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關愛留守兒童幫扶工作計劃
關愛留守兒童幫扶工作計劃
篇一
一、指導思想
根據縣有關關愛留守兒童的文件精神,結合我村留守兒童成長狀況及實際需求,更好地發揮村兩委等組織的功能,更好地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計劃。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基本情況及普遍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工作檔案,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要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我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使留守兒童建檔率達100%;
2、留守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
3、關愛留守兒童,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從學習、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幫助留守兒童,促進留守兒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長,樂于學習。
三、主要措施
第一步、建立關愛檔案。通過三個月的走訪串戶,我對本村“留守兒童”情況進行摸底調查,詳細了解留守兒童學習成績、愛好、家庭情況、家長務工地點、聯系電話、監護人等情況,建立留守兒童信息庫。在爭取到了縣、鄉兩級政府的大力幫助下,制定具體幫扶方案,對“問題留守兒童”、“困難留守兒童”作為重點幫扶對象進行關愛。
第二步、構建關愛網絡。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積極發揮自身示范帶動作用,組織村兩委、黨員、以村民組為單位,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初步形成以鄉黨委政府為帶頭,大學生村官為主體,村干部、黨員群眾主動參與的結對幫扶關愛網絡。
第三步、搭建關愛平臺。一是以村級網絡為平臺,做一名“聯絡員”,開通“親情視頻”,讓留守兒童與父母每周進行一次視頻交流,接受親情關愛;二是以遠程教育終端站點為平臺,做一名“播放員”,每月組織一次留守兒童觀看勵志教育專題片,引導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三是以農家書屋為平臺,做一名“管理員”,全天候為留守兒童開放,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四是以留守兒童活動室為平臺,做一名“組織員”,利用節假日,組織各種有益留守兒童身心健康和成長的文體娛樂活動。
第四步、開展關愛活動。通過縣、鄉黨委政府的大力資助,積極開展“代理家長”、“愛心媽媽”、“臨時爸爸”等關愛活動,由婦聯、共青團牽頭,為留守兒童購買書包、文具、衣服、食品等學習生活用品,盡力為留守兒童解決實際困難,讓留守兒童在幫扶和關愛下快樂健康成長。
篇二
一、高度重視,努力營造關愛氛圍關愛留守兒童,為留守兒童辦實事、做好事、促進留守兒童健康、快樂、全面地成長,
對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意義重大;谶@種認識,插花一學
區幼兒園高度重視“留守兒童”工作,深入開展了關愛活動。針對“留守兒童”的成長和教
育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采取切實舉措,營造關愛氛圍,著力解決普遍存在的親情缺失和
家教缺位等問題,在生活、學習中對“留守兒童”倍加關注,幫助他們解決實際性的困難和
問題,促進他們快樂地成長。
二、開展關愛活動,享受家的溫暖學校、家庭、社會是兒童生活的三個重要場所,三位一體能整合資源,形成關愛“留守
兒童”健康成長的教育合力。積極爭取社會各界支教助教,把強大的教育合力滲透到“留守
兒童”的生活、學習、成長的各個方面,加強了社會、學校、家庭的聯系和合作,從而實現
關愛的化。我校具體注重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依托家長學校促進學校、家庭教育的互動。我校教師在原來家訪的基礎上,依據現有情況,實現定期家訪,與“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進行深入
的交流,增進了解,并對農村的老年監護人(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給予一定的家教指導,
幫助他們轉變教育觀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學知識和技巧,有效地教育好“留守兒童”,注重
指導監護人加強對兒童德育的培養,這對“留守兒童”良好品德、良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一
種很好的教育模式。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各個班級對“留守兒童”情況展開細致調查,了解每位留守
幼兒每天的思想動向、表現情況,如有特殊情況要及時上報學校。對他們在學習、生活等活
動中的表現及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登記,并將他們父母的通訊地址、電話、務工地點以及臨時
監護人身體狀況和文化程度等有關資料進行歸檔,以便跟蹤管理。使其家長或臨時監護人員
及時了解“留守兒童”在各方面的發展,實現教師和家長的雙向溝通。
3、每周每位教師至少家訪或與留守幼兒的代理家長溝通,,了解他們在家表現和生活情
況,及時發現并幫助解決生活上遇到的困難。老師姚經常與留守幼兒現在監護人聯系,形成
家庭與學校教育一體化。幼兒園的教師要主動與留守兒童結對子,當兒童的“代管家長”,做
孩子生活的知情人,學習的引路人,成長的保護人,為這些孩子營造“溫馨家園”,向他們傳
遞無限親情、無限的愛。及時向代理監護人反饋留守兒童在幼兒園的學習、交往、生活狀況,
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4、鼓勵留守幼兒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不再感到孤獨。學校要充分發揮教育功能,減輕留守兒童的心理壓力。由于父母雙雙外
出務工,留守兒童在心理上存在許多困惑與疾病,因此學校除提供良好教育的同時,更要注
重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要在他們身上傾注的關愛,讓他們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得到的溫暖,
從而彌補親子關系的缺失和精神失落,提供一個健康成長的平臺。
5、課外時間,教師要經常與留守兒童互相交流、溝通,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生活和學
習情況,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郁的陰影,通過電(轉載于:幼
兒園留守兒童工作計劃)話、家訪等形式,對留守兒童進行課外輔導,讓留守兒童和其他孩子
一樣,在老師和同學的關心和愛護下健康成長。
6、除了在教學上盡一切辦法,提高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我們還必須看清,留守兒童雖
然缺失了家的溫暖和父母的關心,成為特殊的群體,但學校應該成為他們溫暖的“家”,老師
就是他們的“父母”,應該使他們成為“特殊”的“普通”學生,在生活上給予他們無微不至
的關懷,在學習上給予全面細致的指導,在學校各項活動中給他們更多展現的機會。
7、是要強化安全教育,首先堅持每天安排教師將留守學生護送到安全路段。確保孩子們
平安無事,也讓他們在外務工的父母放心。老師與家長、學生與家長的及時溝通是留守兒童關愛工作的重要環節,留守兒童往往正
時缺乏了親情的溝通和交流,才導致意識的變化、情感的錯位和心理的扭曲,加強親情的溝
通,無疑是一劑良方。因此,學校要努力創造條件,不斷豐富溝通聯系的方式。在以后的工留守兒童工作。讓親情超越了時空的阻隔,母愛永駐孩子身邊。
篇三
一、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
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
的成長環境,同時,要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將目標落到實處。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使留守兒童建檔率達100%;
2、千方百計使留守兒童“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
3、真情關愛留守兒童,開展幫扶活動。
二、主要措施
1、成立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掛幫領導、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組成的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
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
2、建立留守檔案
各班要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
3、確!叭齻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班級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
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
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
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教師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
家長放心。食堂要注意營養搭配均衡,有益身體發育。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
照料。要指導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先安排。高度重視并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
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悅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4、開展幫扶活動
班級針對“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實行教師分管留守兒童幫助機制,每一位“留
守兒童”都有一位老師幫助;積極開展“留守兒童手牽手”活動,增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
和交流;班主任每期開學的時候制定出本班“留守兒童”的幫扶計劃,平時作好記錄、期末
寫好總結,讓他們在老師、同學群體中成長,讓他們受到更多的監督、照顧與關愛。
5、建立談心制度
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托監護人座談會。詳細填好關愛工作記錄本,
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發展失范、涉嫌違法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
別教育管理方案,著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積極開展人文關愛活動,
讓留守學生通過教師和集體的溫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
6、注重心理輔導
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班主任和課任老師要與學生多談心,著重進
行心理輔導,開展心理矯正活動。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
教育,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
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關愛留守兒童幫扶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幫扶單位扶貧工作計劃范文03-19
幫扶單位扶貧工作計劃模板05-12
社區婦女兒童工作計劃01-26
工會幫扶困難職工調研報告范文01-22
關愛空巢老人的感想(精選12篇)10-23
關于幫扶特情學生工作總結(通用13篇)02-07
社區關愛空巢老人活動計劃(精選13篇)06-29
2019年駐村幫扶年終工作總結例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