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打針》教學設計
《丁丁打針》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認本課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3、教育學生愛護身體,爭做健康、勇敢的孩子。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能把課文讀正確。
2、會認本課10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我們每個人都會生病,那平時大家生病時最怕什么?(吃藥、打針)
2、教師小結導入:是呀,吃藥很苦,打針很疼,可不吃藥,不打針病就好不了。丁丁生病了,他和你們一樣怕打針。讓我們一起去聽聽《丁丁打針》的故事。
3、學生跟老師書空,板書課題并齊讀兩遍。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照著課文后邊的生字表拼一拼,如果還不認識,就圈起來。
2、同桌互相合作,問一問圈起來的字,如果兩個人都不認識,就先放一放。
3、自由讀
4、開火車識詞:打針、勇敢、舒服、準備、量體溫、揉揉、捏捏、按按
5、認字:生字寶寶急著跳出來,它們想讓你們認識它們,這樣吧,請幾位小老師考考同學們。把卡片發給幾個同學,他們隨機抽查。
6、再讀課文: 如果把生字寶寶送回家,你們會認出他們嗎? (1)抽讀評價(2)比賽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教育學生愛護身體,爭做健康、勇敢的孩子。
一、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丁丁打針》,請同學打開課本63頁。
二、朗讀課文,了解事件。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分段指名讀課文,評價。
3、了解故事內容。
(1)丁丁為什么要打針?
A、指名發言。
B、引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C、聯系自身經歷,讀懂第二自然段內容,了解生病時的癥狀。
(2)丁丁怕打針嗎?從哪看出來?
A、指名說
B、引讀課文第1、3自然段,體會丁丁對打針所產生的害怕與緊張的心理。
C、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3段。
(3)為什么這次打針之后,丁丁不怕打針了呢?
A、學生默讀課文4、5自然段。
B、指名說
C、集體評議,根據文中內容進行糾正或改錯,體會護士的善解人意以及高超的打針技術。
D、有感情的朗讀4、5段。
三、拓展延伸:假如自己生病了,需要打針,應該怎么辦?
(說一說)教師總結:打針并不可怕,打針是為了治病,我們大家都應該愛護自己的身體,做一個健康、勇敢的孩子。分角色有感情的朗的課文。
板書設計: 丁丁打針拼一拼問一問比一比猜一猜找一找查一查聽一聽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會寫8個生字
一、指導寫字
1、學字。
⑴出示大:請學生添一筆,能變成什么字?(犬、太、天)出示夫,請學生組詞。
⑵出示疼、病觀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出示有關病字框的字,發現帶有病字框的字的規律。
⑶出示檢、臉觀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給這兩個字組詞并換部首,變成新字。
⑷出示士:和那個字像?比一比士、土并組詞。
⑸出示張:請一位學生認讀,并說一說在哪見過?請班上姓張的學生說說自己的名字,再說說張除過當姓還能組哪些詞?
⑹出示體、休觀察,比較。
⑺出示護士捏捏丁丁的肩膀,按按丁丁的腰,接著又揉揉丁丁的屁股。請學生聯系上下文猜一猜按的讀音,并請班上會的學生通過證實按的讀音。
2、給生字找朋友并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詞造句。
3、讀字詞,做開火車的游戲。
4、描一描,寫一寫。二、當堂檢測:聽寫生字,請后進生到講臺上板演,其他學生在下面聽寫。
【《丁丁打針》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
設計分層教學目標設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