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與得的教學反思
舍與得的教學反思
我們在圍繞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時,常常會面臨一個教學內容取舍的問題:教材上的例題是不是每道題都必須講?講到什么程度?是不是還應該加深或者減低難度?等等。那么解決這些問題的鑰匙是什么?那就是學情。每位任課老師對自己學生的學情應該是最了解的,是最有發言權的,我們不必完全教教材,而應該大膽地取舍,以學定教,采用最簡捷最樸實最直接的教學方法,讓教師的教真正服務于學生的學,讓課堂教學更加有效、更加高效,讓學生學得更加扎實和輕松。
比如二年級教學“7的乘法口訣”,教材上層現的是:每條小紙船用7個小三角形拼成,2條小船要多少個小三角形拼成?3條呢?……從而讓學生觀察后得出1個7是7,口訣是一七得七,2個7是14,口訣是二七十四,……后面還設計了一些與7的乘法口訣相聯系的練習,目的都是為了鞏固口訣的熟記與運用。但如此隨著文本的安排走,顯得過于沉悶繁復。在教學時,我們可以充分運用文本提供的信息資料,通過這些信息組織新知識的教學,同樣也可以完成教學目標。但教無定法,適者為上,教學內容的選取并非只局限于文本,可以按照學生的特點、教師的教學特長來選取教學內容,最終都是為了完成教學目標。
記得賁友林老師在設計這課的時候,丟棄了文本提供的素材,而是選取了小朋友熟悉的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故事,從七個小矮人人手,引發學生聯想到與7有關的一系列數學思考,從而讓學生在童話故事中,獲得與7相關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接著老師又出示了古詩精髓七言詩,在欣賞中國詩詞誦讀中,發現一首詩有28個字,口訣是四七二十八。隨之,老師出示了一組我們生活中與7有關的信息:琴鍵、七星瓢蟲身上的斑點、人一天要喝7杯水、人的成長周期以7年為一階段、一個星期7天……在這些生活信息中,鞏固運用7的乘法口訣。最后讓學生編兒歌:1個矮人1張床,7個矮人7張床;1個矮人2只碗,7個矮人14只碗……以編兒歌游戲結束全課,引發學生的無限創造與思考,讓學生覺得意猶未盡、回味無窮。
相同的教學目標,選取了不同的教學內容,獲得的課堂效果也會各不相同。賁老師挖掘了教材的創造性,選取的教學內容與文學、音樂、生活常識相關,并有機地進行了整合,用適宜學生的情境、故事、兒歌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玩、做、唱中慢慢地接受并熟練口訣,使原來枯燥的口訣教學變得妙趣橫生。可見,教學內容的選取,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不可或缺的關鍵。
【舍與得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雅舍教學設計12-14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