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聯大看后感范文(精選14篇)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西南聯大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西南聯大看后感 篇1
觀完《西南聯大》記載片后,感觸頗深。是抗日戰爭的烽火催生了這樣一所優秀且特殊的學校——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它的出生無疑是閱歷了許很多多的磨難的,清華、北大、南開大學在日本的炮火強迫下不得不遷校,于是他們聯合起來來到了長沙成立了臨時大學,最后來到了云南昆明,固然現在已不在,但這所大學對中國產生的影響是無法抹去的,在云南師范大學里仍有西南聯大的舊址與博物館,供人們往返憶與紀念。
這部記載片共有五集——八音合奏、剛毅堅卓、大學之大、火的洗禮、嘉蔭長留,無一不在向我們講述著西南聯大的歷史。三校聯合沒有任何不同,由“寡言正人”梅貽琦擔負西南聯大的校長,他以清華的教授教化體制來治理西南聯大,成果也是顯著的。當然不少優秀的教授在此中的作用弗成小覷,被稱為“好教授”的韓詠華轉變院系進入了社會科學院關注教導;國文先生沈從文教授教化吸引不少學生愿跨過整個昆明城來聽一堂課;聞一多在抗日步碾兒中不忘寫生,采集素材;雖有助教但仍親自批改學生作業的朱自清;吳宓,陳寅恪,鄭天挺,吳大猷,華羅庚,楊振寧,鄧稼先等一批愛國志士為了中國的成功在默默的支付。
那時候的西南聯大并沒有太多資金,學習情況也是非常困難,一間茅草房便是一間課堂,一把羊椅便是書桌與凳子,40多個人一間宿舍,再觀觀我們現圓第撣習情況,教授教化樓,階梯課堂,四人宿舍,多么舒適的情況,可竟很難再呈現像以前那樣的教授,我們是否該深思為什么會呈現這樣的狀況。而即使如此他們仍堅持著“剛毅堅卓,明德睿智”的校訓,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而盡力,從不懈怠。在他們那個時代時刻都擔心著日本人的突襲,只要警報器一響就拿著裝滿手稿的公牘包隨處躲避,而金岳霖在一次空襲中忘記跟著人群躲避,仍在課堂內行握筆。不得不驚嘆這些教授們對付文學的態度,沒有絲毫怠慢。曾有人說,那些巨大的教授死去不必要一秒鐘,而生產一名這樣的人,則必要幾十年。2018年逝去了若干巨大的人,不禁可惜下一次這樣的巨人呈現還必要多長光陰。曾有人這樣比喻過,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西南聯大有著這樣優秀的大師,也創造出了許很多多的'大師。
而新時代的我們不應該是迷失的一代,國家為我們創造了優越的學習情況,我們不應該陷溺于虛擬的游戲世界,應該多思考我們可以為我們的民族做些什么,而不光是在被窩里幻想著本日的計劃卻從未實行過。以前的西南聯大教授教化制度也是非常嚴厲的,大一時期是不分個院系的,所有的學生一起上課,但如果有的科目沒有及格就不能升級,而不像我們現在的大學一樣,即使有的科目沒有過照樣可以補考重修。
讓我們建立起我們的雄心壯志,充溢斗志,抓住時代的機會,盡力成為更優秀的人,為中華民族注入芳華活力。
西南聯大看后感 篇2
“西南聯大”,是中國歷史上群星閃耀的一處所在,也是中國人的血性與風骨展現得最淋漓盡致的時期。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西南聯大雖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八年時間,在那段山河破碎、烽火硝煙的艱難歲月中,眾多世界頂尖的學術泰斗為戰亂中的孩子提供了一個自由學術的大環境,這群讀書人不畏槍林彈雨,不懼條件艱苦,憑著一身風骨,守護國家文脈。是他們,書寫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擔當著民族脊梁,西南聯大是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
一所優秀的學校應該有自己的學校文化和精神。,西南聯大恰恰就是這優秀學校之中的一所。剛毅堅卓是它的校訓,更是抗日戰亂中的突出表現,敢為天下先是各位聯大學者共有的高貴。西南聯大,國難中誕生,苦難中堅守,是中國教育文化史上永遠的輝煌,它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大學之一。在戰火紛飛的時代,西南聯大培養出很多學術上的巨人,兩彈一星獲得者,國家最高科技獎科學家,更有楊振寧,李政道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現如今,由于上一輩人所提供的優越條件,下一輩人反而只會坐享其成,喪失了他們應有的斗志。生活在這個和平年代的我們,不是更應該繼承先輩們的志向,努力拼搏,積極進取,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嗎?
黑格爾曾說: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才會有希望。作為一名光榮的`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首先我們應當做一個仰望星空的人,積極、努力、向上的生活。在孩子的心中,我們從小就要種下希望的種子,傳揚剛毅堅卓的精神,且多用鼓勵的詞語,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生長環境。
西南聯大看后感 篇3
昨天用了較長時間把中央電視臺記錄片頻道播放的《西南聯大》五集看了一遍,有許多感慨。“回首抗戰歲月,中國的大地上,由東向西,真是一場史詩般波瀾壯闊的大遷徙,這其中有無數讀書人高昂著頭顱、挺直著腰板在行走。世界上有哪個國家有過如此大規模的文化大轉移?世界上有哪個民族遭受過這等苦難?世界上又哪有過這么一群讀書人,把大學當作捍衛國家榮譽與民族精神的第二戰場”?這就是西南聯大帶給我們的震撼。
西南聯大全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抗戰開始后1937年11月1日,由清華、北大、南開三所大學在長沙組建成立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在長沙開學。由于長沙連遭日機轟炸,1938年2月中旬,經中華民國教育部批準,長沙臨時大學分三路西遷昆明。1938年4月,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在中國教育史上只存在了8年,但因其英才輩出,又產生了無數故事與傳奇,成為了中國大學史上獨一無二的奇跡。
它存在于中國教育史上的特殊時期,所以那里的師生、那里的精神都很特殊。
感慨一
身處逆境而正義必勝的.信念。在談論西南聯大,大家一定會想起從那兒走出來的一批優秀中華兒子,如:聞一多、吳大猷、李政道、鄧稼先、錢鐘書、費孝通……很多很多,那都是有形的,而最最可貴的是在國家危亡時刻、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所凸顯現的中國知識分子高貴精神氣質,是硝煙彌漫的戰火中,眾多師生弦歌不輟,堅持到底,穩定人心的力量。
感慨二
精忠報國、為國獻身的精神。一大批聯大師生在抗戰的艱苦環境下,克服了許多無法想象的困難,堅持教學育人。1100名學生直接參戰,他們有的在前線作戰,有的服務保障。記得有一幕,為了戰場需要,一批翻譯人員參加了中國遠征軍,好多就死在了胡康河谷。更多的人則在后方支援抗戰,用科技支援前線,開展學術研究和應用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因為如此聯大畢業率不到50%。
感慨三
堅韌不拔,奮發努力的精神。在吃不飽穿不暖,天天挨敵機轟炸的環境下,堅持學習,堅持科研、堅持著作,從不放棄。讓我印象很深的這樣一幕:金岳霖先生花費數年心血撰寫的70萬字的手稿因躲避轟炸中丟失,所有的心血付之東流,他不氣餒,從頭開始,沒有參考資料僅憑記憶,白天教學、晚上一盞油燈,實踐著西南聯大校訓——“剛毅堅卓”。
感慨四
甘愿吃苦、樂于清貧的精神。抗戰時期,全國人民都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生靈涂炭、餓殍遍野,聯大學生,吃穿住都成問題,敵機轟炸,所有人天天都面臨著生死的威脅,即使在這樣的條件也沒能影響到聯大師生做學問、學知識。他們抱定知識救國的決心,孜孜不倦,舍身忘我,確實值得現代學生好好學習。有一個鏡頭:聞一多帶領幾百名學生從長沙行走1600公里來到了云南,他們邊走邊學、邊走邊體查民情、邊走邊討論,把隊伍當成了移動的課堂。在那么惡劣的條件,那樣的環境他們都能如饑似渴地堅持學習,我們今天的學子們還有理由整天游戲、抖音,荒廢學業嗎。
余秋雨說過:只有經典,才能將遼闊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澆灌給你,把歷史上早已消逝的高貴靈魂的訊號傳遞給你。觀看這部紀錄片,讓我們在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西南聯大的艱苦卓絕、感受那不滅的精神和一個個崇高的靈魂時,從他們身上給予我們的是前行的力量和頑強生長的動力。
西南聯大看后感 篇4
看了西南聯大的回憶錄之后,才了解到西南聯大成立正值爭戰年代,有一半的日子天天躲避日寇飛機的轟炸,物價飛漲。師生在半饑半飽的狀態下,在那樣艱苦的歲月里,卻為中華民族培育了一大批人才,許多是蜚聲中外的第一流的科學家。如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林、李振道;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黃昆、劉東生、葉篤正、吳征鎰。今天的我們早已不用在那破不成形的屋子里上課,不用再忍饑挨餓。而有多少人又學會了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呢?
西南聯大存在的時代雖然離我們已經久遠,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歡聲與淚水均以化作塵埃隨風飄散,但西南聯大那些燦若繁星的教授卻始終留在我們的記憶中,他們對學生體貼入微、循循善誘的教學方式,他們所倡導的自由思想和獨立精神,將永遠鐫刻在中國的教育史上,散發出奇目的光芒。
現在的我們,作為民大的`一員,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傳承和發揚這種剛毅堅卓、學高身正的校訓,努力讓你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民大人。
當我們在七十多年以后紀念一個已經不存在的大學,所有人的感覺還是立足于當代。我們驚訝,我們感嘆,一個物質之匱乏與精神之偉大形成鮮明對比的大學,一個在戰火中誕生卻見證了中國知識分子的韌性的大學,它讓我們仰望。
西南聯大看后感 篇5
黑格爾曾說: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才會有希望。大學,是人們心中的象牙塔,知識和文化在這里匯聚,理想主義在這里棲身,這里是人類精神和文明的搖籃。看了西南聯大的回憶錄之后,才了解到西南聯大成立正值爭戰年代,有一半的日子在躲避日寇飛機的轟炸。西南聯大的學生沒有現在寬敞,明亮的教室,沒有現在舒適的宿舍,也沒有現在干凈寬闊的食堂。所有的所有,都不如現在的學生。
看完本片,我有的`只是感慨。感慨如今生活在優越環境下的大學生是怎么了?是因為我們已不需要奮斗了嗎?我想現在我們缺的是激情。在當時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西南聯大的學生們都滿腔愛國熱情,他們有強大的精神支柱因此他們能堅忍不拔,他們能用汗水換來可喜的成績。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不僅需要持續不斷地學習西南聯大的優良傳統,而且需要知行合一,廣開新時代之新風氣,敢于直言,勇于創造,自強不息,為國家、為社會奉獻自己的力量。
在云南民族大學這個夢想開花的地方,讓我們的夢想成功遠航。
西南聯大看后感 篇6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不得不說,看完《西南聯大》這部紀錄片之后,我被它的氛圍感染了。
西山蒼蒼,東海茫茫,文人言語之間,描繪出那令人神往的年代,還有時代文人可敬可嘆的風骨。所謂風骨者,置生死于度外,千金不改其志,萬難不屈。國難當頭,又是“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各地愛國青年離開家鄉,求學歸來。
他們用先進的思想與杰出的才華,挽救水深火熱中的中華民族。他們在大學中傳播西方先進文化,探索知識,沖擊著舊中國的思想、文化、家庭與教育,同時還組織反抗著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戰爭。
日本發起全面侵華戰爭之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為躲避戰亂,三所一流大學齊聚昆明。“同無妨異,異不害同,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在梅貽琦、蔣夢麟、張伯苓等人的帶領下,三校團結到了最后。在面對外敵入侵的情況之下,我們不再是一盤散沙,在有多少困難,都要克服,最后要把它聯合到底。
正是這些大師,正是這些民族脊梁,把西南聯大辦好,培養了一代代像楊振寧、李政道這樣的,在學術上有相當成就的人才。“但我們若著眼于文化的更可貴的一方面,則八年多的西南聯大,始終都在雍容和睦的氣氛中長成,這非特是我們教育史上的'佳話,亦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有光輝的事情”。
這部紀錄片,最終反映了西南聯大為什么如此成功,同時也提現了我們作為大學生的使命。西南聯大與許多優秀的前輩體現出來的艱苦奮斗、敬業勤學的精神,現在尤其值得我們學習。
所以我認為現今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學者之謂也,應有學實也。我們應該反省自身,堅定信仰,無畏無懼,忍辱負重,教書育人,著書立說,科研立國,為中華之崛起而奮力拼搏!
西南聯大看后感 篇7
愛國是西南聯大的靈魂,是學者生命力的源泉,是其精髓和核心的所在。
剛毅堅卓是它的校訓,更是抗日戰亂中的突出表現,敢為天下先是各位聯大學者共有的高貴。西南聯大,國難中誕生,苦難中堅守,是中國教育文化史上永遠的輝煌,它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大學之一。在戰火紛飛的時代,西南聯大培養出很多學術上的'巨人,兩彈一星獲得者,國家最高科技獎科學家,更有楊振寧,李政道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在民族存亡的緊要關頭,聯大師生置任何困難困苦于不顧,教師為國振興而教,學生為抗日建國而學。“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剛毅堅卓”的聯大精神支撐著他們,在強敵深入,風雨如晦的日子里激情不減。
無問西東,世間再無西南聯大,那是一個時代獨有的靈魂。
西南聯大看后感 篇8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先遷至湖南長沙,1938年又西遷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當年,這三大所大學的優秀教師和莘莘學子用可歌可泣的愛國奮斗事跡感動了我們很久很久……
曾經在戰火硝煙中,他們書寫了一個個艱苦奮斗的故事;曾經在山河破爛下,他們發揚吃苦耐勞的精神。他們是一群代表了國家最出色的學術水平和最優秀的人格魅力的大師級人物――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他們都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最高境界。為此,我敬仰他們――那些樂觀進取的學生
汪曾琪說過,聯大很大部分學生都是呆在茶館里看書自習,他們在那里“養其浩然之氣”,能夠保持綠意蔥蘢的幽默感,用來對付惡濁和窮困。
聯大的校舍出奇的簡陋,條件艱苦得驚人。教室是土墻,屋頂僅蓋一層鐵皮。下雨的時候,雨點打在鐵皮頂上,叮叮當當地響,教授講課要提高嗓門,大聲喊叫才能壓得過雨聲和風聲。
一次,經濟系教授陳岱孫上課,因下雨,學生根本聽不到教師講課。無奈,陳教授便在黑板上寫了“下課賞雨”。然而正是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學校培養出了楊振寧、朱光亞等享譽世界的名人。
從西南聯大的勉詞“西山滄滄,滇水茫茫,這已不是渤海太行,這已不是衡岳瀟湘。同學們,莫忘記失掉的家鄉,莫辜負偉大的時代,莫耽誤寶貴的辰光。趕緊學習,趕緊準備,抗戰、建國,都要我們擔當!同學們,要利用寶貴的時光,要創造偉大的`時代,要恢復失掉的家鄉”中,我已深刻感受到當年學子們剛毅堅卓、報效祖國的高尚品格。
相比之下,我們現在大學的條件比那時候好多了,然而我們不僅沒有像他們那樣刻苦學習,而且時常為生活鎖碎和小困難煩惱。
正如美國總統尼克松所說,“青年人不要總是想著社會能為你提供些什么,要想想自己能為社會做些什么貢獻。”看完西南聯大啟示錄之后,我也想說:“我們不要總是想著學校能為我們提供些什么,要反思我們能為我們可愛的校園――廣技師做些什么。”希望我們在踏進這所大學時,以能進來這所學校感到自豪,將來離開這所大學時,能讓學校以我們為豪。
今天我們紀念聯大,不只是為了緬懷多年前有這樣一群中國的驕傲用他們孱弱的肩膀做出了這樣的偉業,傳承了我們民族賴以長存的精神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讓今天的中國可以出現像聯大這樣有生氣、有信仰的學校,實際上也只有這樣的學校,才可能帶給國家希望和未來,讓中華民族在世界上揚眉吐氣,屹立不倒!
誠然,西南聯大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里,但西南聯大的精神將永記史冊,它所釋放出的力量將永遠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奮斗、奮斗!
西南聯大看后感 篇9
近年來以傳統文化、科技創新掀起了一番熱潮,也因業務上的需要,寒假時間也特地觀看了《西南聯大》、《假如國寶會說話》、《書迷》、《創新中國》四部紀錄片。換做平時,我對這些枯燥無味的紀錄片是不感興趣的,因為我此刻正在愜意的享受著安逸的生活,無需憂慮,可仔細看看中國一路走來的艱苦歷程,才能真切感受這種安逸的珍貴。
看完,我覺得我們是幸運的,我們有強大祖國的庇護,有穩定的生活和工作。而當時的老師和學生為了中國的教育甚至中國的前途和命運不畏艱難,從北平、天津等地先后前往云南,為的就是保存號文化的種子,國家的明天。西南聯大之所以會出現,跟日本的侵略有直接關系。她的成立當然也離不開那些為了中國教育事業而做出巨大貢獻的聯大教授。梅貽琦、蔣夢麟、聞一多、朱自清、沈從文等等。這些都是中國近代教育的肱骨,也培養了鄧稼先、楊振寧等等一大批著名科學家和新中國的棟梁。
有時候我們總是說,設施條件不好,影響教和學。西南聯大當年卻是以幾間茅草屋、幾支粉筆在日軍狂轟濫炸之中培養出無數國之棟梁。故,物質不是主要的',主要在于教育的理念是否先進,教育的信念是否堅定。如果你把教書當做一份工作,那你在乎的就是工作條件和薪水;如果你把教書當做一種職業,你就會在乎你的工作成就,如果你把教書當做一種情懷,你便會用這種情懷去教育每一個孩子。我想《西南聯大》中的教師便是那個有情懷的老師吧。
西南聯大看后感 篇10
第一次感覺心臟受到撞擊,是“靜坐聽雨”一段:昆明的驟雨打在教室的鐵皮屋頂上,聲若雷鳴,教授一次次提高音量,學生們仍然聽不見。教授索性在黑板寫上4字“靜坐聽雨”,然后坐下,肩頭已被滲透下來的雨水打濕,他就那么坐著,眼神恬淡從容,看著滿屋青年學生。
這是抗戰年代中國讀書人的真實寫照:無畏日寇猖狂,不懼環境惡劣,以浩然正氣,護中國文脈。
電影中寫下“靜坐聽雨”的教授,原型是西南聯大經濟系教授陳岱孫,他素以上課“準時”著稱,往往是講完最后一句話,下課鈴聲響了。有一次他還沒講完,下課鈴聲就響了,后來發現:是校工敲錯了。但是在西南聯大,環境簡陋,一旦下雨,他講課的節奏就會被打亂。簡陋還有另外一個“副產品”,任繼愈在《我欽敬的陳岱孫先生》一文中回憶道:“陳先生講課認真,以身作則,給同學作出榜樣,同學們聽課從未敢遲到。個別同學去遲了,不好意思進教室門,就站在教室窗外聽講。好在西南聯大的新建校舍有門窗而無玻璃……站在靠近講臺的一端聽講,比坐在后排還聽得清楚,只是沒有扶手椅,記筆記不方便。”
鐵皮屋頂后來也沒了:經濟越來越困難,西南聯大只得把以前的鐵皮房頂賣掉來維持運轉,全部改造成了稻草屋頂。一下雨,教室漏得厲害,學生們只好打著傘上課。但能打著傘上課也還算不錯了,日寇飛機頻頻前來轟炸,師生們只能躲到鄉間,這是何等之悲憤:雖然偏處西南一隅,仍然避不過侵略者的炮火。但敵人再猖狂,又能怎樣?即使在躲突襲的間隙,師生們仍在上課,《無問西東》中有這樣的鏡頭:在昆明鄉間的山溝里,渾身泥濘的師生,仍然能夠從容地上課,地質學、哲學、文學……當敵機轟鳴而過時,陳楚生飾演的吳嶺瀾,在大聲為學生朗誦泰戈爾的詩歌。
但凡知道一點中國歷史的,看到這個鏡頭,怎不難抑熱淚?這樣的中國人,豈是能夠被打倒的!
今天回想起來,當年云集在昆明的那一代讀書人,確實踐行了先賢孟子所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們原本是大城市名牌大學的著名教授,生活優渥,身份尊貴,住華屋,有聽差,來到昆明,居然會遇到“饑餓”這個難題。當年,在一個又一個漫漫長夜里,朱自清餓得無法入睡,一人孤獨坐著。他的日記中,常有“胃病發作”“胃痛,抽搐”“每日嘔水”等文字。1941年3月8日,他在日記中寫道:“本來諸事順遂的,然而因為饑餓影響了效率。過去從來沒有感到餓過,并常夸耀不知饑餓為何物。但是現在一到十二點腿也軟了,手也顫了,眼睛發花,吃一點東西就行。這恐怕是吃兩頓飯的原因。也是過多地使用儲存的精力的緣故。”
物理系教授吳大猷的家,遭到日機轟炸,最讓他心疼的是缸里的面粉摻進了很多碎玻璃和泥沙,只能用水沖洗,做成面筋。為了給妻子補充營養,他常常去菜市場撿些牛骨頭,回家熬湯。在最窘困的時候,他甚至養了兩頭小豬,計劃到年底賣掉換些錢……
教授夫人們也早就告別了養尊處優的生活,為補貼家用絞盡腦汁,校長梅貽琦的夫人韓詠華做糕點——上海式的米粉碗糕,取名“定勝糕”,做好后挎著籃子,步行45分鐘到“冠生園”寄賣,由于路走得多,鞋襪又不合腳,把腳磨破,感染了,小腿全腫起來……
著名作家宗璞是哲學家馮友蘭的`女兒,抗戰時期隨父親赴昆明,就讀西南聯大附屬中學。她寫的《野葫蘆引》的多卷長篇系列,細膩描述了當年西南聯大的生活。第二部《東藏記》,取名“東躲西藏”之意,還原了當年在空襲之下西南聯大師生清苦而又豐富的生活,比如在一次空襲中,物理學教授莊卣辰被炸彈掀起的泥土埋住了,還始終緊緊抱著實驗儀器。書中有這么一個細節:幾個從北平隨父母來昆明的少年,得到了一次吃西餐的機會,孟嵋(原型其實是宗璞本人)“把面包切成小塊,仔細抹上黃油,一小口一小口吃”,請客的仉欣雷說:“照說,人都受環境影響,可你們無論環境怎樣壞,總有一種清氣,或說有一種清貴之氣,很奇怪。”瑋瑋(澹臺瑋)沉思地說:“雖然吃的是‘八寶飯’,我們卻處在一個擁有豐富精神世界的集體中,那力量是很大的。”
這個“豐富精神世界”,是西南聯大獨有的氣質。縱然國破家亡,但始終有一群人,在守護著中國的文脈,這支文脈不斷,中國就不會亡。
西南聯大看后感 篇11
小說《南渡記》中的路線是:從天津乘船,途經上海、香港和越南的海防、老街,到達昆明。這也是鄧稼先當年的路線。但與西南聯大聯系在一起的,是著名的“文人長征”。
1937年11月1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在長沙組建成立國立長沙臨時大學開學,這一天也成為西南聯大校慶日。戰火迅速蔓延,長沙連遭日機轟炸,1938年2月,長沙臨時大學分3路西遷昆明。1938年4月,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從長沙到昆明,當時有3條路線:大多數教師、家眷及部分女同學從長沙乘火車到香港,然后由香港渡海到越南海防,乘火車入滇;經濟條件較好的男同學和少數女同學,由長沙乘火車到廣西桂林,再由桂林乘汽車途經柳州、南寧、鎮南關進入越南,轉乘火車入滇——這一路人數最多;而最艱苦的一路,便是由湖南出發,徒步行走到昆明的“湘黔滇旅行團”了。旅行團由267名家庭貧困的男同學和11位中青年教師組成,配有4名軍事教官及隊醫等。他們跨越湘、黔、滇三省,翻過雪峰山、武陵山、苗嶺、烏蒙山等崇山峻嶺,步行3600里,歷時68天。
文人長征,曠古未有。雖名“旅行團”,但絕無旅行之悠閑。史載,“湘黔滇旅行團”出發之前,每人發給軍裝一套,綁腿、草鞋各一雙,油布傘一把,限帶行李8公斤——主要是路上必需的生活用品。這批讀書人腳踏草鞋,行進在泥濘的湘北大地。頭幾天還有人打傘,可細雨似乎永無停止地下著,為了行走方便,大家將油布傘往背后一擱,不撐了。棉衣濕透了,到宿營地攏一堆火烘干,第二天再穿。
參加過這次“旅行”的人回憶說:在路上時間長了之后,隊伍越拉越長,首尾相距竟有十多公里。為了照顧那些掉了隊的人,負責后勤的人一般每天下午5點以后就開始找地方宿營,飯做好后,把所有的碗集中起來,以每人盛一碗為限,先到者先吃。晚上9點以后,各隊隊長清點飯碗,只要碗都空了,就說明人員全部齊了。
時年40歲的聞一多當時是帶隊教師,一路歷盡艱辛,但他仍然意氣風發,沿途畫了50多幅寫生畫。他還蓄須明志,表示不驅逐倭寇決不剃去胡須。楊震聲教授聽說聞一多要參加步行,曾打趣說:“聞一多要參加旅行團,須帶一副棺材同行。”聞一多到昆明后,見到楊震聲,也風趣地說:“如果我帶著棺材走的話,現在可以送給你了。”
西遷的,遠不僅僅是西南聯大。據統計,抗戰期間,中國106所高校進行了300余次搬遷,遷校3次以上的有19所,8所高校遷校達4次。浙江大學從1937年到1940年前后內遷4次,歷程2600余公里,先從杭州遷至浙江建德,后遷到江西吉安與泰和,再遷廣西宜山,終遷貴州遵義、永興。遷校同時,浙大還協助浙江圖書館運輸文瀾閣的'四庫全書到貴州,保存了這一文化寶藏。浙大四遷,師生飽經磨煉,爬煤車、擠木船,饑寒交迫,然而堅韌不拔。船行不暢,男生就跳下來拉纖;安步當車,師生們趁機開展社會調查……
除了昆明,當時中國高校的西遷目的地還有重慶、西安、成都和川南的宜賓李莊(梁思成就是在這里完成了《中國建筑史》),還有湘中南的安化藍田,錢鐘書先生的名著《圍城》中,趙辛楣方鴻漸孫柔嘉一行人從上海出發,千辛萬苦到達的湖南三閭大學,即位于藍田鎮。
今天回首抗戰歲月,中國的大地上,由東向西,真是一場史詩般波瀾壯闊的大遷徙,從海邊走向大山,從華北、江南,奔赴偏遠的西南,這其中有無數讀書人高昂著頭顱、挺直著腰板在行走。世界上有哪個國家有過如此大規模的文化大轉移?世界上有哪個民族遭受過這等苦難?世界上又哪有過這么一群讀書人,把大學當作捍衛國家榮譽與民族精神的第二戰場?
當年,有一個16歲的瘦弱少年,逃出上海,浙江、江西、廣東、廣西、貴州……他途中得了瘧疾,又患了痢疾,身上長滿疥瘡,活像一個流浪的乞丐。無藥可服,差點喪命。這是一條饑寒交迫的長路,翻不盡的高山大川,攀不完的懸崖峭壁。他一直咬牙在朝西走。在路上,他曾給茶館做過清掃工,敵機轟炸時,老板都逃到防空洞去了,他卻在機槍掃射下堅持收拾,因為老板答應他可以吃別人剩下的東西。一路上,他把衣服丟得精光,但書卻一本未丟,反而一次比一次多。
他的名字,叫李政道。
這就是苦難的磨礪。
西南聯大看后感 篇12
他們不得不離開北平。
有一位教授,名滿天下,“七七事變”后,他的父親絕食而亡,“他覺得自己老了,不能去保衛祖國,國家淪陷,他不能承受如此恥辱”。他給父親辦喪事的時候,日本憲兵隊找上門來,請他去做客。日本人正在找名人來為華北的政府撐門面,比如周作人。但他不是周作人,他沒等父親出殯,就悄然離開北平,往西南而去。這個教授叫陳寅恪,國學大師。
有一個少年,看到日軍在北平淪陷后舉行“慶功會”,怒不可遏,當眾把一面日本膏藥旗撕得粉碎,并扔在地上踩了幾腳。他的父親是清華大學美學教授,知道兒子此舉必將引來日軍報復,不得不把他送出城,南下昆明,臨行前,他告訴兒子:“以后你一定要學科學,不要學文,科學對國家有用。”這個少年叫鄧稼先,若干年后的“兩彈元勛”。
那些想盡一切辦法離開北平的人,不甘心在日軍鐵蹄下生活,更不甘心成為日軍毀滅中國文化的幫兇。日本侵略者的目的是妄圖摧毀中國之文脈,讓中華民族“亡國滅種”。日軍每攻占一個城市,均有計劃摧毀和破壞中國文化:焚毀出版機構、破壞大學、占領學術機構、劫掠圖書文物、殘害知識分子……北平當時是中國的文化中心,淪陷后,日寇對北平的文化機構尤其是大學進行了瘋狂破壞,《北京市抗日戰爭時期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一書顯示:北平淪陷期間,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均遭洗劫。
清華大學成為日軍的兵營和傷兵醫院,學校設施、儀器設備、圖書均遭受洗劫,體育館被用作馬廄和食物儲藏室,木地板全被拆毀,更有甚者,新南院竟成了隨軍妓館;北大沙灘紅樓淪為日軍憲兵司令部,多位留守教職工遭受嚴重身心折磨,最為惡劣的是,日軍劫掠北大圖書館館藏珍品《俄蒙界線圖》,這一孤本文獻,迄今下落不明……
日軍在侵占的城市,大肆推行奴化教育,宗璞《野葫蘆引》系列小說第一部《南渡記》,就寫了“七七事變”后日本人在北平各中小學強行推行日語教育的情景:
“這時教室門開了,校長、教務主任陪著一個穿淺色西裝的男子走進來。
“這人顯然是日本人了。是侵占了北平的日本人,是逼走了我們父兄的日本人,是來進行奴化教育的日本人。瑋瑋看著這人相當文雅的臉,覺得血直向頭上涌。校長一進門,就站在方老師身邊遮住她,很快講起話來。
“‘同學們,這位三浦健郎先生是來教你們日語課的,他也要和你們做朋友。’校長咳了一聲,‘現在北平的'日語教師還不多,我們是第一批開日語課的學校。三浦先生提議早點來認識你們。’他再想不出話講,便伸手請日本人講話。日本人高興地向前走了一步,用生硬的中國話說了一番,大意是:日本是個很小的國家,可是力量很大,和中國親善的愿望很堅決,我知道,這是全北平的最好學校,學生都是聰明少年。諸位年輕朋友一定要學好日語,好一同合作。他并不趾高氣揚,可是他深信自己國家的力量。驕傲的眼光直看著同學們,大有主人翁態度。
“教室里死一般安靜。同學都低著頭。他看了一會,轉身出了教室,校長等人也跟著出去。同學好半天還因為羞恥不愿抬頭。”
《野葫蘆引》主人公之一的澹臺瑋,一個英俊少年,離開北平,就是因為難以忍受上學途中,要經過一個日軍哨崗,哨崗上貼著的一圈告示,斗大的字,寫的是:“每天清晨中小學生過此崗必需向皇軍一鞠躬。”書上寫道:“瑋瑋當時只有一個念頭:不惜一切代價逃脫這種恥辱。”
到昆明去!到昆明去!
西南聯大看后感 篇13
觀看了《西南聯大》歷史紀錄片之后讓我感觸良多,現在回想起來還覺得挺慚愧的,我們現在的條件多好啊。可是還在抱怨學校這樣差那樣差,甚至以這些借口來逃避我們應該學的很多專業知識,我們是幸運的,我們處在和平年代,可以放心的在學校里汲取豐富多樣的知識,卻不懂得珍惜,還經常想盡各種辦法來逃課“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要知道,當時聯大的學生正處在水深火熱的戰爭年代,依然是那么的渴望學習,甚至連生活都令人堪憂,但還是不能阻擋他們學習的決心。他們在校舍被摧毀后沒有就此放棄學習,而是抓住了每一個學習機會。在那么艱苦的環境下依舊堅持學習,真的讓人十分震撼!古有勾踐臥薪嘗膽、蘇秦頭懸梁錐刺股等故事都是發人深省的,至近代的聯大學生同樣在艱苦的時代,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抱負。他們肩負著歷史的使命,忍辱負重,敢于與惡勢力斗爭到底。聯大師資雄厚,盡管當時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但他們依然堅守“剛毅堅卓”的校訓,培養了不少人才,當時的就有朱自清、梅貽琦,聞一多、馮友蘭等著名教授。
聯大也因為有這些學富五車、愛國學士的`存在,聯大也因此蓬蓽生輝,聯大的莘莘學子也在他們的教導下學到了很多知識,有所成就,例如:鄒承魯、楊振宇、華羅庚等人才均出于此。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便是學校環境。當時聯大的辦學理念是“適應社會,培養通才,追求真理,學術自由,民主辦學,教授治校;匯聚名師,培養精英”,正確的辦學理念是西南聯大辦學成功的必要條件,寬松的學習環境和嚴峻的教學要求也是西南聯大辦學的一大特點,西南聯大實行學分制、彈性學制以及淘汰制,重視基礎,強調課程要以基礎為重心,這使得學校立德氣氛十分濃厚。在這樣的教學理念下,西南聯大培養了大批人才。
西南聯大看后感 篇14
這學期開始,我看了許淵沖先生的《西南聯大求學日記》,這本書收錄了作者在西南聯大四年大學生活寫下的日記。從他生動的文字里,我得以窺見傳奇名校的師生日常。在日記里,他寫下與好友游玩的歡樂時光、學校老師同學發生的點滴趣事、自己對知識的思考……通過這本書,我看見百年前,一位少年多姿多彩的大學生活!
許淵沖是中國當代翻譯界的泰斗,曾獲得諾貝爾獎的提名,在2014年獲得了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杰出文學翻譯獎。其實,從他的日記里就可以看見他的語言天賦。在西南聯大的學習中,許淵沖多次外語考試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在1940年6月10日的日記中,他寫到,"歐洲文學史得93分,有四個同學得91分的緊跟在后,仿佛看到百米賽跑時,一馬當先,駟馬難追的形象,倒有一點得意之感"。可以看出,少年時的.許淵沖,是輕狂的帶著幾分傲氣。他精通英法俄多種外語。可在此后的翻譯生涯中,翻譯的法文作品占多數。曾有人問他為什么?許淵沖在采訪中說到:"法文和英文太像了,讀起來輕而易舉,俄文太長了,吃力不討好。俄國作家寫那么長干什么,你簡直不想看,我想算了。"可見許淵沖先生的風趣!
在日記中,他寫下關于友誼的思考"真誠的友誼好像健康,失去時才覺到它的可貴,但常常留戀著逝去了的美麗的夢。"我很喜歡這句話。摯友難尋,知音難覓。對過去的留戀恰恰是對當下生活的不滿,但沉湎于過去毫無意義,人要向前看!
日記里有一句話,“生活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你要使你過的每一天都值得回憶。”我們要將每一天過的充實,不虛度光陰。今天是你剩余人生的第一天,帶著蓬勃朝氣去迎接生活吧!
【西南聯大看后感】相關文章:
軍訓的后感范文03-19
《夏感》梁衡10-10
《麋鹿》解析聽后感03-19
觀看焦裕祿等電影后感03-19
《夏感》梁衡賞析06-21
革命舊址游后感03-19
《地球之歌》聽后感08-28
大瀑布的葬禮聽后感03-19
關于《數新房》教后感03-19
聽聽秋的聲音聽后感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