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實用文檔>小學數學小組合作總結

小學數學小組合作總結

時間:2022-05-20 08:28:08

小學數學小組合作總結

小學數學小組合作總結

小學數學小組合作總結

  總結一: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總結

  “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即通過學習小組共同研究和探討教師事先設計好的多層次的問題,教師巡回觀察,及時指導,實時反饋,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過程中,解決問題,以達到掌握基礎知識,完善認知結構,優化思維品質的目的。

  具體做法如下:

  一、合作學習小組的組建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個體及學習小組的優勢,在組建合作小組時,要尊重學生自己的意愿,以3―4人為一組,按學習成績優、中、差搭配,合作,在這基礎上,再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能力等因素,進行適當的調配,從而將一個班級組建成若干個最優化的“合作學習小組。這樣既能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優勢,有利于組內成員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又便于開展組與組之間的競賽,公平競爭,發掘小組的群體智慧,實現優勢互補。學習小組的建立,是合作學習的基礎。

  二、培養合作組長

  在建立小組之前,先提出當小組長的要求、職責,然后實行民主競選,或毛遂自薦,或我來試試看等辦法產生小組長。培養小組長關鍵在于培養他組織小組活動的能力,如怎樣進行預習檢查,怎樣組織討論,怎樣提問同學,怎樣指揮操作等領導小組協作互助和掌握小組的秩序等,尤其要關心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向老師匯報情況要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同時,要樹立小組長的威信,并教育他們在偶爾犯錯時,要勇于自我批評改過,消除同學間的意見隔閡,這樣更有利于小組合作,有效地調動團隊精神力量。有一個得力的小組長,是開展合作學習的重要保證。

  三、合理安排合作學習的時間

  在課堂上要保證學生有合作學習的時間。一般情況下,把前10―15分鐘讓學生合作學習,教師也是一個引路人,同時也是參與者。

  四、科學有效的組織學生參與課堂合作

  首先,在學習新課時,問題的設計要具有目標性、問題性。“目標性”指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準確而適度,使知識的難度恰好落在學生通過努力學習可以達到的潛在接受能力上,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種“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成功的愉悅感,從而不斷構建新的知識結構。“問題性”是指問題要能引起學生的注意,能激發學生探討問題的激情。

  其次,在新的知識、技能形成時,小組討論要給每個學生創造一個想一想、說一說,試一試的組建鍛煉機會,使學生敢于懷疑,敢于提問,敢于發表與別人不同的見解。在“質疑”和“辯論”的過程中,及時暴露學生知識、技能的缺陷,再借助集體的智慧,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思考、交流,充分展示自己和集體的力量,發揮個性特征,從而使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實踐者,成為學習的主人。

  分組合作學習是在教師精心組織和指導下的學習,它能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讓學生自覺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全面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并通過小組的互助,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嘗到合作成功的喜悅,從而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總結二: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心得

  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體現出了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新課程在學習方式上有別于傳統教學觀的最明顯的特征之一。但是在實踐過程中,部分教師對合作學習缺乏理性的認識,從而導致操作上流于形式,實效性不強。

  1、小組成員間缺乏必要的人際交流和小組合作技能,不具備合作的心向和傾向性,學生本能地不知道怎樣與他人進行有效的互動。當問題出現時,學生之間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對方,信任對方,并進行清晰正確地交流;當產生不同意見時,不能很好地解決矛盾沖突。

  2、教師為了體現整堂課的合作性,不管出示什么問題,都要學生合作討論,似乎只有讓學生合作討論,才能解決問題。而每一次的合作討論都是急急開場,又匆匆收場,學生根本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更何談進行合作討論了。這樣的合作學習不但解決不了疑難,反而在無意中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機會,有悖于合作學習之真諦。

  3、學優生在小組中處于主宰地位,成了一言堂,在反饋時聽到最多的是:我認為……我的意見是……而不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而一些學困生因為基礎薄弱,思維的敏捷性稍遜,往往總是落后優等生半步,無形中失去了思考、發言、表現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被變相剝奪了學習的權利。

  4、課堂秩序混亂,學生發言七嘴八舌。教師對小組學習缺乏必要的計劃、調控等組織技能。當學生和小組面臨問題時,教師無法對一些問題進行辨別、分析并對學生們進行幫助。

  由此可見,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已是我們教學改革的大勢所趨,勢在必行。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恰到好處地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呢?下面就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巧設情境,誘發學生合作學習的欲望

  合作學習是一種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認知過程,在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時,需要教師巧設懸念,精心設疑,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自己解答不了,或者自己得出結論確定不了是否準確,急需和別人交流,聽取別人意見的欲望,在這種情況下就使學生恰到好處地進入合作學習的情境,使合作學習達到最佳狀態。如在教學《統計的初步知識》這一課時,我一開始先讓學生自己看著電視屏幕統計在5分鐘內通過學校門口的車輛,學生興趣較高,個個想做一個小統計員,在說開始后,同學們是一會兒看,一會兒記,弄得手忙腳亂。5分鐘后,學生匯報出來的數據是各不相同,抓住這個機會,我就立即問學生:“為什么會也現這種情況呢?”同學們一下子議論開了,有的說我看了這輛,就忘了那輛;有的說,邊看邊記我忙不過來了……抓住這個契機,我就及時提問:“那你們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這時在學生的心中有了一個強烈的愿望:最好有同學跟我合作該多好呀!經過同學們的討論,最后達成一致意見,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每人統計一種車輛。針對學生提出的建議,教師立即加以采用。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了統計,學生的興趣高漲,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創造條件,提供學生合作學習的氛圍

  合作學習是研究性學習的一種方式,教學中教師要提供讓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的時機,給學生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使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各展所長,協作互補。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時,我出示了三個形狀各異的三角形,有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問學生:“同學們,老師說這些三角形的面積都是相等的,你們同意嗎?”學生有的說:“不同意。”有的說:“同意。”我又問:“為什么?”學生紛紛舉手闡明理由,有一個學生說:“三角形的形狀大小不一,面積肯定不相等。”又有一個學生說:“我用數格子的方法數了數,面積是相等的。”……同學們七嘴八舌的發表著自己的見解。接著我又問:“那你們能不能猜想一下,這些三角形的面積與它們各自的底和高到底會有什么關系呢。我們能用什么方法去證明一下呢?請同學們幾人一組互相討論,然后用你們自己的辦法去證明。”學生互相討論動手操作,通過剪、拼、量等方法,各自有了結論,交流匯報,得出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在這種學習氛圍中,真正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教學要求。這種做法,在課堂教學中適時恰當地把握時機,選擇有討論價值的內容組織學生討論,既發揚了教學民主,又為學生合作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機會,人人參與,個個發言,相互啟發,取長補短,活躍了課堂氣氛,形成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廣泛的信息交流,有效地促進學生知識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

  總結三:“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課題研究總結報告

  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是多樣化的,在較短的時間全面地研究它,對于我們來說恐怕很難達到一定的深度,故將重點放在對學生合作學習的研究方面。

  一、合作學習的意義及目標

  合作學習以現代社會心理學、教學社會學、認知心理學、現代教育教學技術學等為理論基礎,以開發和利用課堂中人的關系為基點,以目標設計為先導,以全員互動合作為基本動力,以小組活動為基本教學形式,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以標準參照評價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和改善班級內的心理氣氛、形成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社會技能為根本目標,以短時、高效、低耗、愉快為基本品質。

  二、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

  據調查,小學數學學生合作學習中,普遍存在且亟需解決的問題如下。

  1.學生在小組討論時,不善于傾聽同學的發言,只關注自己的發言機會。學習好的學生成了“小權威”,以自我為中心,不關心周圍的人和事。在小組間進行競爭時,將小組內妨礙獲勝的同學排斥在外。

  2.學生不會合作,缺乏合作必需的基本社交技能。小組活動沒有明確的活動程序及策略安排,比賽失敗后互相指責、埋怨。

  3.合作之后經常有一種現象,就是學生在匯報時經常說“我認為怎么樣”,而不是說“我們小組認為怎么樣”。這說明在經過交流后發言人的意見沒有得到完善,即不懂得反思與調整;也說明學生不會對別人的意見、答案進行補充,更不會把組內所有的意見集中起來形成一個更全面、合理的方案,而是堅持自己的觀點。

  4.學生合作學習時,由于教師提供材料的思維難度過大、過小,或缺乏新穎度,致使部分學生在參與中受阻,不能全程參與,與鄰座談及其他,或成為旁觀者,嚴重的則造成小組合作中止。

  5.由于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不甚明了,在小組合作時,就常常會出現看似非常熱烈,其實十分混亂的場面,導致教師無法駕馭局面,教學目標也無法達成。

  三、課題研究結果及討論分析

  1.科學組建合作小組

  提倡“組內異質,組間同質”。所謂異質分組,就是把學習成績、能力、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2~6名學生分在一個合作小組內。這樣,小組內的學生之間在能力、個性、性別等方面是不同且互補的,便于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充分發揮小組的作用。

  2.創設學習情境是開展合作學習的起始環節要讓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除了創設外在環境和氛圍使學生敢于合作外,還必須創設能激發學生合作的內在動機的學習情境,使學生感到合作的必要。

  3.適時把握,激起合作學習的需要

  不同的學習內容有不同的合作方式和合作時機。當學習活動中產生不同意見時,研究結果多樣化時,獨立思考困難時,解決策略不同時,需要分工操作時等,都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好時機。

  4.注意培養學生合作的技能

  在合作學習中,一般來說,學生需要掌握三種類型的社交技能:一是組成小組的技能,包括向他人打招呼問候、介紹自己、介紹別人等;二是小組活動的基本技能。

  5.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

  小組合作學習要注重把學生個人之間的競爭轉變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把個人計分改為小組計分,把小組總體成績作為評價的依據,把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轉向大家合作達標。

  6.合作學習應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1)結果與過程的關系。

  (2)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關系。

  (3)合作與競爭的關系。

  四、合作學習仍需研究的幾個問題

  1.進一步完善合作學習中課堂教學評價和學生評價的關系。

  2.加強對一線教師的培訓。

  3.深入研究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合作的意識和合作的技能。

  4.探討如何處理好優等生和學困生的關系。

  總結四:小學數學有效小組合作學習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一種重要的學生學習方式,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團隊觀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發創新的火花。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與傳統的班級授#from 本文來自高考資源網http://www.gkstk.com end#課制相比,有很多優越性。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生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文化背景的基礎上建構新知識的,學生知識、經驗和文化背景的差異會導致對理解知識的側重點不同,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學生間的互動交流能夠實現優勢互補,從而促進知識的建構。通過合作學習,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得到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減輕了壓力、增強了自信心,增加了動手實踐的機會,因此能夠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促進全體學生的個性發展。

  一、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1、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

  新課程倡導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成為新課改中使用頻率極高的一個名詞,也被廣大教師接納和使用。但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合作學習的實施存在誤區。教師片面地把“小組合作學習”視為“金科玉律”,不管什么教學內容,不問哪個年級,都要安排小組合作的討論。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時機和過程缺乏應有的整體把握。教師走進課堂,特別是公開課,教師布置完學習任務后,就要求前后桌的同學組成小組開展討論、研究,教師既不指導,也不監控,其結果有的學生還沒有進入合作狀態,就被要求交流成果;有的沒有明確分工,各自為政,不知道如何合作;有的小權威一統天下,學困生生只能依賴盲從;還有的爭執吵鬧不休,溝通合作無從談起;有的分組不科學,學生趁機偷懶玩耍……。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

  2、小組合作學習沒有效果

  合作學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個人自主學習無法解決的問題,在教學中有的老師不管課堂實際需要不需要,一古腦兒搬進來,為了合作學習而合作學習,完全沒考慮合作效果,缺乏實質的合作。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宣布小組討論時,滿教室都是嗡嗡的聲音,有的小組組長一人唱“獨角戲”……老師面對這種情況有的則是熟視無睹,心中想的反正我使用了合作學習這種形式,至于效果如何那我就不管了。如有一堂課,課堂上教師叫幾個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大家在一起看年歷探討年、月、日的有關知識。其中一個小組中有一個學生比較能干,雖然小組已分了工,但在整個過程中基本上是那一個同學完成的,其他同學只是作為一個陪襯。試問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有什么用,簡直是聾子的耳朵――擺設。

  以上種種,許多課堂合作學習還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并沒有發揮其特有的作用,教師對合作學習內在的本質特征缺乏深刻的認識。衡量課堂上是否實施了合作學習,關鍵不是看有沒有組織小組合作學習,而是看學生是不是有合作的意識,是否掌握了合作的技能,是否產生了合作的效能。

  二、有效組織小組合作學習

  在小學數學課的教學中,可讓學生通過課前共同預習、課中合作實驗、合作操作、同桌討論、小組交流等形式開展合作學習活動。老師布置的學習內容要有價值、有意義,不要流于形式。對于學生而言,要積極參與并做到四個學會: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要學會傾聽他人的發言,學會評判他人的觀點,學會接受他人的意見。每一次合作學習,都要積極參與,逐漸養成習慣。下面我把小組合作學習需要培養的技能目標概括為四個方面:有效溝通;得力領導;合理分工;沖突解決。

  1.有效溝通。小組成員之間是否能夠準確而有效的溝通是首要的合作技能,主要包括發送信息和接受信息兩個方面。發送信息的技巧有:(1)要清楚明白的表達自己的思想感受,用“我”或“我的”陳述,而不要用“大多數人”、“有些人”、“我們組”等,否則很難辨別是你的想法還是只是簡單復述別人的思想感受而已。(2)使你的言語信息和非言語信息一致,否則別人不知道你的意思究竟是什么。(3)請求聽者給予反饋。接受信息的技巧有:準確而非評價性的復述信息發送者所傳達的意思;描述你所看到和理解的信息發送者的思想感受;陳述你對信息的理解,與發送者商討,直至達成一致。

  2.得力領導。通常將領導定義為能夠幫助小組成功完成任務和維持成員之間有效關系的表現,他們認為只有當每個人都有表現的機會、發表意見的權力時,這樣每個人才會對小組更加盡力。而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更有效的要指派一個有指揮和引導能力的學生作為小組的領導,使得小組更有效的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領導角色的具體分配也要考慮到具體的教學任務,在教學任務比較輕松的時候,可以考慮輪換領導角色,組內周期輪換當小組長,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展領導能力。

  3.合理分工。小組學習不是一種個人的學習行為,而是一種集體行為,這就需要學生有足夠的團隊意識。曾有一個古老的故事:“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因此,小組學習要想成功開展,建立分工合作的意識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上《統計》這一課時,統計班里的同學生日在什么季節,需要有人進行調查活動(數一數),有人記錄,這時就需要學生先分工,決定誰來數,誰來記,然后才能合作。分工,就是讓每個同學各司其職,可這并不容易,因為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所以分工的方式也不同,在小組建立之初這個問題成為突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在小組內建立民主協商的氛圍,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教會學生解決問題的辦法。

  4.沖突解決。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難免會有爭論或沖突的出現。爭論或沖突的出現正表明小組成員都暴露了自己真實的見解和想法。試想如果沒有一個信任民主的氛圍,成員沒有敞開心扉,也就不可能有爭論和沖突。要想建設性、創造性地利用爭論,教師應當教學生:(1)視爭論為問題解決情境,要辨清差異,而非把它看成為由某人主宰的輸贏的沖突;(2)在辯論中,要讓學生學會對事不對人,即針對具體的觀點,而非個人;(3)在問題解決過程中,要讓所有的成員發表完各自的見解再整合觀點,要防止在沒有弄清不同的觀點的之前就進行整合總結;(4)讓學生采用他人的觀點或視角來看待問題,以理解他人的理論背景和看待問題的參照框架。例如:在學習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時,有學生從長方形面積計算遷移到“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不過也有學生馬上負遷移想到“正方形面積=邊長×4”,這時教室里一片爭吵聲。此刻正是小組合作學習的良好時機。讓學生組成正方、反方兩個小組,尋找說服對方的理由。最后再全班交流辯論,形成共識“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在討論之前,學生各持已見,誰也不服誰。通過小組討論,各自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時也聽取了別人的想法。充分利用了思維沖突這一極有價值的教育資源,讓學生在合作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讓學習更主動,記憶更深刻,學得更有效。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模式,好的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嘗試成功的喜悅,能培養團體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利于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教學效果。對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我們還需要不斷地進行探索和研究,使之更加完善,更加切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更加符合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要求。

  總結五:小學數學小組合作能力的培養的研究階段性總結

  小學數學小組合作能力的培養的研究――這個教科研課題研究已進行兩個多月,在這個研究的過程中,搜集了很多的資料,有課例、教學反思、教案、過程性檢測和理論上的闡述,從上述的資料中已經可以很清楚地得出這樣的結論――自主學習能力的增強可以提高小組合作的水平和實效,而小組合作的教學組織形式是發揮、體現、延展自主學習能力的最佳平臺。特對本階段進展做以下總結:

  一、什么樣的學習內容適合學生先進行自主學習。

  ⒈計算教學中計算法則、原理。新的課程標準對計算教學的安排是系統的,螺旋上升的。比如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就是在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拓展的。所以,教學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學生已經具備了延展知識結構的儲備,所以當新的教學問題情景出現的時候,可以在提供舊的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自主地嘗試。但是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存在差異,所以學生的嘗試結果肯定會出現不同情況,甚至有可能得不出正確的結果。在我們班學生進行嘗試的時候,我進行了巡視,全班25名學生,在進行第一次嘗試計算144×15的時候,有4位學生的嘗試是不成功的。針對多數學生已經嘗試成功的情況,這個時候就可以借助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讓小組的其他同學幫助、輔導幾個嘗試不成功的同學,比之教師在全班集體糾正,效率來得要高,對這幾個學生的心理壓力也來得小得多,更重要的是,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輔導學生不再僅僅是教師一個人的事。

  ⒉幾何圖形知識。在新的課程標準中,規定了學生要經歷直觀認識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過程,了解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感受平移、旋轉、對稱現象,能初步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從中發展空間觀念。這些新的要求已經非常明顯地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要求。幾何圖形的知識對學生來說有生活經驗,但是都是非常直觀的,不能脫離具體物體情境,在抽象程度上達不到課程標準的要求。所以結合學生的這些特殊情況,考慮到學生已經具備的生活經驗,讓學生根據一定的教學要求,先進行獨立嘗試,然后根據自己嘗試的不同層次的結果,在小組里交流、討論,從各個方面完善、豐富對某一形體的認識。比如,三角形的認識,學生在之前已經積累了很多有關三角形的感性知識,知識沒有上升到概念的深度,沒有形成清晰、系統的認識。教學是仍然是結合具體情境,借助不同的工具,用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三角形,這還知識感知階段,但是相對于找物體中包含的三角形,已經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抽象。在自主嘗試、學習的基礎之上,開始在小組里討論這些用不同方式表現出的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學生結合自己的自主學習,就可以得出三角形的一些顯性的基本特征。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最后總結出三角形的基本概念。這樣的學習過程不僅讓學生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展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與他人的交流能力。

  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

  ⒈根據教師的講解能夠提出教師講解中不夠全面的質疑問題。教師在研究教學的過程中,不可能完全把學生對于某個問題的所有出現的可能都預見到。在實際教學中,當教師對某個內容講解的時候,學生會有很多的表現,有沒有對教師的講解進行思考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他是否思考教師講解的內容并加以分析,甚至能提出質疑的問題。比如在教學書第6頁的第6題的時候,學生首先進行獨立的解題,在集體校對之后,選擇其中的一組進行比較、分析。學生總結出因數中一共有幾個零,積當中就有幾個零。這個總結是我事先沒有預見到的,我當時也沒有發現其中的遺漏之處,有學生隨即就提出了質疑:50×40因數中一共有2個零,可是積里面卻出現了3個零。這時我也意識到了這個方面,于是我請同學們想想怎么修改剛才的結論。學生在思考之后就得出了正確的結論:因數中一共有幾個零,積的末尾就添上幾個零。在這個過程中就能充分地體現出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⒉能夠以清楚、明晰的表述幫助小組里自主學習能力薄弱的同學解決困難。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不同,他在嘗試過程中出現的情況就會各有不同,有的會順利完成,有的在經歷幾次之后也會成功,而有的則無法嘗試出。這個時候,教師既不能為了幾個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全班講解,削弱大多數學生的探究興趣,也不能置這些有困難的學生不顧。這個時候,是進行小組學習的最佳時機,可以充分發揮自主學習成功學生的作用,讓他們幫助自主學習有困難的同學。自主學習能力強的,不僅能敏銳地發現那些學生在嘗試中出現錯誤的地方,而且能給予正確的指導,不是直接告訴他們答案,而是告訴他們為什么這樣是錯的,怎樣做就是對的。甚至還會出相似的題目給他們再練習。

【小學數學小組合作總結】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興趣小組總結07-02

小學體育興趣小組總結范文06-22

使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教學反思09-05

《如何利用小組f合作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課題研究總結07-25

初中數學的興趣小組計劃06-24

初中數學興趣小組計劃07-09

數學興趣小組計劃范文07-30

小組合作學習展示課聽后感07-30

小學數學階段總結06-22

工區工會小組總結范文07-24

用戶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