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時期的對外關系》的教案
《兩漢時期的對外關系》的教案
教學目標
一、基礎知識目標
漢朝的外交與漢文化的影響。秦漢與朝鮮半島的往來;中國與朝鮮半島的貿易往來。秦漢時期的中日交往;中越經濟文化聯系。絲綢之路的開通;絲綢之路與中外經濟文化交流;海上絲綢之路。漢朝與安息的交往;漢朝與大秦的交往。
二、能力培養(yǎng)目標
通過對兩漢時期中國與朝鮮、日本、越南、安息、大秦等國交往情況以及當時這些國家歷史狀況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聯想習慣,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歸納中外歷史知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標
1.秦漢時期,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諸方面都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在對外交往中,中華文明的影響不斷擴大。
2.對外交往的過程,也是世界各地區(qū)、各民族相互學習的過程。在兩漢時期的對外交往中,中國的文化向外輻射,同時,中國人民也吸取和借鑒了其他國家(或地區(qū))的文明成果,發(fā)展了中華文明。
3.在世界古代和中世紀,人類基本上處于隔絕狀態(tài),各國之間聯系較少,但是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連接著當時世界不同的幾種文明。這在古代和中世紀史上,意義尤顯重大。
教學要點
一、與朝鮮的關系
1.兩漢與朝鮮的密切往來
2.中朝貿易的發(fā)展
二、同日本、越南的交往
1.兩漢與日本的關系
2.兩漢時期的中越經濟文化聯系
三、絲綢之路
1.絲綢之路的開通
2.絲綢之路與中外經濟文化交流
3.海上絲綢之路
四、與西亞、歐洲的往來
1.漢朝與安息的交往
2.漢朝與大秦的往來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兩漢與朝鮮、日本的關系;絲綢之路;漢朝與大秦的往來。
教學難點:中外交流中的相互影響。
課時和教具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關于本節(jié)的導入新課
建議教師:回憶本章的引言,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秦漢的歷史地位與當時世界各大文明區(qū)域歷史發(fā)展的大致情況,然后引入本節(jié)的授課。在本章起始教學時,雖然已經對本章導言作了教學處理,但是那時學生只可能初步地且較為被動地接受一些結論性的概念,經過前幾節(jié)的學習,掌握了一些具體史實,必然會對本章總引言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這樣導入新課,不僅可以使轉入本節(jié)的承接更自然一些,而且這時回憶導言的概述,溫故知新,可以幫助他們學會對已學知識進行概括、總結,加深理解,也使教學內容前后照應,形成整體。
轉入本節(jié)引言的教學,應使學生認識:在古代世界,人類形成了幾個相對隔絕、獨自發(fā)展的文明中心以及相應的文化圈,其中以中華文明為中心的東亞文明在兩漢時期又有了新的發(fā)展,這是漢朝對外交往比以前更活躍的基礎。這時,中國對外往來更加頻繁,活動的范圍也更大了,而且在中外交往中,官府間的外交活動也更加頻繁,這種使節(jié)往來又帶動與促進了民間往來。
二、關于“與朝鮮的關系”
朝鮮與中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朝鮮半島上逐漸形成一些國家之后,他們與漢朝就有正式的使節(jié)往來,而經濟、文化上的交流則一直非常密切。朝鮮半島上的居民創(chuàng)造了他們自己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同時,他們也大量吸取與借鑒中國的文明成就,發(fā)展了他們民族的文明。中朝友好交往與經濟文化的交流,對中華民族和朝鮮民族都是有益的。
講授本目內容時,學生應當了解到以下中朝交往的史實:其一,朝鮮與中國的關系很密切,交往從未間斷。在中原地區(qū)每有動亂之時,一些中國人就避禍而去,戰(zhàn)國紛爭與秦漢之交時有許多中國人到朝鮮,東漢“靈帝末,……百姓苦亂,多流亡入韓者”(《后漢書東夷傳》)。三韓則多次派人赴漢朝。這些往來對朝鮮文化的發(fā)展有著較大的影響,辰韓就吸取與借鑒了秦漢文化的先進成果。其二,中朝經濟貿易往來頻繁密切。朝鮮特產輸入中國,中國鐵器、銅鏡、漆器等輸往朝鮮。這樣的經貿往來,使雙方互通有無。中國的文明當時處于世界先進行列,對朝鮮的發(fā)展進步也產生了影響。
三、關于“同日本、越南的交往”
日本是中國一衣帶水隔海相望的近鄰,日本列島上,很早就有居民生活。很早以前,中國人就知道日本,就有了交往,水稻和鐵器也由中國經朝鮮傳到日本。
本目內容以漢朝時人們對日本的了解與兩漢時期中日交往為中心,展開了這一時期的中日關系的敘述。第一,人們對日本的了解。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余國。”《后漢書東夷傳》也有這樣的記載,看來這是一些部族國家。當時,中國人已經知道日本列島居民生產、生活的一些情況,并且中、日之間也有一些聯系。第二,中日之間的交往。徐福(或作徐,音fú)浮海東渡的傳說,在中日兩國都是從古流傳至今,日本考古發(fā)現的一些工具、器皿的制作也有的同中國相似,兩者相互印證。漢武帝時,日本一些部族小國與漢朝已經有了通使關系;漢光武帝時,倭奴國得賜印綬(漢賜“漢委奴國王”金印已出土)。以后,倭國又遣使來漢。中日交往的歷史,既有中國正史記載,又有考古文物佐證。這種交往促進了日本生產和文化的發(fā)展。
關于中國與越南的關系。越南與中國山水相連,聯系更加密切。中國從越南輸入土特產和東南亞的珍稀物產,中國的鐵器、農耕技術、水利技術也傳到越南,中越經濟文化的交流,對兩國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都有積極影響。
四、關于“絲綢之路”
兩漢時期,中國與西方之間的交通也日益發(fā)達,古代世界的東方與西方的幾個文明地區(qū)聯系起來。中國的絲綢馳譽世界,中國被稱為“絲國”,中西交通線也被稱為“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
本目的教學內容包括: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在講課時,主要突出絲綢之路。
關于“絲綢之路”,學生應當掌握的內容有:其一,絲綢之路的開辟。中國地處東亞,與西方遙隔萬里,且又有高山、沙漠屏障,路途多有險阻。張騫出使西域,對絲綢之路的聯通,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自此以后,中西交通日漸發(fā)達。強盛的西漢政府對于絲綢之路的暢通也很重視,“自博望侯(張騫)開外國道以尊貴,其后從吏卒皆爭上書言外國奇怪利害,求使。天子(漢武帝)為其絕遠,非人所樂往,聽其言,予節(jié)……以廣其道”,并且設置亭站,“西至鹽水,往往有亭,而侖頭有田卒數百人,因置使者護田積粟,以給使外國者”(《史記大宛列傳》)。當時,世界各文明區(qū)域尚處于隔絕分散的狀態(tài),交通工具也很簡陋,絲綢之路卻溝通了東西方的交通。其二,對照地圖,弄清絲綢之路的走向和經過地區(qū)。其三,絲綢之路對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作用。中國的絲綢、鐵器,以及許多生產技術,經過這條交通線西傳;“殊方異物,四面而至”,許多外國貨物由此進入中國;佛教后來也由印度經中亞、西域,沿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關于海上絲綢之路。秦漢時期,我國與東南亞及南亞地區(qū)的聯系,主要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其一,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中國南海浩瀚無涯、臺風肆虐,但是一些商人船舶不懼風浪,很早就往來于中國與東南亞之間。西漢中后期,漢朝政府也重視這條航路,派人遠航,直抵東南亞和南亞一些地方,海上絲綢之路就成了一條中外交通的重要航線。其二,海上絲綢之路的方向、大致航線與經過地區(qū)。其三,海上絲綢之路開通的意義。它加強了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各國的關系,特別是官方的經濟交流與民間的海上貿易更加活躍,擴大了秦漢文化對外的影響。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通,還從海路溝通了東、西方外交聯系,拓展了中國、亞洲瀕海地區(qū)、歐洲一些國家的外交活動范圍。
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都正式開通于兩漢時期。當時,中華文明的影響、漢朝政府的外交活動與中外經濟交流、文化交流,都有了明顯拓展,開始突破僅限于周邊近鄰的范圍,走向西亞、歐洲和北非。
五、關于“與西亞、歐洲的往來”
兩漢時期,羅馬帝國、安息、漢朝都曾盛極一時,發(fā)展了各具特色的文明,絲綢之路貫串這幾個文明地區(qū)。自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開通以后,各文明中心之間的聯系比過去緊密一些,直接的外交活動也開始了。
首先教材簡介了安息以及安息與漢朝的聯系。安息是地處絲綢之路中段的西亞大國。“武帝始遣使至安息”,他們也“發(fā)使隨漢使者來觀漢地”,兩國已有正式的使臣往來關系。由于安息地處絲綢之路中段,這一優(yōu)越的地理條件,使它成為羅馬帝國與漢朝之間的中轉站,安息商人多從事轉手貿易。
接著教材講授了漢朝與大秦(羅馬帝國)之間的外交活動,突出介紹了雙方都有直接交往的愿望以及東漢甘英使大秦未果,大秦安敦王朝遣使來漢的史實。公元1至2世紀,羅馬帝國處于疆域最大、經濟最繁榮的“羅馬和平”時期,羅馬文化發(fā)達昌明,與秦漢文明,東西相互輝映。中國古代史書的記載,說明當時中國與歐洲開始有了直接往來。
小結、兩漢時期,中國對外交往活躍起來。既要看到漢朝在社會發(fā)展、經濟文化發(fā)展諸方面處于世界先進行列,成為東亞文明的中心;同時又要看到人類各文明地區(qū)各具特色,中外交往使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文明進步都受到有益的影響。
【《兩漢時期的對外關系》的教案】相關文章:
命題及其關系數學教案設計03-20
團關系轉出證明02-25
《分數和除法的關系》教學反思05-07
關于同事關系的總結(精選5篇)03-30
中國大學與英國大學的對應關系總結03-20
論十大關系的讀書報告02-01
關于宿舍矛盾與人際關系的心得體會03-04
三角形三邊關系教學反思(通用12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