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文件》的教學案設計
《整理文件》的教學案設計
一、教材分析
《整理文件》是小學信息技術蘇科版三年級第20課的內容,本課教學是建立在學生已掌握了鼠標的基本操作和知道文檔、圖片、音頻等文件類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文件管理知識,要求學生學會分類管理自己文件夾中的文件。在管理文件的過程中,學會新建文件夾,復制、粘貼、移動文件(文件夾),刪除文件(文件夾)和清空、還原回收站的操作,并能創造性地實踐個性化管理方案。
二、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授對象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們的好奇心強,愛動手實踐,接觸信息技術課程也有一段時間,在操作技術上日漸熟練,同時,學生的個體差異也變得突出。他們不喜歡抽象的、枯燥的、靜態的東西,而喜歡形象的、變化的、動態的內容。鑒于學生的這些特征,筆者決定從教學情境的設置入手,希望通過貼合學生生活的情境設計,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會新建文件夾,并能根據需要設置合適的文件名。
(2)學會通過分析文件類型移動文件。
(3)學會辨別并刪除垃圾文件。
(4)掌握清空、還原回收站的操作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創設的情境,學生能意識到管理文件的意義;通過文件管理的活動,學會整理自己的文件夾。
(2)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學生能夠掌握移動、刪除文件的多種操作方法。
(3)通過自主探究回收站的相關操作,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認識到文件管理的作用,養成良好的文件管理習慣。
(2)通過“刪除”這一操作的教學,意識到計算機操作的嚴謹性。
4.行為與創新
能對個人文件夾進行個性化的、有效的分類管理。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
(1)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分類方式管理自己的文件(文件夾)。
(2)掌握多種移動、刪除文件的方法。
(3)回收站的清空、還原操作。
2.教學難點
(1)能按文件類型、內容等方式分類整理文件。
(2)回收站的清空、還原操作。
六、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任務驅動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等。
教學手段:多媒體網絡平臺(極域電子教室軟件)。
七、課前準備
課件、學件(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素材)。
八、教學反思
本節課以學生熟知并喜愛的動畫人物――懶羊羊為主角,用聲情并茂的故事情節將各個任務串接起來。學生在課堂上聽不到、看不見呆板、單調的任務一、任務二,取而代之的是懶羊羊尋求幫助、在得到幫助后遇到的新問題等等情節。學生對這種隱藏在故事中的任務非常有積極性,通過教師播放視頻、音樂,在身心愉悅的狀態下學生的思維會更加活躍,往往能想出教師意料之外的操作技巧,對教材內容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這也正是教學工作者所樂于看到的。
此外,在實際授課中筆者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首先,本節課涉及很多之前學習過的操作,由于在平時學生強化得少,很多已經忘記,但這些操作卻又是本節課學習新知的基石,所以,教師在課上要花費一定時間來幫助學生解決基礎問題,這給原本就不充裕的教學時間又增加了負擔。由此得到啟示: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創設良好的情境,引導學生多使用已經學過的操作技能,幫助他們內化學習新的知識,將操作用于生活學習中,從而真正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操作技能。
其次,信息技術課程是學生個體差異性體現得最明顯的一門課,可能有的學生已經會在網上瀏覽信息、下載文件,而有的學生還不熟悉鼠標的雙擊操作,對于這種情況,我們要進行分層教學,不同學生不同對待,但前提是明確分層教學的內涵: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權利。分層是指對學生的目標分層、任務分層、評價分層等,是為了讓學生在技能上、情感上有更好的發展,而不是戴有色眼鏡將學生生硬地分為三六九等。分層教學有很多的好處但同時也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才能將學生放在適合的層面上,同時,要注意考慮信息技術的特殊性――學生的技能水平是在不斷變化的,可能一個學生在鼠標操作上表現平平卻能在畫圖上展現過人的天賦,所以,教師也要留心學生在隨堂課上的表現。其次,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到各個層次的學生的感受,努力讓每類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有所收獲,而不只是讓“好學生”有所得,這就要求我們要對學生有充分的預設。
最后,課堂不是一個人或幾個人的活動,而是一群人的活動,德育教學是不分學科的,在課堂上我們也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互幫互助的品質與意識,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通過實踐可以發現,有少部分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掌握還是比較超前的,而需要幫助的學生比較多,因此,可以充分發揮那部分優生的帶頭作用,讓他們作為小組長,可以在同學需要幫助時給予幫助,但有時會出現學生偷懶讓組長代為操作的現象,所以,筆者也會強調組長“只可動嘴不可動手”,從而培養學生自己動手實踐的意識,讓他們真正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