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實用文檔>中學生德育教育結題報告書

中學生德育教育結題報告書

時間:2024-07-31 09:18:43

中學生德育教育結題報告書

中學生德育教育結題報告書

中學生德育教育結題報告書

  篇一:德育課題結題報告

  我從20xx年9參加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國家級重點課題“和諧德育研究與實驗”的子課題“整體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十心’教育體系研究與實驗”特殊教育學校“培養耳聾學生自尊心自信心實驗與研究”課題的實驗與研究工作。在參與課題的研究中,我在行動中學習,學習中反思,反思中提高認識,再把認識形成理論,最后,把理論付于德育實踐中。四年的實驗研究過程中,有很多收獲。

  一、理論學習。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重視德育理論的學習,不斷地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主要以《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學》、《心理學》內容為理論依據,并從《班主任》、《中國德育》等德育報刊上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認真研究《和諧德育論》《和諧成長》,深刻理解總課題組提出的和諧德育理念,有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科研作風。

  二、開展行動研究。

  研究的過程中,我進行了多次的行動研究,開展了一系列的德育主題教育班會活動。

  1、寓德育教育于整個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利用每一個良好的契機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如升旗儀式、德育主題教育月、班隊會以及各學科的教育教學活動,真正地使德育教育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活中,達到明顯的教育效果。

  2、每一階段都以《和諧德育論》和學生《和諧成長》上的內容為主要依據,認真學習讀本,指導學生填寫《和諧成長》,并根據重點內容進行相關的德育教育。

  3、第二階段針對《和諧成長》中“學會健心”的相關教育內容,召開了以《戰勝挫折》為主題的班會,班會的內容豐富多彩:通過講讀海倫凱勒的故事,學生了解了一個盲聾啞人是怎么樣戰勝挫折,自強不息取得成功的;通過辨析對錯,使學生明辨事非,明確了自己努力的方向;通過身邊的榜樣的現場講演,使每個學生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同時也樹立了戰勝挫折的自信心,有決心、有信心迎接生活中的各種困難的挑戰,達到了開展班會的預期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4、第三階段開展以《我能行》、《我自信我成功》、《揚起自信的風帆起航》等以培養聾生自信心為主題教育的德育活動課。通過開展這樣一系列的有計劃有目標有內容的德育活動課,使學生理解了自信的含義,明確了自信的意義,樹立了自信心,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素質,達到了課題研究的預期目標。

  5、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組織學生參加社會調查,給學生創造平等參與社會的有利條件。通過開展活動,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6、認真制定每階段的課題計劃,在課題計劃實施過程中認真做好重點活動記錄并及時做好階段性課題總結。

  三、從行動中反思了自己的道德教育方式。

  在我開展了一系列的行動研究中,我也反思了自己以往的道德教育方式,感到了一些不足,要進行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與教育藝術。具體有:

  1、德育中要貼近學生生活,深入學生內心。

  在道德教育中,學生的思想分歧一般很大,很難真正的信服。因此,教育切記空洞,應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選取身邊的小事例,通過身邊的事例,親身的體驗來深入到學生內心,進行有效的教育。

  如對學生進行“如何樹立自尊心”教育時,從學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入手,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引導學生總結問題產生的原因,教會學生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以點帶面、由淺入深的培養聾生的自尊心。由于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樣的教育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育中還要層層深入,由表及里,逐步觸動到學生的心靈。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入手,在學生接受理解的基礎上延伸到更深層次的領域,使學生樹立生活的信心,學會做人,學會做事,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有用之人。

  2、直面難點,激發學生討論。

  對于道德教育,每個學生都有親身體驗,都有自己的觀點,要加強教育的有效性,就無法回避難點問題,否則教育會走向表面化、形式化。

  如在戰勝挫折教育活動中,主要是以學生的自身殘疾為出發點,針對學生在面對自身殘疾過程中出現迷惑、誤區展開討論。通過這些事例,學生很容易共鳴,產生思考的沖動,能積極的參與誠信的探討。

  3、通過正反事例對比,在爭辯中獲得有效的教育。

  道德的理想與現實環境的距離,當代多元的文化對傳統教育的沖擊,導致學生有很多對誠信的疑問。因此,運用鮮明正反事例的對比,讓學生在爭論中,達到教育的有效性。

  在具體的德育教育過程中,針對聾啞學生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運用鮮明的正反事例進行對比教育,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既培養了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又對學生進行了有效的德育教育。

  4、從課堂延伸到課外,注重隱形教育。

  道德教育單靠一節課是無法達到效果的,需要在班級中,營造一種良好氛圍,在生活中,注重隱形教育,由課堂延伸到課外,進行長期、深入的教育。

  在每個道德教育的活動中,我都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延伸到課外,落實到日常的生活習慣中,把德育教育落實到實處。

  四、從反思中形成理論,指導德育工作。

  在開展課題研究的過程中不斷在各項德育活動中反思,總結經驗,并進行理性思考,嘗試著理論創作,撰寫實驗研究論文。

  主題班會《知榮明恥 誠信做人》在2007年會暨第十屆學術研討會榮獲課題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論文《淺談如何培養耳聾學生的自信心》在2008年會暨第十一屆學術研討會榮獲課題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論文《淺談聾生自信心缺乏原因及對策》在2009年會暨第十二屆學術研討會榮獲課題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教育故事敘說”《手機風波》在全國首屆中小學優秀班主任和諧育人專業能力大賽征文評比中榮獲一等獎。

  2011年度被評為先進實驗教師,個人申報課題研究成果《耳聾學生自尊心現狀調查及培養策略》。

  我在四年多的課題研究中,以課題研究為契機,以理論為指導,以行動研究為主線,不斷的反思,不斷的探討教育的有效性。有了很多的體驗,感到正是課題,才使我對這個領域有了這么多的探討與思考,從中獲得了很多收獲,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上,使自己教育教學能力上升了一個層次。但我深知這些只是粗淺的認識,我將在這個領域,不斷研究,不斷反思,不斷完善自己,為德育課題的實驗研究推廣工作做出自己的貢獻。

  篇二:德育課題結題報告

  課題負責人:

  未成年人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學校是對未年人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場所。我校特別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培養,強調運用文化視野道德理念和科學方法來進行管理,營造校園和諧的道德氛圍,在濃厚、多彩朝氣蓬勃、富有個性的校園文化熏陶下,使學生們能個性完美、人格健全。

  一、營造科學的道德教育氛圍

  我校一直把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綜合素質少年兒童作為工作的重點和目標。一是領導重視,全體行政人員積極參與。學校自從申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課題后,學校相繼成立了以德育副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以少先隊大隊部為實施平臺,以班主任、任課教師為實施者,通過先培訓教師,讓教師在思想上得到重視,行動上有所依據。讓教師們利用業余時間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精神實質,領導、教師通過學習思想覺悟得到進一步提高,各年級組還出了宣傳欄,每位教師的實際教育能力,也相應的得到提高,人人爭當貫徹實行《意見》的模范,學校黨總支行政多次組織教師學習師德規范及相關法紀法規,老師的思想得到凈化,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她們用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感染每一個學生,影響每一個學生使學生在安全和諧的氣氛健康成長,全面自由的發展,她們在平凡而又偉大的工作崗位上嘔心瀝血,真可謂:“毓英桑梓,勞苦功高”。二是狠抓校園文化建設,創設優良的環境,對學生進行思想意識,情感道德的熏陶。走進教學區,一陣濃郁的環境文化的氣氛迎面而現,大廳高懸著校訓,在每一個樓層都設計了不同的櫥窗,多角度、多層面地向學生滲透積極向上的思想,墻壁上懸掛著既有學生又有教師的作品,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日常行為規范評比欄》則記錄著全校24個班級一周來的在紀律、衛生等,爭優創先進步足跡,這里留下了他們為集體揮灑汗水,這也是集體榮譽感培養的舞臺。它時刻激勵著每一位學生比學趕幫,積極向上,為集體爭光。學校櫥窗的宣傳窗

  常常更新,它傳遞著校園新的亮點,折射出師生豐富多彩的生活。學校精心為孩子們創設了一個科學育人情境,讓學校成為孩子們探索知識追求真理,崇尚科學的搖籃,為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從而增進了教師加強對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的意識,使整個教育過程中有了強有力的保障。

  二、發揮德育教育的主體作用

  德育行為制度是加強未成年人教育的行為系統的規范。其目的是使未成年人養成良好的習慣,最終成為內在的人格品質,我校從小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出發,制定了具體制度,從而制約學生,使他養成良好的習慣,同時學校還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制度體系,分級分塊的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并在以下制度上進行完善和創新。

  1、堅持升旗制度。每周一定為固定的升旗日,由行為規范優秀的班級體擔任升旗班,青年教師進行有主題的國旗下講話,重大節日更是由學生準備豐富多彩的節目,表達自己的心情。這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同時也是文明禮儀宣傳教育最好契機。

  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形成教育目標層次性,學校制定了《各年級學生養成教育質量目標實施方案》以學校育人目標為總目標,根據學生的年齡的特點,認知水平,心理特征教育目標和教育活動,分階段的進行運行和落實。

  3、健全逐層逐級的評價體系,以及獎勵機制,政教處逐期進行學風、行為、習慣活動、班級文化特色進行評比。通過班級的達標情況監測,督促學生在各方面逐漸改變并日趨達到完美,讓學生們逐漸的自我約束自己,日臻完善自己。

  4、營造班級文化特色。良好的教育氛圍是一種無聲的教育。班班有特色,班班創特色。體現一種文化關懷和一種人文情懷,讓學生在悄然無聲的教育中沉淀自己,最終達到教育目的。每個班級的布置都凝聚了老師的良苦用心,彰顯了學生的風貌。

  三、抓課堂教學,全方位滲透德育教育

  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重要位置,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做好德育的學科滲透,把愛國主義教育、民族精神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科學知識教育有機地統一于教學之中,使德育教育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抓好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在全面落實小學德育教學大綱,開齊開全小學思想品德課,配備專職教師的基礎上,采用未成年人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方式進行教學,把傳授知識與陶冶情操、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開設好法制課,使廣大青少年從小學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強法制觀念。針對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特點,結合學校實際,讓學校聘請的法制副校長定期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

  為了讓孩子們深受教育,學校少先隊組織開展了各種主題系列活動,要求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同時廣泛進行實踐,從而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覺悟,培養實際工作能力。

  1、在未成年人中積極開展拒絕邪教崇尚科學的活動,學校舉行了千人簽字儀式,讓學生從小就愛科學、講科學,不讓迷信思想侵入未成年人的大腦,并開展故事大賽,科學進步的思想根植于孩子的心田,科學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萌芽。

  2、學校聘請校外輔導員上法制課,對未成年人進行交通法規教育,法律常識教育,并通過電視教學片、錄像等讓學生直覺感受懂法、知法的重要性,使他們從小遵紀守法,自覺成為遵紀守法的小公民。

  3、學校還和“星星泉教育基地”共建,組織學生到基地體驗,了解消防安全知識,讓學生了解火對人民和財產的危害,火災對生產、生活造成的經濟損失。另外學校還組織家長、學生與基地共同宣傳安全防火與自救的知識,達到家庭、學校、社會的共贏。

  4、對學生廣泛進行安全法律常識教育,使他們有自我保護、自我防范意識。針對一些安全隱患經過實際演練,提醒學生重視并加強保護的能力。做到從小做到知法懂法,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

  5、學校還經常開展講故事、演講、征文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及口語交際的培養。在綠園區迎奧運演講比賽中,獲優秀組織獎。全國作文大賽上,獲三個一等獎,四個二等獎、、、、、

  6、學校開展了體驗教育。走進我們的教學樓,走廊里綠意盎然,這些綠色都出自于可愛的學生們,是他們撿拾的飲料瓶、廢報紙一點一點來裝點這個美麗的校園。母親節、元旦同學們手里拿的自制賀卡,送上一份節日的祝福。而且讓他們親自去家長工作的攤位、工作的場所,感受一天的工作,并調查一天的收入,使他們真正懂得了做生意的辛苦,賺錢不容易,今后一定要厲行節約,決不浪費。

  7、關愛他人,奉獻愛心。學校通過調查了解特殊情況的同學,除學校對此給予幫助同時,也號召全全體同學伸出友愛之手,除日常的幫助,還在每年的“六、一”與他們“一起分享我的快樂”活動,讓愛在他們心中流淌。今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后,為災區孩子過“特殊的生日”活動、、、、、、都讓孩子感受到奉獻的快樂。

  五、家庭、社會、學校聯動式教育

  1、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實施教育育人的共贏。除了必開的家長會,還不定期的與家長座談,了解家長的愿望,每月的思想道德評價表,溝通了學校與家長的關系,讓他們時刻了解孩子的成長。另外,重大活動我們都邀請家長參與,了解學校每一點進步。讓家長們參

  與學校的管理之中。向家長推薦優秀家教方法,推薦值得孩子們看的電影、電視節目,指導和幫助家長提高育人水平。

  2、利用豐富的社區資源,實踐體會。

  正陽小學地處正陽街道辦事處,學校緊鄰街道辦,周圍都是居民小區,我們成立了“社區護綠小隊”專門清楚綠化帶里的雜草,花壇里的花的看護,小區里的白色垃圾清除。“樓道清掃小隊”,定期到所承包的樓道清掃衛生,清除野廣告。“愛老敬老小隊”,由學區內的同學調查小區的孤寡老人,幫助打掃衛生,陪老人聊天、散步。通過社區小隊的工作,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能力,也改善了學校與居民的關系。

  六、反思問題帶今后進步

  當然,在研究工作中,我們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和問題,制約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快速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需要對班主任進行有效地管理、培訓以及指導,由于對區德育工作計劃以及要點的掌握比較缺乏靈活性,造成對班主任的管理、培訓以及指導力度不夠,教師對德育工作的方法比較欠缺或者說認識比較模糊,重視程度也有所差異。

  學校德育工作是學校進行課題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課題融入我們的日常工作當中,才能將我們的課題研究落到實處。工作中對課題的研究力度不夠,德育教育的線索不明確,造成教育效果差別較大,德育教育方向不集中的現象,對學校課題的研究而言是很大的損失。

  人文教育、有效教育是我們多提倡的,學校開展的活動要具有很強的教育性、人文性和有效性,這樣才能達到學生活動的目的,應該說很多時候我們的活動目的性,教育性、人文性以及時效性都是很強的,但也存在活動效果比較差的情況,對學生而言,活動意義不大。

  加強和改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任務,在以前的工作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20xx——20xx年:

  1、獲國家《整體構建德育體系深化研究與推行實驗》子課題先進實驗校

  2、獲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應用示范校》

  3、獲市精神文明先進單位

  4、獲市依法治校先進校

  5、獲“迎奧運,愛祖國”知識答卷全國組織獎

  6、獲長春市第七屆青少年藝術大賽最佳組織獎

  2008年:

  1、被評為“吉林省科技教育示范校”

  篇三:德育課題結題報告

  一.課題的研究背景

  人類已邁入21世紀的大門,21世紀人類面臨的第一挑戰是人的道德、倫理、價值觀的挑戰。隨著知識經濟的崛起,價值觀念的嬗變,生活方式的豐富,學校德育面臨著種種新的挑戰。一方面,現代社會的日新月異,要求跨世紀的青年學生具備高境界的理想、信念和責任感,強烈的自立精神,堅強的意志和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急劇變革的社會環境,又影響到青年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造成部分青年學生人格精神上的“低落”、“缺失” 和“扭曲”,突出存在著懶惰、懦弱、自私、依賴性強、意志薄弱、經不起挫折等道德缺陷。尤其是中職生,表現尤為突出,他們經歷了許許多多的挫折,嚴重缺乏自信心。因此,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德育工作,探索其正確有效的途徑已成為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歷史責任。而傳統的學校德育重認知,輕實踐,重灌輸,輕內化,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不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容易導致學生知行脫節,言行不一,人格錯位,自信心不足。面對新的教育形勢,學校德育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積極探索,肩負起塑造學生健全人格,激勵其自信心的神圣使命。

  二、理論依據

  1、發展中的人和個性社會化原理。學生是正在發展中的人,這種發展就是其個性社會化的過程,作為社會的人是具有主觀能

  動性的,學生這種主觀能動性的特點,決定了學生既是教育的對象,又是自我教育和發展的主體。青年學生身心發展尚未成熟和定型,他們身心發展的各個指標都處在變化之中,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由于這種可塑性,教育工作者只要掌握學生的年齡特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可使學生朝著我們期望方向發展完善。因此,必須加強和改進學校的德育工作。

  2、“雙主體”理念。教師與學生都是德育的主體,教師是“導”即“教”的活動的實施主體,其主體性體現在根據教育要求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對德育環境、德育內容和德育方法進行選擇、加工和設計,對學生的主體性進行引導和培養;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更是教育活動的主體。其主體性體現在在教師指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德育活動、逐步做到自訂成長目標,自析成長環境,自尋成長動力,自開成長渠道,自擇成長方法和自評成長效果,最終將社會認識、情感、行為內化為個體認識、情感、行為。

  3、生活德育的理念。我們認為道德始終存在于人的整體生活之中,沒有脫離生活的道德。人們是為了生活而培養個體品德,改善、提升社會道德的,并不是為了道德而道德。同樣,個體品德和社會道德的提高與發展也只有通過人們自己的生活。脫離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將導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體化,脫離了生活去培養人的品德也必將使這種培養因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于虛空、無效。因此,在學校德育中,要把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從學校的小范圍擴大到社

  會的大范圍。

  4、活動理論。活動是指主體與客觀世界相互作用的過程,是人有目的地影響客體,以滿足自身需要的過程。活動是實現發展的必由之路,學生主體活動是學生認知、情感、行為發展的基礎。從德育活動來說,一方面,通過德育活動將社會道德規范內化為學生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另一方面,通過德育活動讓學生將已有的道德認識外顯為道德行為,兩種過程不斷交替,從而形成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基于這一理論,學校和教師在組織德育活動時,要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重視學生的主體參與,以及活動中的互動合作與內心體驗,促進學生道德情感的形成。

  三、課題方案

  (一)課題組人員組成與課程開設

  課題組成立了由學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長李啟生任組長、校團委書記、校政教處主任、班主任為核心,以任課教師為成員的 德育領導小組,并組建教研組,在總課題負責人丁建華老師的主持之下進行。學校全方位的在各班開設了【哲學與人生】、【經濟、政治與社會】、【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開齊開足課時,保證專業教師穩定,長期以來把以上課作為中職生的必修課,計入量化考核。在課題實施過程中,得到了學校領導、各處室、各班主任、全體教師、及廣大學生的支持和響應,并得到了教育局教研室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導。

  (二)研究目標、德育內涵、及過程方法

  1、研究目標:

  ⑴以現代德育理論和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探索并構建適應新世紀德育工作要求,符合中職生成長規律的學校德育途徑及操作模式。

  ⑵通過實施全方位、多層次的學校德育,促進學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素養——自信心的培養,毛主席同志所說的:“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是道德人格追求的最高目標。

  ⑶通過研究提高學校德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促進教師德育觀念更新與德育創新能力提高,提高全體教師的整體素質,并努力提高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2、研究過程及方法

  根據學校公共課的定位與改革總課題的研究計劃,德育組制定了關于人格教育——自信心培養的子課題,其研究過程分三個階段進行:

  (1)準備階段(2010.6—2010.9):制定子課題實施方案,成立課題組,組織理論學習。

  (2)實施階段(2010.9—2011.7):課題組按照實施方案進行研究,并分別于2010、2011年舉行兩次階段成果匯報。

  (3)總結階段(2011.7—2011.11):課題組進行總結,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并進行成果鑒定。

  人格教育德育子課題的研究方法主要以行為研究法為主,

  輔以案例研究法、經驗歸納法、理論演繹法以及分工協作研究等方法。

  四、實施過程:

  (一)開展實施理想人格激勵教育的探索。

  孔子說:“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論語,述而》),“志于道”先于“據于德”,提示了人性提升的價值根基與方向在于“道”。沒有“道”的“德”是膚淺的。信仰不僅是支撐人生大廈的頂梁柱;它對道德人格的構建有論證、聚合、與升華的作用。周恩來總理的崇高人格魅力,源于他堅定的共產主義政治信仰。學校開始用周恩來同志的崇高人格激勵學生,培養學生堅定的理想信念的新探索。為更好的把握周恩來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的精髓,2011年3月,學校舉辦了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研討會,和與會代表進行了廣泛的交流。

  用周恩來的理想人格激勵學生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具體形象理想教育。這是以具體人物的所作所為的外部特征為自己追求的理想。這一階段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了解了周恩來所處的時代背景,熟悉了周總理的生平,為他的革命事跡所感動,激發了敬佩、仰慕之情。周恩來的人格魅力敲開了中職生的理想之門。第二,綜合形象理想教育。這是與具體形象相聯系的具有社會意義的初步概括性的理想。這一階段要非常重視學生進行嚴格的自我修養,重視學生學習周恩來的品格,逐漸形成籠統的理想,在個別的場合能把理想和現實聯系起來。第三,概括性理想教育。

【中學生德育教育結題報告書】相關文章:

項目結題報告范文02-22

結題報告范文指導02-28

情境教學課題結題報告02-15

課題結題報告的撰寫格式11-09

有關于結題報告的內容02-22

旅游景區的英語標識結題報告08-17

中西方節日趣談結題報告03-19

小學數學動手課題操作結題報告02-22

結題報告優秀范文(通用10篇)10-26

高中英語結題報告_參考02-15

用戶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