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屆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語文試題試卷
天津市2014屆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 語文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第Ⅰ卷
一、(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錯誤最多的一組是( )
2.下列詞語中有兩個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吊書袋 精兵簡政 閑情逸志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B.互聯網 遮天避日 莫逆之交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C.蒸餾水 直抒胸意 察言觀色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D.洽談會 德藝雙馨 征稿啟事 二人同心,其力斷金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 眼看簽訂的竣工日期快到了,可是工程量太大,難以按約交付使用,公司領導緊急從其他工地 了三百人,確保工程按時竣工。
② 青少年的思想比較 ,有負面影響的活動還是不宜參加,“經風雨,見世面”的說法固然不錯,但是不能不考慮讓他們經什么樣的“風雨”。
③ 水到了攝氏零度以下 會結冰,這也是客觀規律,不會隨人的主觀意志而變化,除非變換客觀條件。
A.調動 單純 肯定 B.調集 簡單 一定
C.調動 簡單 肯定 D.調集 單純 一定
4.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史記》、《漢書》、《后漢書》與《三國志》被稱作前四史,它們與《資治通鑒》一樣都是被稱為“正史”的二十四史的組成部分。
B.到宋代,詞發展到極盛時期,蘇軾以詩為詞,拓寬了題材,開闊了意境,一掃以前文人詞的柔弱氣息,開創豪放一派。辛棄疾、張孝祥均為豪放派詞人。
C.“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對《紅樓夢》創作甘苦的自我感嘆。
D.《三國演義》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也稱《三國志演義》,是我國第一部章回小說,也是我國最有代表性的長篇歷史演義小說。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就解讀三中全會教育改革問題,潘杰表示,小學低年級不留書面作業,可以給孩子留有更多時間接受素質教育,啟蒙獨立思考能力,發掘更多的特長和創造力,更加多元地健康成長。
B.微信是一種更快速的即時通訊工具,具有零資費、跨平臺溝通、顯示實時輸入狀態等特點,與 傳統的短信溝通方式相比,更靈活、智能,且節省資費。
C.最新修訂的《居民身份證法》規定,2013年1月1日起,一代居民身份證將停止使用。目前,仍有少數人沒有辦理二代身份證,他們主要是老人、外出務工者和偏遠地區的群眾。
D.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要求成年子女要經常看望年邁的父母,否則,將可能被父母起訴。據稱,修訂該法律的原因是被子女拋棄或忽視的年邁父母比比皆是所致。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6-8題。
“博弈論”是運籌學的一個分支,它是研究個體如何在錯綜復雜的相互影響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的一種理論。“博弈”這一說法是從棋弈、撲克和戰爭等帶有競賽、對抗和決策性質的問題中借用的術語,聽上去有點玄奧,實際上卻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博弈論大師看經濟社會問題猶如棋局,常常寓深刻道理于游戲之中。所以,博弈論多從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入手,娓娓道來,并不乏味。
在博弈論中,有一個著名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假設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殺,財物被盜。警方抓到兩個犯罪嫌疑人,并從他們的住處搜出贓物。但是,他們矢口否認曾殺過人。于是警方將兩人隔離后進行審訊。檢察官給出如下條件:由于你們的偷盜罪已有確鑿的證據,所以可以判你們一年刑期。但是,如果你單獨坦白殺人的罪行,我只判你三個月的監禁,但你的同伙要被判十年刑。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檢舉,那么你就將被判十年刑,他只判三個月的監禁。但是,如果你們兩人都坦白交代,那么,你們都要被判五年刑。兩個囚犯面臨著兩難的選擇——坦白或抵賴。顯然最好的策略是雙方都抵賴,結果是大家都只被判一年。但是由于兩人在隔離的情況下無法串供,所以,每一個人都從利己的目的出發,選擇坦白交代這一最佳策略。因為坦白交代可以期望得到最短的監禁,但前提是同伙抵賴,這顯然比自己抵賴坐十年牢要好。這種策略是損人利己的策略。不僅如此,坦白還有更多的好處。如果對方坦白了而自己抵賴了,那自己就得坐十年牢。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還是應該選擇坦白交代,即使兩人同時坦白,至多也只判五年。所以,兩人合理的選擇是坦白,原本對雙方都有利的策略(抵賴)和結局(被判一年刑)就不會出現。
在這個“囚徒困境”中,每個局中人選擇了自己的最優策略,從而使自己利益最大化。所有局中人的策略構成了一個最優的策略組合,沒有人有足夠理由打破這種均衡。這種由所有局中人(也稱當事人、參與者)的最佳策略構成的戰略組合,被稱為“非合作博弈均衡”,也叫“納什均衡”①。
“納什均衡”有著廣泛而深刻的意義。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的沖突,各人追求利己行為而導致的最終結局是一個“納什均衡”,也是對所有人都不利的結局。從“納什均衡”我們引出了一條真理:從利己目的出發,結果損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兩個囚徒的命運就是如此,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從“納什均衡”的普遍意義中我們可以深刻領悟司空見慣的經濟貿易、國防政治和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現象,博弈雙方在決策時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為目標,結果是無法實現最大利益,甚至導致對各方都最不利的結局,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具有相當的普遍性,在市場競爭、環境問題、公共資源開發利用中屢見不鮮。因此,博弈論不僅僅存在于數學的運籌學中,也正在經濟學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注】①納什:世界著名博弈學大師。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博弈論研究的是個體如何在錯綜復雜的相互影響中采取策略。
B.博弈論是研究棋弈、撲克這類對抗性質問題的一種理論,也是研究“囚徒困境”中陷入兩難選擇的策略問題的一門科學。
C.“納什均衡”是每個局中人自己選擇的最優策略,是各人追求利己行為而導致的最終結局。
D.“納什均衡”由所有局中人的最佳策略組合構成,為了使自己獲得最大利益,沒有人會主動改變自己的策略。從實質上說,“納什均衡”是一種非合作博弈狀態。
7.下列各項中,不屬于造成兩位嫌疑犯陷入“囚徒困境”原因的一項是( )
A.兩個囚犯處于隔離的情況而無法串供。
B.兩個囚犯面臨著兩難的選擇——坦白或抵賴。
C.檢察官給出了一個特定的條件。
D.兩個囚犯都想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8.下列關于“納什均衡”的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實力相當、棋風相似的棋手們相互揣摩、相互牽制,彼此爭贏,他們下出的變化多端的棋局,是一個“納什均衡”。
B.企業為了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寧愿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也絕不會主動增加環保設備投資。最終政府加強污染管制,企業采取低污染策略,使企業利益與環境保護互相平衡,從而進入“納什均衡”。
C.每年的五一、國慶都是商家盈利的黃金周,為了在七天長假里取得可觀的收益,商家們無不使出渾身解數,降價促銷甚至虧本銷售,不惜打出“跳樓價”,“血本甩賣”的字眼。價格大戰的結局就是一個“納什均衡”。
D.任何一個國家在國際貿易中都面臨著保持貿易自由與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兩難選擇。X國試圖對Y國進行進口貿易限制,比如提高關稅;Y國必然會進行反擊,也提高關稅。誰都沒有撈到好處的結局就是一個“納什均衡”。
三、(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9-12題。
君子之自行也,動必緣義,行必誠①義。孔子見齊景公,景公致廩丘以為養。孔子辭不受,入謂弟子曰:“吾聞君子當功以受祿。今說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賜之廩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駕,辭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魯司寇。萬乘難與比行,三王之佐不顯焉,取舍不茍也夫!
荊人與吳人將戰,荊師寡,吳師眾,荊將軍子囊曰:“我與吳人戰,必敗。敗王師,辱王名,虧壤土,忠臣不忍為也。”不復于王而遁。至于郊,使人復于王曰:“臣請死,”王曰:“將軍之遁也,以其為利也。今誠利,將軍何死?”子囊曰:“遁者無罪,則后世之為王將者,皆依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則荊國終為天下橈”②。”遂伏劍而死。王曰:“請成將軍之義。”乃為之桐棺三寸,加斧钅質其上。人主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此存亡之所以數至也。荊之為四十二世矣,其時有臣如子囊歟?子囊之節,非獨厲一世之人臣也。
荊昭王之時,有士焉,曰石渚。其為人也,公直無私,王使為政廷③。有殺人者,石渚追之,則其父也,還車而返,立于廷曰:“殺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廢國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義也。”于是乎伏斧钅質,請死于王。王曰:“追而不及,豈必伏罪哉?子復事矣。”石渚辭曰:“不私其親,不可謂孝子。事君枉法,不可謂忠也。君令赦之,上之惠也。不敢廢法,臣之行也。”不去斧钅質,歿頭于王 廷。正法枉必死,父犯法而不忍,王赦之而不肯,石渚之為人臣也,可謂忠且孝矣。
[注]①誠:同“成” ②橈:弱 ③政廷:執法官。
9.對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景公致廩丘以為養。養:供養之地
B.遁者無罪 無罪:不加懲處
C.乃為之桐棺三寸桐棺:樸素的棺木
D.阿有罪,廢國法,不可。阿:私,偏袒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令弟子趣駕,辭而行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B.若是則荊國終為天下橈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C.不復于王而遁 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
D.石渚之為人臣也 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
11.以下文句分別編為四組,全都描述文中有關人物“動必緣義,行必 誠義”的一組是
①景公致廩丘以為養,孔子辭不受。②萬乘難與比行,三王之佐不顯焉
③至于郊,使人復于王曰:“臣請死。” ④事君枉法,不可謂忠也
⑤正法枉必死。⑥不去斧钅質,歿頭于王廷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⑥D.③⑤⑥[
12.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 確的一項是
A.“動必緣義”與“行必誠義”互文,意思是:“舉動一定要 依據道義,實行道義。”
B.子囊認為撤軍有罪伏劍而死,荊王追悔莫及,賜他一具桐木棺材并“加斧钅質 其上”。
C.文中認為,在荊國歷史上,子囊是不可多得的人杰,其節操不只單單激勉一代人臣。
D.上文寫孔子、子囊和石渚的事跡,意在彰顯儒家所謂的“廉恥” 、“仁愛”與“忠孝”
第II卷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① 將軍之遁也,以其為利也。今誠利,將軍何死?(4分)
譯文: ② 正法枉必死,父犯法而不忍,王赦之而不肯,石渚之為人臣也,可謂忠且孝矣。
(4分)
譯文:
14、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作答。(8分)
離 亭 燕
張昪①
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灑。水浸碧天何處斷?霽色冷光相射。蓼嶼荻花洲,掩映竹籬茅舍。
云際客帆高掛,煙外酒旗低亞②。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悵 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
[注]①張昪:南宋初人,作者經歷了宋由盛到衰的時代轉變。此詞為作者退居期間所作。
②低亞:低垂。
(1)本詞按照長短來劃分,應屬于_________________(1分)
(2)賞析上闋“水浸碧天何處斷”一句中“浸”字的妙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簡要分析“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一句蘊涵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選5句。(5分)
(1)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壺觴以自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長天一色。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艱。
(6)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1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6-19題。
馬羅大叔 (節選)
陳忠實
饑餓像洪水猛獸一樣咬噬著我的心!
我走出門,村巷里死一般沉寂。沒有月亮的秋夜,田野里一片黑暗。正在孕穗的包谷林里,散發著一股濃郁的包谷棒子的膩膩的甜香氣味,我在水渠邊站住了。
我伸手摸到一根包谷桿子,掰下一個又肥又粗的棒子,三兩把撕掉嫩皮,蹲在水渠沿兒上啃起來。包谷粒兒里的乳汁竟然濺到眼睛里,我一定是啃得太猛太快了。嫩包谷粒兒在嘴里,還沒有來得及嚼爛,就滾進肚子里去了,幾乎嘗不出什么味,只覺得十分香甜。
我把啃光了的包谷芯子丟到水渠里,再伸手摸到又一個包谷棒子,卻猛然看見一個人,正站在三五步遠的大柳樹下。我一驚,一愣,從身影和體形上,立刻辨認出來,那是馬羅兒,終年四季給生產隊看守莊稼的老光棍兒。我也不知憑什么勇氣,沒有撒腿逃遁,也沒有向他求饒,而是毫不動搖地把那個已經抓摸到手的包谷棒子,“咔嚓”一聲掰了下來,三兩下撕開嫩皮,蹲下身,又啃起來了。
“哼!你倒膽大——”他冷笑著說。
“跟我走!”馬羅吼著。
順著水渠往東走,我就看見一盞馬燈螢螢的亮光,那馬燈正掛在老光棍住的庵棚上。
“坐下!”他的頭一擺,對我吼喊。
“啊……嗨嗨嗨嗨嗨……”
突然間,他放聲大哭起來,那粗啞的男人的哭聲,從他喉嚨里奔瀉出來。像小河在夏季里突然暴發山洪,挾裹著泥沙、石頭和樹枝,帶著吼聲,顫動著四野。馬羅伸出雙臂,把我抱住,碩大的腦袋壓在我的胸膛上,哭得更加不可收拾。他粗壯的身體顫抖著,兩條鐵鉗一樣的手臂夾得我的肩胛骨麻辣辣地疼了。
松開抱著我的手臂,他哭溜著聲兒顫顫地說了一句:“咱們……好苦哇……”
我再也支撐不住了,心酸了,腿軟了,一下子坐在茅草庵棚門口的樹根上,雙手捂住臉頰,哭起來了。
老光棍馬羅,像瘋了似地在庵棚前的草地上,跳起又落下,破口大罵:“你們這些該死的‘假積極’!你欺哄毛主席,放你該死的臭‘衛星’!你得了獎狀,叫俺社員跟著受洋罪——啃生包谷棒子!”
戒備,羞愧,所有這些復雜的心情,全都隨著馬羅的罵聲跑掉了。馬羅蹦著,罵著,聲音漸漸遠了,鉆進包谷地里去了,隨之傳出咔嚓咔嚓的斷裂的脆響。
他懷里抱著一撂包谷棒子,扔到庵棚口的草地上,點燃麥草,再加上樹枝,火苗哧哧哧躥起來,冒得老高,在一個用鐵絲扭成的支架上,擺上了嫩包谷棒子。他咕噥咕噥地說:“咋說也不能 ……啃生的……”
干透的樹枝燃燒起來,噼啪作響,火聲是這樣富于生氣。我坐在火堆旁,看火苗忽而落下又忽而躥高,在秋夜的黑幕中辟開的光亮的空間,隨著火苗的起落忽而縮收又忽而擴大。火苗在樹枝上跳躍,從燃燒著的枝條上攀援到剛添加上去的樹枝上,像萬千獼猴在樹林里嬉鬧,跳躍翻跌;無數條火苗攏在一起,就組成一個火的世界,充滿了活力。
馬羅大叔坐在一塊河卵石上,兩手搭在撇開的膝頭上,挺直腰板,儼然一副用斧頭砍削出來的青石雕像。火光映照著他的臉,一會兒明亮,一忽兒灰暗,四方臉中央,雄踞著一寬大的蒜頭鼻子,臉頰上有兩道粗糙的大動脈似的皺紋。這張臉上,現在呈現出安詳的神態,專注的眼神。他間或用右手里的樹枝撥弄一下火堆里的柴枝,甚至歪一歪腦袋,向火堆里吹兩口氣,然后又坐直了,卻不開口說話。
“吃——熟咧。”
他從火堆里的鐵絲架上取出一個包谷棒子,甩過來,撂到我的懷里。一股熱氣飽溶著濃烈的香甜氣味撲鼻而來。軟軟乎乎的包谷粒兒,酥軟香甜,一口咬進嘴里,我的眼淚禁不住撲灑下來了。
那晚我沒有回家,和馬羅大叔擠睡在他的庵棚里的吊床上。
(選自《陳忠實文集》)
16.文中“干透的樹枝燃燒起來……充滿了活力”一段描寫了“火的世界”。請分析這一段文字的表現特色。(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兩處畫線句分別包含了人物內心怎樣的情感?(4分)
(1)咱們……好苦哇……(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眼淚禁不住撲灑下來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馬羅大叔是本文的主人公,請統觀全文,對這個形象作簡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說敘寫馬羅大叔烤包谷的舉動很見匠心。請探究作者這樣敘寫的意圖。(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2分)
20、提取下面一段話的主要信息,在橫線上寫出三個關鍵詞。(3分)
今天中國獨特而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直接源于“鴉片戰爭”以來的民族生存危機。在開放時代,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不但擺脫了民族生存危機,而且成為全球化競爭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國。這時的愛國主義應當注入新的因子和意識。它不再應當僅是一種內聚型的強烈感情,不應當是封閉的、種族的、排外的,而應當具有理性、深沉的意識,即開放的世界觀、積極的進取心、普世的價值觀念。
關鍵詞: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題。 (5分)
有人曾說過這樣一段話,現代人知道“關之琳”的越來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越來越少了;知道“周迅”的越來越多了,知道“魯迅”的越來越少了;知道“馬克”的人越來越多了,知道“馬克·吐溫”的人越來越少了;知道“比爾”的人越來越多了,知道“保爾”的越來越少了;知道“就要發”的人越來越多了,知道“九一八”的越來越少了……
(1)請在省略號處再補寫一個例子。(2分)
____________
(2)請你對此社會現象作出簡要點評,不得少于40字。(3分)
22、讀下面的漫畫《樹:這并不是勝利!》,完成后面的題。(4分)
(1)用簡潔的文字,介紹這幅漫畫的內容。(字數不超過35字) (2分)
(2)結合漫畫的標題,用一句話談談你讀漫畫后的感受或啟示。(2分)
七、作文(60分)
一個人身體很不舒服,到醫院做了CT、B超、心電圖等一系列復雜的檢查,五位大夫共同會診后仍找不到他生病的原因。就在他瀕臨絕望之際,有人推薦他去找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大夫,老大夫看過他的檢查結果后立刻就指出了他的問題所在。老大夫的徒弟問:“為什么您一下子就能知道他的病因?”老大夫說:“經驗。我記得在我無數的病人當中,有一個人的情況和他一模一樣。”
一個開車開了將近十年的人和一個自從拿到駕照就沒怎么開過車的人一同去開賽車,結果沒有更多駕駛經驗的人反而取得了更快的成績。賽后面對朋友的詢問,駕駛經驗豐富的人說:“每當過彎的時候我都會習慣性地踩剎車。”而另外那個人說:“只要能順利地開過去不就可以了嗎?為什么要踩那么多剎車?”由此看來,有經驗也未必一定是好事。
讀完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感悟和思考?
要求:
自擬題目、自選文體、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襲
參考答案:
一、基礎知識
1. B(A,卓(zhuó)著 呼天搶地(qiāng);B,生肖(xiào) 克(kè)扣 正當防衛(dàng);C,嘈(cáo)雜徇(xùn)私舞弊;D憤懣(mèn) 悶(mēn)熱)
2. A (A.吊——掉,志——致B.避——蔽,C,直抒胸臆D.力——利)
3、D(①“調集”是調動并集中(使用);“調動”不含集中(使用)。②“單純”側重在“純”,即“不雜”;“簡單”側重在“簡”,即“不復雜”。③“肯定”強調事實上的確定不移,重在主觀判斷;“一定”表示客觀必然性,結合句意應該為“一定”。)
4、A(A 《資治通鑒》不是二十四史)
5、B(A成份殘缺,C概念交叉,D雜糅)
二、科技文
6、D(A缺少“最合理”,B太片面,C應是“戰略組合”)
7、B(B項是困境的具體表現)
8、B(兩方都獲利,不屬于納什均衡)
三、文言文
9.C(名詞作動詞,準備樸素的棺木)
10.D(兩個“之”字,均為助詞,取消主謂結構獨立性。A項,承接;遞進。B項,上句“則”字是用于條件與結果之間的連詞,可譯為“那么”;下句“則”表轉折,可是。C項,向;在……方面。)
11.A(②④⑤都不是對“行為”的描述,或 是評價語,或是表述觀念。)
12.B(“子囊認為撤軍有罪”與“荊王追悔莫及”的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參看“譯文”。)
13.譯句:
①將軍撤兵,是因為這樣做有利。現今確實對國有利,將軍為什么還請處死刑呢?”
②掌管法律的人枉法必被處死,父親犯了法但不忍捉捕,君主赦罪他卻不承受。石渚作為人臣,可稱得上既是忠臣又是孝子。
譯文:
君子獨自行事,舉動一定要遵循道義,實行道義。孔子遏見齊景公,景公贈廩丘邑,以此作為孔子供養之地。孔子拒絕不接受贈地,回到住處,對弟子說:“我只聽說,君子應當有功勞而受祿。時下我游說景公,景公并沒有按我的勸導行事,卻賜給我廩丘邑,他太不了解我了。”令弟子驅車,辭別景公離去。孔子本是布衣也,官職不過為魯國司寇。萬乘之君品行難與他比肩,三王輔臣的名節沒有他的顯揚,孔子對待取舍的態度一絲不茍啊!
荊國與吳國即將交戰,荊國軍隊人數少,吳國軍隊人數多,荊國將軍子囊說:“我們與吳國交戰,一定會打敗仗。這樣就使荊國軍隊潰散,使君主聲名被玷污,使荊國領土喪失,忠臣不忍這樣辦。”他沒有向荊王告白就撤兵了。子囊帶軍隊到達都城外,派人向荊王轉達他的請求,說:“請處我死刑。”荊王說:“將軍撤兵,是因為這樣作有利。現今確實對國有利,將軍為什么還請處死刑呢?”子囊說:“臨陣撤兵的將軍不受懲罰,那么今后為王率領軍隊的人,都會借不利于國家的名義來效法我而退縮。倘若這樣,則荊國最終還是天下的弱者。”于是以劍自刎。荊王說:“允我成全將軍的義節。”于是賜子囊一具桐木棺材,上面放置斧钅質。一國之主憂慮的是,社稷存而不知為什么存,社稷亡而不知為什么亡,這就是存亡之危多次出現的原因。荊為國者已有四十二世,這期間有像子囊這樣的人臣嗎?子囊的節操,不只單單激勉一代人臣。
荊照王為政時,有士名叫石渚。它為人公直無私,照王任命他為政廷。有人殺了人,石渚追捕兇犯,得知殺人者是自己的父親,便掉轉車頭返回,站立在殿庭上說:“殺人者,是我的父親。對父親執行刑罰,我不忍;私庇罪犯,枉棄國法,是不能容許的。拋卻國法當接受懲處,這是人臣應恪守的義理。”于是伏在斧钅質上,請昭王下令處死。昭王說:“追捕犯人但沒有追到,怎么一定要懲處你呢?你還是履職去吧。”石渚謝絕,說:“不鐘愛自己父母,不能稱作孝子。為君主職事而枉法,不能稱作忠臣。您下令赦免我,是為君者的仁惠。不敢枉廢國法,是人臣的品行。 ”石渚不離斧钅質 ,在昭王廷前斷頭而死。主法者枉法必被處死,父親犯了法但不忍捉捕,君主赦罪他卻不承受。石渚作為人臣,可稱得上既是忠臣又是孝
四、詩歌鑒賞及背誦默寫
14、(1)中調(1分)
(2)“浸”有浸染之意,(1分)一個“浸”字描繪出天幕低垂.天空仿佛被江水滲透的景象(1分),表現出天水相連、渾然一色的宏大開闊的意境。(1分)
(3)詩人靠著層樓,面對清秋景象,想到歷朝興廢盡人漁樵閑話,心中不免生出國家興衰的慨嘆和擔憂時政的惆悵之情;(2分)詩人面對清秋寒日西下之景,獨倚層樓,“無言”寂寞,更生出一種無人可訴的孤寂和無奈。(2分)
15、
(1)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___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___。
(2)引壺觴以自酌,____眄庭柯以怡顏____。
(3)___落霞與孤鶩齊飛_____,秋水共長天一色。
(4)____煢煢孑立_____,形影相吊。
(5)___長太息以掩涕兮_____,哀民生之多艱。
(6)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雖九死其猶未悔_____。
五、現代文閱讀
16、視覺、聽覺與內心感受相結合,細致描摹了火聲和火苗的形態、光亮、氣勢;比喻,擬人,新穎貼切;語言生動形象,精妙傳神。
17、(1)對自己的憐憫;對“我”和社員們受苦的的同情、無奈。
(2)對馬羅 大叔的感激;艱難生活中的委屈傷心。
18、黑夜里發現“我”的所為:表現他看守莊稼很負責任。
對“我”冷笑、吼喊:表現他嫉惡如仇。
放聲大哭和破口大罵“放衛星”:表現他率真耿直。
為 “我”烤包谷:表現他仁慈善良。
19、①使情節發展有波瀾,結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②與前文的吼、哭、罵相映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更加豐滿。③通過“我”的感受從側面烘托人物形象。④突出體現人情美、人性美,使主旨更加鮮明。⑤滿足讀者的閱讀期待并使之產生閱讀愉悅。
六、語言運用
20.(3分)開放時代 愛國主義 深沉理性。(每對一個得1分)
21.(1)示例:知道梅艷芳的越來越多了,知道梅蘭芳的越來越少了 (2分)
(2)這反映了傳統、經典文化遭冷遇,而流行、時尚文化受青睞的社會文化現象(1分),這是在商品經濟的沖擊下人們的文化價值觀逐漸失衡造成的(1分),我們應大力提倡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1分)。
22.(4分)(1)示例:漫畫的主體部分,畫了一棵手掌形的樹(1分)。“手指”被砍去了三根,只剩下光禿禿的“食指”和“中指”成“V”形。(1分)
(2)示例:這不是表示勝利,而是對人類的控訴。這不是勝利,而是人類的毀滅。(2分)(能說出漫畫的含義,且能結合標題去說,意思相近即可。)
【天津市屆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語文試題試卷】相關文章:
初三第二次月考語文試卷12-08
2013屆高三高考模擬試卷語文問卷03-20
小學一年級第一學期語文試題試卷03-20
江門市2014屆高三調研考試語文試題03-19
小學一年級下學期語文期末綜合試題試卷03-19
江蘇省淮海中學2023屆高三周練語文試卷06-02
第二學期小學語文一年級期末復習題試題試卷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