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做》的教學反思
《動手做》的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折紙、剪拼等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發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一、經歷觀察、操作、思考、想象、交流等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基本圖形的基本性質。
教材中主要是通過折紙對簡單的圖形剪一剪、拼一拼,體會一個圖形可以分成不同的圖形,同時加深對圖形本身特點的感受,滲透了“對稱”的思想。
二、強調動手操作的重要性。
教學時,學生自己動手折,剪。并交流和展示了自己的折法,學生了有了親身感受,這不僅為正式地學習圖形的性質奠定了基礎,同時積累了數學活動經驗,發展了空間觀念。親身實踐遠比只是看一下要獲得多得多的對圖形的“洞察”。
三、鼓勵多種方法
在學生折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動腦思考,用多種方法進行折疊,如把一個正方形折成一樣的兩部分,學生折出了兩種方法,一種是對邊對折,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對角對折,也有兩種方式。實際上只要通過正方形中心都可以把正方形分成兩個一樣的部分。
不足之處:在折紙的過程中有個別學生沒有跟上,速度較慢。在平時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動手做》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
《格子》的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