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音樂欣賞的教學設計
七年級音樂欣賞的教學設計
七年級音樂第三單元天山之音——欣賞《我的金色阿勒泰》《賽乃姆》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新疆民族音樂的情感,感受歌曲的藝術美。了解并尊重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維護祖國統一。
2、感受、體驗、探究、表現作品情緒、情感。
3、了解維吾爾族的傳統大曲木卡姆,愿意探索與其有關的音樂文化。教學重點:
1、了解新疆的民間歌舞曲,培養學生對新疆音樂文化的興趣。
2、感受冬不拉樂器的魅力,了解新疆維吾爾族傳統大曲木卡姆藝術。教學難點:
1、培養學生對新疆民間歌舞的興趣。
2、學會聆聽、欣賞、分析音樂,感受民間藝術之美。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導入:
播放歌曲《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音樂在我們祖國的大家庭里,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特色的歌舞,今天請隨著老師的導領,我們作一次民族音樂風情游。
(通過從學生感受極深的歌曲導入欣賞,使學生對少數民族歌舞產生濃厚興趣。)
二、欣賞冬不拉彈唱《我的金色阿勒泰》
1、欣賞《我的金色阿勒泰》
了解阿泰勒:阿勒泰,因山得名,蒙古語為“金山”之意。
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貫穿阿爾泰山的“千里巖畫長廊”至今仍釋放著遠古文明的信息;“草原絲綢之路”給這里留下一部文明交匯、碰撞的傳奇史和眾多的文化遺產,“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曾駐足于此,踏上西征的行程。
這里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阿爾泰山“七十二道溝,溝溝有黃金”,清朝就開始了黃金的規模開采;我國制造原子彈、氫彈、衛星所用的鋰、鈹、鉭、鈮、銫等稀有金屬主要來自阿勒泰,被譽為“地質圣坑”的可可托海3號礦,訴說著阿勒泰礦業的輝煌歷史;全國第二大銅礦--阿舍勒銅礦等一批礦山企業的崛起,昭示著阿勒泰礦業發展的燦爛前景。
這里有古樸的草原風情。哈薩克族是當地主體民族,至今仍保存著世人已不多見的季節性游牧方式。每年春天,皚皚白雪尚未化盡,勤勞淳樸的哈薩克人便離開居住了半年的“冬窩子”,奔向大山深處的夏牧場,與曰月相伴,逐水草而居,盡得天地之精華。
2、再次欣賞樂曲:
(1)讓學生畫出這首歌曲的旋律線,看看是否呈延綿起伏的山巒形狀。
(2)提問并討論:觀看冬不拉樂器,哈薩克族少年邊彈冬不拉邊贊美家鄉的歌,對你們有什么觸動?
了解彈撥樂器——冬不拉
冬不拉是一種哈薩克族民間流行的彈撥樂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樺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桿細長,上面有8—10個品位,兩根絲弦或鋼絲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彈與挑,一般彈用于重拍,挑用于輕拍。這是哈薩克族人民喜愛的一種藝術表演形式,他們用冬不拉伴奏,自彈自唱。在音樂上可分為歌唱性和說唱性兩種,伴奏、合奏、獨奏都能應用自如,是冬不拉彈唱藝術在音樂上的主要特征。
三、欣賞歌舞曲《賽乃姆》
1、樂曲分析:
《賽乃姆》是維吾爾族最普遍的一種民間舞蹈,它廣泛流傳于天山南北的城鎮鄉村。賽乃姆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主要發源于從事農業生產、民族聚居、文化極為發達的南疆各綠洲。在維吾爾族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形成過程中,就吸收了早已在民間流傳的賽乃姆,成為每個木卡姆中大乃格曼的組成部分,而賽乃姆仍以其獨立的形式廣泛流傳。它歌舞皆并形式自由,樂器有彈布爾、熱瓦甫、獨它爾與手鼓。
2、再次欣賞歌舞曲《賽乃姆》
了解傳統大曲《賽乃姆》
《賽乃姆》是我國傳統大曲《十二木卡姆》選段,木卡姆是我國維吾爾族的一種傳統大曲,由民歌、歌舞和器樂組成。由于它有12套之多,因而又有“十二木卡姆”之稱。十二木卡姆屬于維吾爾族古典音
樂,即大型音樂套曲的稱謂。它是維吾爾人民創作出來的一部巨大的音樂財富,素有“東方音樂明珠”之譽稱。具有抒情性和敘事性相結合的特點。這種音樂形式在世界各民族的藝術史上獨樹一幟,堪稱一絕。2005年,“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6年5月20日,十二木卡姆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成功發射升空的“嫦娥一號”搭載了31首歌曲,《十二木卡姆》選曲名列其中。四、小結:
中華民族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們是祖國的一員,無論身在何處,我們都將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團結互助為榮。各民族人民手牽手,心連心,為中華民族的強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了解了我國少數民族的歌舞曲,對冬不拉樂器彈唱有一定的了解,同時知道了木卡姆這種民間歌舞藝術形式。在了解新疆少數民族歌舞的同時增進了民族團結。)
【七年級音樂欣賞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七年級道德與法制的教學設計03-02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七年級下《短文兩篇》教學設計02-28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