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篼》教學反思
《背篼》教學反思
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活!”在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這句話顯得更富有現實意義。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 學校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是廣泛,深遠的,特別是語文教學,因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廣泛的”,可以直至孩子生命成長的整個過程,而這一影響的主陣地就是課堂教學。我們給了孩子什么樣的語文課堂,就是給孩子什么樣的生活。引導孩子學習《背篼》這一課時,我力求于這一理念開展教學,教學中感觸較多。
一、 給孩子一份情感養料
1、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豐富的“人文內涵”,其基點就在于“情感”。試想: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如何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課堂教學需要老師把自己的情感傳遞給學生。
教師的激情來源于自身良好的心理素養,以及堅定的職業道德觀念的驅動,來源于課前深挖教材、教學環節、教學過程當中的每一個情感因素,把自身對于課文內容、對于生活、對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種情感,用合適的語言、恰當的眼神、動作……傳遞給學生,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用以燃起孩子的激情。《背篼》一課,雖然情節簡單,但情感真摯豐富,這正好是老師展示激情的最佳平臺,教學前我就準備抓住讀、演、悟等幾個板塊讓學生體味文中情感。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尊重學生學習的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這就告訴我們語文課一定要了解學生讀書、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輸,重在引發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前,我利用投影顯示山里孩子背著滿滿一背篼柴禾的情景,我利用投影顯示山里的孩子背著滿滿一背篼柴禾下山的圖片。先讓學生觀察,然后問:從圖上看,你可以猜出他是生活在哪兒的孩子嗎?
學生a、是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因為圖上有許多的大山。
B、可能是生活在城里的,去山上玩。
C、不對,只有生活的山里的孩子才會背著這么重的東西臉上還露出笑容。
同學們紛紛表示贊同。
經過一番討論,我知道孩子們被山里的孩子那意氣風發、精神抖擻的形象感染了,學生已經有想了解主人公的需要了,于是我趁機問:“你愿意和他交朋友嗎?你想了解有關他的那些情況?” 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以朋友的身份來研究山里孩子的品質,使學生一下子走進了課文,縮短了與孩子的時空差距。閱讀課文的情感基礎也就有了。
3、要注重溶情。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背篼》這篇課文通過對山里孩子回家經過的敘述表現了山里孩子勤勞樸實以及關心鄰居、熱愛學習、體貼**的美好可貴品質。教學中,為了能讓同學們更好地體會山里的孩子體貼**的這一品質,我深情地說:“媽媽撩起圍裙一角,想揩去的是兒子小臉上的汗水和泥漬,更想揩去的是兒子勞動后的疲勞,媽媽多么想表達對自己孩子的喜歡呀!小小的一個“揩”字卻顯示出真摯的母子之情。山里的孩子多么想安慰媽媽,他會對媽媽說些什么呢?”。
學生a.迫不急待地說:“媽,我打的柴夠燒一陣子了吧 !”
b. “媽,你看我多能干!” c.媽,我不累。 d.不說話,什么話也沒說,就是“抿著小嘴微笑”。
經過討論,大家認為應該選d生說的有理,因為上山打柴禾對于山里的的孩子來說是經常做的事,無須都要說些什么,而且這樣更體現了山里孩子特有的樸實性格。此時此刻,學生對“媽媽”的愛、對山里孩子的敬佩,對母子之情的感懷難于言表,感情得到升華,思想受到教育,“文”與“道”并行,相得益彰。
可見,教學中情感的體驗,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作者、教師、學生的“三情”互溶共振,最終要達到開啟學生感情閘門的作用。
二、給孩子一處開放的空間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課堂上,千萬別讓你的“告訴”扼殺了屬于孩子的一切!讓他們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盡情地展示自己吧!在課堂上,有許許多多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感悟都是學生自己通過讀、論、演等多種途徑獲得的。他們往往期待著能將自己的成果展現給大家,這樣,無論是在教學的哪個環節,他們都表現得十分積極,而且極大的豐富了知識的儲備量。
教《背篼》一課時,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感受文中的“朋友之情、爺孫之情、母子之情”,我設計了讓學生根據課文這三段內容開展表演,擴寫。把文中未寫出的語句用自己的動作、語言表示出來。同學們三個一群五個一組紛紛顯示出了獨特的編導、表演、語言才能。在學生能力得到展示的同時,對課文的了解也更深入。
2、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里有資源,心里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背篼》一課中,引導學生說說平時與朋友、家人相處的場景,讓學生從自身的生活感受說起,進而感受自身與主人公的差距,從而起到指導學生生活的作用。
三、給孩子一個感悟的天堂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曾說過: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說,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決定今后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既是一種心理活動,又是一種感情經歷,還是一種審美的體驗。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其中大部分是情感的對話而這種對話的作用就在于,加深體驗,有所感悟,使學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積淀自身良好的情感素養。教學這一課時,我總覺得這篇課文描寫的是“山里孩子”,如何讓我們平原學生去體驗山里孩子的情感呢?教學中我問:平時同學們在家會做什么家務活?引導學生把自己平時的勞動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在同山里孩子比較時,飽含著對自己無比的喜愛之情贊美著山里的孩子……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背篼》是一首非常優美的散文。“他加快了腳步,拐過……繞過……走過……跨過……走進……”。我帶著孩子們一遍遍地讀著,同學們被其中精確的動詞所感染,他們邊讀邊演。于是,我引導孩子們:“你覺得在平時生活中會用到這些動詞嗎?我們也試著寫寫美妙的詩句,好嗎?”孩子們在我的引導下,寫下了上學、放學、去外婆家等情景
3、文本是例子,人生才是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在教學《背篼》一時,分析教材時我想:能否讓一個文本真正成為孩子學習、生活的范本,真正起到指導學生生活的作用,唯有教師創造性的利用文本,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
為了達到這一點,教學中我先引導學生充分感悟,體驗文中不同的情感,文中的“朋友之情、爺孫之情、母子之情”紛紛浮出文面,接著借助表演、聯系生活等方法,讓學生走出文本,升華感悟,形成認知,從而達到指導生活的目地。
【《背篼》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
《格子》的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