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的視察總結
小學科學的視察總結
這次視導讓我深深的感覺到我市一批骨干科學教師課改意識強、理念新,積極課改探索,帶動了全市科學學科的改革;一批年輕的新任教師(如楊市小學的李小妹、浩口的孫萬霞、實小的余勇、一小的張桂蘭)走上工作崗位,他們充滿激情,勤學上進,正在迅速成長,為我市小學科學教師隊伍增添了幾分生機。
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課堂教學的主要成績
(一)教學目標的確定
在所聽的23節課中,教學目標都符合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特別是能夠體現“以科學探究為最為重要的學習方式”的要求。教學通過三條主線,即科學知識、科學探究、科學態度,將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融會貫通。從學生的學習效果看,目標的確定基本符合學生的實際。
(二)教學內容的處理
這23節課對于教材內容的處理都比較合理,做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老師們能夠根據教學內容特點選擇教學策略,合理地處理教學內容,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比如:竹根灘小學張海濤老師執教的《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一課中,老師制作了簡易潛水艇,讓學生人人都參與實驗,了解潛水艇的制造原理。還有熊口小學毛必波老師執教的《植物和我們》時,老師沒有死板硬套用教材中的西紅柿這一植物,而是靈活機智的挖了一株田野里的油菜植物,這個季節的油菜剛好植物的六大器官都能體現,毛老師把這棵油菜粘在黑板上,一一對應讓學生說出它的六大器官來認識植物,了解植物及植物對人類的貢獻。這節課結合學生的生活,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讓學生懂得了植物對人類的重要性,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愛護樹林,植樹造林,不要破壞環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能更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
(三)教學方式的選擇和使用
這23節課的教學較好地體現了“以科學探究為最為重要的學習方式”的理念,同時,合理使用了各種學習方式。學生在親身參與科學活動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感受科學過程,獲取事實證據,檢驗自己的想法,對形成科學態度和情感具有較大的促進。
如張金小學楊華森老師執教的《力在哪里》,學生玩溜溜球認識拉力,彈力球認識彈力,自行車剎車認識摩擦力,學生動手玩魔尺來研究力對物體形狀的影響,分組掰手腕親歷力的大小。整節課學生在玩中動手探究力的存在,這種學習方式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讓學生卷入科學探究,經歷探究過程,體驗探究樂趣,學生在活躍輕松的課堂上獲取了科學知識。
(四)巧用現代教育技術,上活了小學科學課。在科學課上,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將客觀事物具體化,形象化,讓形、聲、色等直接刺激學生的感官,有助于調動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情感,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理解和記憶。
如園林一小金風老師執教的《不用種子也能繁殖嗎》,學生見過或沒見過的植物用多媒體展示出來,增加了科學課堂的美感也給課堂賦予了活力,激發了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實現了信息技術與科學教學的有效整合。
二、問題
(一)現今,擔任小學科學課的半數以上的教師,幾乎都是兼職和年紀較大的轉行老師,這些老師大多數接受傳統教學模式——非探究式學習(傳授知識型)培養的。教師們很少經歷過探究式學習的過程,對科學探究活動缺乏體驗。所以,執教起科學課來,往往感到吃力。
(二)小學科學觀察、實驗開出率普遍偏低。原因主要有:學校領導重視不夠,舍不得在實驗設備、常規器材上進行投入,實驗員往往由一些非教學人員擔任,他們缺乏科學實驗的基本素養,很難履行好實驗員職責,多數學校沒有正規實驗員;實驗設施跟不上課程改革步伐,目前科學新課程改革已經全面實施,但實驗室儀器設備還沒有進行更新,跟不上課程改革的步伐,導致一實驗很難正常開展。
三、建議
(一)建立一支穩定的專業化的科學課教師隊伍,并經常地進行師德教育、師能力培訓。
(二)學校根據教學進度配齊實驗用的器材;有條件的學校建立種植、養殖場所,讓學生能夠有機會進行種植、養殖活動,以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學校與青少年活動場所、社區活動中心、圖書館、氣象臺等建立穩定的聯系,便于學生進行科學學習;學校可利用學校所在社區的環境,采取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與地區共建方式,因地制宜建立可共享的科學教育基地。
【小學科學的視察總結】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課改總結(通用12篇)06-22
小學科學教師的教學計劃05-04
小學英語學科學期教研的工作計劃05-05
小學科學教師的教學計劃05-04
小學英語學科學期教研的工作計劃05-05
小學科學教師的教學計劃05-04
小學英語學科學期教研的工作計劃05-05
小學科學教師的教學計劃05-04
小學英語學科學期教研的工作計劃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