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中教師態度的教學反思
教學中教師態度的教學反思
1.教師要抱著嚴肅、認真的態度去對待兒童的“工作”。教師如果對孩子的“工作”(探索、研究活動等)和工作成果常常表現出驚奇、興趣和欣賞,就能夠“抓住兒童拋過來的球,并以某種方式拋還給他們,使他們想同我們一起繼續游戲,或許還能夠發展出其他的游戲,當兒童感知到教師對自己的行為非常重視時,就會自然而然地為這些重要之事而努力。
2.給予幼兒充分探索和主動發展的空間。 幼兒的探索行為隨時都可以發生,如:鞋為什么會唱歌?為什么打電話可以聽到對方的聲音?幼兒各種各樣的好奇心都是基于他們對事物認知的興趣,即使有很多問題在教師看來都很簡單甚至是荒誕離奇的,教師也應允許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膽嘗試,使他們在探索的過程中獲得直接的體驗,并在教師的幫助和引導下,重組自己的認知結構。教師不再是以灌輸的方式傳授“真理”給兒童,不再急于給予孩子、代替孩子,而是有足夠的耐心“等待”著孩子在探索中主動學習。這種“等待”絕不是袖手旁觀,而是要通過細致的觀察,及時發現幼兒探索過程的需要,通過對幼兒探索中的環境、材料以及精心組織設計的提問等途徑給予幼兒隱性指導。此外,教師還應創設開放的空間,讓幼兒自由自主地活動。
3.參與到幼兒的“工作”當中去,幫助、引導幼兒發現、解決問題。 當教師以幼兒的“合作伙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感興趣的項目中去,并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一顆童心去理解他們的發現和探索行為時,這種以平等關系提供的支持最易與幼兒溝通,也最易被幼兒接納。在這其中,教師對待事物科學認真的態度,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有利于幫助幼兒形成探索和創新的品質。當孩子在工作中出現問題時,教師并不急于把知識呈現給幼兒或回答他們的問題,而是幫助、引奇幼兒發現解決問題,并有目的地使“問題”更加復雜,以引發、促進幼兒更有價值的學習行為發生。
4.與幼兒共同分享“工作”成果。 跟傳統教學相比,方案教學更注重讓幼兒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讓幼兒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與同伴和成人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這種做法有利于激發幼兒的學習動力和創造潛能,有利于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和增強幼兒對問題進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興趣。當幼兒感到教師認可自己的成果時,幼兒會有一種成就感,進而產生更強烈的學習欲望,樹立更強的自信心,有利于其朝著更高的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