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蒹葭》的教案
關于《蒹葭》的教案
《蒹葭》教案
【課題】《詩經·蒹葭》的藝術特點賞析
【課程類型】基礎型課程
【教時】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復習《詩經》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價值、“六義”的概念;復習《詩經》結構特點:重章疊句、疊詞;熟悉中國古代詩歌一些常用意象。
技能目標:初步掌握詩歌欣賞、創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意象”;能夠分析出詩人運用意象所帶來的表達效果。
情感目標:充分為我國古代悠久的詩歌傳統感到驕傲、自豪;并體會古人表達感情時特有的含蓄之美、朦朧之美。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
在我們深入探討《詩經·蒹葭》的藝術特色之前,讓我們再次復習一下作為一個中國人不可不知的關于《詩經》的文學常識。出示幻燈片,限點擊出問題,請同學們一起回答,正確后再點擊出答案,并加以總結。(本部分約用時5分鐘)
問題1 《詩經》又名?反映了何時的詩歌作品?
回答1 《詩》、《詩三百》,反映了西周到春秋大約500年(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的詩歌作品。
問題2 《詩經》的“六義”按音樂類型和藝術特色各是什么?
回答2 《詩經》“六藝”是指“風、雅、頌、賦、比、興”,前三者是從音樂類型上分的,后三者是從藝術特色上分的。“賦”是鋪陳直敘,“比”是打比方,“興”是感物抒情。
問題3 《詩經》共有多少篇?“風”、“雅”、“頌”各有多少?
回答3 《詩經》共305篇,其中“風”共15國風160篇,“雅”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頌”分為“商頌”5篇、“周頌”31篇、“魯頌”4篇,共40篇。
問題4 人們常常“風騷”并提,它們各指什么?
回答4 所謂的“風騷”是指《詩經》中的“風(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成為中國古代詩歌乃至文學的代稱。
問題5 《詩經》是中國詩歌、文學史上什么流派的源頭?
回答5 《詩經是指中國詩歌、文學史上“現實主義文學”的源頭,而楚辭則是“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
問題6 《詩經·蒹葭》選自《詩經》中的哪一部分?
回答6《詩經·蒹葭》選自《詩經》中的《秦風》。
導入正課
1、讓我們再次齊聲背誦一下《詩經·蒹葭》,并感受一下這首詩在各個方面的特色與美。提示一下,這首詩的特色與美是全方位的,大家既可以從《詩經》固有的藝術特色,如“賦”、“比”、“興”,如結構形式特點上尋找,也可以從其他的藝術特點,如分析詩歌常用的系列術語,如“意象”的營造上尋找。
2、給同學5分鐘按照小組進行討論,如果討論熱烈可以適當延長3分鐘,在同學討論同時走進各個小組進行聆聽、指導,要求學生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點有所深入即可。
3、小組討論結束,進行匯報發言。由每一小組推選一名發言人介紹本小組結論。大致來說,以下幾點由于前面已經提到,應該多能回答出:
a、通過“溯洄”“溯游”的連用,側面刻畫了詩人追求的一往情深與執著、內心的焦急與憂愁。再結合最后的“宛在”,由這種一往情深與執著得到的始終卻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更突出了這種一往情深與執著多帶來的無盡的惆悵。
b、虛實相間,富于朦朧美。“伊人”的理解可以千千萬萬、彼此不同,是為虛也;詩人的追求是實的,感情的惆悵凄切是實的。虛實相間給了本詩巨大的想象空間。
以下特點需要同學結合已經學過的《詩經》結構上“重章疊句”、“疊詞”的特點和本詩所表達的感情,體會出這種形式上的特點在為內容、抒情服務時的作用。這種作用有“類屬化閱讀”價值,有舉一反三之效,因篇而異,特別重要。
c、通過“重章疊句”的運用、押韻、疊詞,一方面增加了句式的齊整、音律的優美,使之瑯瑯上口,收到一詠三嘆之效;另一方面,通過三次重復“溯洄”、“溯游”、“宛在”、“所謂伊人,在水……”,以及“為霜”、“未晞”、“未已”的變換,都側面刻畫出了詩人等待時間之長、追求之堅持不懈,并通過這種復現增加了全詩惆悵凄迷的興味。
最后,與本詩營造的“意象”有關,需要先介紹本詩意象,然后再介紹意象的概念及其在中國傳統文學中的廣泛運用:
d、本詩以“蒹葭”起興,由看見河岸邊蘆葦的綿長細韌想到了對“伊人”的感情,使詩人如癡如醉之情與秋霧迷離之景渾然合一;結合下文的反復追尋而不得,非常成功地營造出一種蕭疏清冷、彷徨凄切的意境,在中國文學史上首創了蒹葭悲凄肅殺的意象,為后人所師法。
e、描寫了河水的蒼茫浩淼、飄忽不定,更寫出了它把詩人與“伊人”隔絕造成的痛苦與無奈,結合《詩經》其他篇目(如《周南》的《漢廣》),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成功地創造了無情水阻隔有情人、在理想與現實之間設天塹的意象,東漢之《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即云:“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里?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同時更是牛郎織女傳說的濫觴。
f、善于營造意象。所謂意象,指客觀物象經創作主體獨特審美活動而創造出來的固化的一種藝術形象,是主體與客體、心與物、意與象的有機融合,是主觀情思與客觀物象相融合的產物,是融入了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或借助客觀物象表示的主觀情意。西方近現代藝術極其注重意象的營造:繪畫、音樂都有“印象派”、詩歌有“意象派”,中國古代文學評論也有“興象萬千”之說。
請同學們討論所知道的中國文學中的意象并解釋。最后出示幻燈片:中國古典文學中亦不乏意象,歲寒三友、四君子、杜鵑、蓮花、菊花、灞橋柳、月亮、香草美人、秋天、烏啼等等。(本部分大約20分鐘)
g、出示幻燈片進行總結、概括。(本部分大約5分鐘)
布置作業
1、繼續熟背《詩經·蒹葭》,尤其注意幾個生僻字,準備默寫。
2、比較《詩經·漢廣》和本詩的藝術特點有何異同。
【《蒹葭》的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關雎》《蒹葭》04-12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什么蟲》教案01-08
關于《勇氣》的教案03-20
飛天音樂教案10-31
《 西瓜船》教案11-17
人生多彩的教案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