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老師課文教學反思
人類的老師課文教學反思
最近上了《人類的“老師”》這篇課文,感觸很深。
這是一篇科普作品,是介紹有關仿生學方面內容的,知識性和趣味性都很強,文章結構簡明,通俗易懂,便于學生自讀自悟。因而,在教學中,打破以往的教學常規,還自主學習于學生,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探討與研究之中,親身體驗到了自主學習的快感和學習語文的樂趣,激發了學生探索大自然的強烈愿望。
四年級學生已經具備預習的能力,所以,自主預習時,我讓學生多渠道搜集相關的文字或圖片資料,以便小組交流。精讀課文時,主要抓住重點段,即三、四、五自然段,反復研讀,挖掘文本內涵。因為這三個自然段結構相似,因此,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給學生一個自由選擇的空間,重點學習自已最感興趣的部分,進行合作探究、討論交流,篩選有價值的問題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深入探討。如:“自然界的種種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給我們什么啟發?除了文中列舉的那些事例外,人類還向哪些生物學習過?等等。
在合作探究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敢于質疑,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求知的欲望特別地強烈,課堂氣氛空前高漲,尤其是個人匯報自己搜集到的資料以及小組交流學習成果時,他們暢所欲言,就連平時很少動腦、很少開口的學生,都情不自禁地舉起了小手,我也因此被深深地所感染,課堂上掀起了一個高潮又一個高潮。
雖然這堂課只是短短的四十分鐘,但帶給我的卻是太多的震憾。這是我始料未及的。我們的學生有那么大的潛力,那么大的暴發力,為什么我們做老師的在平時的教學中總是顧慮重重放不開手呢?我想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不信任學生,他們只是個孩子;二、不相信自己,能否駕馭課堂;三、為了趕進度,怕浪費時間;四、習以為常,不愿破這個規矩。五、孤陋寡聞,不思進取。
在快要下課的時候,我給同學們布置了一個作業:回家也拿一雞蛋緊握在手中,感覺一下“薄殼結構”。時隔幾日,我想起了這個作業。于是,我詢問實驗的結果。有22人回家做了這個實驗,但是,有8人把蛋殼給捏碎了。這給同學們的心中蒙上了一層疑惑:書上說的這種“薄殼結構”不是很牢固,怎么捏也捏不碎嗎?為此,我也產生了很深刻地沉思,現在雞蛋的質量影響了“薄殼結構”的牢固性。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不錯!但是“盡信書,不如無書”啊!
【人類的老師課文教學反思 】相關文章:
棉花姑娘課文教學反思(精選21篇)10-14
課文《手指》優秀教學設計02-27
人類的起源教學設計(精選10篇)04-09
語文課文《長征》教學設計03-03
月份教師教學反思03-20
教師數學教學反思03-19
課文《軍神》優秀教學設計(精選8篇)07-02
高三數學老師的教學反思03-19
《地球媽媽》教師教學反思04-11
教學反思:專業反思對教師專業成長的作用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