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生態環境變化的調查報告
家鄉生態環境變化的調查報告
前言, 20xx年8月10日到20xx年8月20日長沙民政學院康復系老服0931班龔發梅、謝慶云在舒塘村就家鄉生態環境進行有關調查。現將此次實踐活動的有關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隨著全球氣溫的上升!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大家所關注的熱點問題!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經濟的發展與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成為負相關因素。舒塘村是一個鄉下小村!十年以前這里有山有水!河水清澈見底!溪邊小魚嬉戲!那是一種現代人都十分羨慕的生態狀態。可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態環境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小溪里魚兒絕跡!臭水溝瘴氣難聞!農藥包裝隨處可見!生活垃圾泛濫。最近由于降水極少甚至出現河水干涸的現象。對于這十年來環境的變化!相信看到這變化經過的人都會感到十分的愧疚。
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在可持續發展進程中!處理好占我國土地面積相當大比例的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就成為重中之重。對農村的生態環境做好全面認識!并采取合適措施來改善其生態環境已是一件不容忽視的事情。
舒塘村村民主要依靠務農和農閑時的外出務工獲得經濟來源!周圍沒有太多工業企業的影響!整體上屬于典型的農村環境。
在調查過程中發出的100份問卷中!有效問卷為100%。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在舒塘村!80%的人是在溪里提水作為飲用水!但是對此99%的人對此有一定程度的擔憂!他們認為農藥調水許多也是在溪里!導致很多人就近把農藥包裝也丟在溪里!致使水中也會或多或少含義農藥的成分在里面。而1%的人認為這不足擔憂因為溪中有沙石!沙石是對溪水最好的清潔。由于用水的緊張!我們知道89%的人是在溪中洗衣或其它生活用水。
差不多99%的村民對使用后產生的生活污水習慣性的處理方式是隨地處理!經過自然的風干!有的會采取下水道排出方式!而下水道的最后出口卻是村莊周圍的小河流!這并沒有從根本上對污水進行處理!反而加重了周圍河流的污染狀況。
與污水相對應的另一項嚴重影響生態環境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垃圾!包括生活垃圾!養殖業垃圾!秸稈雜草等!前三種分別占77%、10%、7%。生活垃圾的問題在于村民的隨意排放!以及對一些電子垃圾的隨意丟棄!像電池!充電器等!因環保意識淡薄未經過分類和回收處理!就和一般的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丟棄。一些村民在收割后對秸稈就近堆放!部分焚燒!部分經過雨水等的侵襲后腐爛堆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垃圾的積累。由于近些年化肥的使用!村民對人工堆肥垃圾的依賴降低!許多垃圾也就得不到有效的處理。
另一項潛在的對生態環境的威脅就是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之所以潛在是由于這些影響在短期內是不明顯或是看不到的!但他們對生態環境的危害卻是不容忽視的。隨著近幾年各項農藥產品的大量出現和性能的不斷改善!村民對農藥的依賴性不斷增強。在調查過程 。
中村民也坦言!隨著生活質量的改善!許多原本由人工來進行的生產活動也改為采用化學的手段!譬如為莊稼除蟲除草!以往均是由人在田間地頭進行勞作!現在則在莊稼仍為幼苗時就噴打農藥進行根除。農藥化肥中的大量有害物質都殘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板結!農田減產!這又刺激村民使用更多的化肥來提高產量!成為一個惡性循環。化肥的流失率高!
利用率低!不僅導致農田土壤污染!還通過雨水等造成對水體的污染。農藥化肥的不當使用在農村生態環境破壞的進程中是占著相當大的比重的。
在做完這項調查后!發現舒塘村的村民對于村莊周圍以及自己生活環境中存在的問題認識不夠!沒有采取積極的處理的態度措施!而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早進行處理!日積月累!對生態環境勢必產生不良的后果。對阻礙生態環境進程的因素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農民沒有維護生態環境的意識。這是最關鍵的一條。很多時候農民不是不愿意去維護生態環境!而是他們根本沒有生態環境和污染的概念。對于生活污水!他們不覺得隨手傾倒有甚末不對!只要是倒出了家門且沒有影響別人就不存在問題!他們不會聯想到污染!不會聯想到生態環境。就地焚燒!只要是方便!怎末會把一些煙霧和大氣污染聯系到一起呢;在他們的意識里沒有全球變暖!沒有酸雨的概念!更不會把這些抽象的東西和自己的生活聯系在一起。
二、地方政府的重視程度不夠。如果村民對生態環境的無意識是可以理解的話!政府對生態環境的忽視就是難辭其咎。地方政府的意義在于進行合理的宣傳和引導作用!而在大多數的農村地區!雖然有政府組織的各種科學宣講活動!環保科普活動等有利于提高農民環保意識的活動!但是落實的不盡人意!這也是造成農民生態環境意識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地方政府對農民沒有起到好的引導作用!對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也沒有合理的規劃。在一定程度上!地方政府未必對本地區的生態環境做過詳盡的調查!制定過保護的措施!更無從談起維護。
三、缺乏生態環境方面的人才。21世紀注定是一個社會高度關注環境問題的世紀。當前!我國已經走出低收入國家行列!正向中等收入國家邁進!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發展時期。一方面!經濟體制轉型提供了經濟持續增長的強大動力(另一方面!經濟、社會和環境的不均衡!又使得各種矛盾不斷暴露(同時!這一時期也是消耗資源最多、人與自然較量最為嚴重的時期。在這個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提高公眾環保意識!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和諧發展是我們的歷史責任。農村的廣大地域面積與其人才的引進是不成比例的!許多人在獲得較高的受教育程度后是不愿意到農村這樣的基層去服務工作!這就造成農村人才的缺乏!也導致無法對農村的生態環境工作提出科學的應對方法和保護措施!無法制定出長遠合理的生態環境的維護方案。
在采取一定的教育引導措施后!也要制定必要的行政法規。生態環境保護本身是一項公共事業!屬于責任主體難以判別或責任主體太多!公益性很強!沒有投資回報或回報率較小的領域!政府必須發揮主導的作用。制定相應的法規來明確責任!對不合乎規范的行為予以懲治!從強制的角度提高各個責任人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
農藥化肥的過量使用也是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有重大影響的一個因素。農藥化肥的使用是提高土地產出水平的重要途徑!如果要求農民停止或減少對其的使用是不現實和可行的!農民不會為了抽象的生態環境的概念而放棄可以看得到的收益。改善這種依賴的另一個有效方法是國家加大對科研的投資力度!研發出新的環保無機或對土地生態危害小的產品來取代目前所使用的農藥化肥!這既不會影響到農民的切身利益!也從源頭對目前的狀況進行了控制。
【家鄉生態環境變化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鄂教版品德與社會《家鄉的變化真大呀》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3篇)01-07
物態變化復習教案03-19
物態變化歸納總結01-04
《氣溫的變化》教學設計范文03-05
《蠟燭的變化》教案(精選7篇)09-30
可愛的家鄉教案_范本03-20
關于家鄉的橋的教學設計03-19
關于全國國民閱讀的調查報告03-20
農村醫療衛生調查報告參考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