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區青少年心理現狀報告
民族地區青少年心理現狀報告
一、民族地區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開展民族地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西部大開發的需要。西部大開發是我國黨和政府作出的偉大的戰略決策,西部的發展關系到整個國家的發展,關系到國家的命運和前途。西部大開發的目的是為了西部的發展。民族地區教育的落后已經成為西部大開發、大發展的重要的制約因素,民族地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地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開展民族地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必將有利于西部民族地區的開發和發展。
2.開展民族地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地區教育發展的需要。《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指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一語道破了教育的本質屬性。民族地區要落實這一指導思想,當務之急是要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民族地區教育要持續、穩定、長久地發展,也必須走素質教育之路。民族地區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地區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民族地區要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素質,就必須重視培養青少年的心理素質,提高民族地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3.開展民族地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團結、和睦、共同發展的需要。教育是具有政治性的,民族地區教育更具有特殊的政治性,民族教育的成敗得失影響著民族關系,因此,開展民族地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民族團結、和睦、共同發展。
4.開展民族地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地區青少年發展的需要。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王極盛教授公開發表了他對全國中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高達32%的中學生有心理問題。根據我們研究的結論,民族地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內地漢族地區。因此,有必要針對民族地區青少年可能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從正面給他們以具體的幫助和指導。
二、影響民族地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1.民族地區家庭教育存在誤區。從許多民族地區家庭的教育來看,望子成龍的家長為數不少,他們在孩子身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心理素質帶來的消極影響主要表現在:第一,某些家長過分強調知識的灌輸,把家庭教育變成了學校課程教育的延續,從而擠掉了培養孩子心理素質的時間,忽視了對孩子進行適應現代社會、現代生活能力的訓練,使孩子對課本以外知之甚少,在步入社會之前沒有做好必要的心理準備。第二,某些家長對孩子過分嬌慣溺愛,有求必應,舍不得批評,養成了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惟我獨尊的任性性格,心理脆弱,獨立生活能力差。第三,家庭不和甚至離異、親子之間關系緊張等因素也會造成一些孩子自卑、逆反、嫉妒等心理問題。
2.民族地區學校教育過分強調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而忽視心理素質的培養。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民族地區大部分學校只重知識灌輸,衡量教學好壞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考分。一方面,教師、家長都無暇顧及心理素質教育,缺乏對青少年進行適應生活、適應社會能力、自制能力以及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訓練;另一方面,升學考試給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了極大的負擔,加重了他們的心理問題。
目前,有不少民族地區教育工作者還存在觀念上的偏差:他們把有孤獨感的青少年說成是不熱愛集體,認為內向性格的青少年是“思想復雜怪癖”;把人際交往困難的青少年看作是不團結同學;把學習成績不好,簡單看作學習態度有問題,學習不踏實、不刻苦;對自控能力差、違犯紀律的青少年,看作是故意搗亂等。認識上的偏差,使民族地區教育工作者未能把尋求答案的目光投向心理健康教育領域。
在對青少年的教育方法上,學校方面也有許多不足。相當一部分民族地區的教育工作者一味用教條、主觀、粗暴的方法教育學生,傷害了他們的心靈,影響了他們的健康成長。
3.來自民族地區社會環境的影響。作為民族地區最敏銳、最活躍的一部分人,青少年往往率先感覺到民族地區的變化和沖擊。他們一方面為民族地區社會的改革、進步而欣喜,另一方面又對某些具體變化迷惑不解。一些社會上的不良風氣,給民族地區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造成了惡劣的影響。特別是一些不健康的圖書、音像、影視以及外來文化等嚴重污染了青少年的聽覺、視覺,對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極為不利。再就是一些宣傳媒介的輿論導向發生了傾斜,如報道港臺明星多而報道模范英雄人物少;報道大款、大腕多而報道艱苦創業少;報道個人奮斗多而報道互助合作少。以上原因造成青少年中追趕時髦、模仿名人明星者有之;盲目攀比、追求物質享受者有之;孤僻自私、我行我素、人際關系緊張者有之;玩世不恭、自暴自棄、道德淡化者有之等。
三、民族地區青少年和內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異
我們對四川、重慶民族地區1012名青少年(有效問卷968份)和內地青少年222名(有效問卷218份)進行了深入研究后認為,大多數民族地區青少年心理素質水平符合其年齡特征,是良好的,但是仍有少數(約20%~25%)民族地區青少年心理素質水平不是良好的和健康的。和內地比較,民族地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內地青少年,主要表現在:
1.在認知心理素質方面,民族地區青少年總體智力認知水平低于內地,幼稚與早熟兩極分化現象比內地明顯,觀察力和想象力和內地差距比較顯著。
2.在學習心理方面,我們認為,由于統一劃一的教育模式使民族地區和內地學習要求、教材內容等相同(甚至比內地更多更難,因為民族地區青少年的母語大多不是漢語,雙語教學困難重重),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條件、學校教學、家庭環境等諸多方面都落后于內地,民族地區青少年的學習渠道單一,感到學習困難,少有學習興趣,對于難學的理科多數不喜歡,考試緊張,成績不理想,雖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但很難達到。
3.在社會適應方面,和內地相比較,民族地區青少年社會適應能力稍低,對現實環境的適應性比內地青少年弱。
4.在情感心理素質方面,與內地青少年比較,民族地區青少年比較害怕上學,自身滿意度差,穩定性差,少有機變。
5.在性別角色心理方面,民族地區青少年性別角色觀念傳統、保守、被動,而內地青少年則開放、積極、主動。
6.在人際關系心理素質方面,與內地比較,民族地區青少年的同伴關系稍遜,選擇朋友幼稚、盲目,而內地青少年則更理智、成熟。
7.在人格心理素質方面,與內地比較,民族地區青少年比內地青少年單純,少有幽默機變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民族地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特點
開展民族地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要從理念上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更應該從理念出發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這是做好民族地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民族地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點可作以下歸納:
1.民族地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緩慢,而且不平衡。全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經過了呼吁——起步——發展——提高四個階段,廣大中小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有了很大飛躍,各地普遍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適合中小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民族地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卻相對發展緩慢,部分學校受全國中小學大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感染,也開展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而多數學校,特別是所處地區偏僻、經濟貧困、信息閉塞、觀念陳舊、思想保守的學校,并沒有開展這項教育活動。
2.民族地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實效不大。多數民族地區學校和教育工作者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對黨和政府多次強調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沒有引起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并沒有系統、持久、有序地開展起來,實效不顯著,遠遠滿足不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需要。
3.理論研究薄弱,缺乏對民族地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問題的認識。目前,學術界和教育界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定義、歷史發展、研究對象、目標、功能、任務、內容、原則、教育環境、管理、師資與培訓、教育的模式、途徑、活動課程的確立、心理訓練、心理輔導、心理測量、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心理暗示等基本概念還有不同認識,其理論框架還不是很清晰,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體系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對于民族地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的研究幾乎是空白。這種理論研究的滯后,已經阻礙了民族地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我們呼吁:教育行政部門要組織科研部門和學校投放力量,加大力氣,對實踐中遇到的理論問題深入研究,力爭有所突破,形成民族地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體系。
4.形式簡單,缺乏規范,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化、專業化水平低。目前,只有個別民族地區學校開展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但主要是內地學校師生為他們的實習、見習、研究等目的而實施的心理測量,具有偶然性、即時性、片段性。為了應付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檢查,民族地區學校常常將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將青少年的情緒、性格問題歸為思想品德問題。沒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場所,沒有相應的儀器設施。
5.專業人員匱乏。目前,民族地區學校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教師相當匱乏,中小學幾乎沒有,這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心理服務的需要。
【民族地區青少年心理現狀報告】相關文章:
茶館經營現狀的市場分析報告03-29
心理報告格式06-01
農村社會保障現狀的調查報告范文02-06
心理案例報告如何寫03-19
心理咨詢師案例報告范文08-22
大學生心理課結課報告(精選5篇)01-15
大學生網絡心理調研報告(通用10篇)08-30
心理健康教育總結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