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的幻覺》的教學設計
《落日的幻覺》的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訓練閱讀能力,正確理解這篇文章的中心。
2、體會這篇文章語言的特點。
3、學習欣賞聲音,仿寫聲音。
【學習重難點】
1、體會這篇文章語言的特點。
2、學習欣賞聲音,仿寫聲音。
【學習流程】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頃()刻面頰()噴嚏()嘈()雜過濾()
2、解釋并掌握詞語
潛意識:
頃刻:
嘈雜:
充耳不聞:
視而不見:
絢麗:
3、細讀課文,整體感知。小組交流,合作探究。
這是一篇隨感式的小品文,它既有文藝性說明文的特點,又有散文的特點。在文中,作者都
聽到了哪幾種聲音?她對聲音有著怎樣的認識和感受?請把關鍵的語句、詞語勾畫出來,并作適
當分析。
4、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試著寫出段落大意。
全文可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
第二部分(~段):
第三部分(~段):
5、細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①可是,說也奇怪,當一個人長期習慣了一種聲音或者潛意識里抗拒某種聲音的時候,它們竟然也不知不覺地消失了。例如馬路上急馳而過的汽車聲,隔壁工廠轟隆隆的馬達聲,老奶奶嘮嘮叨叨的抱怨聲,久而久之,左耳進右耳出,人,開始了聲音的“過濾”。聰明的人,知道什么時候該聽,什么時候不該聽,這是因為他在“聽”的成長過程里,學會了選擇和思考,他聽進心里的聲音,不僅“好聽”,也是“有益的”——這些聲音,充實了他的生活,使他得到很多樂趣。
②可是,對一個不用心聽又沒有興趣聽的人來說呢?久而久之,就成了“沒有感覺”的人。當大家說“好”的時候,他盲目地跟著鼓掌,大家批評的時候,他也跟著搖頭。鳥啼蟲鳴,只是一種“聲音”,即使美妙的音樂,也只不過是幾種樂器的組合。想想看,如果一個“充耳不聞”的人,對外界的一切已經無動于衷,必然也是一個“視而不見”的人了。當一個人喪失了接收“世界聲音”的能力,不也正意味著這個人內心世界的封閉和退縮,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木頭人了嗎?
(1)選文談到了那兩種生活態度?
(2)請根據選文的內容,解釋文段①中“它們竟然也不知不覺地消失了”這句話的含義。
(3)為什么說“不用心聽又沒有興趣聽的人久而久之會成為‘沒有感覺’的人”?
(4)請用一個成語概括“當大家說‘好’的時候,他盲目地跟著鼓掌,大家批評的時候,他也跟著搖頭”這種人的表現,這個成語是:。
(5)我們應該怎樣選擇聲音?
(6)選段中說“聰明的人,知道什么時候該聽,什么時候不該聽”,請結合你自己的生活實際,舉例說明。
(7)假如你走入一片森林,想象一下你會聽到什么聲音,請用語言描述一下。
6、學會聆聽,仿寫聲音。
課文向我們展現一個多么奇妙的聲音世界,作者對聲音的描寫又是多么生動有趣啊!請同學們
仔細地用心地聆聽幾種聲音,把聽到的聲音和感受寫出來。
讀完本文,你有什么收獲或體會,把它寫下來。
【《落日的幻覺》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落日》教學設計03-19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落日》優秀教案(精選8篇)10-03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