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第二教時教案
《鯨》第二教時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鯨的形體、種類、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慣,培養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2、學習“抓住事物特點,將事物寫具體”的方法,并領會“用具體數字”和“相比較”的方法去說明事物特點的好處。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了解鯨的種類和生活習性,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寫作方法。
2、難點:
鯨的進化過程。
【教具準備】
電腦軟件。
【教學過程】
一、設置懸念,喚起求知欲
軟件顯示“深海中的鯨”提問: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按鼠標,課題出。生齊讀:鯨。
設問激趣,引入新課:
師:你們知道它為什么叫“鯨”而不叫“鯨魚”呢?看上去明明是魚,怎么又不叫魚呢?你們想知道嗎?這節課
我們一起來解謎。
二、創設情境,講授新課
1、學習第一段:
⑴ 讓學生看軟件,問:你覺得它的體形怎樣?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用筆畫下來。
⑵ 出示習題一:
最大的鯨有__重,最小的也有__。我國捕獲捕獲過一頭的鯨,有__長,一條舌頭就有__大肥豬那么重。
要求學生口答,隨著學生的回答,用鼠標按出答案,并引導學生說說作者用“舉數字”和“相比較”的方法來說明鯨的大的好處。
⑶ 學生朗讀以上的句子。
⑷ 小結:
作者抓住鯨“非常大”這個特點,運用了舉數字、做比較、舉例子的方法來說明這個特點,具體清楚,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2、學習第二段:
⑴ 設問:大家看,鯨的身體十分像魚,又在海洋里生活,那它為什么不叫“鯨魚”呢?
⑵ 學生默讀第二段,思考上述問題。
⑶ 指名生回答。
⑷ 鯨是魚類還是哺乳動物,它為什么會在海洋里生活?
告訴學生什么叫哺乳動物,并舉例說明。
請看鯨的進化過程──(軟件顯示)。
抓住“陸地”──“淺海”──“海洋”三個詞,讓學生懂得鯨為了生存下來,就得適應這個變化的環境,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自身體形及器官也發生相應的變化,所以鯨漸漸地變成了魚的樣子。
⑸ 出示習題二:
在__,鯨的祖先生活在__。后來環境發生了變化,鯨的祖先生活在*近陸地的__里。又經過了__,鯨適應了__的生活。
學生填空。抓住“很遠的古代”、“經過很長的年代”、“漸漸”等詞語,讓學生看出鯨進化的過程是非常漫長的。
⑹ 把習題齊讀一次。
⑺ 學生看軟件提示練習復述“鯨的進化過程”,再指名學生復述。
3、學習第三段:
⑴ 指名讀第三段。
⑵ 說說鯨可以分幾類,是根據什么來分的?
4、學習第四段:
⑴ 自由讀第四段,看看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介紹鯨的生活習性的,并給段落分層。
⑵ 學生回答。(從吃食、呼吸、睡覺、成長四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
⑶ 齊讀第四自然段,思考:
須鯨和齒鯨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體會兩種鯨吃食的方法、過程。
⑷ 前面課文提到,鯨不是魚類,是哺乳動物,哪些習性可以說明?請認真看書找一找:
① 用肺呼吸:
看軟件認識須鯨和齒鯨呼氣噴出的不同形狀的水柱。
② 胎生:
這一節在寫法上有什么特色?(作者運用了具體數字來說明鯨的胎生情況和壽命之長。)認真讀讀有關句子。
⑸ 鯨睡覺時有什么特點?輕聲讀讀課文,找出鯨睡覺最明顯的特點,并畫下來。
挑選畫得好的,在實物投影儀上顯示出來,再出示軟件,使學生更清楚鯨睡覺的特點。(指導朗讀。)
想想鯨有哪些特點。讀課文的時候,通過語氣、速度的變化,突出和強調鯨的這些特點。
【《鯨》第二教時教案】相關文章:
《橋》第二課時教學反思精選03-13
白鵝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9篇)03-15
《黃繼光》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5篇)02-21
《少年閏土》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03-01
《時、分的認識》教案(通用10篇)02-16
《匆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范文(通用7篇)04-27
《秋天的雨》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13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