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教學設計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第一單元
1、古詩詞三首 2、桂林山水 3、記金華的雙龍洞 4、七月的天山
語文園地一
第二單元
5、中彩那天 6*萬年牢 7、尊嚴 8、將心比心
語文園地二新-課 -標-第- 一-網
第三單元
9、自然之道 10、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11、蝙蝠和雷達 12、自然的啟示 語文園地三
第四單元
13、夜鷹的歌聲 14、小英雄雨來 15、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16、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語文園地四
第五單元
17、觸摸春天 18、永生的眼睛 19、生命生命 20、花的勇氣
語文園地五
第六單元
21、鄉下人家 22、牧場之國 23、古詩詞三首 24、麥哨
語文園地六
第七單元
25、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26、全神貫注 27、魚游到了紙上 28、父親的菜園 語文園地七
第八單元
29、語言兩則 30、文成公主進藏 31、普羅米修斯 32、漁夫的故事
教學進度:
時間 教學內容
第1 –3周 第1單元
第4 –5周 第2單元
第6 –7周 第3單元
第8 –9周 第4單元
第10 –11周 第5單元
第12 –13周 第6單元
第14 –15周 第7單元
第16 –17周 第8單元
第18 –20周 全面復習
第一單元
教學目標:
1. 讀懂三首古詩,感悟每首詩中描繪的獨特景色,體會表現手法。
2.通過自讀自悟,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3.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教學重難點:通過自讀自悟,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時:13課時
1.《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讀懂三首古詩,感悟每首詩中描繪的獨特景色,體會表現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畫面。
3. 會認讀本課中“螺”“諳”等生字,會寫“亭”“庭”“潭”“螺”“諳”5個生字,理解“閑”“厭”“和”“諳”等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誦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重難點:
1. 感悟詩中描寫的景色,想象美好畫面。
2.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預習:
1. 自學生字,讀熟三首詩。
2. 借助注釋試講詩意,畫出有疑問的地方。
3. 搜集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課時:2—3節
第一節
教學目標:掌握生字詞,讀熟三首詩,理解大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學都出去旅游了,祖國名山大川的壯麗風光一定在你腦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簡要的話語介紹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嗎?
今天,我們還要從三首古詩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詩人筆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樣的。
二、讀課題,指名讀三首古詩。(檢查通過預習對課文熟悉的情況)
三、指名認讀生字,提示應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導讀準后鼻音
諳——暗:區別音、形、意
四、分組學習
1. 讀熟三首詩
2. 借助注釋在組內試講每首詩大意。
3. 交流預習中的疑問,組內解疑。
五、班內交流匯報小組學習情況。
六、作業:
1. 抄寫生字。
2. 讀、背三首詩。
第二、三節
教學目標:通過想象,進一步感受每首詩所表現的美好意境及表達方法,背誦、默寫。
教學過程:
一、吟誦、理解〈獨坐敬亭山〉
1. 議:詩中除了敬亭山還提到哪些事物,分別是什么樣的?
鳥:多、高飛無影
云:少(孤)慢慢飄走(閑)
——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
2. 在詩人筆下,萬物似乎都與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請你從詩中找出這樣的詞句。
閑、相看兩不厭——體會詩中擬人的表現手法。
3. 教師簡介寫作背景,讓學生粗略了解詩中寄寓的情感。
此詩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悶時所作,因此通過眾鳥高飛、孤云閑浮、人與山“相看兩不厭”來表達自己抱負不得施展,有志難酬的無奈。讀起來使人產生一種失落、孤獨之感。
4. 指導背誦《獨坐敬亭山》
二、吟誦、理解〈望洞庭〉
1. 試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中所寫的洞庭湖景色,看誰描述得最美。
此環節注意提示學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諧;湖面的光亮平靜。
(2)白銀盤和青螺分別所指。
——從詩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還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2. 從詩中哪些地方看出詩人是站在湖邊往遠處看的?
3. 詩人通過恰當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寫得惟妙惟肖,請找出詩中的比喻。
二句,把光亮平靜的湖面比作未經打磨的鏡子。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銀盤,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 指導背誦《望洞庭》
三、吟讀、理解《憶江南》
1. 釋題:憶,在此當回憶講。“憶江南”為詞牌。
2. 根據學生可能產生的疑問補充注釋。(舊:過去勝:超過)
3. 說說你從這首詞中體會到怎樣的景色,詩人用什么手法來表現這樣的景色的。(太陽升起的時候,天空布滿火紅的朝霞,江邊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燒著的火焰還要紅;那一江春水像藍草一樣青綠,像晶瑩的翡翠。——比較、比喻)
4. 請聯系前面幾句詩的意思,把最后的反問句寫完整。江南的景色,讓我怎能?
5. 指導背誦《憶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1. 白居易所作《憶江南》另兩首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2. 其它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鹿砦》《望廬山瀑布》《滁州西澗》《山行》《小池》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等
五、作業:
1.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2.選畫一首古詩所表現的畫面。
教后記:通過搜集、背誦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增長學生的知識積累。
2.《桂林山水》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認識生字、新詞。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讀中入景,讀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通過自讀自悟,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漓江江水、桂林山水獨特的美。
教學難點:通過自讀自悟,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桂林山水的掛圖或有關錄象等。學生外出旅游拍的風景照。
教學設計:
一、故事導人,激發興趣;
1.同學們,去年暑假,老師有幸去廣西桂林游玩一趟,那滿眼的畫山繡水,真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使人心曠神怡。那里的山石、河流、小橋、樹木幾乎都流傳著一段段動人的神奇故事。如父子巖,據說古時候有姓龍的父子兩人,他們的造船手藝非常高超,造的船不但糧食裝得多,行駛起來也跟箭一樣快。不料,一個姓萬的員外看中了他們的手藝,死逼著他們替他趕造一條大船,準備搜刮老百姓的糧米,用來獻給皇帝買官做。糧米被他搜刮空了,豈不要餓死老百姓嗎?龍家父子不肯干。他們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慕名來到桂林,藏到這兒的巖洞里,因為缺吃的,最后餓死了。父子巖就這樣得了名。另外,桂林山水的綺麗景色中還有象鼻山、斗雞山、磨米山、寡婆橋、望夫石……同學們有沒有興趣去欣賞呢?再聽聽那神奇的故事呢?
2.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一起去觀賞桂林山水,去領略它獨特的美。坐穩你們的小船,我們出發了。
二、整體感知,帶人情境。
1.范讀課文。(播放桂林山水的錄像)
2.此時,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讓學生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
3.小結,并引讀第一節。怪不得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板書:甲天下)
三、精讀第二節,體會感情。
1.自由朗讀。
要求:把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筆劃出來,好好地練一練,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讀表達出來,說說你為什么這么讀。
2.交流朗讀,在讀中體會水的:“靜”、“清”、“綠”。
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1)通過范讀、指名讀、齊讀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靜、清、綠。(“靜”這句讀得輕而緩慢,讓人感到水在輕輕地慢慢地流;“清”這句讀出驚喜,讀得讓大家都看見江底的沙石;“綠”這句讀出贊嘆之情。)
(2)感悟作者表達“綠”的精妙。
引導學生把“無瑕的翡翠”與“碧綠的草坪、“綠色的玻璃”加以比較,體會作者描寫的形象性和對漓江水的喜愛之情。
(3)讀了這句話,你對漓扛的水有怎樣的印象?請概括地說。(板書:靜清、綠)
1.中體會作者具體形象描寫景物特點的方法。
(1)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靜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綠啊!
這樣概括地寫,不是也能把特點寫明白嗎?
(2)和原句對比讀,說說哪句話給你的印象更為深刻?
小結:是的,我們寫作文的時候,不僅要說出景物的特點,還要作具體、生動、細致的描寫,這樣寫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出示文字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漓江的水很清,還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呢!
漓江的水可真綠,多像一塊無暇的翡翠。
和原句對比讀,你有什么感覺?
(4)指導朗讀,把你感受到的美讀出來。
(5)再次播放錄象,音樂伴奏,學生有感情朗讀。
4.激情點撥
既然這一節寫的是漓江水的靜、清、綠,為什么這節開頭,還寫大海和西湖呢?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讓學生理解對比寫法可以襯托漓江水獨特的美。)
5.理清敘述順序,指導學生背誦。
(1)這段話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體寫漓江水的特點,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寫出了水的靜。
(2)播放畫面,音樂伴奏,學生試背。
四、學法遷移,自學課文第三節。
1.小結學法。
剛才,我們感受了漓江的秀麗風光,是通過讀讀、劃劃、練練、說說的方法來學的,下面請同學們用這種方法以小組交流的形式自學第三節。
2.出示要求。
出示文字:讀讀:讀第三節。
劃劃:劃出最美的句子。
練練:讀出美的感受。
說說:值得學習的寫法。
(扶放結合,注重學法的遷移。)
3.朗讀比賽。
要求:①把感受到的美讀出來
②讀給一個老師或同學聽
③記住他們對你朗讀的評價。
4.全班交流,并請進步特別大的同學為畫面配音,其他同學欣賞。
(讓學生讀給老師或同學老師聽,恰似給疲勞的學生注入了興奮劑,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朗讀興趣,課堂氣氛瞬間進入了高潮。與老師或同學一對一、面對面的交流,其效果不言而喻。另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待人接物、語言交際、心理素質等綜合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真可謂一舉多得,設計絕妙。)
5.談談值得學習的寫法。
(對比;抓住特點具體地寫;用整齊的句式)(板書:奇、秀、險)
(圍繞教單目標,讀寫結合。讓學生悟出寫作方法。)
五、以讀代講學習第四節。
1.范讀。播放錄象,音樂伴奏。
2.激情點撥。
是的,桂林的水美得就像幅畫,這幅畫有83公里,所以說是連綿不斷的畫卷。這幅畫是誰畫的?(生答:大自然)大自然可真是神奇,它用手中的彩筆把桂林山水描繪得這般如詩如畫、如夢如幻,讓我們感到如癡如醉。(板書:美如畫)
3.出示動畫,文字,生齊讀最后一節,音樂伴奏。
讓我們把美景深深地印在心里吧!
(對于《桂林山水》這樣的精品,只有多讀,方能領悟文中之意,體會文中之情,讓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共鳴,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六、讀寫結合,延伸課外。
1.其實,同學們也游覽過很多名勝。讓學生交流所帶來的風景照或自己所了解的名勝古跡,。
2.說一說,仿照第2、3節的寫法,抓住景物的特點,學習用整齊的句式具體地描寫。
教后記: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提到聽故事,可能沒有一個小孩是不感興趣的。在授課前,花極短的時間,用繪聲繪色的語言,講述一則引人人勝的小故事,學生的注意力定會一下子全部集中起來,同時也縮短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
3.《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語言文字了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2.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5自然段。
教學重點
1.了解外洞、內洞的特點以及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
2.理清課文的條理,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教學難點
理清課文的條理,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二)閱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找出作者的游覽順序。
(三)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祖國山川景物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
(一)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找出作者的游覽順序。
(二)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教學難點
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以她那壯美的河山、神奇的風光吸引了人們的目光,留下了人們的贊嘆。《記金華的雙龍洞》就是作家葉圣陶游覽之后寫下的一篇游記。我們就沿著他的足跡去觀賞這一神奇的溶洞。(板書:3.記金華的雙龍洞)
(二)檢查預習。
1.填寫生字表。
教師強調生字“浙”的讀音是zhè,不要讀成zhé;“蜿”的讀音是wān,不要讀成wǎn。“蜒”字中間是“廴”,不是“辶”。要求學生在讀寫時注意。
2.查字典并結合課文內容解釋詞語。
解釋詞語要依據“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聯系上下文準確地理解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
盤曲:曲折環繞。課文中指汽車沿盤山道曲折向上行駛。(“曲”讀qū,不要讀成qǔ)
呈:顯出,露出。課文中指山上沙土顯出粉紅色。
明艷:明亮鮮艷。課文中指山上景物的色彩明亮鮮艷。
突兀:高聳。課文中指山勢高聳。
森郁:樹木茂盛繁密。課文中指山上草木生長得茂盛繁密。
孔隙:窟窿眼兒;縫兒。課文中指石壁上的窟窿眼兒。(“隙”讀xì,不要讀成xī)
昏暗:光線不足;暗。課文中指洞中光線不足,視線模糊不清。
擠壓:靠攏壓迫。課文中指作者感受山石從左右兩邊及上方向他靠攏壓迫過來。
稍微:表示數量不多或程度不深。課文中指頭抬起的高度很低。
婉蜒:蛇類爬行的樣子。課文中形容洞頂雙龍彎彎曲曲的姿態。
石鐘乳:石灰巖洞中懸在洞頂上的像冰錐的物體,常與石筍上下相對,由含碳酸鈣的水溶液逐漸蒸發凝結而成。也叫鐘乳石。
名目:事物的名稱。課文中指石鐘乳和石筍的各種名稱。
變化多端:變化多種多樣。端,項目。課文中形容鐘乳石和石筍的形狀多種多樣。
顏色各異:顏色各不相同。異,不同。課文中指石鐘乳和石筍的顏色各不相同。
一轉:走一圈兒。課文中指作者在內洞里走了一圈兒。
進:平房的一宅之內分前后幾排的,一排稱為一進。課文中指內洞大約有十來排平房那么深。
上源:水流起頭的地方。課文中指洞中泉水的源頭。
(三)閱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找出作者的游覽順序。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認真看課文,進一步加強對生字、新詞的記憶與理解。
2.學生默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找出作者的游覽順序。
(1)學生邊默讀課文邊畫出游覽雙龍洞的路線。
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幫助指導。
(2)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作者記敘了他游金華雙龍洞的經過)
作者從金華出發,是按怎樣的順序游覽的?
學生總結游覽順序時,有不少學生會忽略由外洞進入內洞的過程,對此教師可設計提問:作者是由外洞直接進入內洞的嗎?以引導學生注意從孔隙進入內洞的過程。(板書:·金華·羅甸洞口外洞孔隙內洞)
教師根據學生描述的游覽順序邊板書邊畫一幅簡單的示意圖。
(四)按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1.指導學生按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按游覽順序可分六段。第七段是第1自然段;第二段是第2、3自然段;第三段是第4自然段;第四段是第5自然段;第五段是第6、7自然段;第六段是第8自然段)
學生在理清作者的游覽順序后,按游覽順序分段和概括段意獻比較容易了。
2.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寫4月14日作者去游覽金華的雙龍洞。第二段:寫去雙龍洞路上的見聞。第三段:介紹游覽外洞的情景。第四段:介紹從外洞進入內洞的經過情形。第五段:介紹游覽內洞的情景。第六段:寫乘船出洞。)
(五)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祖國山川的熱愛之情。
1.請6名學生分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2.有感情地齊讀課文。進一步感受文中所描寫的景物及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六)作業。
1.抄寫生字、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通過語言文字了解金華雙龍洞的外洞特點以及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
(二)感受雙龍洞的雄、奇、險,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5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
(一)了解金華雙龍洞外洞的特點以及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
(二)感受雙龍洞的雄、奇、險,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山上開滿了映山紅,……顯得有精神”和“雖說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兩句話的含義。
四、教學過程
(一)結合課文引入新課。
春末的一天,在浙江金華,作者踏上了去雙龍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斷撲入作者的眼簾。我們也來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
(二)了解作者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感受沿途迷人的景色。
請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學生在書中畫出作者所看到的景物。
作者沿途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樣描述這些景物的?
(作者沿途看到了映山紅、油桐、山、溪流。映山紅繁多而茂盛,油桐花也很多,粉紅色的山獨具特色,溪流隨著山勢不斷變化)
請一位同學讀一下這一段的第二句話,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山上開滿了映山紅,無論花朵和葉子,都比盆栽的杜鵑顯得有精神”)
對這句話學生理解起來有些難度,教師可設計提問:盆栽的杜鵑有人照顧,上肥澆水,怎么在作者眼中卻沒有山上的杜鵑有精神?引導學生理解花兒在大自然中無拘無束,吸收陽光雨露,任其自然地生長,顯示出它的本性姿態,而格外地有生機有靈氣。作者有崇尚自然、贊美自然之意。
請一位同學讀一讀第2自然段,你能不能用作者寫出來的和沒有直接寫出來的顏色畫出一幅明艷的畫面。
教師告訴學生映山紅的花大多是紅色的,也有紅紫色和白色的。油桐的花朵較大,白色帶有黃紅色斑點和條紋。
聯系春天的草木,理解“新綠”的意思。“新綠”是指春天新長出的草和樹葉的顏色。剛長出時是淡綠的,長出時間稍長顏色就變深變濃了。
(粉紅色的山上,開滿了紅色的、紫色的、白色的映山紅,大朵大朵的油桐花一叢叢,一簇簇,在一片新綠的映襯下格外生機勃勃。)
山中有花也有水。誰來讀一讀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請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3自然段)
討論:溪流為什么會有寬、窄、緩、急的變化?溪聲為什么會變換調子?溪流和雙龍洞有什么關系?
(因為山勢不斷變化,有的地方寬,有的地方窄,有時山勢高,有時山勢低,有時平坦,有時陡峭,溪流從山上向下流,會隨著山勢的變化而時寬時窄,時緩時急。溪聲也會時高時低,時斷時續。溪流是從雙龍洞中流出來的。)
作者邊欣賞著山中明艷的春色,邊傾聽著淙淙溪聲,一路逆溪流而上,來到了雙龍洞洞口。
(三)了解外洞特點,體會雙龍洞的“雄”。如果說沿途的風光可用一個“美”字來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會用哪兩個字來概括。
請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
(板書:山路美)
(洞口可用“寬”字來概括,外洞可用“大”字來概括)
(板書:寬大)
洞口外的景色使你產生什么感覺?讀一讀,說一說。
(高山之上,樹木繁密,感到很有氣勢,也不禁對雙龍洞產生一種神秘感)
作者的哪些描寫讓你體會到外洞的大?
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從全篇來看,它起什么作用?
(它是作者在洞中游覽的一條線索。迎著溪流入洞—乘船通過泉水流出的孔隙進出內洞)
乘船從孔隙中穿過是什么滋味,我們也來試試。
(四)了解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體會雙龍洞的“險”。
(板書:孔隙)
說到“孔隙”我們就會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細的縫兒,而這個孔隙卻可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那么作者為什么不稱之為水洞卻還要稱為孔隙呢?
這是學生理解上的又一個難點。教師可以用“高樓上看物體,物體好像變小”的生活經驗作比方,讓學生懂得因為外洞面積太大了,水洞相對就顯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詞是恰當的。
默讀第四段,想一想:作者乘船洞中游與我們平日乘船水上游,游法上有什么不一樣?
(作者只能仰臥在船上,身子緊貼船底,由管理處的工人把船拉進拉出。)
不僅游法上不一樣,心情也是大不相同呀!讀一讀作者當時的感覺,體會體會他當時的心情。
(隨著小船慢慢移動,光線越來越暗,作者的視線也越來越模糊,心情也緊張起來)
討論:作者為什么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擠壓過來?
(因為孔隙太小,左右上方山石奇形怪狀,周圍又是昏暗一片,作者感覺山石挨著他,似乎將他緊緊包圍起來。越往內洞走,黑暗越濃,這種壓迫感就越強)
我們也為作者捏著一把汗,真希望小船早些靠岸。其實這段水路并不長,大約就十米,但讓人覺得船兒走了好久好久。孔隙中乘船真是太“險”了!
(板書:險)
(五)背誦第四段。
(六)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5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了解內洞的特點,感受內洞的“奇”。
(二)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二、教學重點
(一)了解雙龍洞內洞的特點。
(二)練習課文編提綱。
三、教學難點
給課文編寫提綱。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同桌學生相互檢查課文第5自然段的背誦。
2.教師了解學生背誦的情況。
(二)聯系上文引入新課。
作者飽覽了沿途的美景,感受了外洞的宏大氣勢,經歷了孔隙中乘船而行的驚險,終于到達了內洞。內洞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板書:內洞)
(三)了解內洞特點,感受內洞的“奇”。
1.請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五段,學生邊聽邊畫出寫洞中雙龍的句子。
2.討論學習:內洞的景象是怎樣的,給你的感覺是什么?
學生四人一組討論學習,互相啟發,開闊思路。
(內洞有很多石鐘乳和石筍,它們形狀變化多端,顏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像龍,有的像神仙,有的像動物……給人的感覺是神奇而有趣。內洞比外洞還要大得多)
(板書:奇)
洞中有名稱的石鐘乳和石筍多達四十多個,而工人首先指點給作者看的是洞頂雙龍,為什么?
(因為這是“雙龍洞”名稱的由來)
請一名學生朗讀描寫雙龍的句子。
雙龍有形有態,更妙的是一黃一青,雙龍盤繞在洞頂,為洞中平添了幾分氣勢。洞中有千姿百姿的石鐘乳和石筍,側耳傾聽,耳邊響起輕緩的聲音,尋聲找去,只見……
(學生接下去讀寫泉水的句子)
(板書:深黑的石洞里)
(四)小結:作者乘船出洞,結束了雙龍洞之游。我們同作者一道感受了雙龍洞的雄偉、驚險與神奇。面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們不禁折服于自然之偉大、自然之神奇!
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五)練習給課文編寫提綱。
1.概括課文中心思想。
(課文通過記敘作者游覽金華雙龍洞的經過,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川景物的熱愛)
2.在寫一篇文章之前,我們的大腦中要有一個思路—我要寫一篇什么內容的文章(板書:題目),我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板書:中心),我要怎樣把文章寫具體,寫通順(板書:材料安排)這個思路就是文章的提綱。
3.練習給課文寫提綱。
我們學習了《記金華的雙龍洞》,按照剛才老師講的寫作思路,我們試著給課文寫個提綱。
指導學生給課文寫提綱。
作者游歷了雙龍洞,有很多感受,他想把這次游歷記敘下來,這就是文章的內容。
(板書:記金華的雙龍洞)
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他要表達什么情感或說明什么道理呢,這就是文章的中心。這篇課文的中心我們剛剛總結了。
(板書:表達對祖國山川的熱愛之情)
確定了寫作的內容和要表達的中心,怎樣選擇材料、組織材料呢?我們來看作者是怎么做的。
作者這次游覽,所見所聞很多,但不能把所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全部寫進文章。所以必須對材料進行整理和選擇。選擇最能體現這次游覽特點的,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材料。作者挑選了山路上的景色,因為它能表現大自然的美,也增添了作者游雙龍洞的興趣。作者挑選了洞口、外洞、進入內洞、內洞幾處景物來寫,因為這些都是作者游覽的對象,也是作者游覽的順序,是文章的主要內容。挑選好材料后,還要對選好的材料進行合理的安排,先寫什么,后寫什么,按什么順序組織材料,才能使文章條理清楚,段落清晰。本文的作者是按游覽順序組織材料的,同學們把作者對材料的安排按順序寫下來。
(學生在本上寫)
(板書:1.交待時間地點2.路上見聞3.外洞4.由外洞進入內洞5.內洞6.出洞)
4.小結:(指黑板)這樣就是一個簡單的提綱。我們在寫作文前,應該編寫作文提綱。首先想好要表達的中心,然后選擇能表達中心的材料,最后把選好的要寫的內容安排好。
5.學生將編寫的提綱補充完整。
(六)作業
從學過的課文中選出一課,練習給課文編寫提綱。
板書設計:
教后記:通過學習課文,學會閱讀游記的方法,引導學生多讀課外書,豐富見聞。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認識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優美詞句并積累。
4.感受北國天山的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課前準備
掛圖:畫有導游線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課件。
教學重、難點: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能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過程:
◆直接揭題:指名讀課文前面的過度語。
◆學生自學
帶著過度語提示問題,初讀課文,并讀準生字,找出新詞。
整體感知,提問:文章似乎是個向導,帶著你游覽,能看出導游線路嗎?
教師指導:隨著導游線路觀看圖象或網頁瀏覽,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麗風光。
◆引導讀通
結合看畫面,指導讀好課文各個小節,讓學生說說作者分別寫了哪些景物。
同時正音、解詞、通讀句子。
◆合作學習
你覺得 哪些語段、詞句寫的好?這段話或這一詞語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組里閱讀交流,說出感受,請同學發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請教老師。
◆班級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在班上匯報討論情況,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對體會不到位的進行點撥,并結合朗讀加深體會。
◆激發興趣,課外延伸
在學生交流后,問他們是否喜歡讀這樣的游記,并讓學生在課外自由選擇讀些這方面的書,也可以瀏覽互聯網上的資料,鼓勵學生多和老師、同學交流。
◆摘抄優美詞句
有條件的設計專門的摘錄本子,指導摘錄的格式,提醒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也要進行這樣的摘錄。
- 作業:復習詞語卡。
教后記:沿用上一課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課文,掌握學法。
《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能就春游活動講清楚自己的計劃,并參與商討,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參與意識。
2.能具體明白的描寫生活中觀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發的聯想。
3.感性認識排比句的特點及其表達作用。
4.積累描寫景物的古詩詞,激發課外閱讀興趣。
5.學習瀏覽獲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教學時間:6課時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導語
不知不覺春天已經來到我們身邊。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學們最想去春游了,記得往年我們去了哪里?今年我們還要去,不過需要由大家來自己安排。
◆準備計劃
先讀讀課文里的這段話,想想需要考慮哪些問題,準備紙筆,稍做記錄。
◆分組討論
恐怕一個人拿不定主意,咱們分小組進行。看哪一組計劃的周密、妥當,咱們就聽從他們的意見,每人稍做準備,談談自己的計劃,再由小組長統一意見,推選一人作好發言,師生評議。最后,由班長綜合大家意見,制定出一個春游方案。
第二、三課時習作
◆啟發談話
我們在校園里生活了三年,對環境應該很熟悉了,你能說說嗎?你最喜歡哪個地方,比如校園的花壇,有哪些花草等,你經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勵學生自由說,放開說,教師做適當補充指點)
小結:有的同學平時能夠留心觀察,說了自己的所見所想,講的很具體,而有的同學疏于觀察,我們要做善于觀察的人。
◆實地觀察
現在給大家30分鐘時間,去校園里做一次觀察,把觀察到的景物記錄下來。可以選一處景物來寫,具體寫出你的感受來,或者你想到了曾經在那里發生過的事情,覺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寫下來。注意要仔細觀察。
◆交流觀察所得
指名說說你已經觀察到什么,準備怎么寫,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啟發。教師結合學生的交流進行點評。
◆學生完成習作
◆同桌互相交流,評改
改通順,指出錯別字及其病句、標點錯誤等;評優點,劃出你認為的好詞好句或者精彩語段;提建議,提出哪些內容需要具體或補充,哪些可簡單或刪除等等。
第四課時我的發現日積月累
◆復習導入
檢查讀詞語卡中的詞語,有選擇的聽寫詞語。
◆我的發現
分角色讀讀對話,說說小林和小東發現了什么?讀句子,回到課文中去找這些句子,再讀一讀,說說用這樣的句式有什么好處。交流后進行摘抄。我們在哪些課文中也學到過類似的句子?
◆日積月累
自由朗讀詩句,說說自己讀懂意思的詩句,提出難以理解的詩句,教師點評釋疑。比一比,看誰背的多,背的快。
◆寬帶網
自讀:看圖,讀文,說說從中了解的知識。
小組交流:介紹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拓展知識:搜集或下載資料,遨游祖國的山山水水。
集體交流:圖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圖片自己口頭介紹,或者直接在多媒體教室打開網頁介紹。
第二單元
教學目標:
1. 通過合作解疑,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3.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自學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合作解疑,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難點: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自學能力
教時:13課時
《中彩那天》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用現有的識字方法,查字典、聯系上下文,學會15個生字,理解新詞;
2.復述課文主要內容,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3.通過討論和想象,提高認識能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然后完成課后第二題;
2.通過合作解疑,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懂得誠信是人生的精神財富,它比物質財富更珍貴。
教學策略
本課擬采取以下教學策略:
1.略讀復述、把握主要內容。
2.合作討論、相機點撥、突破難點。
3.感情朗讀、激發想象、說議結合。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用現有的識字方法,查字典、聯系上下文,學會15個生字,理解新詞;2.復述課文主要內容,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一、揭題解疑,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略讀。自由讀課文,讀通語句。
2.鼓勵好同學復述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師相機出示關鍵詞。
(教師范讀: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幺事情?)
3.請成績一般的同學根據提示復述主要內容。對表達完整的同學提出表揚,發放進步星。
4.請學困生根據提示復述其中的一部分內容。只要敢于起來說,就應該表揚,發放進步星。
5.識字教學:學生自主識字后出示幻燈片,請學生將課后的15個生字歸類,當堂學習掌握。
跟“手”有關的字:
跟“心”有關的字:
最容易記的字:
最難寫的字:
自己練習組詞寫兩遍,然后聽寫,改錯。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精讀,合作學習,理解“誠信與財富”。
過程與方法:
一、讓學生將自己讀懂的內容改成問題,向其它同學提問。
學生問:“父親”正面臨的一個道德問題是什幺?
教師追問:沒有道德的人會怎樣做?
學生問:為什幺“父親”打電話的時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時刻?
教師追問:汽車難道不是財富嗎?
教師幫助學生舉例:“父親”為什幺中了彩還不高興?教師要引導學生全面充分地說明理由和根據。
二、1.有感情朗讀4-10自然段,體會“我”“喜悅——迷惑不解——高興”的感情變化。
2.發揮想象,回答問題。
①庫伯把汽車開走后,“我們”一家的心情怎樣,體會人物對話。
②“父親”不把汽車給庫伯,結果會怎樣?
③如果你是文中的某一個角色,又會怎樣做?
3.將自己所說的內容寫一寫。
教后小結:
學生質疑,如何釋疑?方法很多:過去傳統的做法都是:教師釋疑或學生釋疑,其實,師生合作釋疑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采用這種師生合作解疑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使生生互動起來;另一方面可以發揮教師的調控引導作用,使師生互動起來,從而營造一種和諧寬松的對話環境,使學生充分地參與到學習的活動中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萬年牢》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做人要認真,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3.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4.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自學能力
教學重難點
想想課文圍繞父親做的糖葫蘆將例如哪幾件事?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聯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體會。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課文前面的提示語,了解閱讀的要求,明確學習本文的目的要求。
二、獨立閱讀課文,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讓學生根據閱讀提示,默讀課文,邊讀邊動筆做記號,畫出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哪幾件事?并在書上做簡單的批注,讀后根據自己的批注進行交流。
三、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說說那位父親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對父親的言行作出評價。
四、圍繞學生對“父親”的評價再次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從字里行間,從具體的描寫中感受父親是個辦事認真、實實在在、講究商業道德的,引導學生對文中的關鍵詞句進行深入體會,而不是脫離文本的空洞地談。著重抓住下列語句體會父親的商業道德高尚
1.“早晨起來,父親去市場上買來紅果……”說明父親采購當天最新鮮的果品作為材料,對買來的材料又經過嚴格的挑選……“……有一點兒……”這些都反映了父親做生意是那么認真和實在。
2.對于制作工藝更是一絲不茍,悶火、洗石板、串葫蘆、拉絲、蘸糖的均勻,“吃一口讓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3.父親的手藝出了名被一家老板邀請去當伙計,每月有工錢,由于父親看不慣老板變著法兒賺錢的生意經,不到一年就辭去了這份工作,反映了父親憑著良心做買賣,不做虧心買賣的商業道德。
五、對文中的三處“萬年牢”分別進行體會
1.聯系上下文說說它的意思
2.說說三處“萬年牢”中間的相互聯系
六、討論父親受雇于老板這件事
老板的這種生意經好不好?他這樣做會帶來什么結果?聯系生活實際發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認識能力。
七、拓展閱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讀一篇與本文內容相關的文章
八、板書設計
萬年牢的產品質量:工藝高、質量好
萬年牢的生意:好的產品受信賴 贏得眾多回頭客 生意旺
萬年牢的人品:誠實、守信
教后記:讓學生真正懂得萬年牢的的意思及生活中的運用。
《尊嚴》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尊嚴、逃難、善良、樸實、款待、例外、喉結、贊賞、捶背、僵硬、許配、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疲憊不堪、骨瘦如柴”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體會文中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從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嚴。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富有”的真正含義,做有尊嚴的人。
2.讓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時刻維護自己的尊嚴。
三、課程安排: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尊嚴、逃難、善良、樸實、款待、例外、喉結、贊賞、捶背、僵硬、許配、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疲憊不堪、骨瘦如柴”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一)導入:
故事導入,復述課文(聽到這里,你有什么想說的或想問的嗎?)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哈默年輕時候的一個小故事,從中我們就能找到問題的答案,體會深刻的道理!(板書課題《尊嚴》)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畫出生字,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讀正確,讀流利。并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表現這個年輕人尊嚴的是哪一部分?
(看看作者通過什么寫作方法來表現哈默的尊嚴的?)
(三)自學反饋
(1)解答疑難,提示生字詞學習的難點。
(2)理清事情發生發展變化的過程,并復述。
(四)理解課文內容,指導朗讀。找出年輕人與杰克遜大叔的三次對話,并用筆在書中標注出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3.體會文中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從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一)分析第三次對話
1.探究問題一:通過三次對話這年輕人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探究問題二:杰克遜大叔怎么知道年輕人將會是百萬富翁?
(二)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在小組內讀一讀、演一演這三次對話。
(三)師生互評。
1.師:正是由于年輕人的高尚品格才深深打動了杰克遜大叔,愿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這正是對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贊揚。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杰克遜大叔是怎么夸他的?(“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2.師小結:年輕人擁有了這么多的高貴品質,但是它的成功還要經過不懈的努力與追求。板書:努力
(四)總結課文:
是啊!年輕人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哪怕從一件小事中葉要保持做人的尊嚴,堅持做人的原則,最后受到人們的賞識與尊敬,成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
(五)知識延伸: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又是如何選擇呢?我請大家讀一下下面的小故事:師讀(出示實物投影)選擇
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早晨,上三年級的林林和好朋友一起上街買東西。突然,他們被一陣鑼鼓聲吸引了。林林拉著朋友的的手來到人群里,想看一看究竟。還沒等他們擠進人群,卻被一位商人模樣鬧心耆死順隼礎?;小朋友,你想有許多錢嗎?"中年商人低聲問道。林林不假思索的說:"當然了! "那我給你一個賺錢的機會,看你長的文文靜靜,是一名學習很好的孩子。只要你上臺說,吃了我們廠出產的'健腦靈'片學習才好的,我就給你一百元錢? "可是我沒吃過這種藥啊!我該怎么辦?",林林為難地問旁邊的朋友。
同學們,假如你就是林林的朋友,你來幫助一下林林該怎么選擇,并說出你的理由。(生生相互討論)
師總結:同學們的辯論很精彩,其實老師只想告訴你們:在生活中,無論遇到什么事,都應處處維護自己的尊嚴!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板書設計:
7、尊嚴
(自立+講原則+自強+自尊)×努力==成功
教后記:引導學生通過學習用一兩句話文中的哈默,從中理解文章的內容。
《將心比心》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與理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與人相處應將心比心。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你坐在擁擠的公交車上時,這時突然上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當你在路上行走時,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面對這樣的情形,你會怎么做?今天,我們將學習《將心比心》這篇課文,學完課文以后,也許你就會毫不猶豫地告訴老師答案了。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讓生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同桌互相幫助解決。
2.同桌之間相互進行朗讀檢查,糾正讀錯或讀不好的句子。
3.全班交流,課文主要講了哪兩件將心比心的事?
4.齊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探究明理。
1.四人小組合作讀課文后,合作自學課文第一自然段,想想從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想這一段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動,用橫線標示出來。
3.齊讀第三自然段,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對這一段的理解。
4.用波紋線勾出文中阿姨和母親說的話,仔細讀一讀,你體會到了什么?
5.學完課文,你對課文中的阿姨和母親想說些什么嗎?
6.全班交流: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事?你是怎么做的?
7.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課后拓展。
1.以“將心比心”為題,寫一寫生活中遇到的類似的事情。
2.創設情境,補充對話。
①在擁擠的公交車上,一位小朋友給抱著孩子的阿姨讓座。
②在人來人往的超市里幫素不相識的老奶奶找她所需要買的東西。
③大街上,幫助一位殘疾的叔叔撿他掉在地上的東西。
板書設計:
8*將心比心
阿姨 奶奶 將心比心
母親 護士 將心比心
人 人 將心比心
教后記: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課文理解做人的道理。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以誠懇的態度、真誠的語言與他人交流,懂得真誠待人是一種良好的品德。
2.學會在合作中說真話,告訴別人心里話。
3.積累有關誠信的詞語及古詩文名句。激發學生待人誠懇、講信用的思想情感。
課前準備
讓學生排練一個小品:一學生在校園里亂扔垃圾,另兩個學生據理勸導。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創設情景,引入話題
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例如:別人有事情找你父母,父母不在家;班上的一個同學病了,好幾天不能來上課;有的同學在校園里隨地吐痰等等,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些事情呢?
1.剛才幾位同學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樣的話想說?
(在學生自由發言的基礎上揭示“以誠待人”的交際主題)
2.想一想,平時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這樣的事情,如果有,你是怎樣對待的?
討論交流
1.個人準備后,在小組內交流。
先由一名學生舉一具體的事例,再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然后對這一做法作評價。接著,其余學生輪流發言。
2.各小組選派一位學生準備在班上交流。
3.班級交流:對參與交流的學生作適當的鼓勵和評價,并隨機規范其語言。
提建議
在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概括成幾條明確簡要的建議,一一寫在黑板上,然后做歸納整理,再在條文前加上幾句關于以誠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議書。課后抄錄并張貼在教室里面。
第二、三課時習作我的發現
學習“我的發現”
1.讀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說說小東說了習作上的哪些好經驗。
2.歸納過渡:習作除了留心觀察周圍,把自己觀察到的事物寫下來之外,還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情,或者想對別人說的話寫下來。
明確本次習作要求,啟發思路
1.閱讀習作提示。讓學生明確:寫的是自己想說的心里話,要真實,不說假話。
2.思考表達的內容。先要想好,最想對誰說自己的心里話,再考慮要說的話,可以是歡心的事情,也可以是煩惱的事情、難受的事情……
3.學生醞釀交流、師生個別談話:
根據習作要求,學生自行醞釀,指名個別交流,啟發學生的習作思路。教師隨機與個別學生輕聲交談。
4.學生動筆。
5.相互交流,修改。
第四課時日積月累趣味語文
詞語盤點
1.學生自讀。
2.同桌互查。
3.學生質疑,教師釋疑。
4.記記寫寫。
日積月累X k B 1 . c o m
1.告訴學生,這些都是從古詩文中選取的名句,每句話都是包含著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讀。
3.說說自己能讀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師釋疑。
5.熟讀、背誦。
趣味語文
1.聯系本單元《中彩那天》等課文,指出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2.自讀。
3.師生共同舉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誠信”等等。
選取其中的一個帶有“信”的詞,再根據這個詞語的意思,寫一個事例。
第三單元
教學目標:
1. 自然萬物,有著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規律。如果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愿望相反的結果。
2. 學習課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樣積累材料的。
3.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自然萬物,有著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規律。如果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愿望相反的結果。
教時:13課時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這是一篇反映人與自然的關系的課文。2.自然萬物,有著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規律。3.課文通過具體事例告訴我們,如果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愿望相反的結果。這就是自然之道。
教學重難點:自然萬物,有著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規律。如果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愿望相反的結果。
教學時間:1課時
一、導入,引出“道”
1.故事導入。
這是我親身經歷的一件事。那是我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放學,我背著書包正往家里走,突然,我發現前面不遠處的麥地里,一只喜鵲正撲騰著翅膀,卻怎么也飛不起來。于是,我疾步走上前去,抱起那只喜鵲。我發現,那只喜鵲的翅膀受傷了。我連忙把那只喜鵲抱回家,用碘酒擦洗它的傷口,敷上消炎藥,把它包扎好。不幾天,那只喜鵲好了。我很喜歡它,怕它飛跑了,于是就把它的翅膀尖給剪了,并用罩子把它罩住。我每天給它食吃,給它水喝,精心喂養。可是沒多久,你們猜,它怎么了?(它卻死了)
2.引出“道”。
是呀,這是為什么?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板書課題。
3.讀題,解釋“道”。學生讀課題,說說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
二、學文,領悟“道”
1. 預習質疑:
通過預習,你有沒有遇到不懂的問題?(學生說出在預習課文中遇到的不懂的問題,如我和同伴在小龜遇到危險時很焦急,為什么向導卻“若無其事”?向導明知道把小龜抱到大海會害了小龜,可他卻還是抱起小龜朝大海走去?向導的話是什么意思?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
2.篩選問題:
上述問題哪一個最有研究價值?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在學生提出了不懂的問題后,教師引導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篩選,確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在下面的教學環節中進行討論與交流。)
3.讀書釋疑:
(1)指名讀書。
指幾名學生朗讀課文,主要檢測學生對課文的熟練程度,便于作教學指導。
(2)組內討論:向導的話是什么意思?向導明知道那樣做會害了小龜,可他為什么還是抱起小龜朝大海走去?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
(3)匯報交流:引導朗讀、讀中感悟自然之道。引導朗讀的重點是第四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三、拓展,內化“道”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請同學們打開書再讀一讀《大自然的啟示――“打掃”森林》,看看你還有什么樣的感受?
1.拓展閱讀。
2.舉例說明。引導學生舉出生活中的具體例子談體會,使“道”得以內化。
四、綜合性學習:(下節課的任務)
自然的啟示
板書:
自然之道
遵循人違背
保護↘↙傷害
海龜
【教學反思】自然萬物,有著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規律。如果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愿望相反的結果。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黃河變化的原因和演變的過程,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增強環保意識,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2.弄清課文為一些難懂的詞語。
3.學習課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樣積累材料的。
4.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課前準備:出示黃河流域示意圖。
三、教學課時:二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黃河變化的原因和演變的過程,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增強環保意識,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2.弄清課文為一些難懂的詞語。
一、學習“預習”部分。
1.黃河是我國第幾條大河?
2.我們的祖先什么時候就生活在黃河流域?
3.后來黃河有沒有變?變成什么樣子?
二、提示課題。
1.板書課題。板書: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2.解題。
三、初讀課文,學會生字新詞。
四、學習分段,根據段意。
第一段:講近2000年,黃河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
第二段:講數千年前,黃河氣候溫暖,土地肥沃,是我們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
第三段:講由于黃土高原氣候的變化和人類對自然的破壞,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黃河改道。
第四段:講科學家設計治理黃河方案,使黃河逐漸變好。
五、學習課文第一段。
1.人們把黃河比作什么?
(中華民族的搖籃)
2.可是,近20000年來,黃河的表現為什么叫人大吃一驚?
3.課文是怎樣說明這個問題的?
4.小結:這一段先從正面指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接著從反面來說明黃河給人民帶來的苦難,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六、課堂作業。
1.抄寫新詞。
2.預習課后作業第1、2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3.學習課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樣積累材料的。
4.有感情朗讀課文。
一、講讀課文第二段。
1.這一段講了什么?(講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3.為什么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課文是怎么樣描寫的?
二、講讀第三段。
1.黃河成了中華民族的憂患,憂患是什么意思?
2.黃河造成災難的原因是什么?(含沙量大,泥沙沉積,河床升高,成為懸河,容易決口,形成水災。)
3.造成黃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又是什么?
4.理解“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
小結:這一段講黃河變壞的原因:大自然本身變化造成的;人類破壞造成的。
5.有感情朗讀這一段。
三、講讀第四段。
1.讀最后一段。
2.面對日趨嚴重的問題,科學家們想出了哪些辦法?
(關鍵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讓它隨心所欲地流進黃河。)
3.科學家設計了什么樣的方案?
(1)堅持牧、林為主的經營方向;
(2)保護好森林資源、盡快恢復植被;
(3)合理地規劃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4.這些方案有什么好處?(防止水土流失,達到根治黃河的目的。)
四、總結全文。
1.黃河發生變化給人類怎么樣的教訓?
2.學習這篇課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要保護環境增強環保意識,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五、課堂作業。完成練習冊。
[板書設計]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決口
變化:含沙量大< >大水災
改道
大自然變化造成
原因<
人為造成
治理 牧、林為主保護資源
規劃用地修筑水利
教后記:通過學文了解黃河變化的原因和演變的過程,教育學生保護大自然,增強環保意識,從身邊做起,為身邊添一份綠。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和“蝙蝠、橫七豎八”等詞。
2.朗讀課文,能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解飛機夜間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系。
3.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樂于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4.搜集并能與同學交流有關仿生學的資料,提高信息搜集與處理能力。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教育學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飛行的秘密是怎樣探索出來的。是如何發現了這個謎,又是如何解開這個謎的,科學家又如何仿生創造而為人類造福的。
2.教學難點
對蝙蝠利用超生波導飛,飛機的雷達導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總是比較抽象,宜用電教手段,實施直觀教學,使抽象的原理講述變成直觀的形象演示。
四、教學準備:蝙蝠、雷達的圖片,仿生學資料,生字卡片
五、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2.朗讀課文,能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圖片上的事物嗎?是(蝙蝠和雷達)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們的情況?蝙蝠和雷達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呢?我們一塊兒來學習11課。(生讀課題)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讀課文,排除字詞障礙;
2.師檢測讀生字和課文的情況;特別強調注意“蝙、熒”的讀音;
3.自己默讀課文,試著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4.生反饋,并要求學生說出歸納的方法
5.師小結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可以用課題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還可以用抓住要點的方法。
三、生自主學習
1.請學生自讀第三自然段,找出關聯詞,說說從這個關聯詞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問,請練習疑問句的讀法。
2.科學家做了幾次實驗?每次實驗的方式是怎樣的?結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結論呢?請自讀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解決以上問題。你可以通過填表,也可以通過在書上作符號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讀情況。
4.請生上臺介紹科學家是怎樣揭開蝙蝠探路之謎的。
5.從“科學家經過反復研究,終于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里飛行的秘密”的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從哪些詞體會到的?
是啊,科學家揭開蝙蝠能在夜里飛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費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達到底有什么聯系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和“蝙蝠、橫七豎八”等詞。
2.理解飛機夜間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系。
3.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樂于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4.搜集并能與同學交流有關仿生學的資料,提高信息搜集與處理能力。
一、合作學習,突破重點
1.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蝙蝠和雷達到底有什么聯系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仔細品讀七、八自然段
2.小組代表反饋交流
師用課件演示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達探測障礙物的方法,請生填空。
飛機上的雷達就像是蝙蝠的()
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達的熒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二、拓展延伸
1. 自讀全文,說說你從文中受到了什么啟示?人們的哪些發明都來自動物的啟發?
2.閱讀資料袋,補充交流仿生學的資料。
3.根據仿生學自己動手設計一種小發明。
三、寫生字詞
1. 認讀生字
2. 提出難寫的字
3. 各自說出記字的方法
4. 給生字組詞
5. 抄寫生字詞。
四、總結
五、板書
超聲波
嘴巴
障礙物
反射
耳朵
蝙蝠
和
雷達
無線電波
天線
障礙物
反射
熒光屏
教后記:通過搜集并與同學交流有關仿生學的資料,提高學生信息搜集與處理能力。
《大自然的啟示》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以警示和啟發,學習用聯系的眼光認識自然界。
3.激發閱讀仿生學書籍和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把握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學習用聯系的眼光認識自然界
教學準備:生字卡,搜集人類從動植物身上受到的啟示的資料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這是一篇閱讀課文,你想采用什么方法來學習呢?(圍繞閱讀提示討論學習,可結合搜集的資料學習,甚至互讀、互問均可。)
二、自主學習
1. 同桌互相抽認生字詞和課文,要求讀熟課文。
2. 小組討論課文的主要內容
3. 小組代表交流學習情況
三、重點學習,交流感受
1. 出示三個重點句,請生按自己的學習方法理解這三個句子,談感受。
(1)原來,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的。這樣,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2)現在,飛機設計師注意研究蒼蠅、蚊子、蜜蜂等飛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種優良性能的飛機。
(3)科學家從蜻蜓、鯨等動物身上得到啟示,有所發明、有所創造。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
2.小組合作學習,結合搜集的資料和課文內容理解。
3.交流從這三句話受到的啟發和感受。
四、拓展延伸
1.請生交流搜集到的人類從動植物身上受到的啟示的資料。
2.進行綜合性課外學習“大自然的啟示”。
五、總結
附板書:大自然的啟示
大自然的景獲得的啟示
小白花小鳥和諧一致
投石水池付出獲得
去中變化坦誠謙虛
【教學后記】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以警示和啟發,學習用聯系的眼光認識自然界。
語文園地三
教學目標:
1. 運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感受,提高傾聽、應對、表達等語言能力;
2. 比較句子,體會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
3. 積累農業氣象諺語;
4. 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培養學生的成就感,激發探究大自然的興趣。教學重點:體會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
教學難點:運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感受,提高傾聽、應對、表達等語言能力
教學準備:搜集人類從大自然受到的啟示的資料
教學時間:四課時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一、激趣引入
師出示課件,講述一個人類從大自然受到的啟示的事例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自主選擇、自主交流
1. 請學生閱讀口語交際的要求,說說口語交際的內容
2. 生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課題自主練說
3. 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伙伴互相交流
4. 小組內交流,推選一個代表到臺上交流。
5. 學生對上臺學生的交流進行評價。要求:語言準確、清楚、連貫,態度大方
6.評出最佳發明家、最佳資料員
三、自查,同桌再次互說
1.生針對自己的說再次修正,并給同桌說,糾正不足之處。
第二課時 習作
教學過程:
一、明確寫作要求
1.生自讀寫作提示,說說這次作文寫什么?(寫綜合性學習的發現、或活動過程、或心得體會)
2.師引導:注意:寫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而不是面面俱到,其次,不能全抄資料。
二、自己書寫
三、同桌互改
第三課時
習作評改
一、學生自改、互評
1.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自我評價,看看內容是否具體,語句是否通順、連貫,有無錯別字,標點使用是否正確,并用——勾出好詞好句。
2.請生在展示臺上展示自己寫得最精彩的段落或詞句。
3.請寫得好的同學上臺誦讀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學指出寫得好的地方。
二、同桌互改、寫評價語
三、師總評
第四課時我的發現和日積月累
我的發現
一、讀一讀
二、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三、小結:這三組句子,每組里的兩個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組里的第二個句子表達的語義更重一些,我們平時閱讀文章與說話時,要注意這樣的詞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四、請生說說類似的例子。
日積月累
一、讀一讀,說說諺語的意思
二、交流自己知道的一條諺語的意思
三、自己背、同桌背、集體背
四、交流自己搜集的氣象諺語
展示臺
根據展示臺的要求自己準備,利用課余時間交流、展示
第四單元
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蘇聯衛國戰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2. 學習課文,理解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3.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重難點:學習課文,理解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時:13課時
《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蘇聯衛國戰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2.體會課文首尾呼應應寫法。
3.學習生字新詞。會用“宛轉”、“興致勃勃”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了解被稱為“夜鶯”的孩子是怎樣幫助游擊隊殲滅一伙德國法西斯強盜的。
2.了解開頭三個自然段和最后兩個自然段之間相互照應的關系。
三、課前準備:課件。
四、教學時間:二教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一、介紹背景,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詞文。
1.學生自學
2.檢查自學情況。
三、再讀課文,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給課文的每個段落概括大意。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要求:
1.在這一段中你了解了什么?
2.怎樣理解課文中的幾句話:
(1)“有個孩子坐在河岸邊上,搭拉著兩條腿。他光著頭,穿著一件顏色和樹葉差不多的綠上衣,手里拿著一塊木頭,不知在削什么。”(這個孩子是夜鶯,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有意地吸引敵人)
(2)“怎么會就剩下我一個?這里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著呢。夜鶯倒只有我一個!”(在敵人不易察覺中戲弄敵人,體現出他的聰明。)
(3)“人哪?戰爭一開始這里就沒有人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體現出他的機智勇敢,鎮靜。讓敵人覺得他只不過是個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他,讓他帶路。)
3.小夜鶯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受?(勇敢機智聰明活潑能干自信)
4.小結。
五、作業。
第二教時
教學要求:
1.繼續學習課文,學習小夜鶯的品質及愛國的精神
2.學習課文的寫作特點。
一、學習課文第二段
1.自學課文,思考:
(1)一路上小孩為什么有時學夜鶯叫,有時學杜鵑叫?(為了麻痹德國兵,以便后來他用鳥叫同游擊隊聯絡是不引起敵人的懷疑。)
(2)為什么夜鶯“有時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著路旁的樹枝,有時彎下腰去拾球果,還用腳把球果踢起來”?(為了麻痹德國兵,讓他們覺得夜鶯還是個孩子,頑皮又貪玩)
(3)夜鶯回答德國軍官的突然問話,表現了他的什么?(機智,靈活)
2.交流,朗讀。
3.小結。
二、學習第三段。
1.學習這一段,想一想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從中能了解到夜鶯的什么?(主要講了游擊隊是怎樣從夜鶯那里了解到德國軍情況的。從中了解到夜鶯與游擊隊配合的默契,游擊隊與夜鶯之間的關系十分親密。)
2.讀一讀表現夜鶯機智的句子和游擊隊的對話,加深理解。
3.小結。
三、習第四段
1. “從松樹林里發出一聲口哨響”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游擊隊發給夜鶯的暗號,讓他迅速隱蔽)
2.游擊隊是怎樣消滅德國兵的?請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想一想游擊隊為什么會全殲敵人。
3.德國兵被消滅后,小夜鶯為什么又坐在原來的河岸邊?他在望什么?
4.課文為什么寫孩子穿的衣服是跟樹葉差不多的綠顏色呢?(當孩子把敵人帶進伏擊圈,接到游擊隊發出的暗號時便于迅速隱蔽。)
5.小結。
四、總結全文。
1.課文緊扣題目,請把出現“夜鶯”的地方劃出來。
2.“夜鶯的歌聲”的含義:
一是小孩叫夜鶯,他把敵人帶進游擊隊的埋伏圈,讓游擊隊消滅敵人,夜鶯的歌聲是勝利的歌聲;
二是小孩用夜鶯的叫聲報告敵人的情況,夜鶯的歌聲是傳遞情報的聲音;
三是小孩是個愛祖國、恨敵人,機智勇敢的小孩,夜鶯的歌聲是熱愛祖國,勇敢地和敵人斗爭的頌歌。
3.通過一件什么事反映什么?(通過對蘇聯衛國戰爭時期,一個小男孩幫助游擊隊殲滅一伙德國侵略者經過的記敘,反映了蘇聯少年的機智勇敢的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4.課文的開頭和結尾有什么聯系?(互相呼應)
五、作業。
板書設計:
夜鶯的歌聲
起因:引敵發現 主動接近
巧答盤問 取得信任
經過:誘敵進伏擊圈 機智勇敢的
巧妙報告敵情 愛國主義精神
結果:全殲敵人
夜鶯又叫
教后記:學習、體會課文首尾呼應應寫法。
《小英雄雨來》的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本課的教學以人為本,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伙伴,注重課內外延伸,訓練學生對信息的搜集與整理。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讓學生學會學習;在讀中質疑,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讓學生學會讀書;讓學生讀議結合,讀寫結合,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表達機會,讓學生樂于表達。
教學目標:
1.識8個生字。
2.了解雨來為了掩護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爭的故事,學習雨來熱愛祖國、勇敢機智的品質。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4.給課文的每部分加上小標題。
教學重點:體會雨來機智勇敢的優秀品質。
教學難點: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課題
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北部的蘆花村有一個十二歲的小英雄。他被迫給敵人帶路,卻把鬼子帶進了我們設計的地雷陣,炸得鬼子狼哭鬼嚎。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們一起站崗放哨,送雞毛信,配合八路軍與鬼子周旋……你們知道這位年僅十二歲的小英雄是誰嗎?這節課我們來學習14課《小英雄雨來》。(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通過教師的導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情感興奮。]
二、略讀課文知大意
1.指讀“連接語”,明確學習要求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雨來的哪幾件事?
(2)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3)把小英雄雨來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4)如果有興趣,還可以給每個部分加個小標題。
[設計意圖:“略讀課文”是通過課文前的“連接語”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的。“連接語”除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外,著重對課文的主旨和閱讀方法、學習的重難點、語文學習的拓展點給予了提綱挈領性的導向,體現了教材的編寫意圖和學習重點。引導學生讀讀“連接語”,可以讓學生明確閱讀目標、閱讀重難點,有助于學生有的放矢地進行學習,提高學習實效。]
2.自讀自悟,感知大意
對照閱讀提示,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邊讀邊用筆劃出有關內容,讀后與小組的同學互相交流,有疑問的地方互相解決,不能解決的做個記號,待后集體解決。
3.集體交流,篩選要點
(1)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說說課文講了雨來的哪幾件事?教師引導梳理、概括信息點,并提煉成為小標題。(游泳本領高;上夜校念書、掩護李大叔、勇斗鬼子、寧死不屈、機智逃生)或(“望著媽媽笑”、“我們愛自己的祖國”、“把缸挪回原地”、“什么也沒看見”、“有志不在年高”、“雨來沒有死”)
(3)暢談自己的感受,體會雨來熱愛祖國、機智勇敢的品質。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交流的情況,著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以下句子,并體會句子的意思。
①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讓學生認識到這是雨來能夠掩護革命干部,同日寇做斗爭的思想基礎,正是雨來對祖國深切的愛,才有了后面勇救交通員、勇斗鬼子的故事。)
②雨來沒理他,腳下像踩著風,一直朝后院跑去。(這一動作的描寫,形象地表現了雨來的機智勇敢。)
③一滴一滴的血滴下來,濺在課本那幾行字上。(這是一處細節的描寫。表明了雨來誓死保護交通員,和敵人斗爭到底的決心與堅強意志;體現中國人民不惜用鮮血和生命保衛祖國的決心。)
④有志不在年高。(這是人們對雨來的贊揚,雨來熱愛祖國、勇敢機智的品質深深感動、激勵著蘆花村的人們。)
4.再讀課文,抓住主要內容(快速瀏覽課文,練習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自主讀悟,從整體粗知課文大意,是“略讀課文”的主要學習方式。按“連接語”,充分地自主地讀課文,自讀自悟,有目的地搜尋信息點,篩選信息點。然后,圍繞重點、難點在小組中讀讀、議議,互相交流閱讀情況和感受,互相提出和解決問題。最后,再圍繞“連接語”的學習目標,組織學生集體交流,教師適當地引導對信息點的梳理、整合、概括,并對難點進行適當的點撥解疑。這樣的教學,充分體現了略讀課文的教學難點,有助于學生提高閱讀實效,學習略讀方法,提高略讀能力。]
三、拓展延伸促升華
1.課內拓展
(1)學完這篇課文,你要向雨來學習什么?
(2)閱讀“資料袋”
2.課外拓展(選擇性作業)
(1)把小英雄雨來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2)利用課外的時間閱讀管樺的小說《小英雄雨來》。
(3)收集抗日戰爭中英雄的故事。
(4)寫一篇讀后感。
教后記:學習給課文的每部分加上小標題,體會雨來機智勇敢的優秀品質,并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 讓學生掌握了課文的部分內容。
- 理解課文深刻的句子。
-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深刻的句子。
準備:教師為學生講述兩個真實的故事
課時:1課時
一、引入。
1.觀看央視國際4套上播放的伊拉克專題,加上教師錄制的音樂和旁白。
2.抽學生說說自己看了之后自己的感想。
3.教師小結:戰爭是無情的,戰爭是殘酷的……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聆聽一個中國孩子的吶喊吧!
學生齊讀課題,再讀。
二、按要求自讀課文。
多媒體出示自讀要求:
思考并勾畫句子:
1.作者的爸爸是個怎樣的人?(用橫線勾出)
2.當今的和平環境怎樣?(用波浪線勾出)
3.作者為誰呼吁?(用著重符號標出)
學生自由讀課文,勾畫相應句子。
三、交流問題,學習課文。
1.教師:爸爸是個什么樣的人?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學生:爸爸是個出色的人。我們能夠從“我的爸爸精通四國語言……”看出來。
教師:請你再讀一讀,讀出自豪的感情。
學生:我的爸爸是個熱愛和平的人。我們可以從“兩年以前,我親愛的爸爸作為……”看出來。
教師:還有什么地方能夠看出爸爸是個熱愛和平的人。
學生:“爸爸的嘴張著……”
教師:還有要補充的嗎?
……(略)
教師:羅老師找到一個句子。“我至今都忘不了……”。你能看出爸爸是個什么樣的人。
學生:是個愛妻子,愛孩子的人。
教師:請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教師:“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你體會到什么?
學生:我能從這里體會到爸爸的盡職盡責。
教師:請同學們互讀互評。(學生讀,較有感情。)
教師用學生“找”和自己“引”的辦法初步讓學生掌握了課文的部分內容,“拉”得比較快。目的顯然是為后面“突出重點”——感情朗讀做一些準備。
2.教師:下面我請三個同學分段朗讀課文的三至五自然段,要讀得好象在和父親面對面地交流。
學生讀,比較好,全體學生自發鼓掌。
教師:我們把第三自然段讀一讀,體會低沉、堅定的思想。(學生讀)
教師:可是當作者看到爸爸的靈柩時,心情怎樣?(由激動到悲傷),請大家再讀“現在……浸滿了凝固的血。”(齊讀)
教師:嘴張著,在呼喚什么?我們該怎樣讀?誰來給大家示范一下。
抽讀,一學生讀得很到位。
教師: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讀出心底的呼喚。
全班再讀。
教師:“我”的爸爸本來還可以作出更大的貢獻,因為他是精通四國語言的……(學生回答:經濟學碩士)。請大家讀四自然段。
教師:自豪的“味兒”不夠,請大家再讀一遍。
學生再讀,很有感情。
展示“萬人送英雄,鮮花贈英模”的畫面。加上背景音樂和一個孩子對爸爸緬懷的旁白,課堂上的氣氛變得更加凝重。
羅老師對于這個環節的處理是很精彩的,重點指導了學生的朗讀,以讀悟情。我覺得也可以從爸爸和我們“相約”,到我們“如約”前往,再到爸爸的“失約”,這樣可以更清楚地理清文章的線索,后面探討爸爸“失約”的原因。這和重點指導朗讀并無矛盾。
教師:爸爸為和平獻出自己的生命,卻“死不瞑目”,原因是什么?
多媒體出示:“世界并不太平……”一段。學生齊讀。
教師:這些話是什么意思?你通過什么方式來理解?(學生發言,略)你知道哪些地方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
學生列舉自己收集的資料。
教師: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組數據。(主要是一些戰爭中帶來災難的數據統計。)
教師:同學們,如此嬌嫩的和平之花怎么經得起戰爭的摧殘?請大家一起來讀一讀《地球的呻吟》。
地球的呻吟
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給了我們,
它從來不懂得自私和吝嗇,
總是傾其所有。
可是人類,
曾經和正在做著多少慚愧的事情——
在共同的家園里廝殺,
為野心和貪欲去爭斗,
用刀槍去撕裂土地,讓馬蹄去踐踏豐收,
硝煙窒息兒童的歌聲,
鮮血染紅清澈的河流……
教師:地球把自己的一切都給了我們,可罪惡的戰爭卻……(引用上面詩句中的話)。所以,這個中國孩子會向國際社會呼吁。想想,他為什么呼吁?呼吁什么?(學生回答)
抽讀課文七自然段。
教師:讓我們和小作者一同吶喊、呼吁!(學生再讀七自然段)讓我們和地球一同呼吁!出示詩歌——
地球的呼聲
隔海相望的陸地,
都伸出友誼之手,
相視一笑,
泯滅舊日的怨仇。
沒有掠奪者的咆哮,
也沒有反抗者的怒吼。
人們彼此贈送的禮物,
是平等、自由。
齊讀。
教師:孩子們,為了制止戰爭,讓世界充滿愛,我們能夠做點什么呢?
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孩子們有的說,我想給布什寫一封信,想質問他究竟是想制止災難還是制造災難?(很精彩,全體自發鼓掌),還有的說現在說什么都沒有用,我們要好好學習,掌握本領,建設強大的祖國去制止戰爭……
多媒體出示:讓和平駐人間,讓世界充滿愛!(音樂響起,《讓世界充滿愛》)
教師:讓我們一起呼吁,一起疾呼!連讀兩遍。
教及后記:理解課文深刻的句子是學生的難點,教師通過多途徑引導學生理解。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學習這首詩,理解詩句的含義,懂得維護世界和平,制止戰爭,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從而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
2.了解詩的結構,初步懂得詩歌的表現手法。
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的含義。
2.讀出詩歌的節奏和韻律。
課前準備:收集世界上目前仍處于戰火中的兒童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播放課件,引入新課(關于目前仍處于戰火中的兒童課件。)
1.畫面中講的是什么事?(戰爭給兒童帶來了悲慘地生活。)你有什么感想?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呼喚和平的詩歌-《和我們一起享受春天》。
二、自學詩歌,完成以下要求
1.自由讀詩歌,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詩句意思,不懂的查閱工具書。
3、想一想詩歌主要講了什么意思?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請幾位學生逐節讀詩歌,注意正音。注意:“茵”的讀法。
2.檢查對部分詞語的理解情況。
3.詩歌主要講了孩子們呼喚和平的心聲,希望全世界的兒童都能有潔白的教室,平穩的課桌,都能在鮮花中讀書,共同享受美好的春天。表達了人們對世界和平的期盼。
四、學習一至四小節
1.自由讀第一小節詩歌,說說你讀懂了什么?詩中“這究竟是為了什么?”你是怎樣理解的?
2.指導朗讀第一小節,注意讀出節奏。
3.齊讀第二小節,思考這一小節講什么?
4.默讀三、四小節,學生讀后交流:
課文中四次提到“這究竟是為了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指導朗讀一至四小節。
五、學習第五小節
學生自由讀第五小節,討論交流:作者的心聲是什么?
六、總結課文
1.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讀出韻律和節奏。
3.“和我們一起享受春天”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七、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1.組織學生讀課后閱讀鏈接,感受呼喚和平這是世界人們的共同心愿。
2.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關于戰爭中的兒童的資料,堅定學生維護和平,反對戰爭的信念。
3.組織學生辦小報《戰爭與和平》。
4.學習讀選讀課文《黃繼光》
板書設計 16﹡ 和我們一起享受春天
有潔白的教室
世界和平的期盼 平穩的課桌
鮮花中讀書
……
教后記:學習這首詩,理解詩句的含義,懂得維護世界和平,制止戰爭,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從而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
《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口語交際:培養學生創造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并培養學生認真聽的習慣,互相交流。交流時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容簡潔、清楚。
2.習作練習:寫一篇看圖作文,通過課前查閱相關資料,認真觀察圖畫,想象當時的情景,想象要豐富合理。培養學生寫作的良好習慣。
3.我的發現:能發現這些比喻句表達的不同的感情色彩。
4.日積月累:讀成語,了解成語的含義,并能試著運用。
5.拓展延伸:通過寬帶網,了解戰爭帶來的危害,同時,通過課外閱讀、看電影電視、聽故事、參觀展覽等形式了解為和平而戰的英雄人物。
教學重難點:口語交際、習作練習。
課前準備:收集自己準備的新聞、英雄人物的故事。
教學課時:4課時
第一課時 小小新聞發布會
1.激趣導入:
同學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的生活不斷改變。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里,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新聞的存在。想一想,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知道新聞?(看電視、看報、聽廣播、上網等)
2.你最喜歡看什么新聞?指名說。
3.看新聞有什么好處呢?舉例說一說。
4.既然新聞有這么多的好處,假如讓你來講新聞,你們認為應該講清楚什么呢?
5.那我們就來開一個“小小新聞發布會”。
規則:1.先在四人小組內講新聞,講后每人評議另外三人,講得怎樣,最后每組推選一名代表到班上講新聞。
2.各組代表在班上講新聞,講完后班上同學可以自由發表意見,最后舉手表決評選出三名“最佳新聞發言人”。
6.小結延伸: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那你們打算以后該怎么做呢?
第二課時
一、課前搜集資料交流
同學們,課前我們收集了1937年左右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背景,誰來說一說。
二、結合圖形讀習作要求。
1.習作有幾個要求?哪幾個?
2.你認為這次習作的重難點是什么?(觀察和想象)
三、根據觀察,你想到了哪些問題?
1.這個小孩為什么要哭?
2.他的媽媽在哪里?
3.當時可能發生了什么事?
4.這個孤獨的孩子以后的命運可能會怎樣?
5.……
四、根據問題自編故事。
五、方法指導
1.仔細觀察圖畫,結合圖畫內容介紹歷史背景。
2.根據觀察展開豐富而合理的想象,編一個完整的故事,寫清楚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六、練習習作,指名交流,全班提出修改意見。
七、小組交流,評議誰講得最精彩。
八、推選小組代表在班上交流,全班評議。
九、同學之間互評互改作文。
第三課時
一、我的發現
1.自由讀句子,體會帶點的詞表達的感情。
2.同桌交流。
3.全班指名交流。
4、小結:兩組帶點的詞表達的感情不同。
二、教學“日積月累”
1.指名讀成語。全班齊讀。
2.四人小組交流詞語意思。
3.全班指名交流,其他同學可以補充說明。
4.讀讀記記成語。
5.讀一讀,注意觀察每一橫排有什么規律。
6.選一個成語說一句話。
三、教學“寬帶網”
1.朗讀寬帶網中的內容。2.你在生活中還收集了哪些英雄人物的故事?
3.學生展開收集資料。4.舉辦故事交流會,評選故事大王比賽。
第五單元
教學目標:
1. 體會盲童對生命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2.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深意。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后三個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學習課文,理解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盲童對生命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教時:13課時
《觸摸春天》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書寫“濃郁、流連、小徑、穿梭、流暢、引導、悄然、花繁葉茂、多姿多彩”等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后三個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深意。
4. 體會盲童對生命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書寫“濃郁、流連、小徑、穿梭、流暢、引導、悄然、花繁葉茂、多姿多彩”等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已經度過了十個春秋,誰能描述一下你心中的春天。
從同學們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大家談得最多的是通過眼睛所提供給我們的視覺形象。那么一些雙目失明、失去視覺的盲人心中的春天又會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大膽猜測一下。沒有視力的盲人雖然不能用眼睛去觀察春天,但是他們心中得春天也同樣是多姿多彩、生機盎然的。因為他們是在用心靈出觸摸春天。
二、 檢查預習,認讀生字。
1. 同學們已經在課前預習了課文,誰能說一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也可以談一談你閱讀后的初步感受。
2. 利用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并交流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
3.小組合作讀課文互助互學,將課文讀準、讀通。
4. 指名朗讀,進行評議。
三、 再讀課文,自讀自悟。
1. 自讀,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請同學們試著說一說文中的小女孩安靜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 默讀課文,邊讀邊在書上做出標注:寫一寫自己的感悟,畫出不懂之處。
3. 教師組織全班同學交流讀后感受,重點圍繞“盲女安靜特殊在哪兒”來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2.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深意。
4. 體會盲童對生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珍惜生命,熱愛生活。一、 自讀課文
二、 品評人物,深化認識
說說通過仔細閱讀,你對盲女孩安靜有了怎樣的認識,或者說一說你覺得她是個怎樣的孩子?
三、研讀語句,深化感悟
1. 明確研讀內容:上節課我們初步讀懂了課文的內容,交流了感悟,這篇課文有許多詞句含義深刻,下面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找到這樣的詞句,并認真揣摩言外之意。
2.與小組同學交流自己的研讀結果。
3. 全班交流,教師點播使學生理解引向深入。
4. 總結理解句子的方法(聯系上下文理解、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抓住重點詞語理解)
四、 拓展閱讀,升華情感
1.請同學們談談學習課文之后,有什么收獲?
2.可愛的小姑娘安靜雖然無法用眼睛看見多姿多彩的春天,卻能用心靈觸摸到。海倫.凱勒說:“世界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還有一種內在視覺,那可能是真實的,那就是用心去看這個世界。”下面請同學們自瀆“閱讀鏈接”中的內容。
3. 班交流:“我”在樹林中發現了什么,是怎樣發現的,“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現。
4. 同學們談一談對海論凱勒的認識和了解
五、 布置作業,課下延伸
1. 從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或段落,抄寫下來。
2. 課下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寫讀后感想。
教后記:學生能體會盲童對生命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積累本課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后捐獻角膜的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
3.學習作者一家人正確對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贈器官,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二、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后捐獻角膜的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
三、 教學用具:投影儀、小黑板
四、教學時間:三課時
五、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 教學目標:
(一)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二) 練習復述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練習復述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齊讀題目。
2.本文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為題?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
(二) 初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
1.指名讀課文,并糾正讀音。
2.練習復述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1) 詳細地復述課文
(2) 簡要地復述課文
(3) 提示:文中都有誰捐贈了角膜?(母親——→父親——→女兒)
(4) 用幾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課文記敘了作者的三位親人死后捐獻角膜,使他人重見光明的感人故事)
(三) 再讀課文
1.分別指名讀“母親、父親、女兒”捐贈角膜這三部分內容。
2.自由讀課文,分組討論:為什么寫女兒溫迪捐獻角膜的經過要簡略地寫?
3.指名回答。
(四) 檢查生字詞預習情況
1.出示生字,讓學生組詞
達( )命( )腫( )肺( )訪( )
組( )勇( )敢( )驕( )擁( )
教師重點講解:“肺”字的最后一筆是豎,右半部分不要寫成“市”。
2.積累本課詞語
突如其來 栩栩如生 熱淚盈眶 與世長辭 才華橫溢
3.按拼音填空
yì 才華橫( )、文( )、回( )、容( )、翻( )、( )思、友( )
jiāo ( )陽、( )傲、( )花、( )氣、上( )、香( )
zǔ ( )擋、( )織、( )力、( )國、( )成
(五) 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本課四字詞語
第二課時
一、 教學目標:
(一) 深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后捐獻角膜的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
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后捐獻角膜的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
三、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回憶課文
1.提問: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
(二) 深讀課文,并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第一部分:母親捐獻角膜
(1) 默讀課文,找出“我”對父親同意母親捐獻眼角膜這件事態度的句子,體會一下當時“我”的態度是怎樣的?(不理解)
(2) 畫出父親說的話,并出示投影:
父親平靜地摟著我,“你所能給以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的死亡之軀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復,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① 自由讀父親說的這段話,思考:父親認為怎樣的死是有意義的?(我們的死亡之軀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復,這樣的死是有意義的.)
② 聽了父親的話,“我”的情感有了怎樣的變化?
③ 指導背誦這段話。
(3)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2.學習第二部分:父親捐獻角膜
(1) 自由讀課文,畫出父親的心愿。
出示投影:
他愉快地告訴我:“我去世后要捐贈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個盲童能夠借助我們的幫助重見光明,并像你女兒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有多美妙!
①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② 體會父親說這些話時的心情是怎樣的?(高興、愉快)
③ 指導背誦這段話
(2)“我“將父親的心愿告訴了溫迪,溫迪有什么表現?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出示句子:孩子熱淚盈眶,過去緊緊地擁抱外公。
(體現出溫迪對外公的敬佩之情。)
(3) 父親也遵照遺愿捐贈了他的角膜,這使溫迪有了怎樣的認識?
體會最后一句話:
在這一刻,我領悟到父親所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還有輝映在我女兒眼睛里的一種驕傲!
① 指名讀句子
② 自己默讀這句話
③ 體會“驕傲”指的是什么?(4)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部分
3.學習第三部分:女兒溫迪捐贈角膜
(1) 齊讀“奧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來信的內容”
(2) 理解句子,并出示投影:
我那金發的溫迪手中的畫筆,依舊不輟地揮動著,她的碧眼仍然閃爍著驕傲的光芒。
① 指名讀句子
② 結合題目“永生的眼睛”來理解這個句子的意思。
③ 請同學說一說
(3) 學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讀第三部分內容,老師適時指導
(三) 回讀課文內容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談感想:學習了這篇課文以后,你一定有什么感想吧,請談一談。
3.小組內交流并匯報
(四) 布置作業
將你的感想寫下來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回顧課文內容,體會人物所要表現的崇高品質
(二)針對課文內容進行鞏固、擴展練習
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人物所要表現的品質。
三、教學過程:
(一)回憶課文內容,加深對題目的理解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結合課文內容,進一步理解“永生的眼睛”這個題目的意思
3.指名回答
(二)自由讀全文,體會人物所要表現的品質
1.自由讀課文
2.討論:①說說全文要歌頌的是什么精神?(歌頌了盡自己的一切所能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②那些句子體現了這種精神?
3.指名回答
4.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擴展練習
1.請你結合實際說說,你是如何看待“死后捐贈角膜”這件事的?
2.指名說
(四)小練筆
1.請你寫一件給你感觸最深的事情,要求內容要有詳有略。
2.學生練筆,老師巡視指導。
3.交流自己的習作,教師給予充分鼓勵。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將你的小練筆讀給家長聽
四.板書設計:
7 永生的眼睛
母親 父親 女兒 (捐贈角膜)
(不理解)——→(理解)——→(影響)(“我”的態度)
教學反思:
教學時,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讓學生在課前展開調查訪問、搜集資料,了解到捐獻器官在中國面臨著重重困難,身邊的許多人不愿意捐獻器官導致器官供體嚴重缺乏,患者的迫切需求與人體器官來源十分緊張形成重大的矛盾。有了這樣的感受,再來學習課文,學生自然會對琳達一家人產生無限敬佩之情。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在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前提下,指導學生自讀自悟,訓練學生把握關鍵,突出重點,整合、梳理自己獲取的有用信息,提高閱讀效率。
教學結束后,以教材為依托,讓學生到社會生活中確立探究的主題,從解讀文本成為“讀者”到感悟課文成為“學者”,最后提升認識成為“作者”的過程中多側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感受語文的魅力。從而訓練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樣,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的能力會不斷得到提高。
《生命 生命》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①朗讀課文,把握主旨。
②積累詞語。
③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概括三個事例的內容,深刻理解三個事例所引發出的側重點不同的三點思考,以及三點思考分別提出的三個要求。
課前準備: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杏林子的材料,以了解香港女作家杏林子。
教學設計
一、整體感悟
①導人新課
張海迪最新創作的長篇小說《絕頂》,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書自1998年開始創作,耗時四年,共計35萬字。
責任編輯胡玉萍第一次與海迪面對面交談時,心中就擔憂——以她這樣的身體狀況,能完成這部長篇創作嗎?后來,她了解到,張海迪只要身體稍微好一點,就繼續艱難地創作。張海迪說:“每天我都想放棄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來,精心地、像看護一小簇火焰一樣,讓它燃燒,生怕它熄滅……”
去年歲末,胡玉萍拿到書稿后,確確實實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著,仿佛是捧著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確乎是沉甸甸的……
無獨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歲時染上了類風濕關節炎,后來病情惡化,她忍著極大的痛苦,高聲呼喊著“生命生命”!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強烈的生命意識、積極的人生態度,學習她珍視生命、堅強勇敢的精神,讓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光彩。
②配樂范讀:學生帶著問題聽讀課文,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思考:a.題目中“生命”一詞,為什么連續用兩次?去掉一個行不行?為什么?
b.作者列舉了哪三個事例,試用一句話概括每個事例的內容。
c.三個事例蘊含的意思分別側重哪一方面?對人生的三點思考分別側重哪一方面?
③聽讀之后,學生自由朗讀,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a.是一種修辭方法——反復。去掉一個不可以。因為連用表示強調,表達了對生命的強烈的呼喚,表達了強烈的生命意識,去掉就沒有這種表達作用了。
b.小飛蛾在險境中,生命面臨著嚴重的威脅下,極力掙扎著——強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視的。
香瓜子在墻角磚縫中長出小苗——從生命誕生這個角度說明,生命力之強大。
“我”靜心聽心臟的跳動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識,就會嚴肅地思考人生。
c.三點思考第一點思考:必須對自己負責,好好地使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
第二點思考:回答怎樣對待生命的短暫,怎樣對待生老病死。
第三點思考:將目標、信念付諸于行動。要珍惜生命、珍惜時間、不懈努力,為生命奮斗,“勇敢地活下去”。
[教師小結]
正是由于為生命而奮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歲就患了類風濕關節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雖然病情惡化了,仍然忍著病痛,強烈地呼喊著:“生命、生命”。
二、研讀與賞析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們,是因為它的思想內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準確、生動的語言來表現的。下面我們再細細研讀文章,看看三個事例分別抓住哪一個關鍵詞,側重哪一個方面,三點思考分別提出了哪三個要求?
學生討論明確:飛蛾生之欲望生命意義
香瓜子生命力生命的價值
心跳生命珍視奮斗
討論加點詞的作用:
①“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躍動”改為“跳動”行不行?為什么?明確:不行。跳動是一起一伏地動;躍動表達心情急切。用“躍動”更能表達“生之欲望”。
②“隔了幾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為什么不能去掉?竟然表達了一種意想不到,表達出一種驚喜,若去掉就沒有了這種表達效果。
③“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肅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來形容力量巨大,這里指小瓜苗在沒有生存條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現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肅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肅然起敬”表達了對頑強的生命力的一種崇敬,在這里是不可隨便調換的。
④“小瓜苗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地向上,茁壯生長,昂然挺立。”又說“它僅僅活了幾天”……前后是否矛盾,為什么?
小瓜苗在沒有生長的條件下,靠瓜子本身的養分,確實能茁壯生長、昂然挺立,而瓜子的養分僅僅能供養它活幾天。
⑤“我都愿意為它奮斗,勇敢地活下去。”作者為什么要加“勇敢地”來修飾“活下去”?作者那種難以忍受的病痛,活著會比死了還要難受。張海迪也是如此,同樣是生不如死。像她們這種情況,活著比死亡還更需要勇氣,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飾成分。
三、體驗與反思
朗讀課文最后三段,說說你學習了此文的思考。結合你的生活,從你的周圍舉出一兩個例子,談談你的認識。
(啟發學生將課文內容內化為自己的精神感受。)
四、作業
①將自己的認識記下來,作為小作文練筆。
②比較閱讀:試比較《生命生命》與課文后的選文的異同。
教后記: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概括三個事例的內容,深刻理解三個事例所引發出的側重點不同的三點思考,以及三點思考分別提出的三個要求。
《花的勇氣》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領會作者語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樹立無所畏懼的勇氣和信心。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教師準備《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全文和閱讀練習《泥土里,成長著大片大片彩色的故事》。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當你看到花兒在陽光下綻開笑臉,在溫室里展露嬌媚時,也許你并不會太在意,然而當你面對千萬朵在冷風冷雨中怒放的小花的時候,你可以熟視無睹嗎,你又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呢?讓我們跟作者一起去風雨中賞花吧!(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字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認識本課生字:呂、濫、厘、刷。
3.師生輪讀,互相評價。
4.交流:作者在維也納經歷了一件什么事?
三、點上探究,體驗情感
1.維也納的春天猶如一位善變的魔術師,作者的情感也隨之跌宕起伏。細讀課文,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聯系上下文想一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要求:文中直接表達的請畫出來;沒有明確表達的,請用心體會。
2.比一比誰先走過作者的情感線路。(橢圓代表情感變化,問號代表其變化原因。)
四、品味語言,情感共鳴
1.默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部分再美美地讀幾遍,體會體會作者內心的感受。
2.找出自己認為寫得好的詞語細細品味,感受作者用詞的精妙。
3.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讀出作者的失望──吃驚──遺憾──驚奇──震撼。
五、回歸全組,升華思想
請同學們結合本文及前面三篇課文,和小組同學談談自己對人生、對生命的再認識。
六、拓展閱讀,同步練習
1.向學生推薦閱讀《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全文。
2.鼓勵學生閱讀練習《泥土里,成長著大片大片彩色的故事》。
教后記:學生能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領會作者語言的精妙;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樹立無所畏懼的勇氣和信心。
《語文園地五》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繼續深化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和認識,激發對生命的思考和熱愛。
2.在口語交際和習作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口頭和書面的表達能力。
3.發現并總結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4.積累關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語故事,體會其中蘊含的道理。
課前準備
1.整理本組課文收集的相關資料。
2.搜集關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談話導入
生命,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如何讓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時間里得到無限的延伸,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通過這組課文的學習,相信大家一定對生命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這節課就讓我們共同交流一下吧。
自主準備
1.默讀提示,了解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
2.投影出示:
內容:說說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現象;
講講自己知道的熱愛生命的故事;
談談自己獲得的感受、得到的啟發。
3.回憶本組學習的幾篇課文,瀏覽搜集的資料,閱讀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4.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確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樣說。
5.自己輕聲練習講述。
暢所欲言
1.自由選擇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評議、指正。教師參與部分小組的交流,給予個別指導。
2.每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上臺交流,要求講話學生清楚流暢地表達,聽者認真、安靜地傾聽。教師引導學生大膽進行評議、辯論。
總結評價
1.自我評價:自己在這節課中發言是否踴躍,表達是否清晰,態度是否大方,思維是否敏捷,
與同學的交流、合作是否積極等。
2.學生評價:你認為這節課誰的表現最佳?為什么?
3.教師評價:總結本節課中學生突出的優點,提出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
第二、三課時習作
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在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暢談了自己對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師認為大家的發言都很有見地。把你們所談的內容進行加工整理,寫下來就一定會成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請大家根據同學們的發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吧。
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1.學生默讀提示,畫出習作要求。
2.投影出示習作要求:
內容具體;
寫出真實感受;
題目自定。
試寫初稿,反復修改
1.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請同學們完成初稿后,自己認真進行修改。
3.小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4.按照小組同學的建議,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朗讀佳作,共同賞評
1.每小組推薦一至兩名同學,分別朗讀各自的習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斷。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賞析。
2.請部分學生介紹自己習作中的成功之處。
謄寫作文,制作墻報
1.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直到滿意后再抄寫在作文本上。
2.整理習作和資料,辦一期以“熱愛生命”為專題的板報。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日積月累成語故事
復習導入
1.讀詞語卡中的詞語。
2.聽寫其中的詞語。
我的發現
1.同學們,學習完本組課文后,你發現一些句子有較深的含義嗎?下面請同學們先來看看小林和小東都發現了什么。
2.學生交流小林和小東的發現。教師引導學生重點探究理解句子較深含義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發現總結方法。如:仔細想、聯系時代背景、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抓住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3.快速瀏覽本組課文,你還能發現哪些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這些句子的深層含義或言外之意。
日積月累
1.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導學生讀正確,然后說一說自己的理解或認識,之后請學生快速背誦。
2.教師補充出示一些名言,請學生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a.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艱苦都能忍受,什么環境也都能適應。──丁玲
b.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爾斯泰
c.生活只有在平淡無味的人看來才是空虛而平淡無味的。──車爾尼雪夫斯基
d.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么。──愛因斯坦
e.人只有獻身于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愛因斯坦
3.請學生展示自己搜集的關于熱愛生命的名言,共同進行賞評。
4.鼓勵學生課下將自己最喜歡的生命格言制成書簽。
成語故事
1.自己讀故事,感受句子的含義,畫出不懂之處。
2.小組交流,談談自己對這個成語故事的理解,互相質疑解難。
3.全班交流,說一說這個成語故事蘊含的道理,結合實際談談自己對這個成語的體會。
4.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第六單元
教學目標:
1. 運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通過選擇適合自己,自己喜歡的表現方式,創作一幅以表現心中的美麗家園為主題的繪畫作品。
2.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3.感受家鄉的田園風光。鼓勵學生關注家鄉的發展,增強對家鄉、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點:學會觀察,能用不同的創作方法,繪畫不同特色的鄉下人家。
教學難點:感知文體,學會用不同材料進行創作。
教時:13課時
《鄉下人間》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
本課以《鄉下人家》為載體,以鄉村小學生的生活環境為背景,體現“美術、人文”融于一體的創新教育理念,引領學生體會鄉村生活的自然親切優美恬靜。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享受鄉下人家的生活樂趣。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善于用自己靈巧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激發創美熱情,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通過《鄉下人家》文本的細談、賞析。結合自己生活的環境說一說、想一想、畫一畫家鄉。再通過作品展評。張揚學生個性,使學生的綜合素質的以全面發展。
教學目標:
1.運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通過選擇適合自己,自己喜歡的表現方式,創作一幅以表現心中的美麗家園為主題的繪畫作品。
2.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3.感受家鄉的田園風光。鼓勵學生關注家鄉的發展,增強對家鄉、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點:學會觀察,能用不同的創作方法,繪畫不同特色的鄉下人家。
難點:感知文體,學會用不同材料進行創作。
教學準備:1.讓學生通過學習“鄉下人家”,觀察家鄉,了解家鄉。
2.繪畫工具材料。
3.圖片。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師: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的迷人的風景,不信你聽。
2.田園小詩:(屏幕出示)
長藤綠葉瓜架,春雨竹筍鮮花。
雄雞悠閑自在,小橋流水戲鴨。
夕陽鳥兒如畫,紡織娘高唱甜蜜。
二、探究學習最美鄉下人家。
1.生:交流:你認為小詩怎么樣?有什么感受?談一談。
2.說說自己的家鄉,生活環境,風土人情、家鄉的變化。田園風格的家園(自然環境的優美,花草樹木、雞鴨、小動物、房屋、生活方式,返璞歸真、健康環保等)
3.揭題:美麗的家園。
三、分小組創作
描繪美麗的氛圍,創作自己理想中的美麗家園。
1.創作指導:①工具、材料;②創作方式;構圖、添加;③方式(蠟筆畫、水粉畫、剪貼等)
2.學生創作、教師巡導。(小組合作)
四、作品展評
生:介紹畫中的新園。(小組中有特色一點的作品)
五、課外延伸
更進一步了解家鄉,收集有關家鄉的資料,寫一寫家張。
教后記:學生學會了觀察,能用不同的創作方法,繪畫不同特色的鄉下人家。
《牧場之國》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熟讀課文,認識“鑲”“嵌”等八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想象畫面,感受異國風光。
3.積累“膘肥體壯”“遼闊無垠”等詞語和喜歡的句子。
4.感情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荷蘭的無比喜愛之情,激發對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教學準備:
師生共同收集關于異國風光的明信片或其他圖片以及音像資料課件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積累詞句
教學難點:培養通過語言文字想象畫面的能力。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激發學習欲望。
師:同學們,在咱們的地球上,有一個綠水幽幽鮮花盛開的美麗國度,你知道是哪兒嗎?對,就是有著水之國、花之都美譽的——荷蘭,它還是一個牧場之國。
齊讀課題。課前讓大家查了資料,誰能說說你了解到的荷蘭?
二、理解內容,感受美景。
1.師:同學們真會學習。今天我們就通過這篇文章去感受異國的風情。請幾個同學來讀一讀。其他同學聽聽他讀得對嗎?讀通順了沒有?聽了課文后,說說荷蘭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整體印象?
師:誰能評一下?(教師相機出示重難點詞語和生詞,提示朗讀。)
2.師:誰來談一談荷蘭留給你的整體印象。
師:是啊!正如大家所感受到的,荷蘭是個牧場使國,是個美不勝收的地方!咱們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課文第一段。
3.為什么稱荷蘭是牧場之國呢?現在請大家快速瀏覽全文,把能體現荷蘭是牧場之國的語句找出來讀一讀,充分地體會。生自由讀。
師:誰來讀讀能體現荷蘭是牧場之國的句子。
生讀。師相機引導學習相應自然段。(如先說到二自然段師重點引導學生感受牛多,牛的悠閑自在。)
師:這一段說了什么?大家也自己讀一讀。
出示“一條條運河間的綠草地上,黑白花牛,白頭黑牛,白腰藍嘴黑牛,在低頭吃草。”
讀句子,說說你的體會。(牛多)作者是怎樣準確描寫這些牛的?(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師板書。(牛多)
師:讀讀后面的句子,你還有何感受?(想象牛的神態和動作,理解作者擬人句的準確生動。)
師:同學們很會讀書,請帶著自己的感受輕輕地美美地讀一讀。待會兒咱們比賽比賽。
指名比賽,師生評價。
提出選擇句子積累背誦的要求,練習背誦。
師小結:看來作者是通過寫牛來描寫荷蘭的牧業。
4.大家注意到了嗎?咱們剛才是怎么學習這一段的?師引導總結學法:初讀——交流體會感受——想象、美讀——賽讀——選擇性積累背誦
5.分組合作根據剛才的方法學習二、三、四自然段。
交流反饋,教師相機引導。
6.師:同桌交流一下,你腦海中浮現的畫面。你就是這遼闊無垠的草原上的一頭牛、一匹駿馬、、一只綿羊或一只小雞,你會看到、聽到、想到些什么呢?
同桌交流。
7.師:難怪作者說——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8.你看出這幾段哪些語句或詞語特別出色呢?你能把它記住并寫出來嗎?試一試,和小組的同學比一比。
三、課件展示異國風光片,欣賞完后再用一段話介紹介紹,可以用課文中學過的詞句。
作業:小組合作辦一期異國風光的剪貼小報,并配以簡短的說明,課外展覽并分小組評比。
教后記:學生能理解課文內容,想象畫面,感受異國風光。
《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鄉村四月 四時田園雜興
由題入手,弄清題意
1.板書課題。
2.自由讀題,說說題意。“鄉村四月”是指江南農村初夏的時節。
3.出示插圖,觀察感受。
4.簡介詩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詩人,一生未做官,描寫了許多田園生活的詩篇。
反復誦讀,弄懂詩意
1.教師范讀,學生整體感知誦讀的節奏和詩的畫面。
2.學生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奏,注意“蠶”“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讀,相互學習,相互欣賞。
4.組內輪讀,試著利用工具書或文中注釋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講講詩意。
品評朗讀,感悟詩情
1.自由誦讀,邊讀邊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
2.逐句品評,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寫了江南水鄉初夏時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寫了勞動人民緊張繁忙的勞作,也同時體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贊美。“少”“才”“又”突出了勞作的繁忙。
3.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
背誦,積累語言
自學《四時田園雜興》
1.按照學習《鄉村四月》的方法自學,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組內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
4.背誦。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漁歌子》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3.想象“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的畫面,并描述出來。
教學重點:
學習詞的內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結合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背誦課文查閱資料了解有關詞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欣賞唐宋名家名詞。
讀生字:塞箬蓑
二、自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自讀全詞,整體感知。
讀《漁歌子》有什么感覺?這首詞寫了哪些景物?
自讀詞,提出疑問。
四、細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1.《漁歌子》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人?
2.自學、對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詞的意思。
讀生字:塞箬蓑
斜風:微風歸: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詞的意思。
在美麗的西塞山前,幾只白鷺飛上天空。河邊粉紅色的桃花正在盛開,清澈見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鱖魚在游動。在風景如畫的河邊,詩人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沐浴著斜風細雨,久久不愿離去。
五、總結升華
請同學們自愿理解詞意。
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大自然)
有感情地朗讀《詞兩首》。
板書設計:
白鷺飛斜 風細雨
漁歌子 桃花流水 熱愛大自然
鱖魚肥 不須歸
《麥哨》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個生字,能準確認讀。
2.感悟鄉村的歡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讀。
3.體會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向往與熱戀。
教學重點:感悟鄉村的歡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體會鄉村生活的歡快、柔美,和我們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現代人相比較,他們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樂、幸福、自由的主人。
教學準備:《牧童短笛》的音樂,掛圖或課件,識字卡片
教學課時: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
1.直觀激趣
播放課件,觀看鄉村生活的場面,讓學生對鄉村生活的情趣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有助于學生接下來理解課文的意境。
2.范讀激情
教師配樂范讀全文。要求學生閉目靜聽,全身心地感受課文的美好意境。
3.初讀感受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自學新詞,讀通課文,初步感受課文大意。
4.互助識字
相互交流生字學習情況,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學生至少選擇一個生字(越多越好)準備參與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應),形近字的比較(“俯”和“腑”)。發揮學生主體性,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實際出發,說說自己曾經見過的字,自己容易寫錯讀錯的字,自己發現很特別、很有趣的字,(盡量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
二、感悟文章
1.步入“歡快、柔美”的課堂
《麥哨》是一篇十分優美的散文,讀起來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課文有兩個詞語特別重要,只要我們抓住并真正理解了這兩個關鍵詞,就可以說理解了整篇課文,到底是哪兩個詞語呢?
學生快速地默讀課文后,請同學們來猜一猜,看看誰是老師“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2.理解“歡快、柔美”的情態
(1)教師板書“歡快、柔美”,然后問學生:“歡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課文中是誰在什么環境下“歡快、柔美”地干什么?
(2)學生“歡快、柔美”地自由朗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第一次感受人們的“歡快、柔美”。
(3)你平時在生活中見到過哪些人、在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況下是“歡快、柔美”?
從文本向生活拓展,使學生認識到“歡快、柔美的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環境下和一定的基礎上的,需要一定的條件,不是每個人隨隨便便就能過上“歡快、柔美”的生活。
3.領悟“歡快、柔美”的內涵
(1)播放《牧童短笛》,師生一起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2)你喜歡這樣的生活嗎?找出你喜歡的部分,說說理由,朗讀出感受。
(3)鄉村的生活為什么柔美、歡快呢?僅僅是因為鄉村景色怡人嗎?
提示:請同學們展開想象,家里的老人、孩子、父母,以及鄰居,他們和人們的“歡快、柔美”有關系嗎?
4.提升“歡快、柔美”的意境
(1)教師告訴學生,有一位詩人讀了《麥哨》這篇課文之后,激動不已,將鄉村的歡快、柔美生活,用28個字概括成一首精美的小詩:
碧湖,綠田,孩子;清風,炊煙,農家;青山,翠柳,稻花;夕陽西下,幸福人,樂開花。
(2)引導學生反復吟誦,細細品味。
(3)最后告訴學生這首小詩的作者就是老師自己,希望同學們展開想象,課后也寫一首精美的小詩。
板書:(簡筆畫:一副鄉村圖)
教后記:能感悟鄉村的歡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讀;體會鄉村生活的歡快、柔美,和我們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現代人相比較,他們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樂、幸福、自由的主人。
《語文園地六》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詞語訓練,提高形象地運用語言的能力。
2.通過綜合性學習,激發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興趣,培養學生口頭表達和書面的能力。
課前準備
1.搜集關于鄉村生活的圖片、文字以及自己獨特的感受。
2.實物投影儀。
第一課時 我的發現日積月累
復習詞語
1.認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聽寫詞語。
3.同學們,在學習完這組課文后,你們一定有很多新的發現,試著說一說。
我的發現
今天,我們一起來讀幾個句子,看你有什么發現。(屏幕顯示三個句子)
1.讀一讀,注意加點的部分。
2.看一看,你發現了什么?(把物當作人來寫)
3.組內交流。
4.換一換,將加點部分換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詞語,再讀一讀,你又會發現什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換成“擺動”)
5.試一試,說一個或幾個這樣的句子。
日積月累(屏幕上出現詩句)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體會詩意。
3.背誦詩句。回憶全詩,嘗試背誦。
4.拓展延伸,搜集整理。(將你了解的描寫景物的其他詩句背給大家聽)
第二、三、四課時口語交際習作展示臺
談話引入
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大家在綜合活動中又搜集了課外資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獲吧!這節課,我們就再次走進田園,去看看你們對田園生活的學習成果吧!
口頭交流展示
1.小組交流,互說互評。邊說邊展示自己課外學習的成果,如:搜集的圖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關農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2.代表交流,師生共評。評一評誰的收獲大,感受深。
習作
1.精彩回放:
a.讀一讀:上節課整理的好詞佳句。
b.想一想:作者是怎樣運用這些詞句的。
c.寫一寫:你感受最深的內容。
d.用一用:本組課文作者抓住生活中做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場面來展現鄉村生活的表達方法。
2.學生習作:
a.教師啟發思路。(將自己知道有關農村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把自己農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描繪下來)
b.教師個別指導。
c.同桌互相交流。
d.推薦代表交流。
e.師生共同評議。
f.獨立進行修改。
3.展示臺:
將自己的習作展示在“學習園地”中,請同學們觀看、評議。
反映自己農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文字、畫面或照片。
第七單元
教學目標:
1. 運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通過選擇適合自己,自己喜歡的表現方式,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
2.體會描寫人物動作、神態、語言的句子所要說明的意思。教育學生學習伽利略破除迷信,獻身科學的精神。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體會描寫人物動作、神態、語言的句子所要說明的意思。
教時:13課時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10個生字及其組成的常用詞語。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3. 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基礎上回答“思考.練習”中1、2、3的問題。
5. 在教師的指導下,能給課文分段,說出段落大意。
6. 學生能從伽利略敢于大膽懷疑大哲學家的說法,并通過反復試驗證明自己的懷疑是對的,認識到權威的話往往不全是對的,教育學生學習伽利略破除迷信,獻身科學的精神。
二、重點、難點: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5. 在教師的指導下,能給課文分段,說出段落大意。
一、談話: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介紹了兩個人物,一個是伽利略,一個是亞里士德,他們是怎樣的人物,按你的了解作一個簡單的介紹。(教師補充)
二、讀課文,學習生字,檢查在預習中解讀生字詞的情況。
三、按自然段讀課文,邊讀邊劃出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要詞句,再討論概括自然段段意。
四、給課文劃分結構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五、總結:全文共六個自然段,是以簡介人物、提出問題、多次試驗到公開驗證,緊緊圍繞兩個鐵球著地的問題展開敘述的,段與段之間聯系得十分緊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10個生字及其組成的常用詞語。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3. 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基礎上回答“思考.練習”中1、2、3的問題。
6. 學生能從伽利略敢于大膽懷疑大哲學家的說法,并通過反復試驗證明自己的懷疑是對的,認識到權威的話往往不全是對的,教育學生學習伽利略破除迷信,獻身科學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埋下伏筆。
1.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有沒有人懷疑過這句話?為什么?
2.引出亞里士多德的一句話。
a.有這樣一句話,千百年來從沒有人懷疑過“兩個鐵球,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b.分析這句話:你們懂這句話么?(想讀就讀)
強調什么?(速度與重量有關)板書
二、簡介人物,激趣生疑。
1.這句話是誰說的?
(簡介亞里士多德:他是兩千多年前希臘的哲學家,同時也是科學家。在生物學、生理學、醫學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貢獻。)
2.書上是怎樣介紹伽利略的?
(伽利略是17世紀意大利偉大的科學家。他25歲時就已經當上了數學教授。)
三、整體感知,把握主題。
過渡:一位是兩千多年前希臘的哲學家,一位是25歲的數學教授,他們是怎樣聯系起來的呢?
1.快速讀課文,想一想:他們的聯系主要圍繞一個什么問題?
2.學生說,師總結:兩個鐵球著地(板書)
3.加上兩個字就是伽利略的觀點。(同時補充板書)
過渡:誰對誰錯呢?
四、質疑討論,精講研究。
(一)細析亞里士多德的話。
1.再次出現亞里士多德的話。(集體讀)
a這是亞里士多德說的話,在當時的情況下人們會對他的話懷疑么?為什么?
b哪些詞最能體現?(當作不容更改的真理、信奉、責備)
“信奉”是什么意思?(相信的程度深,信仰、崇奉)
“責備”在什么情況下責備?(在人們懷疑亞里士多德說的話的情況下。)
c讀反問句,讀出責備的語氣。
“你是什么意思?難道要違背人類的真理嗎?”
(這個反問句說明人們對亞里士多德信奉的程度。)
2伽利略是怎樣想的?用“-——”畫出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的話產生懷疑的句子。
兩個結論,討論后總結(一慢一快)板書
過渡:這兩個結論是自相矛盾的,伽利略多么地愛動腦筋,不迷信權威,他不僅敢懷疑,還勇敢地進行試驗。
(二)細析伽利略試驗及其結果部分。
1提問:課文中從哪兒到哪兒寫他做試驗的過程?實驗分幾步?
(a自己試驗b公開試驗)板書
2學習伽利略自己做試驗部分。
①自由讀課文,想一想:從這部分中你知道伽利略是怎樣對待自己的試驗? 結果如何?
②提問:
a.從哪些詞語中看出伽利略對試驗認真的科學態度?(反復、許多次)
他為什么這樣做?(因為他面對的是亞里士多德,他不能馬馬虎虎。)
b.從結果“都”、“的確”、“總是”三個詞可以看出什么?
(可以看出亞里士多德說的這句話是錯的。)
c.伽利略慎重地作出什么結論?(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總是同時著地,鐵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鐵球的輕重沒有關系。)
這句話正好與亞里士多德的話相反。把“速度與重量有關”劃掉。
④從這段中,你還知道什么?
(伽利略要在比薩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開的試驗。)
⑤過渡:這樣的宣布是需要有多大的勇氣啊!因為等于公開向人們心中的亞里士多德挑戰。
3學習在比薩斜塔上做公開實驗部分:
①出示比薩斜塔的照片。
師述:比薩斜塔在意大利比薩城內,塔共8層,建到第三層時,地基開始傾斜,該塔由于“斜而不塌”名聲遠揚,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公開試驗,該塔名聲更大。
公開試驗的消息一傳開,前來看試驗的人很多,人們是怎樣議論的?
②找出書上描寫人們議論的句子。(人們來的目的,人們的態度)
集體讀,個別讀。(讀出人們對伽利略責備、嘲諷、譏笑、奚落的語氣)
③面對人們的責備、嘲諷、譏笑、奚落,伽利略懷著必勝的信心登上了比薩斜塔,結果如何呢?請看:(演示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④面對這樣的結果,人們表現怎樣?(驚訝)為什么?
(因為,人們信奉亞里士多德,把他的話當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而伽利略的結果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
⑤人們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亞里士多德的話不全是對的。)
⑥這句話對你有什么啟發?(告訴我們,這個人無論他地位多高,學問多大,說的話也不可能是全對的,所做的事都是對的。不能輕易的相信別人。敢于思考,找出名人的錯處。)
總結:在當時的情況下,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突出懷疑是多么的不易,他勇敢懷疑,打破迷信,獻身科學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板書:(獻身科學、打破迷信)
五、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1.伽利略是一位敢于提出疑問的人,同學們要不要學習他的這種精神?
2假如書上有錯,你們敢于提出疑問嗎?
a.出示句子:
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總是同時著地。
b.師:這句話就有錯誤,你們誰敢于提出疑問?
做兩個試驗:第一次,將兩個演示的皮球放在同一高度,并同時放下。
第二次,將兩個演示的皮球大的放在高處,小的放在稍低處,再同時放下。
c.得出結論:這句話應該改成——
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從(同一)高處落下來,總是同時著地。
3再給你們一個機會:開頭,我們說過高爾基的一句話,誰來質疑?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總結全文: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不僅知道了伽利略有不迷信權威,敢于懷疑,獻身科學的精神,同時,我們自己也有了這種意識。希望你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勇于思考,用認真、嚴謹的態度對待學習。
板書設計:
25.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伽利略 亞里士多德
試驗 一慢一快
自己試驗 公開試驗 速度與重量有關
打破迷信 獻身科學
教后記:學生能從伽利略敢于大膽懷疑大哲學家的說法,并通過反復試驗證明自己的懷疑是對的,認識到權威的話往往不全是對的,教育學生學習伽利略破除迷信,獻身科學的精神。
《全神貫注》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結合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全神貫注”的意思,體會最后一個自然段茨威格講的話的含義。學習羅丹做事全神貫注的品格。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給課文歸納主要內容。
3、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體會描寫人物動作、神態、語言的句子所要說明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許許多多科學家工作起來,都常常廢寢忘食,達到忘我的境界,我們今天要了解的法國著名的雕塑家是怎樣全神貫注地投入創作的? 板書:全神貫注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分段讀課文,糾正讀音:
(2)談談讀后的收獲
2.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收集各組提出的問題,并進行歸類,組織學生交流。
3.師生共同制定學習目標:
(1)羅丹修改女像時的動作、語言、神態是怎樣的?說明了什么?
(2)最后一自然段茨威格的話怎樣理解?
三、全班交流
小組長提出本組未解決的問題,師生共同解決其中部分問題。
四、學生自學,小組、全班交流
自讀提示:課文中那些內容最能表現羅丹工作時“全神貫注”?
先自讀課文,畫出有關詞句,然后小組討論,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五、讀議結合,理解語句。
1.讀議有關描寫羅丹修改女像時的句子。
(1)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后退,觜里嘰里咕嚕的,好象跟誰說悄悄話。(這說明羅丹在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2)忽然,他眼睛閃著異樣的光,似乎在跟誰激烈地爭吵。(說明羅丹想出了比較滿意的修改方案)如果改成“眼睛閃著光,似乎在跟誰爭吵”那一句好,為什么?
(3)他把地板踩得吱吱響,手不停地揮動。(說明羅丹工作緊張忙碌)
(4)他像喝醉了酒一樣,整個世界好象已經消失了。(說明羅丹完全進入了藝術創作的境界,到了如醉如癡的程度。)
2.讀讀議議羅丹修改完女像發生了什么事?w W w .x K b 1.c o M
(1)讓兩個學生分別讀第3、4自然段中表現羅丹和茨威格行動、語言的句子。
(2)聯系上、下文討論下面句子的意思:
羅丹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他推開門,很抱歉地對茨威格說:“哎呦!你看我,簡直把你忘了。對不起,請不要見怪。”
(“猛然想起”是講羅丹剛剛從如醉如癡的創作情境中解脫出來。“對不起,請不要見怪”說明他對摯友的一片真情。從把朋友無意關在工作室這件事,進一步說明羅丹全神貫注地工作。)
3.齊讀最后一段。思考:你怎樣理解茨威格的話。(結合實際)
六、總結全文
七、布置作業:
1.練習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2.收集名人忘我工作故事.
板書設計
26* 全神貫注 羅 丹
嘰里咕嚕 把你忘了 (語言)
一會兒……一會兒……
踩 (動作)
不停地揮動
眼睛閃光 世界消失 (神態)
教后記:結合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全神貫注”的意思,體會最后一個自然段茨威格講的話的含義。學習羅丹做事全神貫注的品格。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中的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的品質。
2.學習作者留心周圍事物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X k B 1 . c o m
【教學重點】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兩者之間的關系,并從中受到啟發;學習作者留心周圍事物和注意積累材料的方法。
【教具準備】生字、生詞卡片。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學習27課。(板書:魚畫到了紙上)
學生:老師,您寫錯了,是“魚游到了紙上”,不是“魚畫到了紙上”
老師:(故作愕然)不對吧,魚怎么會游到紙上呢?
學生之間的爭議引入課文。
二、檢查預習
上一節課老師已經布置同學們預習這篇課文,現在檢查一下預習情況。
1.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魚游到了紙上”的意思是什么?
(“我”去玉泉觀魚,認識了一位殘疾青年,他每個星期天都來這里畫金魚。“魚游到了紙上”意思是說這位青年畫的金魚十分形象生動,像活的那樣在紙上游動。學生可以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只要大致說出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就行了。)
2.你是怎么知道這位青年是聾啞人?找出課文中的有關語句。(“從來不說一句話”“沒有任何反應”,和他胸前佩戴的“福利工廠”的廠徽,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聾啞青年。如果是會說話的人,不可能從來不說一句話;如果是聽得見的人,那么在眾人的贊嘆、議論聲中,不可能“沒有任何反應”;“福利工廠”一般是專為殘疾人開辦的工廠。)
三、初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有關“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
2.輕聲朗讀課文,試著給課文分段,想想每段講了什么。
3.指名給課文分段,說說每段的段意。學生討論。
第一段(1—2自然段)講“我”常去玉泉觀魚。
第二段(3—4自然段)講“我”在金魚缸邊認識了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
第三段(5—8自然段)講“我”通過看這位青年畫金魚,對他有了更多了解。
第四段(9—13自然段)講“我”對這位青年產生了敬佩之情。
4.出示生字生詞卡片,用指名讀的方法檢查生字讀音。提醒注意“致”是翹舌音,“聾”是后鼻音。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教師糾正讀音和停頓不恰當的地方。
四、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中的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的品質。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指名朗讀第一、二段
二、提問
1.“賞心悅目”是什么意思?作者在玉泉觀魚時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
(“賞心悅目”的意思是指因欣賞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暢。因為玉泉的“池水清澈見底”,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這樣美好的情景看在眼里自然覺得心情舒暢愉快。)
2.想想第一段的哪句話引出下文?(“十幾缸金魚”。)
3.“舉止”的意思是什么?“我”是怎樣認識那位舉止特別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舉止”,動作、神態。“我”是在金魚缸邊認識那位舉止特別的青年的。他“特別”的地方就是“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即愛魚達到了忘掉自己的程度。)
三、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1.學生默讀課文二、三、四段,思考問題:這位青年“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找出課文中的有關句子。
2.學生討論思考題。
(“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有時……有時”“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太陽快下山了……那位青年還在金魚缸邊畫畫。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為了畫好金魚……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等)
3.提問:
(1)“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指的是什么?說明了什么?
(青年畫的魚仿佛活的一樣在紙上游動,引起了人們圍觀和贊嘆。說明他對魚的特點非常了解,畫得非常像。)
(2)“融為一體”的意思是什么?說明了什么?
(融合在一起的意思。他和金魚融合在一起,好象自己也成了金魚,這正是達到忘我境界的集中表現。說明這位青年畫魚非常勤奮、專注。)
(3)“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魚“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紙上”有什么關系?
(青年對魚的特點非常熟悉,在心中已經形成了金魚的清晰、準確、生動的形象。一個“先”字點明了“游到了紙上”和“游到了心里”兩者之間的關系。要把魚畫得像,畫得活,必須反復觀察,使頭腦中的金魚形象、生動。魚“游到紙上”是“游到心里”的結果,魚“游到心里”是“游到紙上”的前提和原因。這位聾啞青年之所以能使魚“先游到”自己的心里,是他勤于觀察,刻苦練習,達到忘我境界的結果。)
四、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2.學習作者留心周圍事物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分段朗讀。注意讀出不同人物在不同場合所表達的語氣。
2.教師范讀課文。
3.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討論下面問題:
1.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作者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
(作者與那位青年“只是碰到過幾次”,卻發現了他的“特別”之處,對那位青年愛魚愛到忘我境界的準確描寫以及發現那位青年是聾啞人,都能體會出作者觀察的細致入微。正因為作者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注意積累材料,所以文章寫得具體、生動)
2.聾啞青年又是怎樣觀察事物的?
(“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一看就是一整天”等,說明他觀察事物十分專注、刻苦。從“有時……有時”可以看出他觀察時抓住了金魚的特點,因此,畫出的金魚才能做到仿佛在紙上游動。)
3.你從中受到哪些啟發?
(教師可從兩方面加以引導,一是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積累,并說說這樣做有什么好處;二是談談如何學習那位聾啞青年的勤奮、刻苦的精神。)
三、布置作業
①抄寫生詞兩遍,提示難點:聚、聾、啞。
②先寫出帶點字的意思,再寫出詞語的意思:一絲不茍、賞心悅目、融為一體。
附:板書
27.魚游到了紙上
聾啞青年 舉止特別(忘我)游到紙上 先游到心理
“我”
認識 了解 敬佩
教后記: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中的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的品質,學習作者留心周圍事物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父親的菜園》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默讀課文,從描寫父親言行的詞句中體會父親堅韌的品質和對土地的熱愛。
二、教學過程
1.教學時,先讓學生讀讀“閱讀提示”,說說本課的閱讀要求。然后按照要求自讀課文,邊讀邊在書上做記號和批注,要把描寫父親言行的詞句畫出來,然后在小組里交流,并把小組里不能解決的問題記下來。
2.父親是在什么情況下決定開墾菜園的?課文就這個問題有清楚的說明,父親是在新修的公路使“我家”失去了菜園的情況下決定開墾新的菜園的。他又是怎樣開墾菜園的?課文就這個問題講了四點:(1)在我家后面的山坡上,選擇了一塊相對平緩的坡地,作為菜園的基地;(2)在坡地的邊緣砌了一道高高的石墻,再從山腳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蓋住了那些可怖的巖石。(3)當菜園長出了一片綠綠的豌豆的時候,父親卻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里去肥土。(4)四處拾糞,伺候這塊菜園。
3.從描寫父親言行的語句中體會到父親勤勞、堅韌的品質是教學的重點。可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來體會,然后說說從這些句子中感受到什么。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做適當梳理。
(1)決定開荒。“父親堅毅地說:‘我們去開荒!’”(勤勞)
(2)開墾荒地。“每天天還沒亮,父親就扛著鋤頭、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著一擔柴草回家來。”(勤勞、吃苦)
(3)壘上石塊。“父親沒有氣餒……蓋住了那可怖的巖石。”(堅忍不拔)
(4)種上豌豆。當我問能否長出豌豆,父親“信心十足地說:‘當然能!’”(對土地的信賴)
(5)豌豆肥田。“父親說:‘……肥土吧。’”(對土地的保護、熱愛)
(6)拾糞肥田。“有時候我在山坡上放牛,尿憋急了,父親也要我跑到菜地里去撒。”(節儉、對土地的熱愛)
《語文園地七》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同學相互交流自己身邊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跡。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語句通順,能夠根據口語交際的要求表達和評議,內容清楚具體。
2. 寫自己敬佩的一個人,內容具體,語句通順,認真修改。
3. 發現引號的不同用法。
4.積累描寫精神意志的詞語。
5. 閱讀成語故事,大致了解意義,提高閱讀能力。
課前準備
1. 拜訪自己身邊最值得敬佩的人,進行觀察或記錄,為口語交際和習作做好準備。
2. 《成語故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談話導入
在本組教材中,我們認識了一個個閃爍著精神光輝的人,有十七世紀執著追求真理的伽利略,如醉如癡全神貫注工作的羅丹,,勤奮專注讓魚游到了紙上的聾啞青年,堅持不懈、勤勞樸實的農民。他們都讓我們肅然起敬。其實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在我們的身上就有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的人。這次口語交際課我們就來說說身邊值得敬佩的人。
小組交流
1. 提出要求:要把事情說清楚說具體,表達出敬佩之情。
2. 拿出自己課前所做的觀察記錄或任務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介紹給大家。
3. 在小組內輪流說說自己身邊最敬佩的人。
4. 小組評選:一是評選出所說的人物,誰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學習;二是評選出說得最生動具體的同學。
5. 各小組推選一位代表參加全班交流,小組同學共同幫助把事例說得清楚具體。
全班交流
1. 各組代表輪流說,勸班同學進行評價:一是評價說得內容是否具體,能否表達出敬佩之情;二是評價表達時是否態度大方,聲音響亮。情感渾厚。
2. 教師引導學生積極評價,雙向互動,既可以接受同學和老師建議,重說某一部分,也可以椐理力爭,說得真實自然。
3. 引導學生把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名字寫在黑板報上,說一說他們身上值得學習的是什么風范。
延伸拓展
小組同學共同辦一張手抄報,把“觀察記錄”和人物照片等材料合理安排在報上。
第二、三課時
激發習作興趣
上節課,通過口語交際我們認識了那些生活中值得我們憤怒學習的人,這節棵課,讓我們把這些任務寫下來,并編輯一本《我們敬佩的人》班級作文集。
明確習作要求
學生自讀習作要求,通過任務的形象和所做的具體事例來表現人物的特點;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寫完后要認真修改。
精彩回顧
1. 回憶口語交際時,自己在小組里說的受到組員認可的部分。
2. 回憶在全班交流是,被老師和同學們稱贊的同學是怎么說的。
習作
1. 學生試寫,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個別指導。
2. 按照要求寫完后要認真修改。
評議
1. 把自己認為好的地方做上記號。
2. 與組內同學互相習作,寫幾句評語。
3. 再次修改后在組內朗讀欣賞,推選一篇完整習作和一個優美片段,參加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中注意從以下幾點引導學生進行賞析:內容具體、語句通順,人物描寫能夠表現人物特點等。
謄抄習作,編輯班級作文集《我們敬佩的人》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
1. 自由讀文中的三個句子,聯系學過的課文想想這三句話的意思。
2. 想一想三句話中的引號有什么作用。
3. 翻閱類似的課文找出類似句子說說你的發現。
4. 想想課外的讀物中有沒有這樣的句子,你的作文中用過引號嗎?是發揮它的哪一種作用?
日積月累
1、 自讀成語,要求讀得正確。
2. 你發現這些成語有什么特點?
3. 自選一個成語說說它的意思。
4. 開展讀的競賽,熟記這些成語。
閱讀
1. 自由閱讀,自學生字新詞,體會“鵬程萬里”的含義。
2. 指名朗讀。
3. 交流讀后的啟示,(人要有遠大的目標)練習造句。
4.推薦課外閱讀《成語故事》。
第八單元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系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
2. 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和道理。
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勇于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點: 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難點:體會描寫人物動作、神態、語言的句子所要說明的意思。
教時:13課時
《寓言兩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拜見、理睬、腸胃、湯藥、醫治、百發百中、扁鵲治病、無能為力”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和道理。
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勇于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難點:
1.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系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
2.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正確讀寫“紀昌學射、
3.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讀書興趣
我們讀過《驚弓之鳥》的故事,還記得故事中的更贏嗎?他不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今天,我們再去認識兩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是誰呢?箭法又如何呢?
多媒體出示句子:飛衛是一名射箭能手。有個叫紀昌的人,相學習射箭;就去向飛衛請教。
讀句子:說說從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還想了解什么?(學生可能說:知道飛衛和紀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紀昌是飛衛的徒弟,并且他能百發百中。可能提出這樣的疑問:飛衛是怎樣教紀昌的,使他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要想解開心中疑問,我們就來讀寓言故事《紀昌學射》,我想,同學們不僅會從故事中找到答案,還會得到有益的啟示。
二、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為心中的疑問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問題想跟大家探討?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三、交流討論,朗讀課文
1.指名課文,注意隨機指導讀正確詞句。
2.匯報紀昌怎樣學射的,指導學生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紀昌想學習射箭,向飛衛請教。飛衛讓他練眼力,先練眼睛盯著一個目標,一眨不眨,后練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都照做之后,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后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3.討論疑問和交流啟示。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疑問:飛衛為什么先讓紀昌練眼力,而不先教他開弓放箭?
根據學生的交流教師可相機引導,讓學生從多角度體會故事的寓意。
(1)假如紀昌不先練眼力,他會百發百中嗎?
小結:紀昌學射的故事,告訴我們學任何一項本領,都要有扎實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領,就要先練眼力。要想掌握騎車本領,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領,就要……;要想掌握操作電腦本領,就要……;要想掌握……,就要……。你能舉例說一說嗎?
(2)假如紀昌沒跟飛衛學射,而跟一個普通箭手學射,會成為射箭能手嗎?
小結:看來,學習本領和好老師的指導與自己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指導讀課文的2、3自然段。一是讀好老師飛衛的話,要讀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讀好紀昌的做法,通過“躺”“睜大”“注視”“每天”“聚精會神”“盯”等詞語,讀出他的認真和虛心。三是要讀出紀昌練習眼力取得的非凡成績——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紀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來,練到后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要讀出夸張的描寫。
五、識字、寫字、寫詞
1.識字:事、虱。網
2.寫字、寫詞。
指導重點:“昌”不能寫成“冒”。“妻”把上半部分與“女”連起來。“刺”左半部分是“ ”不是“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拜見、理睬、腸胃、湯藥、醫治、百發百中、扁鵲治病、無能為力”等詞語。
2.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勇于發表自己的看法。體會不要諱疾忌醫,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和道理。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認識了射箭能手紀昌,這節課再來認識一位古代名醫,他是誰呢?
多媒體慢慢播放故事或發下閱讀資料,學生閱讀,了解扁鵲其人:
有一次,扁鵲和弟子子陽、子豹等人路過虢國,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厲害,人們都以為他死了。為此,全國正舉行大規模的祈禱活動,把國家大事都撂在一邊。扁鵲得知后,前去為虢太子醫治。扁鵲告訴國君,太子患的是“尸劂”(類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鵲叫弟子子陽磨制針石,在太子頭頂中央凹陷處的百會穴扎了一針。過一會兒,太子就蘇醒過來。接著,扁鵲叫弟子子豹在太子兩脅下做藥熨療法。不久,太子就能做起來。再服二十天的湯藥,虢太子就完全恢復了健康。從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鵲有“起死回生”之術。
生讀短文回答:故事中主要講的是誰,他是什么人?
小結:看來,扁鵲真不愧是神醫啊。就是這個神醫扁鵲,與蔡桓公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故事,并廣為流傳。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寓言故事《扁鵲治病》。
二、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邊讀邊思考:扁鵲幾次見蔡桓公?都說了什么?結果怎么樣?練習簡要地講述課文內容。
3.把自己的疑問或寫下自己受到的啟示,準備與大家交流。
三、交流討論,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指導讀好“蔡桓公、敷燙、骨髓”等詞語和第6自然段中扁鵲說的話:“皮膚病用熱水敷……”
2.指名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3.交流討論。
(1)交流學生的疑問。學生可能產生這樣的疑問:
①扁鵲是有名神醫,蔡桓公怎么會不相信他?
②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為什么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說?
③扁鵲為什么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
結合學生的疑問,結合討論,體會蔡桓公根本沒有覺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鵲的話;而扁鵲出于醫生的醫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當他覺得自己無法治療時,跑到秦國,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慮。
相機指導讀好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要結合揣摩他們的心理讀好。扁鵲的話要誠懇耐心。
如:扁鵲第二次來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他心里會怎么想?
“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他心里會想什么?
“蔡桓公覺得奇怪,派人去問他。”蔡恒公會怎么想,怎么說?
蔡桓公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給他治病。”此時渾身疼痛的他,又會怎么想
(2)交流受到的啟示。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可相機點撥:蔡桓公本為患的是皮膚上的小病,怎么會要人命呢?使學生體會到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不能諱疾忌醫,固執已見等道理。
(3)如果能夠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什么?用幾句話寫下來,想想蔡桓公聽了你的話會說什么?也用一兩句話寫出來。題目可用《跨越時空的對話》。
例文:
跨越時空的對話
我:蔡桓公,雖然你是國君,又快死了,我還是忍不住要說你兩句:扁鵲是那樣著名的醫生,你怎么把他當庸醫一樣看呢?怎么懷疑他想顯示自己的高明呢?他幾次提醒你,你怎么就那么固執地認為自己沒病呢?小病終于因沒有及時治療成了不治之癥,這都怪你自己啊!我想你一定也在后悔吧!
蔡桓公:唉,你批評得沒錯。我快死了,沒別的愿望,只希望大家從我的事中吸取教訓吧!那個詞叫什么?對,叫“防微杜漸”吧!
四、認讀生字,抄寫字詞
重點指導:
對比記憶:“腸、燙、湯”的字形。
蔡,“祭”的第五筆是“フ”第六筆是捺。
教后記: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和道理。
《文成公主進藏》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認識7個生字。讀讀記記“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斷定、豌豆、耕種、技藝、沼澤地”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績,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體會文成公主進藏故事的美妙與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練習簡單地講述故事。
教學重難點:
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績,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練習簡單地講述故事。
教學過程:
一、課文的題目是《文成公主進藏》,誰能說說那些部分具體寫文成公主進藏?
從第5自然段到13自然段,寫文成公主進藏。
師簡要講述“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歷史事件。
二、請快速瀏覽課文這一部分,你能簡要說說文成公主進藏中發生了幾件事嗎?
四件事。一條河擋住了去路,她找了一段樹干搭了一座橋;在沼澤地上撒了一把羊毛,就走過去了;遇見惡烏鴉,以為松贊干布死了,修了一座石頭房子紀念他;把乃巴山背走;遇見神鳥天鵝這件事。
三、抽學生簡要概括。
師:我發現你們概括得都很簡潔。如果把這部分的內容簡要地講述,你想怎么講呢?
1.文成公主和她的隨從們,跨過一條條河,翻過一座座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終于來到西藏,和松贊干布結成夫妻。
2.文成公主向西藏出發,一路上,她搭橋、鋪路、遇到惡烏鴉和神鳥天鵝、移走乃巴山,終于來到西藏和松贊干布結成夫妻。
四、一個運用故事中的話來總結,一個概括幾件小事來總結,都是好方法。那么,文成公主進藏前幾段,主要寫了什么呢?你能不能用一兩句話說一說?
五、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六、關于考驗智慧一段,還可以說得更簡潔一些?
“兩個難題”就概括了,這樣就簡潔了。
七、我們來看課文最后一段,能用一句話說說它的意思嗎?這件事僅僅是對西藏有好處嗎?再讀讀第一句話。
八、課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呢?
第一部分是求婚成功,第二部分是文成公主進藏,第三部分是文成公主的貢獻。
九、把故事簡要地與同桌交流一下,抽學生復述。
十、學生交流自己讀過的民間傳說故事。
十一、回家把故事講給父母聽。
教后記: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績,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體會文成公主進藏故事的美妙與神奇。
《普羅米修斯》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以較強的整體意識,在教學中展示一個思維放飛的過程,一個情感激蕩的過程,一個言語轉換的過程。重點引導學生從字里行間去體會普羅米修斯對眾神之王宙斯的態度。普羅米修斯對火神大力神等眾神的態度,人類對普羅米修斯的態度,并以此為路徑,去閱讀發現普羅米修斯“為人類造福決不動搖、決不妥協、決不改變”的態度的一致性,以及人們對為人類帶來“火種”的英雄的敬佩之情和感激之恩的一致性。
教學目標
1.在體會人物心情和拓展閱讀的同時,培養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2.在瀏覽、復讀和繪聲繪色的朗讀中,記住普羅米修斯這個故事,構建“為人類造福,誓死不變”的英雄形象。
3.理解“氣急敗壞”、“饒恕”、“懲罰”、“驅寒取暖”等新詞,積累“忍受、遭受、承受”、“決不會-更不會”、既不能——也不能“”盡管-就是“等詞語和句式。
教學重難點:在體會人物心情和拓展閱讀的同時,培養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大家自由的、放聲的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能讀出一幅一幅的畫面來。
二、讀著這一個感人的故事,想象著這一幅一幅感人的畫面,你的心有沒有被打動。仔細讀讀課文6、7、8三個段落。翻來覆去讀,翻來覆去想,直到能把這“最嚴厲的懲罰”一點一點地說清楚了,你就停下來。(提醒:把能夠反映這是最“嚴厲的懲罰”的句子用浪線畫下來。)
1.誰用一句話談談你對“最嚴厲的懲罰”的感受?
2.這些句子讓你有了怎樣的感受?
3.哪些詞語讓你對“最嚴厲的懲罰”的感受更加真切?
(有四個層次,特別要體會3、4兩個層次。A“鎖”;B“啄”;C“不是一次,而是天天啄”;D、“不是一年兩年,而是許多年”。讓學生加上自己的聯想,具體說說這“最嚴厲的懲罰”。)
4.面對最嚴厲的懲罰,普羅米修斯是怎樣的態度?找到課文中的句子讀讀;理解“屈服”、“決不屈服”、“盡管――就是”,“如此”。
師生輪讀“最嚴厲的懲罰”和“宙斯的態度”。
想象一下普羅米修斯的表現嗎?面對普羅米修斯的態度,你有什么想法?
三、普羅米修斯決不屈服的態度,我們還可以從課文的其他地方感受到。
1.課文第5段
2.課文第一節“冒著生命危險————”。
四、互文閱讀
1.(補充情節資料1)假如你是一位演員,你會如何朗讀普羅米修斯的話?用“決不——”來說說他的態度。
2.(補充情節資料2)假如你是一位導演,你會要求演員如何來朗讀普羅米修斯的話?用“決不——”來說說他的態度。
3.讀課文最后一段。假如你是一位編劇,你會讓普羅米修斯怎樣對大力神說?
小結:(看板書)普羅米修斯為了給人類帶來火種,在宙斯最嚴厲的懲罰面前,決不屈服,當火神勸他歸還火種的時候,他表示決不——————,當他的好朋友河神要去向宙斯求情的時候,他還是——————,即是宙斯的心腹前來勸他的時候,他仍然是決不————。普羅米修斯就是這樣一位真正的英雄,現在人們習慣叫他“取火英雄”。
五、在咱們中國的神話中,也有一位取火英雄,他的名字叫“燧人氏”。比較讀讀,這兩個故事有哪些相同的東西在里面?
1.學生練習
2.交流:都是講取火的事;都是講取火艱難的事;都是講人們懷念取火英雄的事。
3.為什么人們都如此懷念取火的英雄,而且5000多年來,一直傳頌?(宜聯系課文1、2段,理解火給人類帶來了幸福和光明,火讓人類遠離了悲慘和黑暗)。
4.小結:火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和幸福,帶來了希望和理想。現在,當我們讀到普羅米修斯這個名字的時候,不僅僅覺得他是一位神,一位英雄,更覺得他是人類的理想和希望。當我們叫著普羅米修斯的名字的時候,我們就會想到人類充滿了希望,充滿了理想。
六、總結:
普羅米修斯是大家都應該記住的故事。當然,我們今天學習普羅米修斯也是為了打開一扇門,打開一扇通往古希臘神話世界的門,課文后面的資料袋給我們列舉了幾個故事,大家都去讀一讀。
教后記:
《漁夫的故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漁夫是怎樣用智慧戰勝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脈絡,簡要地講述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1.2.3
教學難點:2.3
教學準備
師:多媒體故事畫面或掛圖及閱讀要求、《一千零一夜》、小黑板;生:《一千零一夜》、《東郭先生和狼》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本單元前幾篇課文,把我們引入了故事長廊。今天,我們再次閱讀精彩的神話故事,《漁夫的故事》,從中去獲得收獲。
齊讀課題
二、明確閱讀要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1.默讀連接語,用“——”句出閱讀要求,課件展示。
2.閱讀要求:把這個故事簡要地講給家人聽,根據以往閱讀的方法,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1)獨立思考。
(2)四人小組討論。
(3)抽說(分意義段,讀懂每段重點內容。依次抓每段重點內容講述。)
三、自學生字詞、多音字
1.四人小組交流生字音形及詞義。
2.讀小黑板生字詞(齊讀、抽讀、去掉音節讀)。
3.讀多音字。
撒sā 撒網 塞sāi 塞車
sǎ 撒種 sài 塞北
四、自學解決,簡要講述故事
1.自讀課文,分意義段,并把段意寫在書上。(給一定時間讀書。教師巡視與生探討。)
第一意義段(1-4自然段)漁夫捕魚撈起了一個黃銅膽瓶,用小刀撬去瓶口錫封,一股青煙冒出變成魔鬼。
第二意義段(5-15自然段)魔鬼聽說所羅門已死,沒有懼怕,于是要殺死救他的漁夫,并講出了理由。
第三意義段(16-25自然段)漁夫引誘魔鬼再次進入瓶里,并封住瓶口,戰勝了魔鬼,轉危為安。
2.生小聲簡述故事。
3.抽生講述,其余認真聽,等會補充,修正。(多媒體展示故事或掛圖,圖書結合看,并板書。)
五、揭示中心思想
1.出示多媒體閱讀要求:認真默讀課文,看看在比自己不知強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漁夫是怎樣做的?為什么這樣做?漁夫用什么救了自己?
2.默讀思考(給一定讀書時間,教師與生探討)。
3.四人小組討論(要求:組長管理,從參與,教師參與。)
4.集體討論,充分發表意見。
漁夫放出了魔鬼,救了他,魔鬼恩將仇報反而要殺漁夫。漁夫對魔鬼說:“我要問你一件事,你必須說實話。”“我沒親眼看見,絕對不能相信。”魔鬼要讓漁夫想信自己是住在瓶里,于是就鉆進瓶里,漁夫立刻封住了瓶口。漁夫戰勝了魔鬼,救了自己。
漁夫設計引誘魔鬼進入瓶里,就可救自己。漁夫假裝不相信魔鬼是住在瓶里,說:“我沒親眼看見,絕對不相信。”激將魔鬼,魔鬼要讓漁夫相信自己是住在瓶里,于是鉆入了瓶里。
漁夫用智慧救了自己,戰勝了魔鬼。(板書)
5.讀第三意義段。
六、讀《東郭先生和狼》,認識魔鬼的本性
七、拓展
1.讀資料表。
2.讀《一千零一夜》。
板書設計
32* 漁夫的故事
漁夫 捕魚撈到黃銅膽瓶 放出魔鬼
魔鬼 要殺漁夫 恩將仇報
漁夫 引誘魔鬼入瓶 用智慧戰勝魔鬼
教后記:能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漁夫是怎樣用智慧戰勝魔鬼的,理清文章脈絡,簡要地講述課文內容。
《語文園地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把自己讀過的一本好書,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介紹給他人;通過互相介紹,了解什么是好書,激發讀整本書、讀好書的興趣。
2.自主選擇內容,自由習作,把自己想讀的意思寫清楚,學習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練習修改自己的習作。
3.讀“我的發現”,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發現。
4.讀背歇后語,積累歇后語,初步了解歇后語的作用。
5.熟讀趣味故事,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人物的才思敏捷。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讀一本好書。
2.實物投影儀。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名言導入
對于書,我們都不陌生。書,好書,到底會給人帶來什么呢?在我們以前,有很多有成就的人都說過讀書的作用。
(多媒體打出,師生齊讀)
列寧說:“書籍是巨大的力量。”
高爾基說:“愛護書籍吧,它是知識的源泉。”“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
伏爾泰說:“當我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仿佛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們再一次讀這本好書的時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
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別林斯基說:“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
今天,我們就來交流一下,自己讀過什么好書,向大家介紹一本你喜歡的好書。
自由交談:自己讀過哪些好書(說說書名,可不提及內容)
介紹一本好書
1.指名介紹一本好書。
a.請1名同學介紹一本好書。
b.征求大家的意見,想了解哪個同學讀的哪本書,請那位同學介紹。
師生評價,概括出介紹、推薦一本好書的方法:一是要把書名、內容說清楚明白;二是可以從不同角度介紹──比如有趣的部分、書給人的啟示、快樂等;三是要把握聽的同學的疑問簡要解答。
2.小組開始互相介紹。
可以介紹自己最想向大家介紹的一本書,也可以根據小組同學的興趣,應他們要求,介紹一本自己讀過大家又感興趣的書。小組之間評價誰介紹得清楚,選出大家都感興趣的一本或兩本書。
3.各小組評出都感興趣的一本書,以小組為單位在全班介紹,小組成員互相補充。
4.教師也參與介紹一本好書,在語言上給學生一種規范、引導和點撥。
5.根據學生介紹,把好書名字寫在黑板“好書看臺”里,鼓勵大家有條件親自讀一讀這些書。
再讀名言,能說說通過以前的讀書經歷和今天的交流,你對誰說的話有同感?(學生交流,體會好書的作用)
小結:名人們說的書,應該都是指好書。今天,我們談到的書,應該說也都是“好書”。這些好書會像營養品一樣滋潤我們的心靈,像朋友一樣陪伴我們的人生,像窗戶一樣打開我們的世界,給我們力量、勇氣和智慧。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和好書交朋友呢?
生活拓展
1.請家長為自己購買一本同學推薦的好書,要把這本書的內容跟家長介紹清楚。
2.在適當的時機,多開展幾次“推薦一本好書”“推薦一種好雜志(報紙)”的活動,使學生對讀書產生持久的熱情。
第二、三課時 習作
導入激趣,拓展思路
1.導語:同學們,我們已經寫了不少作文了,每一次都有內容的要求。有的同學說,要是讓我自己想寫什么就寫什么,那該多好!今天,就請同學們自由習作,寫自己最想寫的內容。
2.讀習作提示,想想自己最想寫什么。
3.教師小結:引導學生從內容和體裁兩方面體會習作的自由。如內容,可以寫人,可以寫事,也可以寫景;可以寫實事,也可以寫虛擬、想象中的事。體裁上,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童話、寓言,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詩歌。
自主習作
師生評議作文
1.交流自己寫了什么內容。
2.小組之內交流讀習作,選出大家認為比較優秀的文章,并說說好在哪。
在讀習作前,小組成員要把文章的特點講一講,以激發聽者的興趣。
3.同學讀自己的習作。根據實際情況,可體現以下特點:內容各異,體裁各異,語言流暢,內容具體。
4.教師推薦一篇有明顯優點也存在問題的文章,引導大家讀、修改。修改后再讀一讀。
5.自己修改習作。
拓展閱讀風格各異的小文
1.導讀:寫作文最好是有感而發,寫自己真實的想法,真正要說的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寫,這樣的作文才會感染人。我們來欣賞一下風格各異的幾篇文章,有的是專家寫的,有的是小學生寫的,相信一定會給你很大啟發。
2.自由讀文章。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日積月累
復習導入
1.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聽寫詞語。
3.互相糾錯。
讀對話,了解內容
1.自讀“我的發現”,想想從小林和小東的談話中,你知道小東有什么發現?
2.同桌分角色讀,進一步讀好對話。
談一談,小東有什么發現
1.談一談小東有什么發現?
2.誰還有相同的發現?
3.抓主要內容,你還發現有什么好方法?
學生自由談,肯定學生學習中注意發現總結方法。
練習用自己能掌握的方法概括短文的主要內容(在前幾個單元中任選兩篇概括)
讀課本中的歇后語
1.讀六個歇后語,說說發現了什么?
2.熟讀歇后語。
3.講解三個典故“關羽失荊州”“王羲之寫字”“周瑜打黃蓋”。如果學生知道,可請學生講一講。
4.背歇后語。
說說在讀書過程中,關于用歇后語的句子。教師出示幾個帶有歇后語的句子,讓學生體會歇后語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句子形象生動
1.“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沒有堅持不懈的努力,張小亞是不會取得這么好的成績的。
2.他對人了解得很深刻,講起某人的特點來,那真是王羲之寫字──入木三分。
3.你才有了一次好成績,看,一大意又落后了。這真是應了那句話:關羽失荊州──驕兵必敗。
第五課時 趣味語文
趣味語文
1.自讀兩個小故事,讀熟練。
2.你覺得趣在哪?說一說。
3.讀對子,反復吟誦,感悟趣。
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
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
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4.拓展作業:
把書中的故事講給家人聽。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搜集趣聯妙對故事,在語文活動課上講給老師和同學聽。
閱讀延伸
課外作業:讀選讀課文。
【小學四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9
小學語文《語文樂園四》教學設計03-19
小學四年級語文第二學期語文七八單元測試題07-08
語文《因小失大》教學設計09-15
小學語文《y w》教學設計(精選10篇)10-10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快樂王子教案設計08-13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18爭吵教案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