詩,單元的主題是“過年”,在掌握生字詞的同時,讓學生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春節、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雖然課上完了課,但還存在很多不足和遺憾,反思和總結如下:
1、按著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規律,先讓學生找出詩中不理解的字詞,再選擇學習方法自學,并和同學交流匯報,在理解字詞的同時,應及時讓學生理解句意,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而不應專門把理解句意單設成一個環節,對于古詩的學習,應注意這一點。
2、在“走進作者”這一環節,考慮到時間關系,教師只是一味地講,而應該給學生留充足的時間,在自學的基礎上,再分享交流。
3、看插圖也是理解詩意的一個重要手段,尤其是本首詩的插圖,“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這則對聯就講了人們在除夕之夜守歲,跨越兩年的情景,應該讓學生觀察并理解,而我有所忽略。
4、課堂上安排稍顯前松后緊,應該在字詞的理解上壓縮時間,就顯得最后的拓展環節寬松一些。
5、在對詩整體把握的同時,我讓學生歸納了詩中講的四個場景,并板書,再總結:這些場景或習俗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如果把這個板書變成一幅對聯連就更好了。
當然,反思這節課,也有幾處值得回味的地方。比如在選擇“元”的意思時,有一個學生質疑,元旦和元日是不是一個意思呢?我抓住這個時機,講解了有關“農歷”和“公歷”的知識,學生就不會把元旦和元日混淆了。在理解“桃符”時,我首先講了此句省略的詞語及原因,然后又講了桃符的演變過程及故事,又把一對桃符帶到了課堂上,通過讓學生看、聽、摸幾個環節,準確地理解了桃符。之后,又講了“桃”字,和記憶技巧:“哪來的邪呀,只不過是人們盼望有個好兆頭罷了”。指導寫字,又擴詞“桃李”,讓同課頭的老師拍手稱快。課堂上,還進行了“中國傳統節日”的知識拓展,有一學生說到“國慶節”,我立即引導,讓學生明確傳統節日和節日的區別。另外,我還注重各環節之間的過渡語的設計,如: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這也是我們中環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家是多才的,詩人更是智慧的等,這樣,既對學生的語言表達是一個熏陶,也能讓課堂渾然一體。因為這是反映過年習俗的一首詩,我在課堂上營造一種喜慶的氣氛,除了的背景顏色是紅的外,我還把本節課的作業設計成一封信的形式裝在紅包里發給學生,讓學生和聽課老師也能感受到濃濃的年氣兒。
在解讀——設計——執教——反思的碰撞中,我會漸漸發現許多,這發現,會帶著思考,讓我們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提升解讀文本的能力,促使自己真正向“高效課堂”邁進。
【《元日》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
《格子》的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