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社會與國家教學設計及反思
夏商西周的社會與國家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通過對“西周的分封制”的學習,明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內容,了解周王是如何通過分封制加強自己的統治的;了解夏商西周統治階級是通過軍隊、刑法的暴力鎮壓與思想上的禮儀教化等雙重手段來統治人民的;通過分析、運用“西周分封形勢圖”,增強識圖辨析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演說西周分封制,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歷史情境中,培養學生歸納、總結歷史知識的能力和歷史想像能力;通過參與設計“西周分封制示意圖”活動,學習采用多種方式表達觀點的方法,培養口頭表達能力;通過識讀運用“西周分封形勢”圖,增強識圖能力和根據圖表捕獲信息、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分封制”、“禮儀教化”等內容的學習,理解它們既有利于奴隸主階級的統治,又是中國古代“尊祖敬宗的孝親觀念”這一優良傳統形成的淵源。了解平民與奴隸的悲慘處境,激發學生尊重、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
學情分析: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分封制的主要內容。分封制是本課的主干,牽涉到整課知識的教學,與以后歷史知識的學習也有很大的聯系。
難點:理解分封制的內容和作用;理解禮儀教化對于維護奴隸制統治秩序的重要意義。
方法突破:通過情境創設,引導學生走進西周的社會,演說分封制、西周各個階層的情況,突出重點;通過探究活動,特別是學生繪制相關的示意圖,加深對分封制的理解,并體會分封制的重要作用;典型例子,讓學生對“祭祀”為代表的禮儀教化有較為深入的認識,理解禮儀教化對于維護奴隸制統治秩序的重要意義。
教法與學法導航:
教學方法:講述法、談話法、閱讀指導法、情景設置法、圖表法等方法。
學習方法:歷史演說法、識圖法、分組討論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學準備:
(一)教師準備
1.認真分析學情,了解學生對本課知識的認知水平和具備的能力,在此基礎上確定相應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等。
2.查閱相關書籍、網站,收集與本課有關的資料,并加以整理。
3.制作多媒體課件。
(二)學生準備
學生自主預習,對本課內容形成初步的認識。并利用網絡等多種有效途徑搜集積累相關的知識,豐富自我的知識庫。
教學過程:
導語設計:
俗話說:“江山易打不易守”。對于遠古時期各方面條件都很差的夏商西周來說,“守江山”更是困難重重。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才能使國家穩定長存成為擺在統治階級統治者面前的棘手問題。富有卓見和能力的帝王是如何做的呢?就讓我們回到古代,去尋找體驗吧!
一、巧設情境,演說歷史
活動安排:全班分成三個大組,分別代表周天子、諸侯和歷史評論家。小組分工合作、整理所分的內容,形成觀點。每組出一名代表來演說,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演說內容:
一組:假如你是周天子,你會采取怎樣的措施來鞏固剛剛建立的國家?
二組:假如你是西周的某一個諸侯,你會擁有怎樣的權利義務?
三組:假如你是一位歷史學家,對于西周的固國措施會給出怎樣的評價?
活動:學生閱讀教材,整理、歸納。小組內交流合作,補充完善自己的觀點。教師巡視,聆聽學生們的交流,適時進行點撥指導。
演說歷史:
同學們進行了認真細致的探究學習,也都形成了自己的合作成果。下面,我們就來演說歷史。
各組學生代表講述:
周天子:我西周建立了,看看我們國家的處境,周邊的“蠻”、“夷”、“戎”、“狄”等嚴重威脅我們。(結合西周形勢示意圖進一步凸顯周邊少數民族政權對西周的威脅。形象、直觀)為此,我采取分封制。“授民授疆土”與諸侯,諸侯也可以把本封地內的民眾和土地逐級分封(展示制作的示意圖1):
圖1:
這樣,在重要的地區建立起統治據點,形成對全國的控制網。(展示制作的示意圖2)這樣就起到了拱衛王室的作用,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圖2:
諸侯:我從周天子那里得到土地和臣民,管理當地事務。必須服從周王的命令,定期到周室朝見、納貢和服役。我們諸侯國之間保持密切聯系,共同抵御“蠻”、“夷”、“戎”、“狄”的進攻,保衛周王安全。
史學家:“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對維護周王室的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結合教材西周分封示意地圖)
①分封分遠近。周初共分封71國,同姓諸侯40國,占據富庶地區、戰略要地和交通要沖。②通過逐級分封,編織起由中央向四方擴散的控制網絡,加強了對諸侯的控制。③打破了夏商時期眾邦林立的狀態,加強了周王室與各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系。④推動了邊遠地區的經濟開發和文化交流。
(方法指導:鼓勵學生拓寬思維視野,多角度分析問題,突破教材,如諸侯國的勢力強大,會威脅周王室的統治地位。)
小結:分封制的推行對鞏固西周的統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分封制從其作用來看,重點是防止了外來的入侵,在國家內部,西周的社會情況又是怎樣的?
二、走進歷史,體驗生活
夏商西周的社會是以血緣親疏關系區分尊卑等級的。在這樣的社會中,不同身份的人會有怎樣的生活經歷?讓我們走進夏商西周的社會中,去經歷、去體驗、去感悟。
(分組,每個小組代表一個階層:一組代表貴族;二組代表平民;三組代表奴隸。合作交流,整理歸納,每小組推薦一人為代表進行陳述。)
貴族:我們貴族階層包括諸侯、卿大夫和士。我們享有各種特權,往往兼任各級官員,是高高在上的統治階級。
平民:我們雖然屬于貴族階層,但沒有貴族應有的特權。我們被驅使進行大規模的集體勞動。幸運的是我們擁有生產工具和家庭副業。我們是農業和手工業生產部門的主要勞動者。
奴隸:我們的處境太悲慘了!我們主要來源于戰俘和觸犯刑法的罪徒,毫無人身自由,經常被王和貴族用于賞賜和買賣。更甚的是貴族們除了強迫我們做苦役外,有時還殺死我們,用作祭祀祖先的供品,或者為死去的貴族殉葬。“天子殺殉,眾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
看,這是我整理的數據:
河南二里頭遺址:30多具殉葬者的骨架
殷墟某墓葬:400多人
甲骨文記載,商朝后期殺人祭祀人數至少1.4萬
小結:分封制度猶如一座大金字塔(結合前面的分封制示意圖1),重重地壓在平民與奴隸的身上,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必然會引起平民和奴隸的強烈反抗,以周天子為首的奴隸主貴族又是以什么手段來維護自己的統治呢?又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
學生閱讀教材,整理歸納:軍隊、刑法、禮儀教化等手段。
明確:
軍隊:國家建立強大的軍隊,對內可以鎮壓奴隸或平民的反抗。對外征戰,抗擊外來侵略。
刑法:制定了殘酷的刑法,如墨面、割鼻、斷足、斬首等,對反抗者形成強大的威懾。
禮儀教化:通過祭祀祖先的禮儀活動,教育感化民眾,起到維護等級制度和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
小結:“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禮儀教化配合暴力鎮壓,維護了西周統治。“祭祀”這種古老的儀式歷經千年,在今天依然發揮著其獨特的作用。以歷史為基點,讓我們走進今天的“祭祀”!
三、史政鏈接,學以致用。
學生:閱讀教材“祭祀”的資料。
(補充圖片:清明節祭祀祖先的圖片;漁民祭祀媽祖的圖片等;臺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回大陸到陜西祭拜黃帝陵的視頻資料等。)
問題探究1:為什么今天還保留這種習俗?
明確:這是中國人尊祖敬宗的表現,也是孝親觀念的體現。它可以增強血親意識和宗族凝聚力。
問題探究2:臺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回大陸的第一站就是到陜西祭拜黃帝陵。這說明了什么?對此,你的深刻感受是什么?
學生談感受。
明確: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宋楚瑜此舉深受海內外華人的熱切關注和由衷的贊許。這表明海峽兩岸人民都同屬一根,都是炎黃子孫,實現兩岸統一是人民的熱切期盼。這件事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祭祀祖先能起到尊祖敬宗、增強血親意識和民族凝聚力、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也表明今天還保留祭祀這種習俗。感受成理即可。
課堂小結:走進夏商西周的社會,我們知曉了西周的分封制,體驗了西周不同階層的生活,認識到了禮儀教化對維護西周統治的重要意義。課下,希望同學們能向身邊的老人詢問你所感興趣的禮儀的起源及意義,讓歷史繼續走進我們的生活!
板書設計:
課堂作業:
1、有人說:“‘封邦建國’加強了周王室與各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系”這主要是評價()
A.世襲制B.禪讓制
C.分封制D.宗法制
2、下列反映西周歷史的電影場景,明顯不符合史實的是()
A.周王用青銅器祭祀祖先
B.王宮中擺放著玉器
C.某諸侯殉殺了數十人
D.某平民犯法,交納了贖金被免于刑罰
3、對西周時分封制作用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受封者有義務服從周王的統治,治理諸侯國
B.形成了眾邦林立、脫離中央統治的局面,阻礙了社會發展
C.推動了邊遠地區的經濟開發和文化發展
D.密切了西周與各少數民族的關系,穩定了對全國的統治
4、你認為在夏商西周時社會地位最低等的階層是()
A.卿大夫B.士C.平民D.奴隸
5、《墨子》一書中寫道:“天子殺殉,眾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這說明()
①社會等級界限森嚴
②天子、將軍和大夫等組成社會的統治階層
③奴隸毫無人身自由,處境十分悲慘
④奴隸成為祭祀的供品和貴族殉葬品
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③④D.①②
6、史書《左傳》記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表明在夏商西周時,國家的大事主要是( )
A.祭祀與發展農業B.農業與打仗
C.對外征戰和對內鎮壓D.祭祀與打仗
7、右圖為“夏商西周等級示意圖”,反映了夏商西周時期各階級階層的社會地位。你知道當時各階級階層分別是哪些人嗎?把每一等級的身份名稱分別寫在對應的橫線上。
8、閱讀下列兩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祭祀,是把酒、犧牲、稻黍和玉帛等物品奉獻給崇拜對象,以祈求神靈保佑、降福免災的一種儀式。早期祭祀以祭拜天地和自然神靈為主。周朝發展成維護政治統治的、嚴密的宗廟祭祀制度。其中,祭祀社稷體現了對國家命運的關注,祭祀祖先則成為維護宗法等級秩序、強化血親意識和增強宗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材料二:禮的原義是祭祀祖先、天神的儀典。西周初期,規定了一整套在衣食住行方面必須合乎尊卑等級身份的禮儀規范,并發展成指導人們行為的基本準則。
問題:
①你知道古代社會里是怎樣規定尊卑等級身份的?
②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你是如何看待歷史上的禮儀規范?
③清明節是中國人祭祀祖先的傳統節日。對于其中的一些不良風氣,你想說些什么?
(參考答案:1、C2、D3、B4、D5、A6、D7、、依次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隸8、①按照一套符合統治階級意志的禮儀規范劃分。②能從歷史的角度進行批判,言之有理即可。③點評:知史明鑒題,采取批判地吸收,自覺抑制的態度,言之有理即可。)
教學反思:
分封制及禮儀教化對初中學生來說是比較枯燥、抽象的概念,較難理解。運用歷史演說的方法,化抽象為形象,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走進歷史,深刻了解夏商西周的社會狀況,理解西周分封制的內容和意義。通過合作探究,充分理解“祭祀”的歷史作用以及對現實的影響,從而有效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教學中,教師注重學生多種能力的鍛煉和培養,如識圖能力,靈活運用圖片解決問題的能力,歸納總結能力等。每個環節完成,教師的及時歸納小結,提升了使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和理解,也為下一環節作了很好的鋪墊,整堂課環環相扣,嚴謹連貫。
不足與改進措施:分組演說探究,學生只對本組內的問題探究深入,理解深刻,對其他小組所探究的問題,則比較陌生,理解可能比較膚淺。可以每個小組都所有問題都進行探究,小組內充分交流,然后抽簽確定各小組演說的具體內容,這樣既能全面深入地探究問題,又可以通過其他小組的探究結論來補充、完善自己的探究結果。演說活動過于注重知識的再現,活動不夠生動,不夠靈活,影響了活動效果。可以加上動作、表情等方面的表演;也可以轉變角色來演說,如諸侯演說周天子,貴族演說奴隸,身份、地位變了,演說的語氣、情感也會隨之變化。這樣形式新穎,更利于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夏商西周的社會與國家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商不變的規律》教學設計03-03
七年級歷史上《夏商西周的更迭》教案范文(通用7篇)04-18
《我的家、你的家》小學美術教學設計09-18
《商的近似數》教學反思(精選13篇)10-11
最新《貓》教學設計與反思03-20
教學設計及反思(精選11篇)01-23
《塑料》教學設計反思(精選10篇)05-10
《祖父、后園和我》教學設計與反思06-15
博弈教學設計反思(通用10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