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考地理總結大全
關于中考地理總結大全
篇一:初中中考地理知識總結
七年級上冊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
一、地球的形狀與大小
。1)地球的形狀和大。旱厍蚴且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球體,平均半徑是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 (2) 地球是球體的有關證據:“站得高,看得遠”;“海邊看遠方來的船,先見桅桿后見船身”;“月食”;“地球的衛星照片”;麥哲倫環球旅行。 二、地球儀
。1) 經緯線和經緯度
①經線與經度:連接南北兩極的線。經線有無數條,經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的經線為0 °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經度的最高度數為180°。 ②緯線與緯度:和經線垂直相交的線。緯線也有無數條,到兩極等距離的緯線叫0°緯線 (又叫赤道),緯度的最高度數為90°。 (2)經緯線的特點:
①經緯網判斷方法:以本初子午線為起點,經度向東增加是東經(E),經度向西增加是西經(W);以赤道為起點,緯度向南增加是南緯(S),緯度向北增加是北緯(N)。 ②注意:(經度從左往右增加為東經,從左往右減少為西經,緯度向上增加為北緯,向下增加為南緯)
、蹡|西半球判斷方法:經度少于20度在 東半球;經度大于160度在西半球;經度大于20度少于160度看字母,E為東半球,W為西半球。 ④注意:分界線上的點不歸入任何一個“區”,如赤道上的點既不在北半球,也不在南半球。 三、識圖:
。1)特殊緯線:①赤道、②北回歸線、 ③南回歸線、④北極圈、⑤南極圈。 (2)地球五帶:⑥熱帶、⑦北寒帶、 ⑧南寒帶、⑨南溫帶、⑩北溫帶。
。3)有陽光直射現象的是⑥、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⑦、⑧、四季分明的是⑨、⑩。
七年級上冊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第二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 1 -
往北白晝時間越長,冬季越往北白晝時間越短。
。3)影子長短變化規律:同一地點:夏至日影子最短,冬至日影子最長;同一時間:離直射點越近影子越短,離直射點越遠影子越長。 三、四季劃分與五帶特征:
(1)四季劃分: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月
一 次年2月),南半球季節相反。
。2)五帶特征:熱帶終年炎熱,有太陽直射現象;南北寒帶終年寒冷,有極晝極夜現象;南北溫帶四季分明,既沒有太陽直射現象,也沒有極晝極夜現象。
七年級上冊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第三節 地圖
一、地圖三要素:方向 、 比例尺 、
圖例和注記 。 二、方向:在地圖上判定方向的方法:
。1)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判定方向(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平行移動指向標)。 (2)有經緯網的地圖:根據經緯網判定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3)既無指向標,也無經緯網的地圖,根據正視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判定。 三、比例尺:
。1)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注意單位要統一,1千米=100000厘米)。 (2)比例尺的三種表示方法:數字式:如1: 100000。 線段式:如
。
文字式: 如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千米。
。3)比例尺的大。嚎蓪⒈壤呋癁閿底质剑敺肿佣紴1時,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1)用來表示地理事物的特定的地圖符號就叫圖例,如
(2)用來說明山脈、河流等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陸高海深的數字叫注記,如“8844.43米” 四、地圖分類:按內容可分為普通地圖和專題地圖。專題地圖集中反映一兩種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如人口分布圖、氣候類型圖等。
七年級上冊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第四節 地形圖
- 2 -
一、 海拔與相對高度:
。1)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叫做海拔,又叫絕對高度。
。2)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非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叫相對高度(單位都采用米)。 (3)世界海拔最高點是:珠穆朗瑪峰 (中尼邊境線上),海拔最低點是:死海;中國海拔最高點是:珠穆朗瑪峰,海拔最低點是:吐魯番盆地。 二、等高線地形圖:
。1)等高線:把一個區域內海拔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這樣的線叫等高線。 (2)等高距: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海拔之差。
(3)等高線的疏密與坡度的關系: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線稀疏,坡度小。 三、陸地地形的基本類型: 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共5種。 (1)五種基本地形:(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判讀方法如下:(五種基本地形的區別可以從海拔和相對高度等進行區別)
。2)六種地形部位(山頂或山峰、陡崖或斷崖、山脊、山 谷、鞍部、盆地或洼地) 山頂A和B:等高線閉合,內大外小
盆地F:等高線閉合,內小外大(洼地)
山脊E:等高線彎曲處象箭頭,指向低處(成分水嶺)
山谷D:等高線彎曲處象箭頭,指向高處(有河流發源)
鞍部C:兩山頂的連接部位 陡崖G:等高線重疊的部位
四、地形剖面圖和分層設色地形圖:
。1)地形剖面圖最能直觀地反映地勢高低起伏狀況的圖。
。2)分層設色地形圖:在等高線基礎上用顏色和色調表示地形地勢,綠色表示低平原,黃、褐色表示山地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冰川,藍色表示海洋,其優點是醒目,有立體感。
七年級上冊 第二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第一節 疆域和行政區劃
- 3 -
一、中國的地理位置:
(1)從半球位置看,中國位于東半球、北半球。
。2)從緯度位置看,大部分處于中緯度地區;大部分在北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3)從海陸位置看,中國位于亞歐大陸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二、位置的優越性:
(1)緯度位置的優越性:
、贋榇蠖鄶缔r作物的生長提供了足夠的熱量。
、诰暥饶媳笨缍却,使南北氣候差異大,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 (2)海陸位置的優越性:
、倜媾R大洋,有利于發展海洋事業和對外經濟聯系。
、谖覈鞑可钊氪箨憙炔,有利于發展陸上交通,加強與中亞、西亞、歐洲等的聯系。
、勖媾R大洋,背靠大陸,有利于形成季風氣候,有利于海洋濕潤氣流深入我國內陸,在我國東部廣大地區形成豐富的降水。 三、中國的疆域:
。1) 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管轄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陸上邊界線長2.2萬多千米,大陸海岸線長1.8萬多千米。 (2)我國領土的四個端點:
、僮畋倍耍汉邶埥∧右员钡暮邶埥闹骱降赖闹行木上(53°N) 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N)
(南北跨緯度約為50度,南北最大距離約為5500千米,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南方綠意盎然。) ③最東端: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交匯處(135°E)。
、茏钗鞫耍盒陆呐撩谞柛咴73°E)。
(東西跨經度約62°,東西相差約4個小時,東西最大距離約5000千米,因而東部烏蘇里江上旭日東升時,西部帕米爾高原還是滿天星斗。)
(3)我國的臨海與島嶼:自北向南依次為:A渤海、B黃海、C東海、D南海;內海:渤海、E瓊州海峽;我國最大的島嶼:臺灣島。 (4)中國的陸上鄰國:(14個):F朝鮮,G蒙古,H俄羅斯,I哈薩克斯坦、J吉爾吉斯斯坦、K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N印度、O尼泊爾、P不丹、Q緬甸、R老撾、S越南。
。5)隔海相望的國家:(6個):T韓國、M日本、L菲律賓、W馬來西亞、Y文萊、Z印度尼西亞。 四、中國的行政區劃:
(1)三級行政區劃:省、縣、鄉。
(2)我國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 4 -
a、北回歸線穿過的。4個):F臺灣、G廣東、H廣西、A云南 b、鄰國最多的省、面積最大的。篔新疆
c、鄰省最多的省、跨經度最大的省:I內蒙古自治區 d、跨緯度最大的省:M海南省
七年級上冊 第二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第二節 眾多的人口
一、眾多的人口:
。1)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2000年統計的數據為12.95億,占世界總人口的21%。 (2)人口方面的突出特點: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快。 (3)人口基本國策:實行計劃生育。(人口政策的基本內容: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4)人口分布特點:東部人口密度大,尤其是沿海地區;西部人口密度小。 (5)人口地理界線:黑河(黑龍江)------ 騰沖(云南。。
。6)我國人口最多的省級行政區是河南省,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是澳門,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級行政區是西藏自治區。
七年級上冊 第二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第三節 多民族的國家
一、多民族的國家:
(1)我國共有56個民族,(漢族人口占人口總數的91.6%),少數民族55個。 (2)民族分布狀況:漢族遍布全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等邊疆地區。 (3)民族分布的最大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4)主要少數民族分布:
a、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壯族(主要分布在廣西),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是珞巴族 (主要分布在西藏)。民族個數最多的省級行政區是云南省;
b、廣西壯族自治區--壯族、寧夏回族自治區--回族、西藏自治區—藏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爾族、內蒙古自治區—蒙古族。
c、臺灣省--高山族,海南省--黎族,東北地區--滿族。 二、民族政策:平等、團結、自治。
七年級上冊 第三章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 第一節 中國的地勢與地形
- 5 -
篇二:中考地理復習經驗總結
優化地理教學三舉措
栗溪實驗學校地理教研組
地理是一門極具趣味性與實用性的學科,但由于其知識涉及面廣、內容涵蓋信息量大、聯系紛繁復雜,所以綜合性較強。在我校地理學科老師們的齊心努力下,這次地理中考中取得了一點成績。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注重“雙基”落實
“知識是能力的載體,能力是知識的升華”。沒有知識的積累,能力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沒有能力,知識就成了死水枯木。能力的高低,歸根結蒂在于對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這就要求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要夯實,對各知識點的學習要提出更高的要求。為此,必須改變以往為教知識而教知識的做法,切不可再搞死記硬背。
首先是認真鉆研教材,精心組織教學的各個環節,以期達到減少無效勞動,師生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學生盡量輕松掌握知識點的目的。我們認為三方面對學生的學習起著最重要的作用,一是興趣,二是基礎,三是地圖。只有學生對地理有濃厚的興趣,學習起來才會有味道.也不會覺得很難。所以培養興趣是很重要的。夯實基礎:對書上的每一個知識點都不能放過,才會取得優異的成績。關鍵要有45分鐘上課的效率;為此我們要求學生上課時學懂、學會,不遺留問題,并及時通過練習和我們搜集的資料,拓展相應的基礎知識。如果上課時有了不懂的地方,要及時找老師或同學解決,不要留下學習死角。扎實基礎知識的同時,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另外,建議學生讀一些地
理方面的書籍,還要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因為生活處處有地理。
其次是以圖為主,以文為輔的學習模式。只要遇到書上有的地圖,都要認真對待,尤其是要做到圖文結合,通過自主觀察、小組或師生交流、填圖、繪圖等方式,把握地圖與知識點的關系,雖然比較麻煩,但是最關鍵的一環。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我們一般采用的方法有:
填、寫結合,我們把它叫做“地理事物定位法”。在掌握了教材上的地理知識、地理規律和相關的地圖知識的基礎上,利用地理事物都占有一定空間、都有一定的分布規律這一特點,對地理事物及規律進行定位。具體做法是:準備一張空白地圖(自繪或由教師印制作),把有關地理事物,如山脈、河流、自然帶、交通城市礦產等,按位置、比例,分別“定位”到空白地圖上,把眾多的地理事物歸納為一圖,使地理事物或規律更加一目了然,達到圖形合一(圖文合一),從而使學生的知識水平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起到深化和鞏固地理知識的作用。用此法還可以把不同章節的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達到對地理教材越學越薄,越學越少,概念、規律清楚,內容熟悉的目的。
練、測并重,我們把它叫做“對比強化記憶法”。通過讀、描、劃、寫、填等一系列動手、動腦活動,在熟練掌握地理教材的“雙基”內容的基礎上,通過適當練習來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綜合地理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掌握各地理要素的規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辨證關系,學會用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識或規律分析一些與地理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要適當做一些目
的性練習、測試,以了解知識掌握的情況,對有疑問的題目與同學進行討論或請教老師。
在此階段,對易混淆的地理事物包括地名、重要地理界線、典型的經濟項目(如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青藏鐵路等),利用地圖實行“對比強化記憶法”。如把不同性質的地理界線,季風區、非季風區,干濕地區,回歸線、赤道通過的國家,氣候類型等,都可以列在同一圖上,進行觀察、對比,強化記憶。
這樣,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地圖為中心線索,通過學生探究教材、轉繪教材,結合老師的分析總結,就能進一步加強地理空間觀念,進一步理清地理各要素之間的關系,達到提高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較好的完成充分把握教材,明確重點考點的目的。
二、構建復習體系
知識是系統的,尤其是地理知識,復習時只有重視知識結構的梳理才能夯實基礎。我們復習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集中全力復習教材。首先是理清脈絡,重視知識結構的梳理。地理中考面臨四本書的復習,很多知識在課本中分布較為分散,學生在復習時應該首先把握課本的整體脈絡,以圖表的形式理出知識結構框架,構建復習的整體概念。夯實基礎,重視基本知識點的掌握。從歷年中考題型上的改變可以看出,試題突顯出基礎知識的重要性。所以在第一輪復習中對書上重要的基礎知識進行了單獨的整理,以便復習。同時對知識點加以分類,對于重要的地理事物及空間分布狀況及時的進行分專題的總結。比如一些重要的地名、數據應當牢固記憶,并能落實到圖上。
第二階段以做模擬題為主。加強讀圖、用圖能力方面的訓練。結合中考指導,查漏補缺。地圖是地理的靈魂。復習中要重視讀圖能力的訓練,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基本地圖如中國行政區劃、中國地形地勢等一定要牢固掌握。讀圖的同時還要把基本知識點與圖形有機地結合,提高從地圖、材料和圖表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參照中考指導對考點內容和要求做全面、大致地了解,同時查漏補缺,把在初一、初二時未掌握好的知識盲點消滅。對于各個考點的要求、掌握尺度要了解清楚,這樣在復習時做到心中有數。
為了增強復習備考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老師們備課時,從以下幾方面對自己嚴格要求。一是結合近年的各地初中地理中考試題,明確考試內容,把握知識和能力要求,使復習有的放矢。二是轉變教學觀念,改變單純依靠“死記硬背”學知識的教學模式,倡導靈活運用地理知識解決人地關系等實際問題。復習時以課本基礎知識、基本原理為主,做題既要保證數量,更要保證質量。三是宏觀把握初中地理知識結構、地理主干知識,注重對學生讀圖、識圖和分析地圖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從圖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圖文轉化能力。四是教師必須注意語言的規范、嚴謹。課上用規范性語言教學,引導學生用規范性地理術語表達地理知識,包括規范的答題思路和方法。五是給學生創造機會,鼓勵學生聯系實際,學習有用地理,留心觀察,提出問題,關注身邊及國家大事。六是把握熱點問題,加強實際應用。如去年地理中考題中就有一個填空題是根據地圖填我國的一個文化遺產的名稱,因為這個地方大致位于我市,所以很多人都能答出“明顯陵”這
個正確答案。所以我們在選擇習題時盡量涉及到一些社會實際和熱點問題,如今年的汶川地震后,我們就及時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分析產生的原因,并組織學生觀后電視上的專家分析,設計相關習題讓學生練習,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動用所學地理知識分析周邊熱點時事的習慣。
三、加強考前指導
中考前的五月份,我們結合歷年中考閱卷分析和學生的反饋,認真分析地理答題失分的原因,對學生進行了針對性的考前指導:一是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基本概念和原理混淆不清;二是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結構與聯系把握不準確;三是審題時不善于抓住“關鍵詞語”;四是不善于聯想所學的地理知識進行科學的邏輯推理、歸納與綜合;五是讀圖分析、填圖繪圖的技能不熟練、不規范;六是答題時不善于運用地理術語,答不到點子上。根據學生答題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中考要求,我們要求學生在平時的練習中努力做到:
。ㄒ唬┱J真審題,讀懂題意。找出關鍵詞,把握試題中心含義,以及試題做題要求。比如分析題中所給的解題條件,如:明示條件、潛在條件,注意題中有無附加的特殊規定。
。ǘ┳屑氉x圖,看清圖示。今年的中考地圖占重要內容。因此在答題時認真看清圖像、圖表中所表現的內容,認真分析圖中的組成要素,圖中的有用條件和迷惑條件,特別是圖中有無指向標,圖例和注記等容易忽略的內容,做到準確、全面 。
(三)注意答題技巧,提高語言表述準確性。在答題時要注意對
篇三:九年級地理中考復習總結
明目標求真務實 重基礎精講細練
——2014年地理中考工作總結
xx中學 xxx
2014年中考已落下帷幕,在縣教研室的正確指導和我校教導處、地理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地理中考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成績。回顧近兩年的地理教學和中考備考工作,我們在教學、備考方面積累的一些經驗和做法,現簡單匯報如下,希望能夠得到各位同仁的指導!
一、要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首先要從基礎抓起,即抓好七、八年級的教學環節,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ㄒ唬┱J真鉆研教材,精心組織教學各個環節,使學生盡量輕松的掌握知識點。要抓好七八年級的地理教學,需要從以下三方面進行:一是興趣,培養興趣很重要。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在講氣候時,穿插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天氣現象,讓學生覺
得學有所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學生對地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起來才會有味道,也不會覺得很難。二是基礎,難度不一定很大,但要緊扣課本,認清每一章節的知識點,對書上的每一個知識點都不放過,才會取得優異的成績。三是地圖,讓學生認識地圖、了解地圖、喜歡地圖。
。ǘ┮詧D為主,以文為輔的學習模式。地圖是地理教學的生命,只要遇到教材上的地圖,我們都認真對待,尤其要做到圖文結合,通過觀察地圖、填圖、繪圖等方式,把握地圖與知識點的關系,雖然比較麻煩,但這卻是學習地理最關鍵的一環。為了提高地圖教學效率,
我們采用的方法是:
1、填、寫結合。在掌握地理知識、地理規律和地圖知識的基礎上,利用地理事物都占有一定空間、都有一定的分布規律這一特點,對地理事物及規律進行定位。具體做法是:準備一張空白地圖(自繪或由教師印制),把有關地理事物,如山脈、河流、自然帶、交通城市等,按位置、比例,分別“定位”到空白地圖上,把眾多的地理事物歸納在一張地圖上,使地理事物或規律更加一目了然,達到圖文合一,從而使學生的知識水平由感性認知上升到理性,起到深化和鞏固地理知識的作用。用此方法還可以把不同章節的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達到對地理概念、規律清楚,內容熟悉的目的。
2、練、測并重。通過讀、描、劃、寫、填等一系列動手、動腦活動,通過適當練習來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綜合地理問題的能力,學會運用掌握的地理知識或規律分析一些與地理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讓學生適當做一些針對性練習、測試,以了解知識掌握的情況。在此階段,對易混淆的地理事物包括地名、重要地理界線、典型的經濟項目(如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青藏鐵路等),利用地圖實行“對比強化記憶法”。如把不同性質的地理界線,季風區、非季風區,干濕地區,回歸線、赤道通過的國家,氣候類型等,都可以列在同一張地圖上,進行觀察、對比,強化記憶。
二、九年級的復習環節,是中考取得好成績的最重要環節。我們分兩個階段,側重點也是不同的。
(一)2014年4月前,也就是九年級的第一輪復習階段,我們集
中全力復習教材。
地理中考面臨四本書的復習,很多知識在課本中分布較為分散,有的考,有的不考。我們參照中考說明對考點內容和要求做到全面了解,同時消滅在七、八年級時未掌握好的知識盲點。學生在復習時我們首先把握課本的整體脈絡,以圖表的形式整理出知識結構框架,將中考的知識點制成完備的復習題綱,以方便學生掌握。為了增強復習備考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我們在備考時,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1、認真學習《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和《2014年十堰市地理考試說明》,明確考試內容,把握知識能力要求,使復習有的放矢,不走彎路。
2、轉變教學觀念,改變單純依靠“死記硬背”學知識的教學模式,倡導靈活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復習時以課本基礎知識、基本原理為主,做題既要保證數量,更要保證質量,力爭當堂的內容,當堂識記,絕不留到課外。
3、宏觀把握初中地理知識結構、地理主干知識,注重對學生讀圖、識圖和分析地圖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從圖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圖文轉化能力。
4、給學生創造機會,鼓勵學生聯系實際,留心觀察,提出問題,關注身邊及國家大事。現實問題和焦點問題始終是中考最能考查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部分,命題材料多取材于新聞報道,時事動態,各種數據等資料,命題的地理知識滲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對于圍繞國家經濟發展的一系列熱點問題觸及較多。我們通過搜集
資料,專門分析當前的一些社會熱點問題。
。ǘ┲锌记暗奈逶路,我們結合歷年中考閱卷分析和學生的反饋,認真分析地理答題失分的原因,對學生進行了針對性的考前指導。
這個階段,我們以仿真模擬考試為主,在模擬考試中,我們發現學生在答題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⑴審題時不善于抓住“關鍵詞語”;⑵不善于聯想所學的地理知識進行科學的邏輯推理、歸納與綜合;⑶讀圖技能不夠熟練、答題不夠規范。根據學生答題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我們要求學生在平時的練習中努力做到:
1、認真審題,讀懂題意。找出關鍵詞,把握試題中心含義,以及試題做題要求。比如選擇題中所給的解題條件,如:明示條件、潛在條件,注意題中有無附加的特殊規定。
2、注意答題技巧,提高語言表述準確性。教學生怎樣審題,如選擇題要會從題干中找準關鍵詞,關鍵詞即是考查的知識點。理解題意后,迅速從記憶庫中提取與采分點相關的知識,再去查看教材、圖冊中有關的資料,最后提取正確信息做答。
3、加強讀圖訓練,攻克學習難點。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讀圖分析能力一向是地理學科考查必考的重點難點。我們以專題圖的形式進行學法指導。首先,仔細審題。要從試卷中呈現的地圖加以定位。細讀圖下的說明,了解是哪一類圖,如地形圖、氣候圖、政區圖、交通圖等。再對照教材和圖冊資料查找相應信息,再次認真讀圖。
三、臨近中考的前二十天,我們要求學生自由復習,注意“回歸”課本,落實下面五個“回看”。
一、回看教材。對照地理教材目錄,依據考試說明列出的考試范圍,逐章逐節進行有序回憶,使書本知識在腦海中作一次全面再現,檢查自己對書本知識掌握的情況,對要求了解的內容能否復述“是什么”、“在什么地方”;對要求理解的內容,能否說明“為什么”;對要求掌握的內容,能否懂得“應用”,以便掌握解題思路。
二、回看地圖。地圖集地理知識、原理、規律以及考核形式于一身,掌握了地圖就把握了地理脈絡。從心理學講,圖形又比文字好記,回頭看看地圖,把地理分布、地理規律都落實在地圖上,可以說是地理學科最好的復習方法。如:復習中國地理,可看的地圖有: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中國氣候圖(氣溫、降水量)、中國水系圖、中國工業分布圖、中國人口、民族、城市圖、中國交通圖等。逐一看圖、記圖,甚至畫圖,中國地理的基本知識就掌握了。
此外,回頭看看所練的各種與圖有關的考題類型。如:地理景觀圖、地理漫畫圖、地理數據圖、地理結構圖、地理等值線圖等。熟悉這些圖形在試題中的特點和解法,是考好地理所必需的。
三、回看解題方法。要讓學生熟悉常見的地理試題不同的解題方法,解決如下幾個問題:如何準確、全面、快捷審透試題?如何挖掘題意,抓準立意與情境設問之間的內在聯系?如何使答題規范優化?題干信息的有效選擇與轉化技巧之所在?選擇、讀圖試題應答策略?講解時應著眼于知識點的剖析和整理,告訴學生怎樣運用已有的知識,怎樣發現解題條件(隱含的和明顯的),利用條件用何種思路、方法解題。
【中考地理總結】相關文章:
中考政治考點總結04-29
中考化學元素考點總結02-21
中考英語倒裝句的類型題總結05-11
高三地理復習課教學模式總結(精選15篇)04-09
地理信息產業規劃報告精選03-19
三年級語文中考總結范文03-03
五年級期中考總結(精選11篇)06-14
中學地理中國的疆域教學設計(精選11篇)09-04
中學地理教師成長計劃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