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實用文檔>記敘文寫作指導

記敘文寫作指導

時間:2024-09-11 14:11:29

記敘文寫作指導

  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特別是作文中不可忽視的記敘文,記敘文寫的是生活中的見聞,要表達出作者對于生活的真切感受。那么什么樣的記敘文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記敘文寫作指導,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記敘文寫作指導

記敘文寫作指導1

  1、命題記敘文

  以詞、短語、句子直接命題的記敘類文題,往往具有寓意性,開放性,容量極為豐富,馳騁想象的空間也極為廣闊。審題重在"咬文嚼字",要咬準字眼想開去,通過具體的事件、生活表象的概括,使得主題漸趨明朗,最終再把一度放開的思路收回來。詞句不完全型記敘類文題對所要寫的內容帶有定向的性質,只允許在某一方面進行選擇。選擇時要斟酌醞釀,反復篩選,權衡而定,選擇既定之后就要搜羅素材,設計內容,展開結構。

  2、材料記敘文

  材料記敘文是典型的“戴著鐐銬跳舞”。盡管如此,“鐐銬”要戴,“舞”也要跳好。考生主要掌握想象描述類、續寫類記敘文。想象描述類文題的寫作要注意:一、掌握基本的寫作技巧,諸如行動、心理、對話描寫等;二、要精心揣摩要求,依照要求應節而舞,舞出水平,舞出風格。續寫類文題的寫作關鍵在于揣摩透徹文題所提供的情境,然后展開想象創與文題情境協調一致的情境,通過情境表現主題。

  3、話題記敘文

  近三年高考考察了文體不限的`話題作文,只要稍加分析不難發現,寫記敘文熱仍不失為“避重就輕”的明智選擇。因為文章的主題業已明確,考生所考慮的只是如何用生動曲折的事件、個性鮮明的人物以及生動具體的描述把正確的價值取向、健康積極的人生觀、哲理性的思表現出來,讓生活暗示出深刻的主題,因而審題難度大大降低。

記敘文寫作指導2

  1、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

  擅長形象思維、會刻畫人物的同學可選擇記敘文,擅長抒情的同學可選擇散文。初中生一般不提倡寫議論文。

  2、精寫前幾段,給評卷老師留下一個好印象

  要精雕細刻,要出彩。比如,可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可制造懸念,引人入勝;可提出問題,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或。巧述故事,引人入勝,或巧用題記,揭示主旨,或巧用詩文顯詩意。寫好結尾和過渡段。閱卷老師一般是S型的掃描全文。結尾可畫龍點睛,發人深思;或總結全文,照應開頭;或虛筆拓展,擴大容量;或精辟議論,深化主旨。

  3、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里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4、引用古詩詞、句

  在通篇的作文中,出現一兩句古詩詞,不僅會是作文富有文學氣息,還會給閱卷老師一個很好的的印象。

  (想要把古詩詞、句,活用,當然首先是清楚每一句古詩詞的含義、背景。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平時涉獵大量的古詩、古文。)

  5、中心突出,立意深遠

  首先,立意必須集中而突出。即使需要使用較多的素材也只能統一在一個中心之下,這樣才不會散而無主,不至于喧賓奪主。其次,記敘文務必符合積極、健康、深刻、高遠的立意要求。其三,要善于從日常小事中發現深刻、有時代氣息的主題,善于從事件的`表面向深處挖掘,使主題變得深刻起來。其四,運用對比可以讓人物的形象更鮮明,事件的中心揭示得更深刻。

  6、抓關鍵詞語法,也叫重點詞語分析法。

  抓住關鍵詞語進行分析,就能弄明白要表達的中心。如《難忘的初中生活》這一題目,“生活就是文章的文眼”,本文要求寫初中生活。初中有漫長的三年,寫哪些呢?再看題目中的“難忘”,就寫那些印象深刻的,有意義的或有趣味的生活。

記敘文寫作指導3

  記敘文是以記敘人物的經歷或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為主的一種文體。它是寫作訓練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種。一般說來,它大致分為三類:

  一是以記人為主的記敘文

  即以人物為中心組織材料,圍繞這個人物可以寫一件事,也可寫幾件事;

  二是以寫事為主的記敘文

  即以事件為中心組織材料,圍繞中心事件可以寫一個人,也可以寫幾個人;如果說這篇文章也記敘了三件事,通過這三件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或者給我們一個啟示,這就是寫事的文章。

  三是以寫景狀物為主的記敘文。

  但應注意的是,在一篇記敘文中,寫人、寫景、寫事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開,應各有側重。

記敘文寫作指導4

  人們常說,“文無定法”,此話并不錯。然而,面對初學寫作的初中生,教一些基本的寫作知識,有步驟地進行寫作訓練,這對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使其少走彎路,是完全必要的。

  一、指導學生學會觀察

  生活是創作的源泉。中學生寫作文,也不能脫離生活。中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可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一提起寫作文就有畏懼心理,總覺得無話可說。這是為什么呢?歸根結底是平時不留心觀察。寫作時冥思苦想,也寫不出好文章來,只有去胡編亂造了。而虛構的作文是不真實的,自然沒有感人的力量。可見,觀察生活是寫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細致、認真地觀察生活,才能直接從生活中獲取鮮活的寫作素材,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營養。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生活熱情,寫好作文,而且對學生將來從事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研究,以及從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怎樣觀察生活,對初一學生來講,是個難題。作家艾蕪在指導初學寫作的同志時說:“要練習我們的眼睛,善于觀察人的動作、態度和表情。練習我們的耳朵,善于聽取別人講話的語句、聲調和他的特殊用語。”這就是說,觀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聽。

  初一學生天真活潑,好奇心強,富于激情,樂于參加活動。尤其是他們剛進入中學的時候,想了解中學的校史、設施,特別是很想了解老師和同學。抓住他們這一心理特點,開學不久,我就讓他們自選一位任課教師作為觀察對象。觀察的內容是:年齡、性別、身高、體型、臉型、膚色、發型、衣著打扮(顏色、款式、質地)、表情,特別是眼神,以及老師上課的語言和動作等。觀察的時間是四個星期。對觀察的要求是:

  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觀察對象的與眾不同之處,才能寫出人物的個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第二,觀察要細致。所謂細致,不是說在觀察人物時不分主次,而是要發現觀察對象與別人不同的細微之處。不同性格的人,說話、做事時的表現是不同的。人物的一個動作,一絲微笑,往往帶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觀察必須細致入微。觀察得越細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體、更生動形象。

  第三,比較觀察。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的目的是求異。在觀察時,要抓住老師在各種情形下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特征,即生氣時、高興時、嚴肅時……言談舉止和精神狀態的不同點。這樣,才能使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四個星期后,每個學生都按要求寫了觀察筆記。寫作之前,我再次強調,描寫必須突出人物特征,不要求面面俱到。在我的指導下,大多數學生的作文,對老師的描寫頗為生動逼真。

  例如王瑞琦同學,在描寫數學郭老師的外貌時,突出了老師眉毛和眼睛的特征。她是這樣描寫的:“他的眉毛非常黑,長得像兩個銳角三角形,挺有個性。眼睛不大,可很有神。”她在寫郭老師上課時,突出了“教學有方”的特點。文中寫道:“每當我們上數學課時,班上總是很活躍,時時傳出爽朗的笑聲。最有趣的是提問。郭老師叫同學回答問題時,嘴角總是微微向上翹,流露出一絲笑意。有的同學答錯了,一見老師的表情,以為自己答得挺不錯,竟很得意,就稀里糊涂地說起來,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有的同學答對了,郭老師反會問上一句:‘對嗎?’這個同學也就猶豫起來。在這種情況下,郭老師就會讓同學們互相討論,最后他才把正確答案告訴我們。這樣,既能讓我們認真思考、活躍思維,又能使我們對所學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這篇作文之所以寫得成功,關鍵是觀察的細致。

  為了進一步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鞏固在觀察中的收獲,我要求學生認真總結觀察的過程和體會。王瑞琦同學總結道:“我是數學課代表,與郭老師接觸得多,我不放過每一次見面的機會,認真觀察他的外貌,我發現他的眉毛很有特色。他給我的主要感受就是提問時很有趣。所以上課時,我就仔細觀察他提問時的神態、說話的語氣、語調以及動作上的一些特點。如果我不用心觀察,就無法獲得具體的感受與認識,也就不能把人物的外貌及性格特征真切地表現出來。”通過這次作文,同學們都嘗到了觀察的甜頭,作文時再不愁沒有可寫的了。

  二、寫熟悉的人和事

  指導學生寫作,我還要求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因為熟悉的人和事,都是自己了解透徹、認識深刻、感受深切的,寫作時就能準確地把握住寫作對象的個性特征,就能寫得真實自然,生動形象,具有感人的力量。

  日常生活中,學生接觸最多的是父母、老師和同學。因此,學生對他們的外貌、性格、愛好、思想品質等了如指掌,描寫時自然容易抓住人物的特點。但是要想讓學生把人物寫得有血有肉,還必須在寫法上給他們以具體的指導。我的具體做法是:

  第一,寫人物說了什么,做了什么。

  描寫人物大體是從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入手。但是在一篇寫人為主的記敘文中,這四個方面并非要全寫,有時外貌和心理可以不寫,當然,要根據具體情況而決定。然而人物說的話、做的事必須要寫,而且還要寫得具體、真切。否則,就難以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或精神風貌。

  第二,寫人物怎樣說的,怎樣做的。

  寫人物說話,要寫出在不同場合說話時的表情、姿態和神色。寫人物做事,要一步步地寫出人物的動作,或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等。不管是語言描寫,還是動作描寫,都要符合人物的年齡、身份、職業、習慣等,否則就會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不能表現出人物的個性化特征。

  第三,讓人物自我表演。

  學生寫作前,我強調指出寫人物說話、做事,最好讓人物自己說、自己做。作者要像故事片中的導演,在幕后指揮,讓人物自我表演。而不要像紀錄片中的解說員,自己一味地介紹。這樣,筆下的人物才富有立體感,才能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良好效果。

  例如沈靜同學的.作文《一位讓我敬愛的人》,描寫的人物是我校的張校長,作文選取了兩個事例,表現張校長對工作認真負責、關心同學的好品質。其中的一個事例是這樣寫的:“星期六上午我們也得上課。早晨,我早早來到教室,剛脫下外衣,就冷得打顫。一個聲音在我耳邊響起:‘冷嗎?教室里暖氣熱嗎?’那么親切。我回頭一看,原來是張校長。她走到暖氣前,摸了摸,搖搖頭,顯出幾分焦急和不安……快上課了,張校長又來了,對我們說:‘同學們,這幾天冷,大家要多喝熱水,有條件的要每天喝兩袋板蘭根,預防感冒,記住了嗎?要當作業來完成。’然后用手扶了一下眼鏡,到別的班去了。”這篇作文,注意讓人物自我表演,所以,給人留下了較深刻的印象。

  指導學生寫熟悉的事,我主要是讓他們寫自己經歷的事。學生自己是參與者,對事情發展的全過程以及各個階段的特點,都十分清楚,寫起來自然比較容易。尤其能夠把自己的感受與認識寫進去,從而揭示出事情的意義。那么,怎樣敘事才能具體、真切呢?我是這樣指導的。

  第一,要交代清楚記敘的要素。

  記敘的要素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敘事時,要交代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物、什么事情以及事情發生的前因后果。這六要素,只有在不妨礙別人看明白的情況下,才可以省略其中的一兩個。

  學生在敘事時,一般都能寫清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和結果,卻往往把事情的過程敘述得非常簡單、空泛,不能給人留下什么印象。為解決這一難點,我就強化訓練學生寫好事情的發展過程,力求在短期內,達到一定的效果。

  第二,寫好矛盾沖突和結局。

  由于年齡、時代的差異,學生在家里會與家長發生矛盾沖突,在學校會與老師、同學發生矛盾沖突,即使自己,也會在思想上產生矛盾沖突。經過雙方的共同努力或自己的覺悟,矛盾沖突最終會得以妥善解決的。我要求學生寫作文盡量寫好事物發展過程中的矛盾沖突,并且力爭寫出出人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的結局,使文章曲折動人,富有吸引力。

  例如羅飛雪同學的作文《一字之爭》,就寫得很好。他在作文中寫道:他爸爸讓他背誦唐代賀知章的詩《回鄉偶書》。當他背到“鄉音無改鬢毛衰”時,他爸爸嚴肅地批評他,為什么把“衰”字讀成“cuī”了。羅飛雪聽了,很委屈地說:“爸,是您錯了,(衰)字在這里就讀(cuī)。”他本以為父子之間又得來一場面紅耳赤的唇槍舌戰。而他爸爸卻搬出幾本字典、詞典,與他一同查找,結果費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也沒有查到。羅飛雪就不耐煩地說:“爸,算了吧,就聽您的念(shuāi)吧。”他爸爸聽后,反而更加嚴厲地對他說:“什么叫算了,做學問,就要老老實實,認認真真,有錯必改!”他只好硬著頭皮繼續查找。兩個小時過去了,他爸爸忽然捧著《古代漢語》高興地叫起來,說這里就是讀(cuī),“爸爸錯怪你了,向你認錯!”作文最后寫道:“爸爸是個工程師,知識淵博,竟然向我認了錯,可在‘認真’二字上,我卻輸給了爸爸。”這篇作文寫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把矛盾沖突表現得合情合理,結局出人意料,作文的主題也突出了。

  三、片斷寫作訓練

  寫整篇作文固然重要,但費時較多。因此,在指導學生寫整篇作文的同時,我還指導學生寫片斷練習,以突出寫作訓練的重點,二者交叉進行,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所謂“片斷”就是一篇文章中的一段。一篇完整的文章都由不同的片斷組成。所以,寫好片斷對寫好整篇文章是很有幫助的。

  怎樣寫好片斷呢?我向學生提出四點要求。

  第一,要圍繞一個中心寫。因為是片斷,內容要集中,不能漫無邊際地寫。

  第二,要真實。必須寫自己的親身經歷或寫自己的觀察所得,不能脫離生活,編造離奇的故事。

  第三,要具體。寫出自己所看到的或聽到的情景,不能空洞無物。

  第四,要寫出自己的點滴感受。也就是要賦予片斷一定的思想意義。

  初一學生年齡小,能力有限,面對紛繁的大千世界,往往不知從何下筆。我就出一些題目,如《街頭見聞》、《早晨》、《招待客人》等。有時,我規定出寫作范圍,如場面描寫、心理描寫等,讓學生自擬題目。但無論命題,還是自擬題,都必須按照我提的四點要求去寫。

  經過反復的訓練,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例如李崢同學寫的《街頭見聞》,全文是這樣的:

  下午,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她看上去只有六、七歲,紅潤的臉龐上,有一雙明亮的小圓眼睛,翹著小鼻子,穿著一件花毛衣。她手里拿著一封信,蹦蹦跳跳地跑到郵筒前,信上的字跡歪歪扭扭。她踮著腳尖,剛要投入,忽地又把手縮了回來,用小手輕輕地撫摸著信封。而后,她又踮起腳,當她再一次投放的時候,她又猶豫了。接著,她又把信很快地抽了回來,在信封上面輕輕地吻了一下,才投進信筒。之后,才蹦蹦跳跳地跑遠了,一個小花點消失在我的視野里。

  我猜測著,她的信是寄給誰的呢?但我深信,無論是寄給她遠在外地的父母,寄給撫養她長大的奶奶,還是寄給她的伙伴,她的真摯的感情,都會使那個人感動的。她不是把我這個與她素不相識的姐姐都給感動了嗎?

  這篇片斷把小女孩投信時,那欲投又舍不得投的矛盾心理,描繪得惟妙惟肖;小女孩純真的感情,著實令人感動。這個小片斷雖不足四百字,卻像一幅畫面,展現在讀者面前,頗有感染力。這是作者細心觀察、用心體會生活,并按老師要求認真寫作的結果。

  像這樣真實具體、清新簡潔的片斷還很多。如梁麗華同學的《等》、王雪莉同學的《鑰匙終于找到了》,都通過多側面的描寫,層層深入地寫出了自己的急切心情。鄭鐵同學的《送別》,描述了爸爸在南昌火車站送他和媽媽回北京時,一家人難舍難分的場面,都很真切感人。

  寫小片斷的效果如何呢?對此,我曾做過調查。大多數學生認為,寫小片斷自己確定中心,自己選材、費時不多,自由靈活,能提高觀察能力,有話可說,又為寫大作文積累了材料,對提高寫作水平很有幫助。

  四、教學生自批作文

  修改文章是寫作的重要環節。魯迅先生說:“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他在《我怎樣寫起小說來》這篇文章里又說:“我做完之后,總要看兩遍,自己覺得拗口的,就增刪幾個字,一定要它讀得順口。”這是魯迅先生修改文章的經驗之談。然而,學生寫完作文,往往一遍也不檢查,一字也不修改,就匆匆交給老師。這樣馬馬虎虎,主要是寫作態度不端正。但是,學生不會修改文章,也是個實際問題。

  就修改文章而言,并沒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初一學生寫作能力很有限,讓他們自己修改文章,就更加困難了。所以,必須教給他們一些方法。

  第一,是朗讀。讓學生明白只有讀,才能發現錯別字和不合語法的病句。語感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學生寫作文后,我讓他們放聲讀兩遍。有時,還讓他們錄音,然后放錄音,聽聽是否有詞句的錯誤。聽到有問題的地方,用筆劃出來。這種方法簡單、易做,學生樂于接受。

  第二,介紹詞句修改的具體方法。

  1、刪。刪去多余的字、詞、句,使語言簡潔明快。如:“我從沒到過世界公園,這一次還是頭一次到世界公園。”頭一次到世界公園,當然以前沒到過。因此,“從沒到過世界公園,這一次”,都應該刪掉。

  2、增。增加一兩個或幾個字,使語句明確、生動、流暢。如:“他拉開門,拿出一聽可樂。”拉開什么門呢?不明確。“門”前面應該增加“冰箱”兩個字。再如:“老師生氣了,看著我。”在“看著我”前應加上“瞪著眼”三個字,就能生動地表現出“老師生氣”的樣子。

  3、調。調整語序,使表達合乎邏輯。如:“我生日那天,姑姑送給我很漂亮的一件毛衣”。”“很漂亮”這個短語,是修飾毛衣的,而不是修飾“一件”的,應調到“毛衣”的前面,才合情理。

  4、換。換個詞或句子,使表達更嚴密。如:“對如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問題,我們爭吵得很激烈。”對嚴肅問題發表看法,用“爭吵”來表達是不妥當的,應換成“爭論”或“爭辯”。

  5、改。作文中的錯別字和標點符號的錯誤,應認真對待,予以改正。

  以上是給學生所講的五種修改方法,所舉例句,都是學生自己用我講的方法修改的。在修改中,我要求學生運用教材中介紹的修改符號,予以改正。在學生自改的基礎上,再讓學生互改。兩人或幾人一組,相互評論,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至于對作文的選材、立意、結構等進行修改,由于初一學生水平的限制,暫沒有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只要求學生寫作之前,列出提綱,確定好中心,選好材料,安排好結構,然后按提綱作文。

記敘文寫作指導5

  四個流程(保住基本分)

  1. 審清題意:千萬注意,題意審不好,來個文不對題,哪就……應該先花2-3分鐘看看作文題,然后在開始答基礎知識題目。

  2. 立好中心:至少指導自己想說什么,是喜歡、是厭惡?是感動、是反對?是快樂、是痛苦?是哲理、是深情?是贊揚、是批評?…………用一句話把它寫在草稿紙上。

  3. 選好材料:符合題目要求的、自己最熟悉的、能夠寫好的事。

  4. 寫好提綱:

  ① 用一句話寫出中心內容和主題;

  ② 分清開頭、中間、結尾各寫什么;

  ③ 打好開頭、結尾的細稿,以及每段的開頭句。

  接下來就是在試卷里寫作文啦,要力求一氣呵成,只要提綱和開頭、結尾、段落開頭的稿子打得好,一氣呵成事不難做到的,思路順暢了,20分鐘就可以把作文寫好。

  五項技巧(贏得感情分)

  1. 有一個靈活的頭腦:造句法、篩選法、換題法。

  2. 有一張可愛的臉蛋:書寫要工整,自己的字能夠寫多好就必須寫多好,不得使用涂改液,不得隨意修改,特別是開頭、結尾和段落的開頭句,不能修改。

  3. 有一雙閃亮的眼睛:好的文題等于成功了一半。

  4. 有一身漂亮的衣裝:

  ① 一個最拿手的題材(適合自己);② 一個好故事(好布料);③ 一個好結構(好設計);④ 一口流暢、優美的語言(好花紋、好色彩)。

  5. 有幾件精美的`飾品:

  ① 倒敘、描寫、引用開頭(好發型);② 結尾:議論反問式、含蓄余味式、贊美抒情式、哲理深思式、名言點睛式、聯想做夢式、決心號召式(名鞋);③ 名言名句名作的恰好點綴(鉆石喲);④ 用景物描寫渲染氣氛(如夢的紗巾)。

  六個大忌(莫丟冤枉分)

  一忌潦草涂改:書寫要端正,千萬別連文題都改,只改明顯的錯別字,將錯就錯,能夠不改的就不改。

  二忌過短過長:字數一定要足,字數不足,寫得再好也很難及格;字數不能太多,不要超出試卷中的作文紙,萬般無奈之下,也只能在2行以內。

  三忌開頭議論:還不如開門見山、直接點題開頭的好,能來點環境描寫,就先來點描寫。

  四忌分段太少:4-6段為好,千萬別少于3段。

  五忌文不對題:不說也指導會有什么后果。

  六忌選材太俗:別總是玩呀、救落水兒童呀、貓啊狗啊…

記敘文寫作指導6

  在記敘文寫作中,進行人物語言的描寫是不可缺少的。進行人物語言的描寫,不是隨心所欲的,想怎樣寫就怎樣寫,而應該像魯迅先生指出的那樣:“人物語言的描寫,能使讀者由說話看出人來。”這就是說從人物語言的描寫中看出人物的鮮明特點。那么,怎樣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呢?

  一、人物語言的描寫要符合人物的年齡、經歷、身份、文化教養等特點。

  二、人物語言的描寫,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成功的對話描寫,不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齡、職業等特點,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人物語言要力求簡潔,避免有話必錄和拖泥帶水的現象。

  四、具有鮮明個性的人物語言描寫,并不是垂手可得,而要通過艱辛的努力才能獲得。

  同學們為自己筆下的人物設計語言,更應該如此。

  心理描寫,是對人物內心活動的描寫。深入描寫人物的內心活動,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事出有因。任何心理活動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動的起因寫清楚,對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心理描寫來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動的過程展現出來。不然,人物的形象無論如何都會顯得蒼白無力。

  心理活動的展現和其它事物的發展一樣,都是有層次的。我們把人物心理活動的層次逐漸寫出來,人物形象的展示也會越來越具體。寫心理活動時,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用第一人稱寫人時,可以寫“我”的心理活動,但不能寫別人的心理活動。因為別人心里是怎樣想的,“我”是無法知道的呀!

  在現實生活中,不同人物之間的性格特征,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環境下內在性格的變化,常常處在不協調的矛盾狀態之中。為了顯示人物性格的差異,寫作文就必須通過對比加以表現,將他們面對相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應抖落出來,從而突出人物的形象。

  通過對比描寫來突出人物形象,要注意幾點:

  一、運用對比描寫,不應該勉強湊合,主要看作文的材料是否適合采用對比的寫法。如果材料本身需要用對比的寫法,那么作者才可以通過對比來寫人,完成自己的寫作意圖。如果材料的本身不適合采用對比的手段,那么也不要人為的牽強附會,為對比而對比。

  二、兩個人進行對比,不能割裂開來先寫一個,后寫一個,互不相干,而是圍繞中心事件敘述,刻畫兩個人不同的思想性格。

  寫人,如果從一個側面去描寫,人物形象往往單薄。如果從多個側面去描寫,人物形象就容易豐滿。多側面地描寫人物形象,這個“側面”的選擇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是從眾多的材料中選擇整理出各具代表性的若干側面,分工而又合作地表現人物形象。

  通過多側面描寫來豐滿人物形象,我們可以稱它是“眾星拱月”。“月”就是人物,“星”就是側面,“拱”就是多側面展示人物形象的過程。不過應該看到,“眾星拱月”的“眾星”也不是平分秋色的,它們之間也有主次、詳略的區別。所以在寫“眾星”的時候,是沒有必要平均使用力量的。

  寫一群人,比寫一個人、兩個人難一些,難就難在要通過一定的材料組織,巧妙地將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從而反映各自的思想、性格、面貌。那么,怎樣組織材料才能把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呢?應該抓住貫串各個人物之間的線索。寫人物群像,是不是每個人在文章中所占據的位置都一樣呢?不是的。在一群人中,有的在文章中擔任“主角”,有的在文章中擔任“配角”,誰主誰次,是根據表現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來決定的。

  人體是靠骨架支撐的,文章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比作“靈魂”,材料比作“血肉”,那么,結構就是靈魂和血肉的“骨架”。

  寫人的.文學,如果抓不住人物的個性,千人一面,千篇一腔,誰知道你是在寫誰呢?要抓住個性記述人物,不一定要用很多文字。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只用了一句話來形容:“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憑這句話,你若到魯鎮的咸亨酒店去找孔乙己,管保一下子就能找到,這樣的人物,便是個性鮮明的。

  那么,怎樣才能寫出人物的個性呢?

  一、抓特征,以形傳神。

  描寫人物個性要鮮明,應百人百面目,千人千形象,千萬不能千人一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在生活中人與人千差萬別,千人千樣,描寫時要善于發現和抓住對象與眾不同的獨特之處。且不說外貌、語言、動作,就是性格看來相似,實際也有很大的差別。

  如魯達拳打鎮關西就寫得十分有個性,繪聲繪色,與眾不同,三拳打出三個樣。正由于作者對魯達這三拳描繪得特征顯露,個性鮮明,因而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數百年來廣為流傳。

  二、訴心聲,提示思想性格。

  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離不開內心世界的描寫。一是直接描寫人物的內心活動,即直接的心理刻畫,寫人物怎么想,怎么感覺;二是間接描寫,就是借助人物的外部表現如語言、動作、肖像來反映人物的內心,間接進行心理描寫,不能說一些浮泛的空話,要能把內心深處的精妙傾訴出來,使人物的思想性格得以深刻的表現。如魯迅的《一件小事》,當作品中“我”看到車夫送老女人向巡警分駐所走去時,有這樣一段心理描寫:“我這時忽然感到一種異樣的感覺,覺得他滿身灰塵的后影,剎時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須仰視才見。而且又幾乎變成一種威壓,甚至于要榨出皮袍下藏著的小來。”按正常的視覺形象,應該是近大遠小,而在我的眼里,卻一反正常的視覺形象,是“愈走愈大”,用連續轉動的鏡頭更換畫面,突出車夫形象的高大。“大”形成威壓,反襯出“小”,在純真的車夫面前,“我”自慚形穢。這種內心活動的直接描寫,深刻地提示了一名知識分子在“一件小事”后心靈的震動和覺醒,對“我”思想性格的塑造起了升華的作用。

  三、煉語言,突出個性特點。

  言為心聲,準確而逼真地寫出人物的語言,能生動地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語言描寫要切合人物的身份,要個性化,否則難以表現內心世界。老舍在《我怎樣學習語言》中說:“對話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的自我介紹”,對話巧妙無需描寫人物的模樣,就能使讀者好象目睹了說話的那些人。魯迅的《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通篇是對話描寫,通過對話,聰明人、傻子、奴才這三種人的思想性格活脫脫地被端到讀者面前。

  人物語言要簡潔,拖泥帶水,冗長空洞是大忌;人物語言要個性化,因為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流露,千人一腔,沒有個性,也是大忌。教師有教師的語言,學生有學生的語言,工人有工人的語言,農民有農民的語言,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性格,眾人一個腔一個調,用詞人云亦云,絕不可能把人物寫活。

  四、給行動,描細節,形神兼備。

  要把人物寫活,除了描寫他的肖像、語言和心理活動,還要描寫他的行動。一個人的所作所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體表現,行動描寫生動傳神,必能達到形神兼備的佳境。寫人物忌空洞地敘說,否則,寫出來的人必然是蒼白的、干癟的。描寫人物須“當如鏡中取影,妍媸好丑令觀者自知”,要讓人物自己說話,自己行動,個個活跳,而不是讀者下評語,加論斷。

  要表現人物鮮明的個性,須重視細節的描寫,借一斑以窺全豹,細節雖小,但作用不小,它在刻畫人物中常起傳神作用。為此,選擇“一斑”要別具匠心,要確實能反映“全豹”,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面貌,服從人物塑造的需要,服從主題表達的需要。

  在我們的生活中,多普普通通的人,少轟轟烈烈的英雄;多日常生活瑣事,少驚天動地的壯舉。其實,在我們身邊有著許多獨具個性的人,關鍵就看我們是否能發現,如何去表現了。只要你仔細觀察生活,聆聽生活中的語言,定能寫出人物的個性,定能讓你的文章標新立異,那么你離文學不就是零距離了嗎?

記敘文寫作指導7

  1、特別要注意不能缺題

  不是萬不得已,不要以話題做標題。擬題是顯示你才氣的一個好的平臺,不能輕易放棄。缺題影響遠不止2分。正好給了評卷老師扣分的理由。

  2、文章要有一至兩個亮點

  學而思老師建議:如果是記敘文,應該用抓人的情節和生動的描寫表現你的真情,記敘文不能沒有描寫。如果是議論文,就一定要有12個典型的論據,就應該有縱橫捭闔,很深刻的見解。如果是微型小說一定要有巧妙的構思。這個亮點還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警句,也可以是一個精彩的比喻,也可以是一個超常的搭配(釅釅的歌喉)。總之,要能使評卷老師精神為之一震。

  3、引用古詩詞、句

  在通篇的作文中,出現一兩句古詩詞,不僅會是作文富有文學氣息,還會給閱卷老師一個很好的的印象。(想要把古詩詞、句,活用,當然首先是清楚每一句古詩詞的含義、背景。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平時涉獵大量的古詩、古文。)

  4、注意把握開端、結尾

  閱卷老師一天要改上百份試卷,會看上百份作文,寫好作文的開頭很重要,開頭開得好,老師大概掃一眼,再一看接為部分也不錯,就應該會給個不低的分數。(好的開端和結尾,要緊扣作文主題,要突出的反應作文題目的含義。可以用巧設懸念、反問......等手法吸引老師)

  5、描寫還是敘述的`問題。

  敘述故事情節,往往容易出現語言干巴,欠生動的現象,這樣就達不到“以情動人”的目的。所以在記敘文的寫作中,最好采用描寫的方式,即抓住生活中的三兩個特寫鏡頭,進行具體形象生動的描繪。我們知道,對事物的描寫,越具體了就越形象,從而也就越生動。

  6、情感真摯,敘中含情

  在刻畫人物時,要將真情實感融入到細致、生動的人物描寫和事件敘述中去,人物有了真情實感便獲得了鮮活的生命。可以通過細節描寫、選用情感鮮明的詞語、打造抒情語句來流露真情。例如《懂你,懂你》中描寫豐富細膩、真摯感人。作者將“我”的深切感受、心理活動和母親的動作、神態和語言描寫結合起來,一個,心思細密、寬厚溫和、體貼女兒的母親形象躍然紙上。

記敘文寫作指導8

  一、了解記敘文的寫作特征

  記敘文就是記載、敘述我們在生活中看到、聽到、經歷過、接觸過的一些有人物和事件的文章。寫好記敘文,應掌握記敘的四個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起因、發展、結果)。運用這些要素時,應注意時間、地點必須具體、明確;人物的出場要能推動情節的發展,記敘的事情不論大小,都應把事情的起因、發展和結果寫完整。

  (一)記敘文的幾種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和議論

  記敘,就是記載和敘述人物的經歷、活動以及事物發展變化的經過。

  描寫,即以形象的語言對人物、事件、環境作具體人微的描寫,給人以真切的感受。

  抒情,就是抒發、表述自己的感情。

  議論,就是講述道理,也就是作者通過對客觀事物的評論,來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

  1、記敘和描寫是記敘文最基本的表達方式,記敘和描寫的結合,是記敘文寫作的基本要求:

  (1)、記敘是通過一般的述說和交代,把人物或事件及其相互關系變化介紹給讀者,把分散的場景、事物的片斷貫穿起來,使讀者對事物的發展和全貌有一個清晰的了解;

  (2)、描寫是在記敘的基礎上,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將人物、事件、景物存在與變化的具體狀態作精細的描繪,造成一種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感覺,使讀者受到藝術感染,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記敘文如果缺少描寫,就會平淡蒼白,主題不突出,形象不鮮明,情景不感人,當然,描寫要恰當,為中心服務。所謂恰當,即突出特征,符合身份,寫出變化,多種手法。

  描寫的方法多種多樣:

  A、從描寫的對象看,一般有三種:人物描寫,主要有肖像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等。景物描寫(也稱環境描寫),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細節描寫,可以和人物描寫、景物描寫重疊或交*,構成人物和環境的完整描寫。

  B、從描寫的角度看有正面描寫(又稱直接描寫)和側面描寫(又稱間接描寫)。正面描寫是作者直接對描寫對象(人物、事件、環境)所作的刻畫和描繪;側面描寫是作者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境的描繪來表現所要描寫的對象,即間接地對描寫對象進行刻畫、描繪,使其鮮明突出。

  C、從描寫的風格來看,有白描和細描。白描,即運用最簡練的文字,不加渲染烘托,沒有濃烈色彩的描寫,不借助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也不用或少用形容詞,抓住描寫對象的主要特點,描寫出事物的本質特征或人物的精神面貌。敘事,線條分明,言簡意賅;寫人,三言兩語則揭示出人物的心態,如見其人,細描,即細致具體地描繪對象,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和象征、襯托、渲染等表現手法,使所寫對象栩栩如生,逼真動人。

  2、在記敘文中,在記敘描寫的基礎上適當地加以抒情和議論,不僅增強文章的感染力與表現力,而且突出文章的中心。記敘文中的抒情和議論,大致有三種情況:先敘(描)后議(抒)、夾敘(描)夾議(抒)、先議(抒)后敘(描)。議論和抒情的運用要從需要出發,適當運用,過多則使文章內容流于空泛。

  3、在記敘文中,有時也需要進行說明,但這只能在必要的時候運用,否則用多了還會影響

  (二)常用的記敘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和補敘四種。

  1、順敘,按事情、人物發展變化的時間先后順序來記敘,其優點是層次清楚,容易反映情節發展的連貫性,如《一面》。運用順敘要注意詳略、情節的銜接、變化,否則會使人感到平鋪直敘,呆板乏味。

  2、倒敘,即把后發生的情節提前記敘、介紹,然后再敘述發生在先的情節。這種方法能突出主題或重點,給讀者留下懸念,從而吸引讀者往下讀,引人人勝。如《第二次考試》。運用倒敘一定要把事件起因交代清楚,而且要銜接自然,如處理不當,則會使文章前后脫節,出現混亂。

  3、插敘,就是在記敘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開展情節,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些與主要情節有關的內容的敘述方法。如《故鄉》中插敘了對閏土少年時代的回憶。恰當地運用插敘,可以擴大題材,豐富內容,深化主題。

  4、補敘,即在記敘過程中,用少量文字對人物或事件作簡短的補充說明。如《這不是—顆流星》中,“我”回憶后,用對話補說阿婆已經“走了”。

  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手段,以寫人敘事為主要內容的文章,大體可以分記人記事兩大類,寫時要根據需要來確定內容和中心。寫人時,要通過具體、生動的事實來表現人物,切忌冗長、空洞的鑒定式的介紹說明,要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肖像和心理活動等方面的描述,來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才能使文章生動感人。敘事主要通過描述事件的前因后果來表達某種思想和意旨。這就涉及記敘的順序,只要運用得好,便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在一篇文章中,往往不只使用一種方法,常常是綜合運用只要運用得恰當,就能使文章的結構更多變,安排更靈活,從而達到較好的藝術效果。記事和寫人不能截然分開,只能相對地有所側重。記事不能沒有人,寫人也離不開事,因為任何事件中都必然有人物活動,而人物也只有在事件中才能表現得活潑有力。記事為主的文章,事件應記敘完整,寫人為主的文章,重點在于表現人物,事件則不一定寫完整。

  二、中考作文題型

  1、命題作文

  按照規定的作文題目寫作,題目中往往一個詞或一個短語就概括了寫作范圍和內容,絕大多數沒有審題障礙。如廣州市2000年的作文題《我二十年后的某一天的日記》;2001年是《我和水》;2004年的作文題“我也是富翁”、“假如再有一次機會”;上海市2004年的作文題“我們是初升的太陽”、“我的視線”等。

  2、半命題作文

  通常有三種形式:命題部分在前,如《珍惜所擁有的_______》(安徽考題);命題部分在后,如《_____讓我陶醉》(江蘇考題);命題部分在中間或兩端,如《當我面對_____的時候》。2001年廣州市中考題是《發生在的糾紛》。

  3、給材料作文

  命題者從預設材料中引申出作文要求或題目,學生閱讀材料并按要求作文。材料作文的審題至關重要,必須讀懂材料,把握材料的重點,弄清要求,按照明確規定作文。如這樣一個材料: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問他:“你是怎樣雕出這座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其實,這座雕像原本就在那里,我只是將它多余的邊邊角角去掉而已。”其實,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邊邊角角,就能獲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要求考生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自定文體,寫一篇文章(山東考題)。而2000年廣州市中考題也是“圍繞自己身邊的環境,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4、話題作文

  所謂“話題”,即談話的`中心。話題作文是從命題者設計“材料”中引發一個既有開放性又有約束力的話題,展開聯想和想象。話題作文具有導向性、靈活性、寬泛性的特點,近幾年被廣泛使用。如2002年廣州市中考題以“閱讀自然,閱讀社會,閱讀人生”為話題,2003年廣州市中考題以“簡單、智慧、勇氣”為話題。

  記敘文寫作技巧

  (一)緊扣命題意圖和寫作要求

  拿到作文題目后,要先弄清楚題目的意義、范圍、中心,確定文章的體裁、題材、字數要求,再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合理布局謀篇,運用恰當的表達方式進行寫作。

  1、確立準確的內容——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寫作內容

  (1)思維的發散

  在落筆成文前,一定要慎重,要考慮到盡可能多的寫作內容。

  ①充分利用作文題中的提示性語言,獲得寫作內容

  如:也許你被真摯的母愛感動過,也許你被善良的幫助感動過,也許你為奧運會場升起的五星紅旗流過熱淚,也許你為無私的友誼掀起過情感的波瀾……

  請以“感動”為話題寫一篇作文,文體不限,題目自擬。

  作文題中的“也許…也許……也許……也許……”的提示語,沒有內容寫的同學完全可以把這段話作為自己的寫作材料,寫母愛、幫助、友誼等帶給自己的感動。

  ②開辟獨特、新穎的角度

  A、類似聯想

  如由“花與刺”聯想到陽光與陰影、成功與挫折、優點與缺點等。

  B、內斂式聯想

  由如“英雄”聯想到課堂上的英雄、公交車上的英雄、聯歡會上的英雄等

  C、逆反式聯想

  如由“心事”聯想到“我沒有心事”;由“感動”聯想到自己是不懂感動的人,在母愛面前一點一點被征服被融化被感動的過程。

  D、虛實轉換聯想

  如寫“位置”,可以實寫班級的座位、一個人的職務等,也可以虛寫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等等。

  (2)思維的歸納

  ①寫自己熟悉的內容——不要選擇自己一知半解的事情作為寫作材料。

  ②寫自己能駕馭的內容——由自己的認知水平、思想深度和語言表達能力決定。

  2、突出明確的中心

  (1)符合題意

  準確把握文章題目的范圍和內涵,注意培養明確點明中心的意識。為此,可在文章內容構思好后,圍繞中心編寫幾句(段)話,將它們安插在文章的開頭、結尾或者文章的過渡、轉折的地方,既提醒自己不要偏離中心,也提醒閱卷老師你有明確的中心意識。

  (2)提升中心的品位

  ①要有深刻的思想

  ②有小中見大的眼光

  ③有化實為虛的能力

  ④有時代意識

  ⑤有新穎的角度

  例如:以“風”為話題的作文,可以化實為虛,由不同季節的風的特點聯想到不同性格的人;可以聯系時代,寫社會上的各種風氣;可以聯系自己,寫中學生中流行的一些風氣;可以由風想到沙塵暴等社會問題;由風想到關于風箏的記憶┅┅

  (二)構思

  1、探究下筆的角度

  (1)視角的轉換

  同樣一件事,觀察者的身份、角度、立場、觀念、態度不同,得到的印象和結論也不會相同。如果我們能換一個視角來敘述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就能發掘出新意來。如同樣是寫“我”在公共汽車上讓座,有位同學的滿分作文就改變了習慣的視角,借一位需要座位的老大爺的心靈和眼睛,生動表現了一位中學生在讓座與不讓座之間徘徊猶豫的復雜矛盾的心理。

  (2)故事新編

  對于人人所熟知的材料,我們可以結合主題,從全新的角度下筆,設計出合理的細節,使自己地文章脫穎而出。如“誠信”為話題的滿分作文《赤兔之死》,題材出自《三國演義》中關羽走麥城一節,通過虛構的赤兔馬與伯喜的對話,對比董卓、呂布、關羽等人在誠信方面的表現,最后得出“士為知己而死,人因誠信而存”的觀點。

  故事新編必須注意三個方面:①對原著有較清晰的印象,避免張冠李戴,鬧出笑話;

  ③想象要合理;③要突出中心。

  (三)表達技巧

  1、重視描寫的運用

  (1)描寫人物語言——生動活潑、有個性

  (2)描寫人物動作——細描個體動作、精寫連續動作(見片段1、2)

  (3)描寫人物心理——以景物映襯、以動作和神態暗示

  (4)描寫人物肖像——個體神態、描畫笑容

  (5)描寫景物——映襯寫景(襯托人物心理)、以景析理(情景交融)

  2、精妙的表現手法

  (1)借物抒情,化直接為含蓄,如《背影》

  (2)妙用修辭,蘊深意于物象,如片段3

  (3)雙線展開,相得益彰,如片段4

  (4)借助蒙太奇(將全文所表現的內容分為許多不同地鏡頭,然后有機地組合起來,產生連貫、呼應、對比、暗示、聯想等作用)如片段5

  3、展示才情和文化底蘊

記敘文寫作指導9

  一、過渡

  在文章中,過渡是文章段落之間的橋梁,前后相鄰的兩層意思之間,不僅要有內在的聯系,而且在相連的地方要彼此銜接,語氣貫通,讓讀者思路能夠順利地從前者過渡到后者,這樣使文氣連貫,布局縝密,轉承自然,而不致發生間隙或阻隔。穿針引線,組織成篇,可以說是對過渡重要作用的恰當比喻。過渡常用承上啟下的段,句子或關聯詞語。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大部分之間,有一個承上啟下的段落,就是以段過渡的一個范例。

  記敘文的過渡,其過渡的情況和主要作用是:

  ①開頭與正文間過渡。

  在有些文章開頭使用倒敘的方法,或由眼前的景物而引出與之相關事情的敘述,這時,為了使開頭部分與正文銜接緊密,往往使用過渡。

  例如:《繁星》一文首段描寫“我”最愛看繁星,回憶了從前在家鄉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首句“我愛月夜,但我也愛星天”,表露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也為第二句引出“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做了鋪墊。又如,《背影》一文,一開頭就有這么一句“最難忘的是父親的背影”,起到了總領全文,也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調。

  ②不同事件或場景間過渡。

  一幅優美的`畫卷,畫面要注意色彩明暗、濃淡的過渡,注意景物虛實、主次的過渡;文章當然也要重視上下文的銜接、轉換。

  宋代僧人志南有一首絕句,內容是:“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第一句寫樹陰下(“古木陰中”),第三四句寫“杏花雨”與“楊柳風”,詩人又是怎樣過渡的呢?“杖藜”扶著詩人由“古木陰中”來到“橋東”,完成了地點的轉換。“杖藜扶我過橋東”,是擬人化的寫法,更是自然過渡的典范。

  ③敘述順序轉換間過渡。

  有些文章在順敘的過程中,往往需要插入一些與之有關的情節來補充,然后再回頭敘述原來的事,這就需要使用過渡。如:

  在《故鄉》一文中,“我”在與母親對話中插入了對閏土的回憶:“這時候,我的腦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現在我的母親提起了他,我這兒時的記憶,忽而全部閃電似的蘇生過來,似乎看到了我的美麗的故鄉了。”這篇文章在順敘的過程中,用“這時候,我的腦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過渡,插入對少年閏土的回憶。

  ④人物轉換、表達方式改變用過渡。

  在記敘的過程中,有時需要轉換人稱,或需要由一種表達方式轉換為另一種表達方式,這也往往要使用過渡。

  例如:在朝鮮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著;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著;我想把一切東西都告訴給我祖國的朋友們。但我最急于告訴你們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經歷,這就是:我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呢?我們的戰士,我感到他們是最可愛的人。(過渡,由我換為戰士)

  二、照應

  照應是謀篇的重要手段,具體是指上下文之間的相互照顧和呼應,包括交代和照應兩個方面。交代是對后面要表現的內容在前面適當地提示一下;照應是對前面提示的內容的回答。周密的照應,對貫通文脈、點化中心、渲染氣氛能起一定作用,從而喚起讀者閱讀心理上的美感。冰心的《小桔燈》可以說是照應手法運用的典范。

  閱讀時,要瞻前顧后,理清思路,注意分析作者的照應技巧。

  文章的照應,主要有以下四種:

  ①文題照應。

  也有兩種:一種是開頭與題目照應,如《白楊禮贊》開頭一段:“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這一段既是破題,又是統領全篇的關鍵段,全文就是緊緊圍繞著這句話開展的。另一種是行文中與題目照應,如《往事依依》的首段扣題是為了引起下文,末段點題是為了深化主題。同時,在文章的第2至第5段每段都有相應的詞語扣住“依依”。

  ②首尾照應。

  《往事依依》一文第一段“但有幾件事仍歷歷在目,至今記憶猶新”和第六段結尾的“往事依依,金色的回憶喚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斷奮進”相互照應,這樣使文章貫脈相通,結構完整,也更好地突出主題。

  ③前后照應。

  也就是,上下文間的照應,有段、句和詞語三種情況的照應形式。還是以《往事依依》為例,第三段說“書,給我以廣闊的天地”,第五段進一步講“讀了許多有名的中外小說,開闊了眼界,使自己的心已與時代更加貼近了”,進一步強調了讀好書能啟迪心智、指點做人。再如,《濟南的冬天》的第一段中三組對比中的第三組,是用熱帶的毒日、響晴的天氣跟濟南的溫情作對比得出“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的結論。在第三組對比之中,之所以要指出“在北中國的冬天”,是因為“北中國的冬天”隱含了“照例應該是北風呼嘯、日光慘淡”的意思,這就跟上文的“奇跡”與下文的“寶地”相呼應。

  ④重疊照應。

  我們在平時的閱讀中,經常會發現同一或相近的詞語、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一再出現,使其于反復中得到加強,這種照應我們可稱之為重疊式照應。《背影》一文中“背影”出現了四次。《白楊禮贊》一文中“不平凡”前后一共出現四次,相同的段落出現了兩次。《十三歲的際遇》一文多次寫到“我是‘不系之舟’”,其中都有深層的含意。這些重疊式照應對突出文章中心,標明文章線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記敘文寫作指導10

  一、整體感知

  (一)找準記敘文的六要素

  在記敘文中,“六要素”指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找準它們,有利于對文章整體的理解。這里應注意的是,并非每篇文章都具備這“六要素”。有些文章會缺少某些要素,但不影響內容的表現,這屬于正常現象。

  (二)理清記敘的順序

  記敘順序一般有順敘、倒敘和插敘三種。順序是按照事情發生發展的自然順序敘述。倒敘是把事情的結局或者把后面發生的事提到文章的前面寫。插敘是暫時中斷敘述,插入有關內容后,再接續原來的線索敘述的一種方式。這里要注意的是,除了能夠區分不同的記敘順序,還要能夠體會不同的記敘順序對文章內容表達所起到的`作用。如倒敘往往出于作者表達的需要,或是為了突出中心;或是為了使內容集中,對比鮮明;或是為了結構的變化,使敘述有波瀾。對此,教師應該先舉各類記敘順序的實例,最好以學生已經學習過的文章為例,讓學生分清各類記敘順序,并逐步學習按照各類記敘順序寫作記敘文。

  (三)理出記敘的線索

  線索是文章的綱,抓住了這個綱,就能理順文章的內容,掌握文章的結構,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作為敘述線索,可以有多種,如以時間發展為線索、以事件為線索、以某人為線索、以見聞為線索、以地點的轉換為線索、以感情為線索等等。

  二、綜合分析

  (一)分析記敘文的表達方式

  采用綜合表達方法是記敘文的主要特點之一,即除了以記敘為主之外,還要運用描寫、說明、議論和抒情。描寫是指在敘述過程中,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人物、事件以及環境進行描寫,給人以鮮明、生動的印象;說明是記敘的一種補充,它要交代解釋記敘文中需要加以說明的部分;議論是在記敘描寫的基礎上直接發表作者的見解,起畫龍點睛的作用;抒情是指在記敘的基礎上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抒發作者難以抑制的感情。弄清這些特點,有助于提高閱讀記敘文的能力。

  (二)分析記敘文常用的表現手法

  1、過渡。主要從兩方面入手分析:

  (1)分析過渡的方法和規律。常見的過渡方法有用詞語過渡、用句子過渡、用段過渡;

  (2)了解過渡的作用。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人們常說,寫文章要承上啟下,這就離不開恰當的過渡。穿針引線,組織成篇,可以說是對過渡重要作用的恰當比喻。

  2、照應。閱讀時要注意分析作者的照應技巧,做到四看:一看起段與題目的照應;二看開頭與結尾照應;三看前設懸念,后有照應,層層推進,多處照應;四看相同或相近的語句、段復疊式照應。復疊式照應對突出文章中心,標明文章線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懸念。懸念是寫作中為加強表達效果,吸引、感染讀者常用的手法之一。

  4、抑揚。巧用揚抑則是使筆底波瀾陡起、搖曳生姿的常用手法之一。欲揚先抑或欲抑先揚可以是貫穿于作品整體的,也可以出現于作品的局部,但作者同樣根據目的與手段安排好了輕重、主從、詳略,閱讀時應注意把握。

  5、襯托。襯托是用一些別的人或事物作陪襯來突出某一人或事物的寫作手法。

  (三)把握關鍵詞語的深刻含義

  應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結合具體語言環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測、判斷詞語的含義;

  2、試用同義或近義詞語替換作比較,理解詞語的含義。理解得對不對,還可通過朗讀體味,通過工具書來查證;3、注意句中隱含的意思,即言外之意。

  (四)歸納記敘文的中心

  常用的有以下幾種方法:

  1、從分析標題入手。標題是文章的眼睛,它使讀者獲得總的印象,有的可從中窺出文章的中心。

  2、從分析材料入手。材料是表現文章中心的基礎,可以通過材料蘊含的意義總結中心。

  3、從分析段首入手。文章常開篇點題,分析開篇的語句、段落,往往可以把握文章的中心。

  4、從分析篇末入手。許多記敘文都是在篇末點明主題或深化中心思想的,分析結尾的含義常常可以捕捉到文章的中心。

  5、從分析文中議論、抒情入手。記敘文中的議論、抒情句,有畫龍點睛之功效,我們要善于抓住這個“睛”來“看”文章的中心思想。

【記敘文寫作指導】相關文章:

秋天的田野寫作指導教案02-14

寫作指導課《動作描寫出神韻》教學反思03-07

結題報告范文指導02-28

命題作文審題指導05-25

指導學生高效閱讀中期報告02-22

實習指導工作總結的范文06-07

寫作:審題和立意04-05

調研報告寫作的格式09-18

小學寫作課教案03-25

調研報告的寫作格式08-01

用戶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