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科學《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教學設計
三年級科學《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教學設計
課 題: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物體的沉浮與什么因素有關,運用這一知識,掌握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
2.會用多種方法改變多種物體沉浮。
3.理解潛水艇沉浮的原理。
4.培養學生研究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動手制作能力(簡易的潛艇)。
5.培養學生深入學習,努力實踐,努力探求的思想品質。在研究過程中形良好的科學態度和行為習慣。
教 具:小組觀察實驗用:水槽、小藥瓶、浮標、橡皮泥、泡沫塑料、氣球 、石頭、鐵塊等。制作“潛艇”用飲料罐、塑料軟管、塑料筆帽、橡皮泥、塑料礦泉水瓶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首先出示空瓶,然后提問:把空瓶放入水槽中,它會沉還是會浮呢?空瓶在水中上浮是怎么回事?由問題導入,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復習了本課的相關知識,為后面的學習做鋪墊。
二、探究研討、學習知識
1.研究改變物體的重量可以改變物體的沉浮
教師先根據實驗材料提出要研究的問題,再讓學生根據問題猜想可能發生的現象。“用什么方法可以使空瓶下沉?”“估量加多少水可以使小瓶沉入水底?加多少水可以使小瓶懸浮在水中?” 這是探究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環節。
接著分組實驗進行研究,實驗時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用實驗來證明自己的假設,讓學生充分感知,自行發現。然后匯報結果,整理信息,通過大家的辯論,得到解釋現象的依據。
“請你們解釋瓶子在水中沉浮是怎么回事?什么原因引起物體的沉浮變化?”最后教師小結,給同學們一個清晰的概念。
2.研究改變物體的體積可以改變物體的沉浮。探究這部分知識的方法同上。
三、鞏固知識、培養創新
運用所學知識改變其他物體的沉浮
觀察桌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討論:用什么方法使沉的物體浮起來,浮的物體沉下去?
學生根據問題做出推測。然后分組討論,在小組內商量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然后分工合作,有目的、有計劃地去實驗。實驗中鼓勵學生有獨特的做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匯報時不但要說明自己是怎么做的,還要說明改變物體沉浮方法分別屬于哪一類。利用所學知識進行解釋。
然后利用多媒體講解潛艇的工作原理,加深學生對本課知識的理解。
四、創新制作
制作、研究簡易的“潛艇”。
出示材料(空飲料罐和塑料管),要求學生制作一個簡易的潛艇。大家先在小組里討論,制定計劃后再制作。
然后匯報展示各組的作品,讓學生有成功感和自豪感。最后,出示教師制作的沉浮自如的“潛艇”,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回家后尋找別的材料制作一個能沉浮自如的“潛水艇”,把學習的興趣延伸至課后。
【三年級科學《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物體的間隙教學反思03-19
科學下冊《水結冰了》教學設計09-06
三年級科學下冊《蠶的生長變化》教學設計(精選10篇)06-14
五年級科學《溶解與分離》教學設計02-23
不同方向觀察物體教案設計(精選16篇)10-12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六年級科學《相貌各異的我們》的教學設計03-02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