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不在的結構”的教學反思
“無處不在的結構”的教學反思
“無處不在的結構”的教學反思:
我反思本課時的閃光點主要有三點:
(一)對教材進行了挖掘。顧建軍主編的江蘇教育版的教材精選了一些很好的案例!苞椦叟c導彈跟蹤系統(tǒng)”就是其中之一,很值得深挖。我讓學生自學了這個案例之后,并不是要學生回答案例中的相關知識就完事。而是要學生討論并回答三個問題:一是為什么要研究鷹眼的結構?這個問題較易回答,通過對鷹眼結構的分析研究把成果運用到技術領域,開發(fā)出新的產品,如導彈跟蹤系統(tǒng),更好地為人類服務。第二個問題是如果在人類的視網(wǎng)膜上象鷹一樣有兩個凹槽,世界將會如何變化。問題一提出,教室里非常安靜,隨后課堂氣氛開始活躍,同學們議論紛紛,幾個同學迫不及待地回答:
“人會具有老鷹的辨別力”。
“人會變成‘超人’”。
“會出現(xiàn)新的犯罪”。
……。
第三個問題是:將來運用技術手段在人的視網(wǎng)膜上造出兩個凹槽,有這種可能嗎?課堂氣氛進一步活躍,又是幾個同學搶著發(fā)言:
“有這種可能,現(xiàn)在我們能夠破譯人的遺傳密碼”。
“可以通過把老鷹的基因移植到人體上來,使人類視網(wǎng)膜具有兩個凹槽”。
……。
課上到這里我仍然繼續(xù)發(fā)揮:“看來我們人類好多地方不如動物,不能象鳥一樣在空中自由飛翔,不能象魚一樣在水中歡快游蕩,奔跑速度不如狗,打斗力氣不如虎。人類憑什么能成為動物界的統(tǒng)治者呢?學生回答,憑大腦,憑學習,人類把幾千年知識在幾年十幾年中繼承過來并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現(xiàn)在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人類知識總量幾年就要翻一番。然后乘機教育學生,人與人之間有競爭,而且可能很激烈,能否立于不敗之地,在于不斷學習。
。ǘ⿲滩倪M行了拓寬。高一學生已對物體受力分析有了較好的基礎,我出了一道這樣的題,當在一個水平桌面上的A物體上面加上一個B物體時,A物體所受的合外力與未加B物體前一樣仍然是零,從所受的合外力來看似乎與它上面不加B物體是一樣的。這時我提出問題,對于A物體來說,上面加了B物體,難道真的對它沒有影響嗎?學生回答有影響,然后我再問,會影響到A物體的什么,引導學生回答出“架構形態(tài)”。如果A物體是塊豆腐,上面的物體又很重,那么它原來的架構形態(tài)將不復存在。在這里,我通過對教材進行了拓寬讓學生較好地理解了架構形態(tài)。同時進一步指出,物理學與通用技術研究力的角度不同,物理學往往研究外力,把物體當質點,哪怕是地球,在研究它繞太陽轉動時,仍把它當作質點。而技術學則關注一個物體內部受力情況。
。ㄈ┡囵B(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在探究石磨的推桿為什么要用一根繩子吊起來時,我進一步提問,石磨在推動過程中,繩子在空間的軌跡是一個什么圖形?啟發(fā)學生回答出“圓錐形”,有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技術空間想象能力。
不足的是在小試驗中給紙板加壓的重物不規(guī)范,也未對重物的質量進行測量,應盡快建立試驗室,購足試驗儀器,為教師教學提供方便。
【“無處不在的結構”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原子的結構教學反思02-03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方虒W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