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實用文檔>認識常見巖石的教案

認識常見巖石的教案

時間:2024-10-09 22:33:53

認識常見巖石的教案(通用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認識常見巖石的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認識常見巖石的教案(通用8篇)

  認識常見巖石的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會用感官和工具認識常見的巖石,并能在觀察實驗中發現巖石的一些特征;

  2、能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觀察結果,能夠用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實驗等探索性活動。 科學知識:

  知道常見巖石在顏色、結構、軟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應中的不同特征;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意識到巖石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欣賞自然界巖石的美麗。

  教學重點:

  知道常見巖石在顏色、結構、軟硬和遇酸反應的特征。

  教學難點:

  會用感官和工具認識常見巖石,并能在觀察實驗中發現巖石的特征。

  教學準備:

  分組用的巖石標號標本;放大鏡、釘子、紙巾、記錄單;滴瓶、滴管、稀鹽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初步了解巖石。

  (一)了解巖石分布

  1.談話:請同學們一起來欣賞一些圖片。[ CAI出示:自然狀態下各種巖石圖片] 提問:這些圖片上都有什么?(石頭)

  說明:對了,是各種各樣的石頭,我們把這些石頭稱之為巖石。

  2. 提問:在自然界里,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巖石?(山上,水中,泥沙、土壤下) 通過人們的研究,現在我們知道:[CAI出示(文字結論并有音頻同步):巖石組成地球的外殼,有些巖石裸露在空氣中,更多的巖石被水、泥沙或土壤所覆蓋。]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常見的巖石[板書課題]

  (二)辨認巖石

  1.談話:要研究巖石,首先必須要學會辨認一些物體是不是巖石。老師這里收集了一些:[CAI出示:花崗巖、瓷磚塊、紅磚塊、水泥塊、砂巖、玻璃塊、頁巖、石灰巖、大理巖實物圖及名稱]。

  2.提問:看看它們是不是都是巖石?(不是,瓷磚塊、紅磚塊、水泥塊、玻璃塊不是)為什么說它們不是?(因為它們不是天然形成的。)

  3.小結:很好,巖石一定是天然形成的。

  二、研究巖石特征

  (一)討論操作方法

  談話:接下來我們將要逐一認識屏幕上剩下的這些巖石,為了便于稱呼,老師事先做了1~5的編號,而且給每組分發的巖石種類和相應編號都一樣。

  首先來看,老師手上的1號巖石——花崗巖,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對它進行最直接的觀察呢?(摸)[板書:摸]摸什么?(表面是否光滑)很好,還有什么最直接的方法?(看)看什么?(看組成巖石的顆粒大小)你想得真周到,可能有的巖石直接用肉眼看它組成顆粒大小比較困難,因此看顆粒時,我們可以借助工具——放大鏡。現在老師再強調一遍:最直接的觀察方法,同學怎么把直接用肉眼看顏色的方法沒想到呢?

  一看

  顏色

  1.提問:看什么?(看顏色)[CAI出示:顏色]

  2.它的顏色怎么描述呢?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師事先把它拍攝下來,并放大了,請看。里面有哪些顏色?(有肉紅或黃,有白,有黑)

  3.說明:我們可以這樣記錄[CAI出示:花斑狀(其中有肉紅或黃,有黑,有白)]

  顆粒

  1.談話:借助工具——放大鏡,在放大鏡下我們會發現組成這兩塊巖石(花崗巖與石灰巖)的顆粒大粗細不一樣,

  談話:除了可以看顏色以外,我們還可以看什么?(顆粒)[CAI出示:顆粒]要做到能仔細看清,我們還可以借助工具——放大鏡,在放大鏡下我們會發現組成這兩塊巖石(花崗巖與石灰巖)的顆粒大粗細不一樣,

  2.說明:所以我們確定顆粒粗細時,可對比著不同的巖石來判斷。

  二刻

  1.提問:除了可以用看的辦法來研究巖石特征外,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敲)為什么敲?(判斷巖石的硬度)

  2.介紹:在教室環境下,我們可以使用指甲或鋼釘刻、劃,看痕跡的辦法研究巖石的硬度。我們規定:用指甲劃,能留下明顯劃痕的巖石,硬度稱為軟;用鋼釘用力劃,幾乎都不能留痕的巖石,硬度稱為硬。

  3.提問:據此推斷,怎樣的巖石硬度稱為中呢?(用指甲用力劃不能留痕但用鋼釘劃能留痕的,硬度稱為中。)很好,你很會推理。過會兒我們就用這樣的方法和標準來確定各種巖石的硬度。[CAI出示:硬度]

  三滴

  1.介紹:為了鑒定巖石中是否含某種成分,人們還經常用在巖石表面滴稀鹽酸的辦法。

  2.演示、說明:因為這是同學們第一次接觸滴稀鹽酸實驗的方法,而且稀鹽酸有一定的腐蝕性,這里老師要做演示,請大家仔細看。

  請你做老師的助手,舉托著這本書表示課桌面

  (1)把巖石放在鋪有紙巾的桌面上,不要拿在手里;

  (2)手捏滴管的玻璃部分,而不是膠頭部分,因為你一捏膠頭部分,事先裝好的稀鹽酸就會流失;

  (3)對準巖石較新的斷面處,在距離巖石表面約1厘米的高度滴1滴,仔細觀察巖石表面是否冒泡;

  (4)為了讓同學們順利進行觀察,老師提一個要求,在同學們觀察并記錄好所有巖石的顏色、顆粒、硬度特征后,小小組長舉手示意,老師再發稀鹽酸。

  (二)實驗前準備

  1.提醒

  好了,大家了解了這么多觀察和實驗的方法,也研究了1號巖石,等會兒就請大家用這些方法來研究其他的巖石,操作時我們要注意些什么呢?(齊讀)

  [CAI出示:

  安全操作提示

  (1)刻劃時小心手指。

  (2)稀鹽酸有腐蝕性,千萬別滴在衣服或皮膚上。

  (3)在每個巖石的表面滴1滴就可以了。

  (4)用過了滴管,迅速放回滴瓶。

  (5)滴好稀鹽酸的巖石不要用手直接去觸摸,用紙巾擦干后才行。]

  2.檢查材料

  現在請小小組長從抽屜里拿出實驗器材,清點一下:標有1~5號的巖石各一塊,放大鏡一只,鋼釘一枚,紙巾一張,記錄單一張。如果沒有差錯,觀察、實驗開始。

  (三)觀察、實驗、匯報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1.請一個小小組的匯報員大聲匯報本組對花崗巖的研究,要求:一個組同學匯報時,其他組的成員仔細聽,對與本組不同的特征拿筆做記號,回頭補充、修正。[用CAI以文字方式顯示花崗巖特征:顏色:花斑色(其中有肉紅或黃,有黑,有白);顆粒:大,硬度:硬;遇酸是否冒泡:否]

  2.再請另一個小小組匯報你們對砂巖的研究。[用CAI以文字方式顯示砂巖特征:顏色:牙黃色,白色;顆粒:中,硬度:硬;遇酸是否冒泡:否。]

  (1)學生可能對砂巖的顏色有較大分歧,教師解說:砂巖的顏色各種各樣,大家說得都有道理。

  (2)學生可能對砂巖的顆粒有分歧,教師引導:怎么確定砂巖顆粒粗細呢?(如果沒有學生答得出,教師提示:請同學把砂巖分別和花崗巖、石灰巖比較,你會發現砂巖的顆粒比花崗巖的要細,但有比石灰巖的粗,因此我們可確定砂巖的顆粒為中等。

  (3)學生可能對砂巖遇酸是否冒泡有分歧,教師首先調查有多少學生出現以上現象,如果多的話,引導:請你把2號和4號巖石送交到講臺前來。(等4號巖石特征匯報后,再對比演示實驗)

  3.再請另一個小小組匯報你們對頁巖的研究。[用CAI以文字方式顯示頁巖特征:顏色:灰白,青灰;顆粒:細,硬度:軟;遇酸是否冒泡:否。]

  提問:組成頁巖的顆粒我們用肉眼幾乎看不出來,但你有沒有發現組成它的顆粒的明顯特征?(呈層狀排列)這是判斷此類巖石的重要標準。

  4. 再請另一個小小組匯報你們對石灰巖的研究。[用CAI以文字方式顯示石灰巖特征:顏色:灰白,青灰;顆粒:細,硬度:中;遇酸是否冒泡:是。]

  若有學生對遇酸是否冒泡產生懷疑(認為滴不冒泡),教師提問:你們有什么意見?(我們組滴了稀鹽酸后巖石表面沒有冒泡)教師還有哪些組的現象和他們組相同?(只有極少數的組得出不冒泡的結論)我們現場來論證一下,請你們組的實驗員同學拿石灰巖到前面來,我們當眾操作一遍。請你們大聲匯報這次的實驗結果(冒泡)那剛才是怎么回事呢?學生展開辯論(可能他們沒有把稀鹽酸滴在巖石的新斷口上,可能他們滴的稀鹽酸太少??)那為什么沒有滴在新斷口上巖石表面就不冒泡了呢?(巖石被風化的結果)你真了不起。 我想請剛才說2號巖石遇酸冒泡的實驗員到臺上實驗。

  所以我們實驗中“遇到問題時多動腦筋,抓住實驗的要領操作”很關鍵。

  同時我要對大膽地、實事求是地亮出自己研究記錄的同學表示欽佩。發現了這樣的問題,并解決了它,這真是一個意外收獲。

  5. 再請另一個小小組匯報你們對大理巖的研究。[用CAI以文字方式顯示大理巖特征:顏色:白;顆粒:中,硬度:中;遇酸是否冒泡:是。]

  學生可能對大理巖的顆粒有分歧有學生判斷為粗粒,有學生判斷為細粒,有學生判斷為中粒,教師引導:怎么確定大理巖顆粒粗細為中呢?(把大理巖分別和花崗巖、石灰巖比較,會發現大理巖的顆粒比花崗巖的要細,但又比石灰巖的粗,因此我們可確定大理巖的顆粒為中等。 有了上面的研究,如果我讓你不看編號,從這些巖石中很快認出大理巖嗎?(能)根據什么? (雪白的顏色和均勻的、粗細中等的顆粒)抓住顏色特征,不錯。

  你能從這些巖石中認出石灰巖嗎?根據什么?(顏色或顆粒,再結合遇酸是否冒泡特性)僅

  看顏色容易與頁巖混淆,僅看遇酸是否冒泡容易與大理巖混淆,所以可以結合顏色與遇酸是否冒泡兩個特征辨別石灰巖。

  你能從這些巖石中一眼認出頁巖嗎?根據什么?(薄層狀的結構)

  你能從這些巖石中一眼認出花崗巖嗎?根據什么?(花斑狀的.顏色和堅硬的質地) 同學們對巖石的特征抓得真準!

  三、拓展、總結、延伸

  1.拓展:人們常常根據巖石的這些特征去區分它們,運用它們。

  這里老師收集了一些生產、生活中應用巖石例子的圖片,請同學仔細觀察、欣賞。

  巖石與我們的關系真密切!你還能舉出哪些在生產、生活中經常使用巖石的例子?(建筑材料:建造石屋、石墻(萬里長城)、石橋、墓穴、水泥等;工業原料:從礦石中提煉各種礦物;藝術品原料:較常見是使用大理石;裝飾用途:一般切割打磨后使用,常見于建筑物外墻、內墻、地板、天花、家具及各類石碑等;寶石:可造成珠寶首飾,包括紅寶石、藍寶石、翡翠和各種玉石??)

  同學們說得真精彩。老師相信,課后,我們一定可以根據研究出來的特征到生活中去辨別它們,而不是再見到它們時只會以“石頭”相稱。當然,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種類的巖石,它們的種種特性有待我們大家用今天掌握的方法去發現。

  2.總結、延伸: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想了解有關巖石的哪方面的知識?

  附:

  常見巖石特征記錄表

  《認識常見的巖石》教學反思

  《認識常見的巖石》一課,要讓學生初步學會觀察、研究巖石的一般方法,并通過親自觀察和實驗,知道常見的五種巖石的特征。采用“教師引路,學生發現”的教學模式,不僅讓學生掌握了知識,而且培養鍛煉了學生自行獲取知識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教學過程中始終貫穿著啟發式。

  內容需要下載文檔才能查看

  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關于鑒別巖石的方法、五種常見巖石的特征,教師通過“你打算從哪些方面觀察這些巖石?”“以上各方面分別用什么方法觀察?”的問題來創設主動探究的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教師啟發學生根據舊知識自己找出巖石的特征,以及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認識這些特征,不僅使學生“學會”知識,還使他們“會學”知識。

  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就應當盡量讓學生進行獨立的實踐活動。放手讓學生進行獨立的探索活動有一定的難度,但正是這種“難度”,才能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比較、分析能力都得到鍛煉和發展。

  在學生獨立探索后,老師給出一定時間讓學生充分地、獨立地思考,并把思考的結果充分表達出來。通過討論,學生的探索結果得到了交流,互相啟發提高,自己找出了各種巖石的特征。這種安排,對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很有好處。

  二、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生的探索活動,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實驗材料的選擇,困難之處的點撥,關鍵之點的指導,研討過程的引導,都是由教師完成的。比如,用滴酸的方法鑒別巖石,學生沒有舊知識作基礎,是不能自己探索出來的,教師就把方法直接告訴他們。鑒別巖石硬度和滴酸實驗,是本課的重點、難點實驗,教師不但做了示范演示,還采取了出示“操作提示”的方法作指導,順利地突破了難點。在學生的研討活動中,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不以教材列出的特征為唯一標準,而是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對那些不明確或者錯的意見,老師不是簡單的否定,而是再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其再實驗或思考,引導得出正確結論。

  認識常見巖石的教案 篇2

  課程分析:

  本課是《巖石與礦物》單元的第一課。通過運用多種方法認識一些常見的巖石,能用不同的分類標準對巖石進行分類,初步了解巖石的形成,建立巖石的概念;并且初步學會記錄和描述自己的觀察結果,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觀察結果,由此達到《標準》中學生意識到巖石和人類的密切關系,愿意保護巖石等目標。在本課學習前,學生對巖石已有一定了解:他們知道在哪兒可以找到巖石,在家觀察過放在水里的巖石,有的從課外科普書籍上了解了許多關于巖石的知識,這些都成為本課學習的基礎。在本課的學習中,一方面學生將分享他們對巖石已有的知識;另一方面,還將以科學的方法和態度進一步觀察巖石,并把自己的觀察結果記錄下來。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生活,我們需要做的是教學準備和對教學內容的調整:一是淡化科學知識目標,而著重讓學生參與觀察巖石和給巖石分類等活動;二是不拘泥教材,學生具體認識哪幾種巖石、用哪些方法認識,教師應根據當地實際和學生實際充實教材;三是教學遵循開放性原則,整個過程不應局限在一節課進行,課前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巖石收藏活動、查詢資料等活動,課后可組織學生展開巖石標本制作活動和巖石手抄報等活動,使科學學習得到更有意義的延伸;四是為學生準備“有結構”的材料,主要有常見的巖石標本(假如學校沒有,可以課外組織學生采集當地的常見巖石,并指導他們把采集來的巖石洗凈、敲開,露出新斷面,做成巖石標本)、放大鏡、錘子、水、稀鹽酸等材料及有關多媒體課件。這些材料將為學生的認識過程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以期望學生在活動中得到多方位的發展。

  過程與方法:

  ●用多種方法仔細觀察巖石;

  ●用簡單的語言或圖畫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

  ●能按不同的分類標準給巖石分類。

  知識與技能

  ●初步了解巖石的分布,建立巖石的概念;

  ●能認識花崗巖、大理巖、砂巖等常見的巖石;

  ●知道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的生成過程;

  ●知道化石和煤層的形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愿意與他人合作并交流;

  ●從欣賞自然界中的石頭美景獲得美的體驗,從而熱愛大自然;

  ●從了解巖石的生成,意識到萬物是在不斷變化的,樹立正確的自然觀。

  教學過程設計:

  一、以多媒體激趣,誘發學生對巖石的原有認識

  1、播放課件,欣賞大自然中由巖石組成的美景。

  2、談話:你還在哪些地方看到過巖石?

  3、學生發言。

  4、談話:巖石組成地球的外殼,有些巖石裸露在空氣中,更多的巖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蓋。那么,你對巖石了解多少呢?把你對巖石的了解寫在活動記錄上。

  5、學生填寫活動記錄。

  6、組織交流學生關于巖石的已有知識。

  【評析】自然界有很多美好的東西,在此教師不失時機地運用媒體, 把學生帶到廣闊的大自然讓學生產生美好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喜愛祖國河山,熱愛家鄉的感情。并借此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為本課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辨別巖石,建立巖石的初步概念

  1、談話:大家對巖石了解這么多,那么哪些是巖石,哪些不是巖石你能分得清嗎?

  2、師生共同舉辦“巖石收藏展覽會”。

  3、學生當“小小巖石鑒定家”,找出哪些是巖石并簡單說出理由。

  【評析】師生共同舉辦“巖石收藏展覽會”,使豐富的材料呈現在學生面前,此時讓他們當“小小巖石鑒定家”,既激發了學生參與的熱情,又增長了見識,進一步認識巖石的特征,同時也發展了學生課外采集收藏的興趣,可謂一石三鳥。

  三、觀察巖石,能說出常見巖石的名稱和特征

  1、談話:現在同學們可以借助工具用多種方法仔細觀察巖石標本,并把你的觀察結果寫在活動記錄上,比一比誰的發現多。

  【說明】在此教師應向學生展示提供的一些觀察工具,并著重講解稀鹽酸的使用方法,科學課上強調大膽探索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是相當重要的。

  2、學生有序地領取所需材料并對巖石進行仔細觀察,填寫活動記錄,教師巡回指導、幫助。

  3、交流匯報觀察結果。

  四、給巖石分類,初步認識巖石的生成方式

  1、談話:現在你能把巖石分一下類嗎?你能想出幾種辦法?

  2、給巖石分類,把各種不同的分類方法記錄下來。

  3、交流巖石的分類方法。

  4、談話:你們想知道地質學家是按什么來給巖石分類的嗎?

  5、觀看多媒體課件。(介紹了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的形成過程以及化石、煤層的形成)

  6、談話:現在你能像地質學家那樣把你桌上的巖石標本分類嗎?

  7、學生嘗試再次分類。

  【評析】讓學生先自己給巖石分類,再與同學交流,了解其他同學的分類方法。在此基礎上讓他們了解地質學家給巖石分類的方法和理由,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發現的價值,知道他們離科學家并不遙遠,他們就是小科學家。

  五、課外延伸

  1、識別自己采集的巖石,制成巖石標本。

  2、編寫一份巖石廣泛用途的手抄報。

  教學片斷賞析

  交流對巖石已有認識的教學片斷

  師:現在交流一下,你對巖石已經了解了什么?

  生:巖石都很漂亮,有的巖石上還有各種美麗的花紋,里面還有十二生肖呢!

  生:巖石有各種顏色,還有的巖石是透明的。

  生:有的石頭拿在手里不透明,放進水里才透明。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

  生:有的石頭很值錢,像我爸爸上次買了一塊雞血石花了八百多元呢!

  生:像鉆石、水晶也是巖石,它們的價格就更貴了。

  生:石頭可以用來造房子、鋪路,還可以用來雕塑、刻圖章。

  生:古代人們用石頭做成兵器,還用兩塊石頭一擦,就會有火。

  師:你知道得真多!

  生:用石頭還可以燒飯。

  生:我還知道石頭有大理石、雨花石、花崗巖、音樂石…….

  師:音樂石?老師都不知道,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

  生:這種石頭在非洲,敲擊它會發出很多種聲音,所以叫音樂石。

  生:我知道在美國有一種會走動的石頭,科學家發現它下面有走動的痕跡,據考證,是自然形成的。

  生:我還知道在我國河南有一種麥飯石。有人做過實驗,把放在水里能使小魚的生命延長。

  師:你知道的真多,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在《我們愛科學》上看到的。

  師:真是個善于學習的好學生!

  生:我還知道,一些動物死后經過很長的時間,會變成化石。

  師:你看到過化石嗎?

  生:我沒有親眼看到過,但我看到過圖片,知道有恐龍化石、猿人化石、蜻蜓化石、三葉蟲化石等,科學家通過化石能知道很多地球上以前的事情。

  師:看來你對化石頗有研究,我真希望你也能成為科學家,通過化石來破解地球留給我們的一些難題!

  生:我還知道,科學家發現一種石頭,里面有地球上沒有的元素,因此稱它為“天外來客”。

  生:你講的是不是叫隕石?

  生:對。

  生:我知道,石頭在大自然中,經過不斷地熱脹冷縮,會裂開,最后變成沙子。

  師:真了不起,你怎么會知道這種變化的?

  生:我在電視上看到的。

  生:我知道科學家一般用刀刻、用指甲劃等方法了解巖石的硬度;用鹽酸滴在巖石上的方法了解巖石的耐腐蝕性。

  師:在以后我們對巖石的研究中,也爭取向科學家學習,好嗎?

  ……

  【片斷評析】學生不是一張白紙,而是帶著經驗來到課堂的,以人為本的教育應關注學生已有的經驗。奧蘇伯爾說:“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進行教學。”學生在與同伴興奮地交流中不斷地獲取大量信息,教師在此時應該創造和諧的氛圍,不斷地鼓勵,讓學生暢所欲言,教師在傾聽中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從而及時捕捉課堂生成信息調整教學,使教學少一點呆板,多幾分靈氣。

  教學手記

  科學教學應是一個開放的教學過程。這開放性在這節課上首先體現時間的開放性,科學課堂不應以一堂課的鈴聲為起點和終點。鑒于以往課前組織每位學生采集巖石活動的效果較差,這次改為巖石的收藏活動則要容易實施得多。學生大多都帶來了一定數量的巖石,當然還有些非巖石,這使得課上別開生面“巖石收藏展覽會”以及“巖石鑒定活動”得以順利實施。其次還體現在科學學習的空間的開放上,在科學學習中教師不應把學生束縛在課堂內,“我們不能把所有孩子帶到整個世界中去,但我們可以把整個世界搬進教室。”我們讓學生用語言把以往對巖石的認識帶進課堂,讓學生把各種場合搜集的石頭帶進課堂,用多媒體把大千世界的美石、奇石及巖石的形成帶進課堂……學生通過豐富的感性材料親近自然、欣賞自然,從而珍愛并善待周圍環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認識常見巖石的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初步了解巖石,知道巖石組成地球的外殼,一些巖石露在地表,更多的巖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蓋著。

  2、觀察常見巖石的標本,了解巖石的外形和特點。

  3、選擇一種常見的巖石,仿照花崗巖的示例,使用科學的語言對巖石進行準確、全面的描述。

  4、學會采集并制作巖石標本。

  【教學重點】

  1、認識巖石,通過觀察,了解巖石的基本特點。

  2、學會用科學的語言準確、全面地描述巖石。

  【教學難點】

  了解巖石的基本特點,學會用科學的語言,準確、全面地描述巖石。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本插圖、巖石標本、學生自己搜集的巖石、活動手冊上的記錄表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課本47頁上的一首小詩。

  你住在哪里?

  山峰、溶洞、海底……

  到處都有我的存在。

  你有什么用嗎?

  造房、鋪路、裝飾……

  我的用途可多啦!

  你的年紀?

  嗯——

  讓我想想。

  2、學生自由讀一讀這首小詩,想一想這首小詩描述的是什么物質?

  巖石。

  3、這首小詩寫出了巖石的哪些知識?

  這首小詩寫了巖石來自于山峰、溶洞、海底,巖石可以造房、鋪路、裝飾,巖石的年齡很大很大。

  4、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探究第五單元《巖石與礦物》,今天這節課,我們先來了解常見的巖石。

  5、板書課題:

  16、常見的巖石。

  二、學習新課

  活動一:初識巖石

  1、同學們,你們見過巖石嗎?你在哪里見過巖石?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2、學生說一說自己在哪里見過巖石?自己見過的巖石是什么樣子的?

  3、教師出示課本48頁有關巖石的圖片,學生仔細看一看,初步了解這些巖石的樣子。

  4、出示課本48頁下面的一段文字。巖石組成地球的外殼,一些巖石裸露在地表,更多的巖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蓋著。

  5、學生自由讀一讀這段文字,進一步了解巖石的有關知識。

  活動二:觀察巖石標本,了解巖石特點

  1、教師引導:巖石究竟有哪些特點?下面我們通過觀察一些巖石的標本,來了解一些常見巖石的`特點。

  2、出示花崗巖、砂巖、大理巖、石灰巖4種巖石的標本,引導學生看一看,初步了解我們本次需要觀察的常見巖石的標本。

  3、我們從哪些方面來觀察這些常見巖石的標本呢?又通過什么方法來觀察呢?

  全班交流,預設:

  使用放大鏡觀察巖石斷口上有幾種顏色,顆粒是大還是小。

  通過使用巖石在紙上畫線等方法,來觀察巖石是什么顏色的。

  通過敲一敲、聽一聽的方法,來觀察巖石相互碰撞的聲音是清脆的還是沉悶的。

  使用滴管在巖石上滴水的方法,來看一看巖石的吸水性如何。

  仔細觀察巖石,看一看巖石上有沒有氣孔、條紋或者其他花紋。

  觀察巖石上是否有動物或植物的痕跡。

  4、學生分小組進行觀察,一邊觀察,一邊完成活動手冊上的記錄表。

  5、全班交流,學生說一說本小組觀測的結果以及得出的結論。

  活動三:使用科學的語言描述常見巖石

  1、剛剛我們觀測了幾種常見巖石的標本,初步了解了這些巖石的一些特點,那么我們該怎樣對這些巖石進行準確又全面的描述呢?

  2、出示課本50頁上面花崗巖的描述范例。

  3、學生自由讀一讀這段文字,看一看這段文字是如何科學全面地介紹花崗巖的?

  預設:

  介紹巖石一般的從分布、組成、質地、聲音、吸水性強弱、是否有氣孔等幾方面進行。

  4、下面我們選擇一種巖石,仿造花崗巖的例子對這種巖石進行科學、全面、準確地介紹。

  活動四:采集并制作巖石標本

  1、展示各種各樣的巖石標本,激發學生制作巖石標本的興趣和意念。

  2、教師引導:看到如此美麗的巖石標本,大家想不想動手制作巖石標本呢?下面我們就來動手做一做巖石標本吧。

  3、課前,老師讓大家搜集了一些自己喜歡的巖石,下面請同學們把自己收集的巖石給老師看一看。

  學生展示自己課前搜集的各種巖石。

  下面,我們就把大家收集的這些巖石制作成標本。

  4、出示課本50頁的下面制作巖石標本的步驟圖,學生認真地看一看,了解制作巖石標本的步驟。

  預設:搜集→清理→判斷→裝盒→貼標簽。

  5、學生分小組進行實驗,按照制作巖石標本的步驟,對自己搜集的巖石進行清理、判斷、裝盒、貼標簽,然后形成巖石標本。

  6、全班交流,展示本小組制作完成的巖石標本。

  三、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初步認識、了解了巖石的一些基本的特點,學會使用科學的語言準確、全面地描述一些常見巖石。最后我們還按照步驟制作了一些巖石標本。課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通過查閱資料、觀察巖石等方法,進一步探究巖石。

  【板書設計】

  16、常見的巖石

  巖石的分布

  觀察、認識巖石

  描述巖石

  采集并制作巖石標本

  認識常見巖石的教案 篇4

  過程與方法:

  1、會用感官和工具認識常見的巖石,并能在觀察實驗中發現巖石的一些基本特征。

  2、能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語言、文字、圖畫等)記錄觀察結果,能夠用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實驗等探索性活動。

  科學知識:

  1、知道常見巖石在顏色、結構、軟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應中的不同特征;

  2、知道巖石的基本特征。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合作探究,認真細致觀察的科學習慣;

  2、欣賞自然界巖石的美麗,產生喜愛祖國山水的美好情感;

  教學準備:

  分組觀察實驗用的巖石標號標本。、放大鏡、小刀、燒杯、滴管、稀鹽酸、錄像或課件、盤子,學生準備:自己采集的各種巖石標本,查閱的有關巖石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 視頻導入 引出巖石

  1、(出示一塊巖石)問:這是什么?巖石

  2、哪些地方有巖石呢?請同學們看一段巖石的資料,播放錄像。

  3、指名講、補充小結:巖石在山上,在水中┈┈知道今天研究什么了嗎?板書:巖石

  二、研究巖石的特征

  1、今天研究的巖石被老師和別的東西放在一起了,你能找出來嗎?(盤子里有五塊常見巖石、磚、煤、玻璃、水泥塊)若找錯了則追問:它們是怎么形成的呢?

  2、你對這些巖石了解多少呢?

  3、它們的顏色怎么樣?交流、補充。

  過渡:它們的顏色不一樣,看來對于巖石的學問還真不少,還想研究巖石的其他問題嗎?

  4、小組討論研究巖石的其他問題,邊商量邊把你們小組研究的方法填寫在“我們的.記錄”這張紙上,桌上提供的材料可以用。

  5、交流學法:想研究巖石的什么問題呢?用什么方法研究?其他小組還有補充嗎?教師相機提出各種方法的注意點,如用錘子應到地面上輕輕敲擊巖石,頭部稍偏一點;用稀鹽酸做實驗時應注意安全不要滴在皮膚和衣服上,每塊巖石滴一小滴,手碰到鹽酸后不要揉眼睛,立即去清洗。

  6、學生開始研究巖石,教師親身介入研究活動。提醒填寫研究記錄表。。

  7、研討交流:

  (1)你研究巖石的什么問題?發現了什么?指名上臺交流。

  (2)你是怎么知道的?其他同學進行補充交流。

  動態生成的細化問題可能有:A匯報用放大鏡觀察巖石的顆粒組成時,哪幾塊是顆粒組成的?其他組發現了嗎?其他幾塊巖石是否也是顆粒組成的?B研究巖石的軟硬時,怎么發現它是較硬或較軟的?給巖石軟硬排排隊;C用稀鹽酸做實驗時,哪兩種會冒泡?其他組發現了嗎?設計疑問:為什么其他巖石不會冒泡?(問題盡量啟發學生提出)

  (3)小結:還有別的發現嗎?現在你對巖石了解多少呢?我們來開展一個搶答比賽,比比誰的反應快!

  三、搶答比賽識別常見的巖石

  1、 搶答比賽規則:老師說一個關于巖石的問題,同學們根據自己研究的發現搶答問題,誰搶答成功就可以獎到一本科學小書。問題如下:A哪一塊巖石看起來是花白的!B哪一塊巖石看起來是白色的!C哪一塊巖石比較起來是最軟的!D哪一塊巖石是白色且遇鹽酸會冒泡的!E哪一塊巖石是青黑色遇鹽酸也會劇烈冒泡!

  2、 相機總結出每塊巖石的名稱并小結:這些巖石就是我們研究認識的常見巖石(板書:認識常見)。

  四、機動:

  找一找生活中用到巖石的地方?說說用這些巖石的道理,能不能用今天研究的方法來把結果告訴我們。

  認識常見巖石的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

  1、指導學生了解采集巖石的方法,知道采集的地點。

  2、指導學生掌握認識巖石特征的方法。

  3、指導學生了解巖石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

  能力:

  培養學生分析鑒別事物的能力以及動手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老師提供巖石圖片和實物,學生自行搜集有關巖石變化的資料,使學生經歷尋找巖石變化痕跡的探索過程,并在活動中了解冷熱、風雨、植物等對巖石變化的作用。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假設——驗證”的科學研究過程,能夠根據現象,初步解釋自然界中巖石變化的原因。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培養學生珍愛祖國文化遺產的感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設計實驗方案,能夠根據現象初步認識自然界中巖石變化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大自然中有許多神秘、稀奇的事物。今天老師要邀請同學們一起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好,我們出發吧!(課件展示風化巖石:鐘乳石、蘑菇石、鵝卵石、黃山奇石等巖石)同學們欣賞了這么多的美景,想跟老師說什么呀?(欣賞并說出有什么想法。)

  二、猜想與假設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真了不得,雕琢出這么多千姿百態的巖石,那么,它們的模樣一直是這樣的嗎?(猜測巖石會不會改變模樣。)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科學來研究“巖石會改變模樣嗎?”(板書:巖石會改變模樣嗎?)

  1、猜測使巖石變化的因素。

  2、教師隨機分類板書:冷熱、水、風、地表運動……

  三、制定方案

  1、同學們剛才欣賞許多形態各異的巖石,請同學們設想一下,如果再過一千年、一萬年后,它們還會改變嗎?

  2、(板書:會)會是什么力量使巖石改變模樣的呢?

  四、實施探究

  1、同學們說了這么多使巖石變化的因素,你們能用科學的方法來驗證你們的說法嗎?那么我們就來研究同學們說的其中兩個因素。冷熱作用和水的作用使巖石發生變化的研究。其它的因素,同學們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設計模擬實驗驗證其它因素對巖石的改變。先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你們將研究那一個問題?是研究冷熱作用的,還是研究水的作用的、或者是兩個都想研究。選擇好之后,再討論你們將設計怎樣的科學方法驗證?(兩個模擬實驗同時進行)

  2、學生匯報實驗方法。

  3、其他學生修正實驗方法。

  4、同學們的設計方案真好,老師根據同學們的方案再給你們一些小提示。看看有哪些細節是同學們沒有注意到的。(出示提示)

  5、老師給你們已經準備了一些器材和實驗紀錄表,請各小組根據你們設計的方案,每組派兩位同學來領取。器材領到后,就請同學們開始動手研究吧!(生研究,師指導。)

  6、學生匯報實驗發現。

  7、聽了同學們的匯報,老師覺得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真棒!同時通過同學們的實驗研究,的確說明冷熱作用和水的作用能使巖石變化。除了這些,老師還要告訴同學們,植物的根和大氣也會使巖石改變模樣。(展示:長著植物的巖石圖片,師簡析。)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掌握鑒別巖石的方法,了解幾種常見巖石的特征。

  教學難點:給巖石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

  1、教師:巖石標本、實驗表格、小刀、放大鏡。

  2、學生:采集各種巖石標本并洗干凈,記好采集地點,搜集有關巖石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放巖石錄像。

  師:關于石頭,你都知道些什么?

  二、猜想假設

  生:展示自己帶來的石頭。

  師:(小結)這些石頭我們都稱之為巖石,它組成了地球外殼。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巖石。

  三:制定方案:

  研究各種巖石的特征。

  師:關于巖石你們想了解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師:歸納學生提問,確定今天研究的問題:巖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自己的研究方法。

  生:回答。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要研究的問題。

  生:分組研究桌上的.各種巖石,并填寫實驗記錄表。(教師要進行了解,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的需要,給予適當的指導、幫助。)

  師:引導學生對相互之間實驗情況、記錄進行交流、相互補充、完善、評價。完善對巖石的基本特征的認識。

  師:介紹新的認識巖石特征的方法:用化學藥品認識——鹽酸認識巖石的特征。(化學藥品先集中放,學生使用時,再由教師發給每個小組。)

  師:介紹鹽酸,強調鹽酸是化學藥品,有很強的腐蝕性,注意安全。介紹實驗方法:利用滴管,在巖石上滴1-2滴,然后觀察現象。

  生:分組實驗。(教師要進行巡視,注意學生的使用鹽酸的情況。)

  生:匯報實驗情況。填寫記錄表格。

  四、實施方案:

  認識巖石在生活中的應用

  師:巖石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師:播放錄像資料。

  生:說一說。

  五、展示交流

  動手玩一玩

  師:展示幾種不同的巖石標本盒

  生:看書:了解標本盒的制作方法。玩一玩

  師:布置課后采集巖石,自制標本盒的作業。

  六、拓展創新

  師:歸納總結。(注意既總結本課的知識點――巖石的特征,又總結研究巖石的觀察方法――利用感官、工具及其它物質如化學藥品,三方面的結合才全面了解一個物體特征。)

  師:大家感覺我們這節課上得怎樣,在剛才的研究中你還發現了什么問題?對于剛才提的問題,你們自己能研究哪些?可以怎樣研究活動?

  師生互評,提出課后自己想研究的問題及一些研究想法。

  教學反思:

  1、讓學生積極對周圍的事物進行探究,體驗動手的樂趣。

  2、通過學習,培養學生探索自然事物的興趣。

  認識常見巖石的教案 篇6

  一、目的要求

  1.指導學生掌握鑒別巖石的簡單方法,了解幾種常見巖石的特征。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比較能力。

  二、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 較標準的花崗巖、砂巖、頁巖、石灰巖、大理巖標本,每組各一塊,供分組觀察用。

  2. 放大鏡、小刀、銅鑰匙、稀釋的鹽酸及滴管,每組一個。

  3.花崗巖、砂巖、頁巖、石灰巖、大理巖的圖片或投影片。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談話:低年級我們玩過石頭,大家一定都很感興趣,今天,我們再來研究幾種石頭,找一找這些石頭的特征。(板書課題)

  學習新課

  談話:巖石的種類很多,老師今天為大家準備了五種巖石,放在你們的桌上,我們要通過觀察和實驗來找一找這些巖石的特征。(請學生觀察一下放在桌上、標有號碼的五種巖石。)

  1.指導學生觀察五種巖石的特征

  (1)觀察巖石的顏色

  談話:巖石的外表顏色很不同,有白、灰、黃、黑等單色的,也有幾種顏色混合在一起的,還有帶花紋的,你仔細看一看桌上的五種巖石,是什么顏色的,把觀察的結果記錄在課文的觀察記錄表中。 學生觀察后,可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以取得小組的一致意見。

  (2)觀察巖石的結構特點

  講解:巖石的結構是指巖石是一層層的,還是一粒粒的;是粗粒的,還是細粒的;是由同種顆粒構成的,還是由幾種不同的顆粒構成的。觀察時可用放大鏡仔細看一看,把觀察結果記錄下來。 學生觀察記錄。

  (3)觀察巖石的硬度

  講解:各種巖石的軟硬程度不同,我們這里把巖石硬度分成很硬、較硬、較軟三級,用小刀刻不動的巖石是很硬;用小刀刻得動,用銅鑰匙刻不動的是較硬;用銅鑰匙刻得動的是較軟。 學生用小刀、銅鑰匙分別刻劃巖石,并做記錄。

  (4)觀察巖石遇酸的反應

  談話:巖石遇酸是否會發生反應,有什么現象發生,請你試一試。學生實驗,并做記錄。(在使用鹽酸鑒定巖石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有些學生可能不熟悉“鹽酸”這個名詞,應該告訴學生這是一種化學藥品:②告訴學生鹽酸有腐蝕性,不要弄在手上或衣服上,往巖石上滴鹽酸時一定要用滴管,每塊巖石上只滴2——3滴;③在分組實驗時,為了安全,每組發的鹽酸量不要多并且要稀釋。)

  (5)觀察巖石的其他特征

  談話:除了上面的幾個特征,你們再觀察一下,巖石還有什么其他特征。(為了使學生真正認識一些巖石,教師應該放手讓學生獨立研究。教學中,不必局限于課文中的幾種研究方法,只根據這幾種方法研究的結果,并不足以概括出所有巖石的最明顯的特征。因此,應該鼓勵學生在這幾種方法的啟發下,從其他方面再找一些巖石的特征。)

  (6)全班討論,互相交流

  (在觀察完巖石特征以后,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可以小組為單位,選代表匯報觀察結果,對于不一致的意見,可以討論或重復進行觀察、實驗。 應鼓勵學生互相交流,因為巖石特征對于不同的學生來說可能只發現其中某一方面或某幾方面,通過交流,就可以把握得更準確,更全面。)

  2.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提供的五種典型巖石特征

  (這部分教學內容,如果課堂時間允許,應讓每個學生仔細閱讀,如時間較緊,可請幾個同學朗讀,其他同學認真聽。 教師應明確,課文給出的這些巖石特征并不全面,所列的`是巖石特點中最明顯、學生最易把握的,目的是讓學生把這些特征與前面自己的研究進行比較,為下一步鑒別、定名巖石做依據。)

  3.指導學生給巖石定名

  談話:我們觀察研究了五種巖石,得到了一些有關這些巖石的特征,我們又閱讀了上面這些標準巖石特征,現在請你把你記錄表中的巖石特征與標準巖石特征進行比較,說一說1、2、3、4、5號巖石,分別是什么巖石。 學生比較,在小組中進行討論。 匯報定名結果,教師總結。 讓學生把正確的定名填寫在書中空格處:1號是花崗巖,2號是砂巖,3號是頁巖,4號是石灰巖,5號是大理巖。 對于某種巖石的特征,不同的學生可能有不同的形容方法,他們用的詞可能互不相同,與課文中寫的很可能不一樣,但只要是符合那種巖石的基本特征,并能達到區分巖石的目的,就應該給予肯定。學生在對照標準巖石的特征定名時,可能定的并不準確,這沒關系,最后教師還可以把正確的名字告訴學生,重要的是使學生了解鑒定的方法。通過定名,可以對學生概括的某種巖石的特征是否正確加以檢驗。3.布置作業 課后到野外石山、河灘或建筑工地采集一些巖石標本。

  四、課后小記

  認識常見巖石的教案 篇7

  第四單元 巖石和礦物

  1、各種各樣的巖石 科學概念

  1、誘發學生對巖石的原有認識,建立巖石的初步概念;巖石是各種各樣的,在顏色、花紋、軟硬、輕重、顆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點。

  2、巖石可以按照不同的特點分成不同的類別。

  3、不同的分類標準其分類的結果也可能不同。

  過程與方法

  1.學生能夠以個人參與或小組參與為形式,獲得在附近尋找巖石的親身經歷。

  2.在課堂中能夠綜合運用感官對巖石進行直接的觀察,讓孩子經歷觀察巖石特點的活動過程,獲得觀察巖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并能描述自己觀察的巖石。

  3.能以巖石的某種特點為分類標準給巖石分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愿意與他人合作并交流。

  2.從欣賞自然界中的石頭美景獲得美的體驗,從而熱愛大自然。

  3.讓孩子獲得豐富的研究巖石的愉悅情感。

  教學重點:用一些標準給巖石分類。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巖石,能想出不同的分類方法。

  教學準備:

  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形式,收集各種各樣的巖石。教師也應該準備大量的常見的一些巖石,同時還可以準備一些本地區常見的巖石。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教師可以先播放一段關于地表巖石風貌的錄像片,和提供一些典型的圖片。

  1、巖石是地球的主要組成部分,到處可見。你平時在哪些地方看到過巖石?

  2、你玩過巖石嗎?你是怎么玩的?

  3、從今天開始,我們要研究巖石。出示課題:各種各樣的巖石

  二、探究過程

  1、開個石頭展覽會

  師:你的.巖石是從哪里找到的?請簡單介紹你的尋找經歷。

  讓學生先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再到全班進行匯報交流。

  2、觀察“我的巖石”

  師:你們的巖石真有特色,我也帶了一些巖石,你們想知道它們是怎樣的嗎?

  師:你們準備怎樣觀察?

  生:用眼睛看形狀、顏色、花紋;手摸的感覺;用鼻子聞氣味;……

  教師引導并板書:

  (1)用眼睛可以觀察巖石的什么?

  (顏色、形狀、條紋或花紋、斑點、大小等)

  (2)用手怎樣觀察?(摸)摸可以感覺到巖石的什么?(光滑粗糙程度)

  (掂)可以掂一掂它是輕還是重。(輕重)

  (指甲劃)看劃痕是怎樣的

  (3)用鼻子聞氣味?怎么聞?(靠近點、磨擦、輕輕敲打后再聞……)

  小結:討論了那么長時間,我們來回顧一下剛才討論的內容(重復觀察方法)。

  (教師指導學生完善、提高觀察巖石的方法,學生明確觀察巖石哪些方面的特征。)

  3、“我的巖石”觀察記錄

  (1)師:在觀察巖石的同時,我們還要做什么?(生:記錄)

  師:我們應該一邊觀察一邊記錄,我要看看哪位同學觀察的多,記錄也多!

  (2)教師巡視指導

  (3)大約十分鐘后,讓材料員整理觀察工具和巖石標本,組長指揮小組內部交流觀察發現。

  4、“我的巖石”觀察描述

  師:誰先來說說自己的觀察發現!

  學生匯報

  (要求按:我是用什么方法對巖石進行觀察的?我觀察到了巖石的哪些特征?)

  師:你們知道他觀察的是哪塊巖石嗎?

  學生根據他的描述,識別、尋找出相應的巖石。并對他的觀察方法和觀察結果進行補充或質疑。

  三、給巖石分類

  1、指導分類方法。

  師:你們能對它們進行分類嗎?又將按照怎樣的標準分呢?

  生:按顏色、形狀、光滑不光滑……

  2、給巖石分類。

  師:請大家在分類時思考以下三個問題:(出示分類提示)

  (1)我們是按什么標準分的?將巖石分成了哪幾類?

  (2)我們想到了多少種不同的分類方法?

  (3)不同的分類方法結果一樣嗎?

  學生分類,教師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巖石分類結果。

  學生匯報交流分類結果,說明分類標準。

  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教師取出一塊凝灰巖,

  問:這塊巖石屬于哪一類?為什么?追問:

  (1)有沒有一些巖石可以在不同的分類標準下歸入不同的類別?

  (2)有沒有一些巖石不屬于任何類別?

  四、小結拓展(播放雁蕩山地質錄像)

  教師繼續追問:為什么這些巖石是各種各樣的?

  師:下面請大家閱讀資料庫《巖石的成因和分類》,了解不同類別巖石在地球運動中的形成原因。

  1、學生閱讀

  2、觀看有關“世界地質公園”——雁蕩山的錄像。

  認識常見巖石的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11個字,會寫8個字。

  2.能力目標:通過閱讀能理解勘探員為什么把巖石稱作“書”。

  3.情感目標: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培養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閱讀能理解勘探員為什么把巖石稱作“書”。

  教學難點:

  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培養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課題,設疑激趣

  讀了課題,你們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把注拼音的生字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

  2.讀一讀課文,結合課文插圖,想想課文中寫了幾個人物,他們都是什么人,各叫什么?

  3.再讀讀課文,給課文找自然段標上記號,說一說“巖石書”指的是什么,為什么叫它“書”。

  三、讀讀議議

  1.指名讀1-5自然段,說一說2-5自然段這幾句話分別是誰說的,你怎么知道,再說一說這幾段中勘探隊員叔叔為什么說“巖石就是書”。

  2.指導讀6-7自然段,說一說這兩句話是誰說的,你怎么知道,你還讀懂了什么?

  3.指導讀8-9自然段,理解巖石書上“寫著什么?”理解“這塊陸地沉下去變成了大海”,“地殼又慢慢上升,這里又變成了高山”的過程。

  4.指導閱讀10-11自然段,理解“我們的祖國多么富饒”。

  5.讀最后自然段。聯系全文啟發學生對地質科學的興趣。

  四、指導朗讀

  1.在小組中分角色讀。

  2.各小組在班上分角色朗讀比賽,看哪組讀得好,進行評價,評價時要以鼓勵為主。

  五、指導完成課后第2題

  六、識字寫字

  1.鞏固生字,用卡片認讀,插讀,組詞讀,學生自主記字形。

  2.寫字指導。

  (1)讀我會寫的生字。

  (2)給生字組詞。

  (3)同桌交流用自己的方法記憶生字。

  (4)老師講解每個生字的重點筆畫并在填字格中的位置。

  (5)學生書寫,老師巡視,單個指導

  七、布置作業

  完成課后第3題“填一填”。

  讀“詞語花籃”中的詞語,再從課文中摘下喜歡的詞語寫在空花朵上。

  小練習:

  給下面形近字注音組詞。

  象——()那——()漫——()

  像——()哪——()慢——()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認讀生字詞。

  2.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二、導讀課文,點撥釋疑

  1.朗讀課文,用筆標出共有幾個自然段,思考:課文主要寫了誰和誰的對話?

  2.自由讀課文,找出勘探隊員叔叔說的話,反復讀一讀,說說從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組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4.學生匯報,朗讀文段,隨機指導朗讀,重點指導學生讀好第9、11自然段,引導學生讀中了解巖石書的形成過程,感悟我們祖國的富饒、大自然的神奇。

  5.你有什么看法?請勇敢地提出來。

  三、回讀全文,總結感悟

  1.自由朗讀課文,然后用自己的話說說巖石書的形成過程。

  2.川川和磊磊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感想?

  引導學生理解“這本大書”的含義,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懂得細心觀察周圍的事物,認真想一想,就會有新的發現。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1.同桌分角色練習朗讀。

  2.自找伙伴分角色朗讀,面向全班同學分角色表演讀。

  五、拓展延伸

  你喜歡巖石書嗎?你還知道哪些特別的書?

  六、指導書寫先指導自學生字,分清結構,再重點指導書寫。

  七、布置作業

  1.查資料或上網查找有關動植物化石的形成過程。

  2.摘抄你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板書設計:

  7.巖石書

  哪里有書?巖石就是書

  有圖畫嗎?樹葉、貝殼、小魚

  寫著什么?大陸—大海—高山

  有什么用?為祖國找到更多寶藏

  教學反思:

  《巖石書》這篇課文,通過小朋友川川和磊磊跟勘探隊員的對話,講述有關巖石書的故事。課文是以對話的`形式來寫的,于是我把教學重點放在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上。但課文中對話的提示語有的在前,所以,在分角色朗讀之前,要先引導學生結合課文插圖,讀懂那句話是哪個角色說的,特別對沒有提示語的對話,要引導學生通過說話的內容來確定是誰說的話。然后讓學生在小組中分角色試讀。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讀、師生分角色讀、小組派代表到講臺上賽讀等形式進行朗讀訓練。我注意讓每個學生都有充當角色朗讀的機會,激發他們朗讀的興趣。通過朗讀,使學生懂得了為什么叫“巖石書”,巖石書上“寫”著什么,告訴我們什么,等等。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愛科學,愛地質科學的興趣。

【認識常見巖石的教案】相關文章:

巖石會改變模樣嗎教案03-20

《認識鐘表》的教案03-19

認識自我活動教案03-19

《毫米、分米的認識 》教案03-20

認識星期活動教案03-20

認識新伙伴的教案03-20

《分數的再認識》教案03-20

《認識自我》單元教案03-19

關于認識概率的教案02-25

《100以內的認識》優質教案03-20

用戶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