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教案(精選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教案 1
一、教學目的
1.知識與技能
⑴能舉例說明主要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并分析其產生的原因。
⑵掌握人類對水資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問題,了解一些保護、合理利用水資源的成功經驗。
2.過程與方法
⑴通過分析“世界淡水資源豐缺狀況圖”和“中國淡水資源豐缺狀況及主要跨流域調水路線圖”,了解世界和我國淡水資源的空間分布。
⑵思索解決地區性水資源不足的辦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⑴懂得淡水資源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
⑵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在自己的生活中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
二、教學重點
1.水資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
三、教學難點
1、我國南水北調各個方案的優缺點分析;
2、不合理利用地下水資源產生的問題;保護地下水資源的措施。
四、教學方法
案例分析法、讀圖分析法、啟發式講述法。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環節一:課程導入
展示有關泰國洪水、云南大旱的圖片。包括受災現狀、救災情況。
讀圖片讓學生感受,并由老師在討論中總結出“大量的洪水沒辦法利用,很多地方又嚴重缺水。”由此引入課題: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環節二:水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帶著問題探討:生活在水球上,為什么會缺水呢?
1.展示“地球上各類水體構成圖”,師生討論后得出:地球上的水主要是咸水,淡水部分本來就少,而大多數淡水是冰川水和深層地下水,人類難以利用。現階段方便利用的水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它們只占淡水的0.3%,只占地球水總量的十萬分之七。
2.展示“世界水資源分布圖”和“中國水資源分布圖”,引導學生讀圖,提問:
世界和中國,哪些地方水資源缺乏?(蒸發量大于降水量)
以中國為例,最干旱的地方最缺水嗎?為什么?(不是,華北地區水資源缺口大于降水最少的西北地區。)
結論:缺水的原因,除降水量與蒸發量之外,還和用水量有關,而用水量與人口密度、工農業集中程度有關。
3.閱讀一段資料
淮河穿城而過,守著淮河沒水喝,這是淮河流域居民生活的真實寫照。陳老漢就住在被固定在淮河岸邊的一艘小船上,每隔十天半個月,就要劃著小筏子到數里外的'蚌埠閘附近取水。取回來的水貯在水缸里,放上明礬澄清幾天才能用。平時洗衣、洗菜、做飯都得靠它。
讓學生討論:陳老漢家為什么飲水困難?為什么不喝淮河水?
結論:淮河被污染嚴重。
4.水是生命之源,卻又如此短缺,同學們見過或聽說過哪些浪費水的現象?
答案:工業利用率低、農業漫灌、生活浪費、市政建設造成水管破裂……
5.提問:住在水球上,還有很多地方缺水。造成水資源不足的原因有哪些?
讓學生總結,在老師的引導下得出結論:
⑴地球上可用的淡水比例小,僅占十萬分之七;
⑵由于氣候差異,水資源存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差異,干旱地區和干旱季節缺水;
⑶人口稠密,工農業用水量大也是重要原因;
⑷水污染嚴重,造成水資源減少;
⑸水資源浪費現象也十分嚴重。
環節三:解決水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合理利用和保護)
列出前面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一條一條地討論解決。
1、針對時間差異,季節缺水。——修水庫。
2.針對地區差異,如我國華北地區缺水。——跨流域調水,南水北調。
3.針對用水量大、浪費嚴重。——開源節流;提高水源利用效率,節約用水。
⑴海水淡化工程。(討論得出:可以以太陽能作為能源。)
⑵雨水截蓄工程。(P36案例,《北京城市雨水利用》,討論案例后的“思考”。)
⑶節約用水。工業上循環利用,提高利用效率;農業上推廣噴灌和滴灌;
生活上節藥用水;遵守《水法》,提高節水意識。
4.針對水污染現象。——依法排污,污水處理再利用。
⑴加強法制管理,污水達標排放。
⑵推廣污水處理工程,污水再生利用。
環節四:專題探索:水資源與生態環境的相互關系。
1.有些地區生態惡化,降水量比往年減少,旱災增加。
——退田還湖、退耕還林、退牧還草,這樣可以增加空氣濕度,增加降水,改變江河斷流、湖泊萎縮、濕地干涸的現象。
2.有些地區地下水利用過度。
讓學生討論:造成哪些問題?怎解決這些問題?
結論:
造成:潛水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區;地面下沉;沿海還會出現海水入侵地下水。
措施:限量開采,保持地下水位不下降;地表水和地下水搭配運用;回灌補源。
環節五:小結
水是生命之源,水資源利用中存在很多問題,造成水資源短缺和生態問題。我們要合理利用水這種寶貴資源,保護水環境,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練習:保護和合理利用水資源有哪些措施?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教案 2
一、課標以及課標分析
1、課標要求:以某種自然資源為例,說明在不同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數量、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
2、課標分解:①什么是水資源?衡量水資源豐歉程度的標準是什么?②世界和我國的水資源的時空分布?③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各怎樣影響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④水資源數量、質量如何對人類的生產活動產生影響⑤如何從開源、節流兩個方面來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了解水資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資源的具體指標。
②運用圖表說明我國和世界水資源時空分布特征。
③說明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意義。
④了解水資源面臨的問題和實現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閱讀有關資料和圖片,培養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
②通過案例分析和活動設計,培養學生思維方式,挖掘學生潛力,激發學生的求知精神。
③通過開展小組合作作業,倡導合作探究和個性發展,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樹立資源利用的可持續發展觀點。
②增強學生水資源的憂患意識,樹立科學的資源觀,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資源。
難點:說明在不同生產力條件下,水資源的數量、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
四、教學方法
學生自主學習、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教學法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手段
多媒體
七、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按學習小組分6人一組,共10組。
2、預習教材內容,按課本的活動和案例要求,由小組集體討論的方式,試得出答案。
3、搜集陳埭水資源狀況(水資源問題、如何解決等)。
(二)新課導入:
用一張圖片引入本節課的內容(沒有水就不能“活”)
(三)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 水資源及其分布
水資源是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資源,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們居住的星球有液態水的存在。水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源。那么什么是水資源呢?請同學閱讀書本上的第一部分內容,然后談談你對水資源的理解。
學生回答:廣義上的水資源是指水圈內的水量總體;狹義的水資源是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
問:這些淡水資源是不是全部能為人類所利用呢?
答:目前人類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教師總結:可見,陸地上的淡水資源本來就比較有限,加上這些淡水資源并不能全部為人類所開發利用,所以,“水的星球”實際上嚴重缺水。那么這些水資源是如何分布的呢?如何判斷一個地方水資源的豐歉程度?請同學接著看第一部分的內容,稍后進行搶答。
一、判斷題
(1)影響水資源數量的因素是徑流量。(錯,降水量和蒸發量)
(2)判斷正誤:衡量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水資源豐歉程度的指標:多年平均降水總量。(錯,多年平均徑流總量。)
(3)判斷正誤:降水量大、水資源活躍的地區,水資源豐富;降水量少、水循環不活躍,水資源貧乏。(對)
二、讀《世界各大洲的水資源》圖搶答:
(1)從大洲看,哪個大洲最多?哪個大洲次之?最少的是哪個大洲?
答:亞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
(2)各大洲按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由多到少的是怎樣排序的?
答:亞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歐洲、大洋洲
問:為什么非洲的降水量比南美洲多,而多年平均徑流總量卻比南美洲少呢?
答:雖然非洲的降水量多,但非洲的蒸發量卻比南美洲要大的多。
導出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的公式:多年平均徑流總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一 多年平均蒸發量
三、讀《中國水資源分布圖》搶答
1)、我國的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狀況
答:南方多,北方少;東部多,西部少
2)、我國水資源時間分布狀況
答:夏秋降水多,水資源較豐富;冬春降水少,水資源較貧乏
3)、導致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原因
答:受季風、地形條件的影響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1)影響水資源數量的因素:降水量和蒸發量
(2)衡量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水資源的豐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徑流總量。
多年平均徑流總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一 多年平均蒸發量
(3)水資源的分布規律
A、降水量大、水循環活躍,水資源豐富;降水量少、水循環不活躍,水資源貧缺。
B、從世界范圍看:按大洲說,亞洲最多(南極洲除外),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按國家說,巴西最多,俄羅斯次之,我國居第六。
C、從我國看:從地區分布上看,我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東部水多,西部水少。從時間分配上看,夏秋降水多,水資源較豐富;冬春降水少,水資源較貧乏。
承轉:由于水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源,因此水資源對人類社會發展影響很大。它的數量跟質量會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由于水資源的分布存在地區差異,從而影響了地區經濟的發展。
第二部分 水資源與人類社會
晉江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200~2000,受季風氣候的影響,降水量年內分配不均勻。徑流量自西北山區向東南沿海遞減,在經濟相對欠發達的西部西北部流域中上游地區是多雨徑流豐富區,水資源豐富,而在經濟較發達、人口稠密的下游沿海地區降水徑流少,水資源較貧乏。加上晉江工農業的發展對水的需求量的增加,導致晉江的水資源嚴重短缺,部分城鎮(如陳埭)出現了嚴重的用水問題。由此可見,水資源與人類社會的關系十分密切。
問:水資源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表現哪些方面呢?
答: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
問: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如何對區域經濟產生影響?
答:1、水資源的數量影響經濟活動規模的大小。
(同時要求學生從正反兩方面舉例說明)
2、水資源的質量也會影響一個地區經濟活動的效益
(同時要求學生從正反兩方面舉例說明)
在不同的時代,水資源的數量與質量對區域經濟的.影響程度有所不同。請同學閱讀教材P67,圖3.12“水資源利用的進步”回答:
(1)2000多年前,羅馬人用輸水渠,引用地表水發展農業生產,農業生產靠近哪里發展?
答: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低下,農業沿河湖地區分布
(2)1870年美國大平原的移民利用哪些水體發展農業生產,生產規模有什么變化?農業生產分布向哪里發展?
答:采用地表水,生產規模變大;農業生產開始向有豐富地下水的地區分布
(3)20世紀50年代以來,海水淡化技術發展使人類生產活動的范圍擴展到哪里?
答:水資源缺乏但又靠近海岸的地區
(4)從這個變化過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答:在科技較落后的時代,人類生產活動主要是靠近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發展;隨著科技的發展,拓展了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人類生產在沒有自然資源的地區同樣得到發展。
教師總結:可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對資源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小。水資源與人類社會的關系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但是隨著工業的發展,水資源的污染情況越來越嚴重,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就有陳埭的“水污染”事件。課前曾布置同學去搜索相關的資料,接下來我們請部分小組來分享他們的成果。分析陳埭水資源問題及導致這種問題的原因。
(學生上臺進行資料交流)
教師總結:可見科技進步、工業發展的同時,雖然給人類帶來了物質上的收獲,但是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增加,過度利用和污染等加劇了水資源短缺。
承轉: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類對自然資源利用的廣度和深度擴大了。隨著人口的持續增長,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水資源短缺形勢越來越嚴峻,如何合理利用水資源呢?
第三部分 合理利用水資源
探究一:解析以色列水資源利用的成功之處
1、以色列的自然環境適應發展農業嗎?
答:不適合,只有小部分是地中海氣候,其余多數為熱帶沙漠氣候,常年干旱少雨,不適合于發展農業
2、以色列如何將水資源由少變多?
答:1、開源:海水淡化;2、節流:采用噴灌與滴灌技術、加強對水資源的管理等
3、從以色列發展農業的奇跡中,對中國西北農業發展有何啟示?
答:采用噴灌與滴灌技術,發展節水農業
探究二:解析咸海的憂慮
1)咸海憂慮什么?
答:咸海的面積不斷減少
2)導致這種后果的原因是什么?
答: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為的原因,但主要是人為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人類無節制的地灌溉,特別是從咸海的兩大入湖河流——錫爾河和阿姆河中提水,導致咸海水量大減,湖面面積不斷縮小。
3)產生怎樣的后果?
答:使該地區大量動物滅絕,位于咸海湖濱的城鎮出現飲水短缺問題,傳統漁業衰落等問題。
探究三:我國華北平原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以及解決措施
原因:
1.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是導致華北地區水資源緊張的主要原因。
2.人口增長過快,工農業發展迅速,加劇了水資源緊張程度。
3.水資源綜合利用率低,浪費和污染嚴重。
4.生態環境惡化,干旱頻率加大。
解決措施:
1.加強對水資源的綜合管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
2、跨流域調水工程是解決華北地區水資源不足的根本途徑。
3、大力發展節水農業,積極推廣耐旱作物;改革灌溉技術,如實行管道輸水、噴灌、滴灌。
探究四:調查陳埭水資源狀況(題目由各小組討論自行確定)
本節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水資源有廣義和狹義之分,人類容易利用的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只是水資源的一部分,加上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使許多地方不同程度地缺水,制約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與人類活動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但科技進步又能對水資源的利用上又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如修建水庫、海水淡化等,然而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水資源的短缺,因此必須對水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途徑主要是開源、節流。但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要根據各地方的實際來采取開源節流等相應措施,才能令水資源“以少變多”,促進水資源的持續利用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八、布置作業
小組合作性作業:陳埭水資源的調查報告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教案 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運用圖表說明我國和世界水資源時空分布特征。
2、說明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意義。
3、說出實現水資源合理利用的措施。
【過程與方法】
1、培養讀圖分析的能力,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獲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
3、增強合作學習的能力,提高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懂得淡水資源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
2、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在自己的生活中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我國水資源的基本國情;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水資源問題及對策分析。
【難點】
水資源問題及對策。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利用多媒體展示有關泰國洪水、云南大旱的圖片。包括受災現狀、救災情況。讀圖片讓學生感受到“大量的洪水沒辦法利用,許多地方又嚴重缺水”。由此引入課題: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環節二:新課教學
一、水資源及其分布
【自主閱讀】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理解水資源的概念,淡水資源的種類及占全球水資源的比例。
【學生活動】讀教材圖3.10“世界各大洲的水資源”,回答問題。
1、一個國家或地區水資源的豐歉程度用什么指標來衡量?它與降水量、蒸發量之間是什么關系?(多年平均徑流量。多年平均徑流量等于降水量減去蒸發量)。
2、水資源最豐富和最貧乏的大洲各是哪個?(亞洲、大洋洲。)
【合作探究】引導學生讀“中國水資源分布圖”,完成以下問題。
1、我國水資源的分布特點有哪些?(空間分布:南方多,北方少;東部多,西部少。時間分布: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
2、導致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原因是什么?(受夏季風和海陸位置的影響)
【小組展示】請1個學習小組代表到黑板前展示合作學習成果,其他學習小組同學補充完善,教師進一步點撥提升。
【規律總結】(1)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水資源的豐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徑流總量。
(2)影響水資源數量的因素:降水量和蒸發量。
(3)我國水資源的分布規律:從空間分布上看,我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東部水多,西部水少。從時間分配上看,夏秋降水多,水資源較豐富;冬春降水少,水資源較貧乏。
二、水資源與人類社會
【合作探究】展示水資源與人類關系的兩組材料,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江南水鄉圖”和“西北草原圖”,“茅臺酒”“青島啤酒”和“農夫山泉”及其各自的水源地景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材料和教師展示的幻燈片,分析水資源如何影響人類活動?(水資源的數量會影響經濟活動規模的大小;水資源的質量會影響一個地區經濟活動的效益。)
2、結合材料和教材P62圖3.11“水資源利用的進步”,你得到什么啟示?(在科技較落后的時代,人類生產活動主要是靠近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發展;隨著科技的'發展,拓展了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人類生產在沒有自然資源的地區同樣得到發展。)
【小組展示】請1個學習小組代表到黑板前展示合作學習成果,其他學習小組同學補充完善,教師進一
步點撥提升。
三、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合作探究】
結合教材P69案例2——咸海的憂慮,分析下列問題:
(1)咸海的憂慮是什么?(咸海的面積不斷減少)
(2)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結果?這種結果會造成什么影響?
教師引導,師生共同總結。
環節三:鞏固拓展
以華北為例,說明水資源短缺產生的原因。從有利于當地社會經濟活動的角度,概括出人類合理利用水資源的科學措施。
【規律總結】分析水資源短缺的原因(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措施(開源和節流)。
環節四:小結作業
今天,我們主要學了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同學們課后搜集節約用水的方法并寫成小短文。
四、板書設計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一、水資源及其分布
二、水資源與人類社會
三、合理利用水資源
1、水資源短缺的原因
2、合理利用水資源的途徑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教案 4
一、課標要求:
“以某種自然資源為例,說明在不同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數量、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
課標解析:
1、本條“標準”旨在學習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2、本條“課標”要求以某種自然資源為例深刻認識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2⑶醫一步以歷史發展的觀點看待自然資源數量、質量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另外應注意滲透可持續利用自然資源的觀點。
二、教學內容分析:
以往的高中地理舊教材要么先系統講述資源的狀況,再分述各種自然資源的情況;要么把各自然資源的知識穿插到某些章節,再系統講述自然資源的知識。
本節教材主要介紹水資源的概念、水資源的分布、水資源與人類社會、合理利用水資源等幾個問題。教材對水資源的概念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作了解釋。水資源分布突出的特點是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教材從各大洲到中國,按多年平均徑流量作了詳細的分析和比較,并指出,造成這種地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空間分布不均。水資源與人類社會主要解釋水資源的數量、質量對地區經濟活動的影響,以及生產力水平對這種作用的影響;為此部分內容穿插實例和插圖,幫助理解。教材最后強調,世界和我國都有供水情況日益緊張的趨勢,要注意水資源的節約和保護;人們采取多種措施,力圖從開源和節流兩方面促進水資源的持續利用;教材安排活動題讓學生討論。
三、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對水資源接觸不少,有一定的了解,對水資源時空分布也不難理解。但水資源對經濟活動的影響,了解不多,必須重點講解;另外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還沒有形成綜合利用的思想。
四、教學目標:
1、了解水資源的概念以及衡量水資源的具體指標。
2、學會運用圖表資料說明全球和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
3、通過閱讀圖片,了解人類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利用水資源的數量、質量情況;
4、通過閱讀有關資料和圖片,分析常見的人類利用水資源的情況,理解合理利用水資源的意義;
5、樹立珍惜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懂得基本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策略;
6、通過收集資料分析水資源狀況,學會通過多種途徑、運用多種手段收集地理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應用于學習過程。
五、教學策略:
閱讀、分析圖片方法;結合實例分析、討論方法理解不同生產力水平下,水資源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影響;通過討論方式,使學生懂得合理利用水資源的途徑。
六、教學過程:
引入:今年,特別是入秋以來,我們從化市的鄉鎮普遍出現農田干裂,農作物減產,農民打井抽水灌溉的情景。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氣候干旱,缺水)除氣候干旱造成從化的缺水外,還有什么原因造成水短缺?如何合理利用水資源?這節課我們來討論這些問題。
(一)水資源及其分布
復習自然資源的概念和分類,引入水資源的概念。
提問:目前人類較易利用的淡水資源是什么?(河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再問:河水補給主要是什么?湖泊水、淺層地下水的補給又是什么?(都是大氣降水)
承轉:由此看出大氣降水量影響水資源的多少,由于降水量有時空的差異,導致水資源也有時空分布差異。
水資源豐富:降水量大,水循環活躍地區
水資源缺乏:降水量小,水循環不活躍地區
承接:由于人類利用的水資源主要是徑流,而多年平均徑流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發量,因此衡量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水資源豐歉程度標志是多年平均徑流量。
讀p66圖3?11“世界各大洲的水資源”回答:
(1)降水量多是哪些大洲?最少是哪個大洲?
(2)徑流量大是哪些大洲?最少是哪個大洲?
(3)為什么世界不同地區水資源不同?(降水量時空差異)
(4)我國水資源分布上有什么特點?
承轉:由于水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源,因此水資源對人類社會發展影響很大。
(二)水資源與人類社會
1、水資源的數量影響經濟活動規模的大小
出示“中國地形圖”,分析對比南方、北方氣候、河流、地形、農產品、交通方式的差異
南方
北方
氣候
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降水量多
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夏季高溫,降水量少
河流
河網密布,流量大,流程長,支流眾多
河網較少,流量小,支流少
地形
河流中下游平原、三角洲地勢平坦
平坦
農產品
著名水稻產區,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產區
小麥產區
水路運輸
內河航運發達
不發達
2、水資源的質量影響經濟活動的效益
例如:從化云臺山礦泉水廠位于水源充足,水質好的地方,降低開采成本,產品質量好,每瓶價格只需1元左右的亞洲礦泉水,但經濟效益高
討論:除水資源外,其它的自然資源(生物資源、氣候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等)是否也有這樣的影響?(有)
承轉:在一定的生產力水平下,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及其開發利用程度,會對社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但是在不同的生產力條件下,水資源的數量、質量對人類社會影響是不同的。
讀p67圖3?12 “水資源利用的進步”回答:
(1)多年前,羅馬人用輸水渠,引用地表水發展農業生產,農業生產靠近哪里發展?(沿河湖地區)
(2)1870年美國大平原的移民利用哪些水體發展農業生產,生產規模有什么變化?農業生產分布向哪里發展?(地表水、地下水;變大;有豐富地下水的地區)
(3)20世紀50年代以來,海水淡化技術發展使人類生產活動的范圍擴展到哪里?(水資源缺乏但又靠近海岸的地區)
(4)人類利用其它的自然資源是否也有這樣的情況呢?
小結:在科技較落后的時代,人類生產活動主要是靠近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發展;隨著科技的發展,拓展了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人類生產在沒有自然資源的地區同樣得到發展。
課堂討論:p68活動題我國西北地區與以色列比較,有哪些要借鑒的經驗?
承轉: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類對自然資源利用的廣度和深度擴大了。隨著人口持續增長,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水資源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如何合理利用水資源呢?
(三)合理利用水資源
1、水資源利用現狀
(1)需水量增長速度超過可供求量增長速度
案例2咸海的憂慮
(2)浪費與水污染嚴重
投影:過程與方法p72—73事件,回答1— 4小題
承接:面對水資源危機使人們意識到只有科學用水,合理用水,才能促進水資源的持續利用,才能促進社會持續發展。為此人們主要采取了開源和節流兩方面:
2、合理利用水資源措施
(1)開源:
(2)節流:
討論:書本p70活動
總結:從本節課可知,自然資源主要從數量、質量影響人類的經濟活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類經濟活動從靠近自然資源豐富地區,向遠離自然資源的地區發展,也使自然資源數量由“少”變“多”,從而大大拓展人類生成和發展的空間。同時必須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才能促進自然資源持續利用和社會持續發展。
練習:過程與方法p73—74學習檢測與自評
七、板書設計
(一)水資源及其分布
1、水資源的概念:
廣義:包括水圈內的水量總體。
通常:主要是指陸地淡水資源。
2、衡量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水資源的豐歉程度標志:多年平均徑流量
3、世界水資源分布不均
(1)大洲:最多亞洲,其次南美洲;最少大洋洲
(2)國家:最多巴西,其次俄羅斯,我國居第六
(3)我國水資源特點
南多北少,東多西少;(空間)
夏秋多,冬春少;(時間)
(二)水資源與人類社會
1、水資源的數量影響經濟活動規模的大小
2、水資源的質量影響經濟活動的效益
3、在不同的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數量、質量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影響
(1)在科學技術較落后的時代,人類主要靠近自然資源豐富地區發展
(2)隨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發展不一定靠近自然資源豐富地區
(三)合理利用水資源
1、利用現狀
(1)需求量過大
(2)浪費和污染嚴重
2、合理利用水資源措施
(1)開源:
(2)節流
八、教學預測:
通過本節課,使學生對自然資源有全面的了解,并且知道科學技術在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中的重要作用,促使學生努力學好文化知識。同時自然資源數量有限,必須合理利用和保護。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教案 5
一、教材版本:
人教版地理1
二、教材與學情分析:
據《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解讀》的分析,地理1還是側重自然地理,重點是闡明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共3節內容,筆者認為前兩節主要是從不同的空間介紹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水環境”的特點,而本節則側重于闡明人與水的相互關系。所以,樹立正確的水資源觀,認清當前全球及我國的水資源狀況,懂得科學、基本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策略和措施,無疑是本節的重難點。
其實,本節所涉及的知識點較多是學生已接觸、了解過的,但卻是較零碎的,所以本節課的學習主要是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整合、梳理并發現問題,再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對知識加以應用,從而解決水資源如何合理利用的問題。亦可使學生樹立珍惜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強化對人水關系、人地關系的認識。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讀圖分析數據明了水資源的概念。
2.結合事例了解水資源對人類發展的意義。
3.通過分析圖表資料認識全球和我國的水資源狀況,提高讀圖分析能力。
4.以我國為例,針對我國的水資源利用狀況,結合所學,學生合作探究我國水資源合理利用方案,進而歸納基本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策略和措施。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增強水資源的憂患意識,樹立科學的水資源觀,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
2.從全球和未來的角度認識環境,培養對環境、資源負責的觀念和行為。
四、教學過程:
基本思路:
突出地圖載體與啟發式教學,注重學生對知識的自我構建與應用。以“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地理思維過程構建本節課的程序與結構,結合一些典型的事例和圖片,運用信息技術,以加深學生對現狀的了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引入顯示一張著名的新聞圖片,講述相關的故事,指出目前世界范圍每8秒就有一個兒童因喝不到飲用水而死亡。
疑:世界真的沒水了嗎?如何能減少類似的事情發生?我想這是我們應該了解和思考的。
聆聽和思考
鋪墊:
認識水資源:
1.顯示三個數據讓學生賦予其所代表的意義,從而理解水資源的概念。
2.呈現相關事例或圖片,引導學生思考其與水資源的關系,使學生了解水資源于人類發展的意義。分析、思考、發表見解。
分析水資源狀況引出問題疑:既然水資源如此重要,我們不禁要問,我們所擁有的水資源是怎樣的?
請學生讀兩張漫畫和世界六大洲的水資源圖,分析歸納世界水資源狀況。
點:人口持續增長和經濟高速發展使水資源的供需矛盾空前激發。在這種矛盾面前,利益的驅使下,如果過度開發利用和污染水資源,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疑:到底如何合理利用水資源?
讀圖、分析數據,歸納作答。
看圖、感受、思考
探究問題;水資源如何合理利用1.感受奇跡,獲得啟示。仔細閱讀課本P68頁的“沙漠中的奇跡——以色列水資源的利用”思考討論兩個問題。
2.探究活動A:仔細“診斷”,為我國水資源的合理利用“開處方”。
3.探究活動B:集思廣益,制定節水行動計劃。看書、思考、發表看法
合作探究
分享、交流、質疑
解決問題:構建本節的知識框架
收斂思維,構建知識框架。
《水資源合理利用》探究活動材料
探究活動A:仔細診斷,為我國水資源的合理利用“開處方”。
材料一:下圖。
材料二:我國年產水量約2.8萬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擁有水量是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的第109位。我國有10個省、市、自治區的水資源已經低于起碼的生存線,那里的人均水資源擁有量不足1000立方米。
材料三:中國七大水系中日前極大部分河段污染嚴重,86%的城市河段普遍超標,全國7億多人飲用大腸桿菌超標的水,1.64億人飲用有機污染嚴重的水,3500萬人飲用硝酸鹽超標的水。
1.分析歸納我國的水資源狀況。
2.開處方:
各地區有針對性的措施南方地區
北方地區
西北地區
探究活動B:集思廣益,制定節水行動計劃。
節水行動
生活用水
工農業用水
其他;
第三節硝酸
探究問題框架:
1、硝酸的物理性質:(直接給出)
2、從硫酸得到啟示,硝酸有什么化學性質?(引導發現)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引入】我們學習了氮元素的單質、氫化物、氧化物,接下來我們學習氮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硝酸。我們首先學習它的物理性質。
【板書】第四節硝酸
一、物理性質
【展示】63%濃硝酸。
【展示】發煙硝酸。
【講述】質量分數為98%以上的濃硝酸在空氣里由于硝酸的揮發而產生“發煙”現象,通常叫做發煙硝酸。常用濃硝酸的質量分數大約是69%。
【指導閱讀】查硝酸的密度,熔、沸點。查常用濃硝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發煙硝酸”
【導入】比較一下硝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質,找出其不同點:
【觀察】色、態、氣味、掂輕重、打開瓶塞,觀察。得出結論:純硝酸是無色、易揮發、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比水重,能溶于水。
【觀察】空氣里揮發而產生“發煙”現象。
揮發性(沸點)
物理的量濃度
常用濃硝酸
易(低)
18mol/L
常用硫硫酸
難(高)
12mol/L
【導入】在化學性質上,濃硫酸的特點是具有強氧化性,硝酸是否也如此呢?下面我們學習硝酸的化學性質。根據硫酸的化學性質我們應該從哪幾個方面研究硝酸的化學性質。
【提示】注意與濃硫酸進行比較。哪一個劇烈。
【指導學生實驗】
【總結】初中我們已經學過硝酸的具有酸的通性,硝酸沒有吸水性和脫水性。我們今天主要從氧化性來學習硝酸的特性。
【板書】二、硝酸的化學性質
1、與金屬的反應
(1)與不活潑金屬反應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回答】酸性、氧化性(與銅、與碳)、吸水性、脫水性,常溫下,鐵、鋁在濃硫酸中鈍化
【學生通過實驗探究濃硝酸的氧化性】
【實驗:銅與濃硝酸反應】
現象:產生紅棕色氣體。溶液由無色變為綠色。銅在不斷溶解。結論:銅和濃硝酸常溫下反應劇烈,比銅與濃硫酸反應劇烈,銅與濃硫酸需要加熱,銅與濃硝酸反應不需要加熱。
推測產物,試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推導】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設疑】我們知道稀硫酸不能與不活潑的金屬銅反應,稀硝酸能不能與不活動的金屬銅反應呢?并與稀硫酸與銅反應進行比較。
【指導學生實驗】
【總結并板書】
3Cu+8HNO3(稀)=3Cu(NO3)2+2NO2↑+4H2O
【引導總結】濃硝酸與稀硝酸與銅的作用有何不同;硝酸與硫酸氧化性哪一個較強,從哪幾個方面表現。
【學生實驗探究】銅和稀硝酸的反應。
現象:產生無色氣體。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銅在不斷的溶解。無色氣體遇空氣變紅棕色。
結論:此無色氣體是NO。因為:此氣體遇空氣變為了紅棕色。
【推導】
3Cu+8HNO3(稀)=3Cu(NO3)2+2NO2↑+4H2O
【總結】濃硝酸生成NO2、稀硝酸生成NO氣體。濃硝酸反應速率快,不需加熱,稀硝酸反應速率慢,有時需要加熱。
濃硫酸與銅反應需要加熱,濃硝酸不需加熱。稀硫酸與銅不反應,稀硝酸可以反應。
可見,硝酸的氧化性比硫酸強。
【引導探究】冷濃硝酸與鋁、鐵活潑金屬反應的情況怎樣呢?
【引導探究】大家回憶,實驗室能否用稀硝酸制取氫氣?為什么呢?
【板書總結】1、與活潑金屬反應:在不生成稀硝酸中不生成H2、在濃硝酸中鋁、鐵鈍化。
【講述】除金、鉑以外,其余金屬全可被其氧化而溶解。
【介紹】王水的成分:濃硝酸與濃鹽酸的'混合物,其體積比為1:3。氧化能力極強,可溶解金和鉑。
【實驗探究】與濃硫酸一樣,鋁和鐵都濃硝酸中鈍化,即濃硝酸把它們的表面氧化成一層薄而致密的氧化膜,常溫下可以用鋁槽車裝運濃硝酸。
【回答】不能,因為硝酸的氧化性很強,NO3-起氧化作用。而不是H+起氧化作用。
【傾聽理解】
【引入】請大家用已學知識,推測濃硝酸能否與碳、硫、磷等非金屬單質反應?
【引導】推測碳與濃硝酸反應的產物,試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板書】2、與非金屬反應
【總結】規律:一般生成最高價酸或氧化物、NO2和H2O。
【討論】結論:可以。原因是:硫酸可以氧化單質碳等,所以濃硝酸也應該能氧化碳單質等。
【推導】C+4HNO3(濃)4NO2↑+CO2↑+2H2O
【講述】因為硝酸具有強氧化性,對皮膚、衣物、紙強等都有腐蝕作用,所以使用硝酸時,一定要格外小心,注意安全。萬一不慎將濃硝酸弄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用小蘇打(NaHCO3)水或肥皂洗滌。
【聽講、理解】
【展示】利用一瓶久置而發黃的濃硝酸的樣品,進行提問為什么發黃。
【啟發】可能有NO2產生,由于NO2溶于硝酸而變黃。
【啟發】如果是有NO2生成,那么硝酸的分解產物還必應有什么物質生成?
【引導】推測產物,試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板書】3.不穩定性:
【提問】硝酸應如何貯存?
【分析,討論】發黃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因為硝酸分解。
【探究】在HNO3中,由于氫元素和氮元素都處于最高價,又因NO2的生成,是氮元素的化合價降低了,所以只能是HNO3中,氧元素的化合價升高,因此,可能有氧氣生成。
【推導】
C+4HNO3=CO2↑+2NO2↑+2H2O↑
【回答】避光、陰涼處。
【小結】硝酸的特性是強氧化性和不穩定性。共同的特點是由于+5價氮元素得電子,被還原為低價態氮的化合物的緣故。
【課堂練習】
1.工業上如何貯存和運輸大量的濃硝酸
2.如何洗凈一支內壁鍍銀的試管?寫出反應的方程式。
3.從節約原料,保護環境的角度來分析,要制取一定量的Cu(NO3)2晶體,下列實驗設計中最合理的是
(1)Cu+濃HNO3─
(2)Cu+稀HNO3─
第三節農業的發展
教案示例1
——“農業的發展”
對“農業發展”的幾個專題,進行資料的收集以及分析處理、并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從中歸納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形成觀點,最后表達的過程。
(同上)
分小組學習法、討論法、談話法
計算機或投影儀(根據學校的具體狀況決定采用某種工具,主要是用來展示學生找到的資料)
[導入]今天我們在學習了農業的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之后,從更高的視角來綜合的了解農業發展的現狀和農業發展的前景。
[提出要求]我們采用分小組學習的方式,把“農業發展的成就”、“積極調整農業結構”、“科技興農”、“走農業產業化之路”四個問題作為四個專題,根據討論提綱,在小組里已進行了討論、交流。
每組派兩個代表就自己的專題進行講解,其他組的同學有什么不同意見和看法,可以自由提問。講解小組的其他成員也可以就提出的問題給予回答。
現在開始:
[學生活動]展開討論,各組學生按順序進行講解
[教師]適時給予鼓勵、引導及點評、
[小結]總結學生對前四個方面的講解,引出“農業發展的前景”這個問題。請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師講述,并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
[總結]對這次探究活動表示肯定;對同學的出色表現進行鼓勵,對講解好的同學給予點名表揚。
討論提綱:
第一組:農業的發展成就:
1.用圖片或舉例說明過去我國農業的落后情況。
2.用圖表說明我國主要農產品在世界的位次和中國糧食增長情況。
3.舉例說明是通過什么途徑取得巨大成就?
4.我國農業現在處在一個什么階段?從哪幾個方面說明我國處在這個階段?
基本思路和注意事項:
問題1:要求具體、真實的材料。可以讓學生回家問父母、爺爺、奶奶或熟悉農村情況的街坊鄰居。
問題2、問題3、問題4:參照教材相關內容。(鼓勵自己找資料,用圖片、照片或事例把要講的內容具體化)
第二組:積極調整農業結構
1.用生活中我們熟悉的例子說明農業結構的概念
2.讀“我國農業產值構成示意圖”詳細說明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副業所占的比例。
3.說明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副業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以此來分析目前的這種產值結構的不合理之處,說明為什么需要調整結構。
4.舉實例說明積極調整農業結構的成功經驗。
5.用圖片或更多的實例說明積極調整農業結構的成功經驗。說明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副業內部如何積極調整農業結構。
基本思路和注意事項:
問題1:弄清每天自己三餐吃什么?得出你自己的飲食結構。同理,弄清每天自己三餐里的食物都來自于哪些農業生產部門,得出農業的結構的概念。
問題2:看圖我國農業產值構成,從中可以得出各業在總產值中所占的比重有很大的不同。由學生直接讀圖說出。
問題3:隨著人民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飲食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你能說出有哪些變化?乳肉蛋奶水果蔬菜增加了,糧食減少了,現在的這種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結構就不合理了。應在保證農業生產的同時,需要大力發展牧業、林業、水產業,使農業各部門協調發展。
問題4:可讓學生先朗讀然后提問:為什么要把水稻改為其他經濟作物?讓大家一起討論。
問題5:可在網上或其他途徑得到一些圖片如:優質水稻田、優質棉田、優質果品產區、優質經濟作物、高附加值的經濟作物。家禽養殖,屠宰生產線加快優質豬、牛、家禽的生產等。
第三組:科技興農:
1.討論“袁隆平與雜交水稻”為我國和世界做出了什么貢獻,這說明了什么?
2.用圖片或更多的實例說明依靠科技興農。
3.介紹“楊凌模式”,為什么它被稱為中國農業科技的“硅谷”“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代表著我國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向?
基本思路和注意事項:
問題1:讓學生朗讀文章,然后討論,可和下面的問題合在一起討論
問題2:搜集圖片(搜集圖片:種子工程在溫室中工廠化生產優質種子。太空柿子椒,用先進手段培育新品種,綠色證書工程。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技術教育,地膜覆蓋。廣泛推廣先進技術。林木球果實采摘機器人,伐根機器人,嫁接機器人等。)
問題3:因為“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是集中了各方面多學科雄厚的科技力量,對動植物、旱作農業、環保農業、節水農業、水土流失等方面進行了綜合研究,是對農業這一大產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是發展優質農業的方向,因此代表著我國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向。
第四組:“走農業產業化之路”,
1.討論“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增收”。
2.為什么農產品收獲之后,并不馬上出售,而是以此為原料進行各種層次的加工,然后,推向市場,可以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請舉出生活中的例子說明。花生和花生糖的價格、棉花和服裝的價格差別。
3.從土地上收獲的農產品到市場提供的各種商品,是要經過一個過程的,在這個過程中主要經過哪些環節?請舉出生活中的例子說明。如,小麥到面包、糕點。這些環節是否都需要農民來參與。
4.讀“閱讀材料”:江蘇省捉擰縣經過農業結構調整,改變了過去單一依靠在、種植業,尤其是糧食生產的狀況。現在每年生產160萬頭豬、4500萬只禽,還有1.6萬多公頃蔬菜,有6000多公頃稻田養蟹,有5萬平方米的池塘養黃鱔。這么多東西能賣的掉嗎?肯定能!為了搞好商品流通,縣內建成了豬苗、水產、糧食、花卉等是十大市場,還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設了不少銷售點,更重要的是全縣有1.5萬農民經紀人,走南闖北,購進購出,使農產品沒有積壓,大家都說:農民經紀人起了大作用。
農民經紀人是一種什么樣的職業?
基本思路和注意事項:
問題1:讓學生朗讀文章片段,然后討論。也可和問題4合在一起討論。
問題2:放開讓學生自己舉例
問題3:放開讓學生自己舉例
問題4:農民經紀人是架在農產品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梁,他們的工作是購進購出,從農民那兒賣進農產品,再買給需要的消費者,他們賺取中間的差價。
第三節
一、農業發展成就
二、積極調整農業結構
1.農業結構的概念
2.困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業
三、科技興農
四、走農業產業化之路
五、農業發展前景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教案】相關文章: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教案06-19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的教學反思09-18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的教學反思07-17
備戰中考合理利用時間的總結07-30
《風力的利用》教案10-14
水資源開發利用及污染程度調查報告06-13
海水資源綜合利用稅收的調查報告07-18
教案示例浮力的利用10-31
浮力的利用的教案示例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