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報告(通用15篇)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那要怎么寫好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報告 篇1
這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為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故事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陶罐和鐵罐對話、神態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理解課文講的道理是教學的難點。教學中,我抓住了以下兩點進行教學。
一、抓對話、重朗讀
課文內容簡單易懂,生動有趣,教學中放手讓學生自讀,在自讀感悟的基礎上,教師作適當的指導。引導學生抓住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以及表現陶罐和鐵罐說話時的不同神態、語氣,體會他們的不同內心活動。比如:通過“你敢碰我嗎?”“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 可以看出鐵罐的自以為是,傲慢無理。通過“不敢,鐵罐兄弟。”“何必這樣說呢?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謙讓寬容。在學生自讀后,教師檢查學生自讀的情況。提出問題、組織討論的方式進行檢測:陶罐和鐵罐是怎樣對待對方的?讓學生找出對話部分,反復讀,根據課文對陶罐、鐵罐語言、神態的具體描寫,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鐵罐傲慢、蠻橫無禮;陶罐的謙虛、友善、寬容。
二、以對比、悟品格
在品析人物對話時,采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體會陶罐和鐵罐不同品格。教學第二部分許多年過去了,陶罐和鐵罐發生了什么變化呢?在比較中讓學生明白:在這里鐵罐的可悲下場和陶罐不朽的.價值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進一步讓學生領悟;陶罐出土后,依然惦記著曾經對自己并不友好的鐵罐,從中感受陶罐的善良之美。
今天這節課的教學,比較圓滿地完成了預設的教學要求,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孩子們在課堂上學得主動,練得積極,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對話的練讀中。從孩子們的朗讀和發言中,可以感覺到他們已經體會到了陶罐的謙虛寬容,也感受到了鐵罐的傲慢無禮,這時,明白故事所蘊含的道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報告 篇2
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我從整體上把這篇文章分成了兩個部分,也就是“御廚里的爭論”和“許多年后陶罐和鐵罐不同的命運”兩大塊。前一個部分我以“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為線索,通過教師的指導,讀出兩只罐子不同的性格特點,使情感的變化漸漸明晰,這一部分是我教學的重點。第二部分的教學,我對文章進行了一些取舍,以兩個問題來引導閱讀,通過默讀、導讀、細讀讓學生體會兩只罐子命運的不同,從而進一步讓學生悟出這則寓言所蘊涵的道理。
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發現仍然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對文中詞語的理解方式應該更多樣化一些;一些學生在讀文時讀錯字,說明第一課時的'學習中忽視了部分學生把書讀正確的落實;教學中讀的方式還可以更多樣化一些,讓全體學生都充分地參與到閱讀中來。同時,在教學中我也存在著這樣一個困惑:當教師指導朗讀后,學生仍然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時該怎么辦?在課堂上為了節約時間,我采取的是范讀的方式,但這是否代替了學生自己的情感體驗?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在今后的教學路上還需進一步探討。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報告 篇3
今天,我與學生一起學習了《陶罐和鐵罐》的第二課時,基本上達到了教學預設的三個目標:
一是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個童話主要對陶罐和鐵罐的對話展開情節,讀好它們的對話就是本課教學的一大重點。我在教學第一課時,指名分段朗讀、整體感知課文時,發現大部分學生都能讀出鐵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謙虛。于是,這一節課,我就大膽放手先讓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讀它們的對話,其次請一組同桌來展示,讀后請同學來評價,順著學生的評價適時地指導學生如何更好讀出感情,接著請兩位同學來挑戰,這兩位同學讀得很到位,為全班同學做了一次很好的范讀,最后全班男女同學合作讀,學生讀得入情入境。整個朗讀環節以學生為主體,富有層次性,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二是學習提示語,體會作者如何通過神態、動作描寫突出人物的特點。這篇課文的提示語很有學習價值,我就針對大部分同學經常都是“我說、你答、他問”之類空洞的提示語,教給學生如何把提示語寫具體,才能突出人或物的特點。首先,我通過驚訝地發問“真奇怪,老師都沒有指導同學朗讀課文,同學們還能讀得這么好!我想同學們一定是得到了高手的指點,你從作者的`哪些地方地方得到了指點呢?”引導學生關注提示語,讓學生意識到提示語的重要性;接著,我把那些提示語改成簡單的“鐵罐問、陶罐回答”讓學生比較,學生在比較中發現提示語對于突出人或物的特點的重要性;然后,趁熱打鐵直接讓學生補充文中的提示語,學生在說話練習中熟練地運用,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葉圣陶曾說:“課文只是一個例子,我們要以課文為例教語文,而不是純粹地教課文。”這一環節,我就基本做到了這一點。
三是領悟道理。明白道理是本課教學的主要任務,很多老師是直接把答案呈現給學生,而我在這一環節主要通過以問代講的方式引導學生了解陶罐和鐵罐的長處和短處,并適時地進行板書,緊接著讓學生觀察板書并想想你有什么收獲。大部分學生都能從長處和短處來談自己的收獲,甚至有的學生還引用以前學過的格言警句,最后緊密地銜接學生的想法出示有關長處和短處的格言警句讓學生朗讀積累,升華了學生對本課的感悟。
俗話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在本節課中還是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一是教學語言不夠簡潔到位,很多環節說話羅嗦,沒能一針見血;二是忽視鐵罐和陶罐的情感變化,特別是讓學生來補充提示語時,學生是能根據老師的要求補充具體,我卻沒有引導學生關注它們的情感變化,這樣放在課文里是不合理的。三是小練筆束縛了學生的手腳,讓學生來續寫我自認精彩的《黑板和白板》。大部分學生對白板不夠了解,難怪學生寫不好。如果我放手讓學生寫自己喜歡的、有興趣的,我想同學肯定會有很多個性化的精彩表達……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報告 篇4
陶罐與鐵罐這是一個童話故事。文本生動有趣,情節充滿變化。據說國王御用廚房里的鐵鍋很硬,很鄙視陶器。許多年后,陶器作為文物出土,但鐵罐已不復存在。全文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講述驕傲的鐵鍋、鄙視的陶鍋和經常嘲笑的陶鍋,即他們的對話。第二部分主要講述了多年后,人們發現了陶壺,但鐵壺早已不見了。作者告訴《人物》“我們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長處,不能看到自己的短處,也不能只看到別人的短處,不能看到別人的長處。這個寓言的語言很簡單,但充滿了童趣。當我第一次讀教科書時,我覺得對話應該是重點。對話貫穿全文,呈現給學生一個傲慢的鐵鍋和一個謙虛善良的陶罐。但讀了幾遍之后,我發現作者的童話故事的目的不是給我們看兩個罐子,而是用兩個罐子的形象來說明“沒有人是完美的,沒有黃金是紅色”的真理。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人和事。發現了人文價值,將以何種形式貫穿全文?經過深入思考和課堂實驗后,我發現了一種通過閱讀與對話的“提示”來引導學生與課文對話的方法。通過這門課的教學,我有了一些見解和想法。
洞察1:放手是有益的。
每次我拿課文的時候,我都會急于思考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如何想出新點子讓大家看到我精彩的設計,但每次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仔細想想,我忽略了課堂上最重要的人物學生,他們是課堂的主體,他們的興趣是課堂的源泉。因此,我試著在課堂上放手,讓學生們暢所欲言,暢所欲言,并熱愛與學生們的興趣相隨。我沒想到它會有效。學生們的表情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和我的預設一模一樣。仔細想想。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他們對什么感興趣,他們最想知道什么?會給我帶來很多驚喜。
洞察2:輸入文本,輸入學生,達到師生對話和文本的效果。
我不記得在哪里讀到過這樣一句話:漢語是學生、老師和課文之間的對話。就像春春溪在課堂上流淌。因此,我們班的最終目標是關注學生的課文,關注學生。在開始上課時,我可能沒有走進學生和課文,所以我不知道它的效果。當我和學生們一起探索陶器和鐵罐的特性和價值時,我的學生和我全身心投入其中,完全以學生為中心,分享他們的.感受和經驗。在這個時候,我們的思想相互碰撞,我們的心靈相互溝通,這讓我真正體驗到了真實的課堂。
洞察3:把設計放在一邊,關注學生。
每次上課前,我都會準備教學計劃,甚至仔細思考評估語言。但通過這節課,我深刻地認識到課堂是隨機的,課堂也是學生的,教學計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學應遵循學生的發言。它處處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當然,這也要求教師有深厚的文化基礎。因此,通過這節課,我也深刻地理解了知識儲備對于一名教師的重要性。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報告 篇5
《陶罐和鐵罐》一課是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七單元的一篇寓言,該課講述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持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為了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故事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文章語言生動,內容淺顯易懂,適合學生自主閱讀,能讓學生理解課文說明的道理,學會全面地看問題,在閱讀中繼續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因此,應放手讓學生自讀,在學生自讀、感悟的基礎上做適當的指導,引導學生明白寓言中蘊涵的道理并受到教育。
指導學生讀準生字的音,“恥、逝”是翹舌音,“荒”是后鼻音。指導學生書寫生字時,有些字可以通過和學過的形近字比較加以區別和識記。讓學生把課文中的生字按結構來分一分,學生觀察:“陶、謙、嘴、惱、吵”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的字。“怒、感”都是上下結構、上長下短的字。“虛”是半包圍結構的字。這樣的安排不但讓學生熟記生字的字形,而且也為學生的端正書寫作了鋪墊。
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充分的、不同形式的'朗讀,來體會人物說話的語氣和當時的心情,學生理解得比較到位,興趣很濃。如在讓學生理解陶罐和鐵罐的第一次對話時,我問學生陶罐一開口就是“你敢碰我嗎?”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它根本就沒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稱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說明它有沒有禮貌?(沒有)。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一個能夠體現鐵罐態度的詞來。(傲慢)。面對鐵罐的傲慢無理,陶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不敢,鐵罐兄弟”。陶罐有沒有生氣?(沒有)。它不但沒有生氣,還很禮貌地稱呼它為兄弟,并承認自己不敢碰它,說明陶罐怎么樣?(很謙虛)。這樣簡簡單單的小問題,讓學生既體會了陶罐和鐵罐不同的內心活動,又理解了“傲慢”與“謙虛”的意思。通過小組分角色讀,男女生分角色讀,同桌分角色讀,等等形式,學生讀得充分,對于人物說話的語氣、神態和動作的理解也都比較清楚。一節課上下來看到學生情緒高漲。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報告 篇6
《陶罐和鐵罐》是一篇寓言故事,課文生動搞笑,情節富有變化,它講述了國王御廚里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許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鐵罐卻不復存在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這篇閱讀課文,我是把握著這樣的脈絡來教學的:初讀——說——品讀——表演——悟理——自編——自創。初讀是解決生字的讀音,說則在讀的基礎上把握全篇文章的主要資料,這時分主角進行品讀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之后帶上面具進行表演,對文章的精華了解更為透徹,文章的靈魂得以升華,像一個烙印一樣刻在學生的'腦海里,最后讓他們輕而易舉的悟出文章的真諦——道理。層層深入,步步緊扣中心,水到渠成。
這時有了必須的基礎后更加用活了文本,進行思維的拓展,即我設計了自編——自創,又給學生一個由易到難、由低到高的臺階,讓他們順理成章、不自覺中就跨越這道屏障,由此到達創作積累語言的過程,完成了一個作家的工作,這時老師適當的鼓勵,將會激發孩子創作文學的激情。
在教學過程中,時間十分緊湊,一環扣一環,學生始終帶著濃厚的興趣和高度的熱情來完成教學,在再讀課文時,問他們你喜歡誰,理由是什么?許多后進生或不愛發言的學生都能主動說出自己的感受,可見他們對課文比較熟悉、感興趣。說用朗讀的形式表達出來時,平時愛好讀書的學生紛紛舉手,一比高下,并且還鍛煉了合作精神。精制的面具及時對文章的理解使得他們躍躍欲試,營造了課堂上的小高潮。最后體悟出道理,明辨是非,使生受益。
在拓展思維中,老師的引話中提出了新問題,但在引導學生弄清二者優缺點的過程中,學生進行了理性的思考,自覺地用辯證的觀點看問題,互換思維,并群眾改編故事來贊揚鐵罐批評陶罐,對課文的理解到達新的程度。自創寓言則是讀寫結合,生成創造,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在于應用語言,培養學生的創造潛力,這樣既引導學生內化了語言,又充滿了豐富的人文內涵,學生因此更為受益匪淺。
但再成功的課堂也還是留有不足和遺憾,在這節課中,時間過于緊張、倉促,以致于在面方面沒有注意到,后面創作寓言時間不夠,只能留于作業形式。當然作業布置我也作了精心的設計,即照顧到各個層次、有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可在三條中任選一條來完成。
總之,多嘗試、多實踐,我相信會更完善,沒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報告 篇7
一、研讀文本,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教學目標,尋找教學的突破口。
《陶罐和鐵罐》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課文,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情節、推動故事的發展,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友善,都在人物的對話中充分展現。我在研讀教材時,根據李家棟老師提出的五點思考,即“教材、課標規定了什么教學內容?學生已經掌握的有哪些?哪些內容學生通過自學就可掌握?什么學習內容需要教師的幫助?哪些內容無能力學習?”,明確了學生一讀課文就能知道鐵罐是傲慢的,陶罐是謙虛的,而要讀好人物不同的語氣則需要老師的指導,明白寓言的道理是需要老師幫助的。因此在制定教學重難點時,我確定了[教學重點]指導讀好人物對話,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讓學生學會正確全面地看待事物,懂得“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的做人道理。那么,以什么作為指導對話朗讀的突破口呢?我和指導老師反復研讀課文,找到了“奚落”這個關鍵性的詞語:陶罐和鐵罐所有的對話,不就是“怎樣奚落”和“怎樣對待奚落”嗎?于是,整節課以初步掌握主要內容、理解“奚落”的意思開始后,就用“鐵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這個問題直奔主題,導入新課。
二、以生為本,以讀為本,以讀帶講。
我讓孩子們通過讀課文,把鐵罐奚落陶罐的話勾畫下來,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進一步體會奚落的含義。對話的朗讀指導,怎么才能做到求真、求實、求趣呢?這篇課文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具體、生動的神態、動作描寫,使鐵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對話的朗讀指導就根據這個特點分成三部分,有層次地展開,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第一部分的對話指導有層次地進行,通過老師的指導,讓孩子們理解“傲慢”的意思后,加動作讀出鐵罐的傲慢。接著通過加表情讀出鐵罐輕蔑的'語氣。第二部分的對話,以“惱怒”為切入點,讓孩子們運用學到的方法自主讀書,自由練讀,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第三部分的對話指導,讓孩子們自己讀書,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并讀一讀。接著,在此基礎上練習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先讓他們同桌練習,給他們準備的時間,然后再請兩名學生展示。同樣的考慮也體現在給動畫片配音的練習中。我設計了給動畫片配音這一環節,目的是用給動畫片配音的方式激發孩子們的朗讀興趣,把所有對話連起來練讀,這是在前面充分練讀基礎上的總體回歸,也是孩子們對課文理解的升華,還是內化語言、積累語言的訓練。
三、注重了語言文字的訓練。
在指導學生朗讀第八自然段時,我放手讓學生自己讀鐵罐的話,然后在括號里填上表現鐵罐語氣的合適的詞語,并提高了要求,讓學生填個四字詞語。通過這個練習,不但訓練了學生恰當使用詞語的能力,也讓學生積累了語言。
這節課的教學,比較圓滿地完成了預設的教學要求,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孩子們在課堂上學得主動,練得積極,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對話的練讀中。從孩子們的朗讀和發言中,可以感覺到他們已經體會到了陶罐的謙虛寬容,也感受到了鐵罐的傲慢無禮。最后通過學生的發言以及對童話故事結尾的改寫,可以看出本文的道理他們已熟知于心了。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報告 篇8
關于陶罐和鐵罐的回顧我對自己的教學有著深刻的感受。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以人文目標為基礎的。通過對文本的研究和與文本的交流,我們可以感受到通過表達和語言描述來表達人物內心感受的寫作方法。以達到對學生進行良好的道德教育,處理人與人的關系和生活。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注重朗讀,卻忽視了文本內涵的挖掘,過于注重鐵罐的負面教育,而忽視了陶罐生活的正面引導。在整個課堂上,有收獲也有遺憾。現在我們反映如下:
1.鼓勵學生以不同的方式感受課文材料。《課程標準》中規定:;鼓勵學生選擇自己的學習方法“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理解和體驗。因此,在課堂上,我有目的地引導學生掌握文本中陶罐和鐵罐所說的句子,并通過閱讀、思考、說話、表演等方式進行體驗。如果陶罐和鐵罐再次相遇,課后擴展將鼓勵學生繼續寫作。但是,關于延續的思考不夠全面,要求不夠明確。學生可以模仿文本,通過表達和語言表達人物的內心。
2.在這節課中,為了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我安排學生自己閱讀、點名閱讀、表演閱讀、以自己的方式閱讀。想一想這是什么樣的陶罐和鐵罐,由主角表演和朗讀,讓學生在體驗中、在感知中、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個性。鼓勵學生大膽參與,努力調動每個成員的學習意愿。目的是把學習的主動權和選擇權還給學生,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他們獲得全面、自主的發展。
3.在這門課上,教授不僅注意指導學生朗讀,還注意通過反復閱讀理解重要單詞,如傲慢、蔑視、比較。在反復閱讀和教師的刺激下,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和說話來理解人物的內心感受。在解釋藐視一次的時候,我參考了數據,用單詞理解讓學生感受到藐視的單詞,讓學生通過行動了解他們在看這樣的人時的想法,從而理解文本。這也是本課的一大亮點,給老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有助于學生正確、全面地理解陶器和鐵罐。
4.在這門課上,學生可以自己反復閱讀,并展示更多的材料。在課堂上,我每次都對學生的閱讀進行了鼓勵和有效的評價,這不再是空談。例如,當學生們讀到鐵罐的外觀更為輕蔑時,我給出了“通過你用眼角看人的眼神,老師感到了你的蔑視。從你的動作和升調來看,我們知道你鄙視陶器“當學生們讀到鐵罐憤怒時,我給出了”你的眼睛睜得大大的,聲音洪亮的。我知道你很生氣。你指著它跺跺腳。我感覺到你的憤怒。我從你洪亮的聲音中知道你真的很生氣“有效的評估不是”;好,再來。偉大的閱讀相反,我們應該仔細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并給予準確而具體的指導。教師應參與與學生和課文的交流與對話。因此,教師以讀代說,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和理解。
5.由于《鐵罐》的主人公參與太多,課堂上的教學態度似乎有點僵硬。下課后,一位老師向我建議,教學姿勢要有親和力,說話要慢一些,讓學生感覺到師生之間的交流會更好。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報告 篇9
《陶罐和鐵罐》是一篇童話故事,它講述了國王御廚里鐵罐自恃堅硬,常常奚落陶罐,許多年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鐵罐卻不復存在的故事。全文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講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即他們的對話;第二部分主要講許多年代過去后,人們發現了陶罐,鐵罐卻早已消失。這篇文章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陶罐和鐵罐對話、神態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三年級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限,對童話類文章接觸不多,因此,理解課文所講的道理是教學的難點。經過反復研讀教材,經過課堂實驗,經過學校語文組全體老師的關心和指導,我對這節課有這些體會:
一、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
初讀課文,我首先思考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如何才能想出新點子,讓大家看到我精彩的設計,但在試講中沒有預想的效果,仔細想想,我忽略了課堂上最主要的人物——學生,他們才是課堂的主體,他們的興趣才是課堂的源泉。因此,我認真聽取了幾位老師的意見,在課堂上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站在學生的立場,以他們的知識基礎和能力水平為支撐,以他們的心理特征和課堂反饋情況為導向,踏踏實實地組織教學。
二、在課堂上放手,讓學生與文本深入交流
抓住文章最主要的部分,放手讓學生自讀,在自讀感悟的基礎上,教師作適當的指導。引導學生抓住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以及表現陶罐和鐵罐說話時的不同神態、語氣,體會他們的不同內心活動。比如:通過“你敢碰我嗎?”“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可以看出鐵罐的自以為是,傲慢無理。通過“不敢,鐵罐兄弟。”“何必這樣說呢?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謙讓寬容。在學生自讀后,檢查學生自讀的情況,用提出問題、組織討論的方式進行檢測:陶罐和鐵罐是怎樣對待對方的`?讓學生找出對話部分,反復讀,根據課文對陶罐、鐵罐語言、神態的具體描寫,對他們的性格特點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做出適當的指引,并對學生的反饋做出簡潔有力的評價
由于自身教學經驗的不足和應激應變能力的缺乏,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出現了評價方式單一,評價語言啰嗦的情況,這是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克服和改正的。
這節課,讓我深深領悟到:課堂是隨機的,課堂也是學生的,教案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隨著學生的反饋情況進行教學,處處體現學生自主性。雖然還有許多不足與遺憾,但是我所學到的經驗都是我今后教學生涯寶貴的財富,我會在實踐中逐步修正和完善。作為新教師的我,還要不斷刻苦鉆研,看更多,聽更多,想更多,在永不停歇的學習中充實自己。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報告 篇10
回顧《陶罐與鐵罐》的教學,感受頗深。本課的教學目標,以人文目標為基本點,通過文本的學習,與文本交流,感受本課通過神態和語言描述表達人物內心的寫法。以期到達對學生待人處世方面良好品德的教育。在教學過程中,重視了朗讀,卻忽略了文本內涵的挖掘;對鐵罐的反面教育過于注重,卻忽略了以陶罐為住的正面引導。縱觀整堂課,有收獲亦有遺憾,現反思如下:
1、鼓勵學生以不同的方式感受課文資料。課程標準指出:“鼓勵學生選取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理解、體驗”。因此,在課中,我有目的地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陶罐和鐵罐說的語句,通過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演一演等多種方式來體驗。課后拓展設置了如果陶罐和鐵罐再次相遇,鼓勵學生進行續寫。但是對續寫思考不夠周全,要求不夠明確。能夠讓學生仿照課文,通過神態和語言來表達人物的內心。
2、本課教學中,為了體現自主合作探究這一教學理念,我多次安排學生自讀,指名讀,表演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想一想這是一只怎樣的陶罐和鐵罐,進行分主角表演朗讀,讓學生在體驗中讀,在感悟中讀,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個性。激勵學生大膽的參與,努力調動每一個成員學習的用心性,目的想把學習的主動權、選取權還給學生,使他們真正做學習的主人,讓他們獲得充分自主的發展。
3、在教授本課時不僅僅注重了對學生朗讀的指導,還注重了通過反復朗讀中對重要詞語的理解,如“傲慢、輕蔑、相提并論”等。在反復朗讀和老師的激發下,以讀帶講,學生能夠體會人物的內心感受。在講解輕蔑一次時,我查閱了資料,利用字理解學,讓學生感受這個蔑字,還讓學生通過動作體會當你這樣看人時心里是怎樣想的',從而理解文本。這也是本堂課的一個亮點,給聽課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對于學生正確全面認識陶罐和鐵罐有很大的幫忙。
4、本節課讓學生反復自讀、展示讀的資料比較多。在課堂上,我對學生每一次的朗讀做出了鼓勵性的有效評價,不再是空空而談。比如:學生在讀到鐵罐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時,我給出“通過你用眼角看人的眼神老師感受到了你的輕蔑。從你的動作和上揚的語調中我們明白了你瞧不起陶罐。”學生讀到鐵罐惱怒時,我給出“你眼睛瞪得圓圓的,從嗓子里吼出的話語,我明白你惱怒了。你指著它,跺著腳,我感受到你惱怒了。從你咆哮的聲音中我明白你真的生氣了。”有效評價,不是“好,再來。讀得太好了!”而是要細心觀察學生課堂上的表現,給出準確、具體的指導。教師要融入其中與學生,還有文本進行交流和對話。從而教師以讀代講,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
5、由于太過投入鐵罐的主角,課上教態顯得略有生硬。課后有老師向我提出教態要具有親和力,語速再慢些,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與學生平等的交流會更好。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報告 篇11
《陶罐和鐵罐》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生動有趣,情節富有變化,它講述了國王御廚里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許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鐵罐卻不復存在的故事。從故事中讓人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長處,而看不到自已的短處,也不能只看到別人的短處而看不到別人的長處。要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作者的這篇童話目的不是給我們呈現兩個罐子,而是以兩個罐子的形象來說明“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的道理,我們應如何正確的看待人和事物。本篇童話故事人物的對話居多,而且通過對話,能讓學生領會更多的道理,因此,我讓學生在讀熟課文的基礎上,分角色朗讀課文,增加了學生的理解能力。
一、以學生為主體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為學生創設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境。因此,在課堂上我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他們是課堂的主體,他們的興趣就是課堂的源泉。因此,我在課堂上放手,隨著學生的興趣愛好走。學生的表現也非常棒,課堂上有更多的精彩之處。
二、學生與文本對話
語文要以學生文本、關注學生才是我們上課的最終目的。本課中我與學生一起沉浸在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中,只有真正讓學生把心放到文章中,體會陶罐和鐵罐各自的性格,尤其是領悟陶罐的.價值,感受陶罐的美好的心靈,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深入感悟、體驗文本。這時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學生與文本的思想相互碰撞,心靈相互交流,讓我真正體會到了真正的課堂。
三、練就學生扎實的基本功
這節課,我著重讓學生領悟陶罐和鐵罐的各自的神情、動作、語言,通過語言文字理解陶罐鐵罐的性格特點。學習作者這種要想表達人物思想的就要通過語言文字來加以描繪,在學生熟讀、感悟、深入體會的基礎上,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學生對語言文字理解深刻,達到了訓練的目的。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報告 篇12
《陶罐和鐵罐》是學生喜歡的有趣的童話故事。講的是發生在陶罐和鐵罐之間的有趣故事,全文可分為兩部分:第一主要講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第二主要講許多年代過去后,人們發現了陶罐,鐵罐卻早已氧化。作者告訴人們“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長處,而看不到自已的短處,也不能只看到別人的短處而看不到別人的長處”這樣一個道理。這則寓言故事語言樸素卻富有童趣。教學時,引導學生明白寓理并受到教育是本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既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了抓住對話、注重朗讀,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故事中的陶罐和鐵罐個性鮮明,鐵罐傲慢無理,說話咄咄逼人,而陶罐謙虛容忍,態度溫和友好,這從他們彼此的對話中顯而易見。在教學時我主要讓學生以感悟人物性格為主線,以分析朗讀為主。我首先提出問題“你們喜歡陶罐還是鐵罐?”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意義深重,既啟發了學生有價值的思維,又體現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珍視了學生的獨特感受、理解、體驗。在指導朗讀時我主要引導學生畫出課文中陶罐和鐵罐神態的語句,再引導學生抓住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以及表現陶罐和鐵罐說話時的不同神態、語氣,體會他們的不同內心活動。通過品讀、比較、分析,學生自己就能用恰當的詞語來形容陶罐和鐵罐的性格特點,再一次激活學生思維、訓練了學生語言概括的能力,對事物的不同感受能力及情感表達能力。在學生把握“人物”的特點、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后,我便讓出講臺給學生表演。學生在分角色朗讀課文時還加上了自己的動作,夸張的表情等。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同時無論是表演者還是老師也都加深了對“人物”的理解。這樣一來,課堂不再是教師的'獨角戲,而是成了學生的舞臺。
這種以讀帶悟,以悟促讀,在讀中體驗、揣摩角色的性格特點,提高思想認識,為理解寓意作鋪墊。今天這節課的教學,較好的完成了預設的教學要求,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孩子們在課堂上學得主動,從孩子們的朗讀和發言中,可以感覺到他們已經體會到了陶罐的謙虛寬容,也感受到了鐵罐的傲慢無禮,這時,明白故事所蘊含的道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報告 篇13
《陶罐和鐵罐》是一則很有啟發性的寓言,通過體會陶罐和鐵罐兩個性格迥異的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的描寫,讓學生理解正確地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陶罐和鐵罐對話、神態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理解課文講的道理是教學的難點。教學中,我抓住了以下三點進行教學。
在教學中,強化學生的感受,淡化純粹的分析,對語文的課堂教學來說,是很有必要的,只有這樣,才會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陶罐和鐵罐》這篇課文主要講了陶罐和鐵罐兩個事物在很成一段時之間,二者之間發生的故事,很有趣,也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在教學中如果單純地采用分析講解的方法,學生學起來定會覺得索然無味,也使有趣的故事不可以成為一個整體。因此,我在教學時,注意了學生的感受。
讓學生畫一畫,抓住“人物”的特點。閱讀課文時,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鐵罐奚落陶罐的話和陶罐說的話。為了指導學生讀好鐵罐的這些話,我同時讓學生畫出描述鐵罐說話時神態的詞語。學生很快抓住了“傲慢”、“輕蔑”的神氣、“惱怒”這些詞語;在理解這些詞語之后,學生再讀句子,將鐵罐的驕傲表現得淋漓盡致。
讓學生演一演,加深對“人物”的理解。在學生把握“人物”的特點、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后,我讓學生分角色讀、表演讀。學生先選定自己樂于表演的角色,按課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語言、表情進行表演。教師還鼓勵他們加上自己設計的動作。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同時無論是表演者還是觀看者也都加深了對“人物”的理解。這樣一來,課堂再不是我的'獨角色,成了他們的舞臺。
在上述畫、說、演的基礎上,我抓住時機出示“思考練習”的問題:從陶罐和鐵罐不同的結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我先引導學生對比陶罐和鐵罐最終的結局,學生能很快找出,鐵罐已完全氧化,消逝得無影無蹤了,而陶罐卻依舊“光潔、樸素、美觀”。并說一說是不是喜歡陶罐,為什么喜歡或不喜歡。學生有的說喜歡陶罐,因為它外表光潔、樸素、美觀;有的說喜歡陶罐,因為它已是很有價值的古董;有的說喜歡陶罐,因為它謙虛,對人友好、善良。學生各抒己見,學習情緒高漲。這個環節的設計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也加深了對文章寓意的理解。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報告 篇14
本課通過對話展開情節、推動故事的發展,具體、生動的神態、動作描寫,使鐵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謙虛形象躍然紙上。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陶罐和鐵罐的四次對話,以及表現陶罐和鐵罐說話時的不同神態、語氣,體會他們的不同內心活動。比如:通過“你敢碰我嗎?”“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可以看出鐵罐的自以為是,傲慢無理。通過“不敢,鐵罐兄弟。”“何必這樣說呢?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謙讓寬容。并通過練習讀、指名讀、賽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的讀,引導學生走文本,通過品讀、比較、分析,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了陶罐和鐵罐的性格特點,讓學生用恰當的詞語添加提示語這一環節,再一次激活學生思維、訓練了學生語言概括的能力這樣以讀帶悟,以悟促讀,在讀中體驗、揣摩角色的.性格特點,提高思想認識,為理解寓意作鋪墊。
但是,這還遠遠不夠,文章的人物對話描寫非常精彩,特別是在提示語中加入神態和動作描寫后,讓讀者一下子感知了陶罐和鐵罐和形象,這時學生了解對話特點、學習提示語的好機會,為此我學習完本課后,我增加了一個環節,體會寫法,也就是抓住最突出的提示語。讓孩子通過比較四次對話,發現提示語加入神態、動作描寫后,人物形象更鮮活,更生動。發現人物對話獨立成段使文章結構更清晰,這樣逐漸把一些人物的對話方法滲透給孩子,相信隨著年級的升高,他們會在寫作中逐步運用這種寫法。
備課、磨課的過程是痛苦,但是經歷蛻變后的喜悅是旁人無法體會的,通過這次講課,感覺自己收獲頗多,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一定會一路思考,一路前行。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報告 篇15
《陶罐和鐵罐》是一則很有啟發性的寓言,講述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持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教學重點為通過體會陶罐和鐵罐兩個性格迥異的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的描寫,讓學生理解正確地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由于在第七單元中類似課文已經學習過,再加上本文語言生動,貼近兒童實際,內容淺顯易懂,適合學生自主閱讀。因此,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我決定放手讓學生自讀,在學生自讀、感悟的基礎上做適當的指導,引導學生明白寓言中蘊涵的道理并受到教育。
我在上這課時,我做了這樣的設計:在學習生字新詞的基礎上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在自由讀、小組讀等多種形式朗讀之后,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誰、不喜歡誰、理由是什么。雖然此時的感受是粗淺的,但是促進了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絕大部分學生都能說出鐵罐的傲慢、狂妄自大和陶罐的謙虛、善良和真誠。
在精構環節,圍繞陶罐和鐵罐的四次對話,我在教學中采用范學式,先指導學習第一次對話,然后總結學法,再讓學生用這樣的方法去學習其他的對話。在學習第一次對話時,我引導學生在課文中找關鍵詞,體會人物說話的語氣和表情,并通過指導朗讀,感悟人物性格特點,由此對人物的性格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由小組長組織進行學習。在小組充分學習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讓我欣喜的是學生不僅能有感情地讀出人物的不同神態不同性格特點,有的小組甚至自告奮勇要為大家表演一番,可千萬別小瞧孩子們,鐵罐和陶罐的特點被孩子們演繹出來了。看著孩子們意猶未盡的神情,我想這樣自主主動的學習,帶給孩子們的是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享受吧。 并請學生說說悟出了什么道理,這樣讀寫結合,激活了學生頭腦中儲存的信息,使學生有話可說,樂于寫作。
教學中存在不足之處如下:精講環節中,在總結學法的時候我沒有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對細節之處沒有講得更清楚,導至小組合討論走形式,不知從何入手進行學習。有些小組長在組織小組學習時,人員分配不夠合理,沒有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這些方面的訓練在平常還需加強。通過國培學習我能認識到自己不足。要及時轉變觀念,學習新的教學方法,跟上時代步伐與時俱進。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報告】相關文章: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03-19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03-19
酸的和甜的教學反思03-20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03-19
《動能和勢能》的教學反思04-02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03-19
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03-19
《分數和除法的關系》教學反思05-07
照相機和眼睛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