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學精品設計
胡同文化教學精品設計
篇一:胡同文化(精品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北京胡同的特點及北京胡同文化的內涵,體會作者對胡同文化復雜的思想感情。
2、領略本文濃郁的文化氣息,品味作品的語言風格。
3、初步培養學生感悟文化的能力,分析隱藏在事物現象背后的文化現象。 教學重點:理解胡同文化的內涵,理解作品的藝術風格。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對胡同文化復雜的思想感情。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導入課文
上次課,我們學習了《景泰藍的制作》這篇說明文,領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景泰藍。大家已經知道,中國的“景泰藍之鄉”在北京。如果說,景泰藍是北京傳統文化中一個閃閃發光的明珠,是北京傳統工藝領域的一個代表,那么說,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胡同文化》,則是北京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有人說胡同文化就是北京的市民文化。
提起文化,我們會聯想到很多文化,如我們的衣食住行都有文化,如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建筑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等。那么,人們習以為常的“胡同”也有文化嗎?
對于“胡同“,我們并不陌生,有的同學甚至熟視無睹了。《現代漢語詞典》對“胡同”的解釋是“巷子,小街道”。(投影:胡同)不論是農村還是城鎮,住來于胡同之中經驗總是有的。但對于胡同中蘊含著的文化內涵卻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文化獨具特色,一般人習以為常,作家汪曾祺卻能以獨到的眼光,憑深厚的文化底蘊,審視北京的胡同,發掘出北京胡同文化的意蘊,認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在就我們一起隨作者漫步于北京的胡同,去品味北京的胡同文化吧。
二、作者簡介
作者汪曾祺( 1920-1998) ,江蘇高郵人, 當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出身于書香門第,受家庭環境的影響,自幼能書能畫,多才多藝,19 歲入昆明西南聯大中文系讀書,受教于聞一多、朱自清、沈從文先生。他不僅深諳經史子集,而且專攻中國民間文學
和戲曲藝術,此外還接受了一些“現代派”的東西,因此他從氣質和造詣上都高于一般作家,有自己獨特的美學追求和特殊的藝術風格。
汪曾祺的代表作有小說《受戒》、《大淖記事》等。他的小說具有一種散文美,以樸素的文筆,書寫生活的詩意。《受戒》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小說,發表于1980年,它以平淡素雅的色彩,樸素活脫的語言描繪了小明尚海明和農村小姑娘小英子之間純真的友誼和美好的愛情,歌頌了人世間的人情美、人性美。因為這篇小說,汪曾祺才為文壇所推重,被稱為“大器晚成”。
《大淖記事》贊揚了潛藏于勞動人民心間的生活意志、戰勝邪惡的崇高信念和深沉而篤重的愛情。
汪曾祺為什么對北京的胡同那么情有獨鐘呢?原來他長期生活在北京,對北京的掌故,對北京人的思想行為了如指掌。
三、題解
這篇《胡同文化》是為攝影藝術集《胡同之沒》寫的序言,比較鮮明地體現了作者的創作個性。
攝影藝術集《胡同之沒》是著名攝影藝術家沈繼光先生的作品。
本文的文體為“序“,即書序,是一種文體,也稱作“敘”或“引”,主要說明書的寫作目的、編排體例、作者情況等,有的書序還包含對作家作品的評論和對有關問題的研究闡述。本文屬于后者,是就作品的有關問題——胡同文化發表見解。
書序一般放在正文的前邊,放在正文后邊的叫“跋”或“后記”。書序有別人寫的,也有作者自己寫的,后者謂“自序”。
好了,在熟悉了我們的“導游”,做好了充分理論及知識準備后,下面我們就開始我們的北京“胡同之旅”。
四、課文研讀
(一)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開始“胡同之旅”之前,老師還是要向大家提出一些問題,希望大家在汪曾祺先生的介紹下,通過自己的理解,在參觀完之后,能夠回答老師的問題。這些問題是:
1、北京胡同的特點是什么?
2、北京胡同文化的內涵是什么?
3、北京胡同的特點與文化有什么關系?
4、作者對胡同文化還有怎樣的情感?
可以概括為三個關鍵詞:胡同——胡同文化——胡同與文化
(二)探析“胡同”與“胡同文化”。
1、用簡短的話概括北京胡同的特點
(1)布局——四方四正。
(2)取名——各有來源。
(3)大小——寬窄不一。
(4)數量——繁多。
(5)環境——安靜封閉。
2、胡同文化的內涵有那些?
(1)安土重遷。
(2)雖講究禮數,但過往不多。
(3)易于滿足。
(4)愛瞧熱鬧,但不愛管閑事。
(5)安分守己,逆來順受——忍(精義)
3、如何理解胡同與胡同文化的關系?
(胡同文化) 總的特點:封閉 主要特點:方正、安靜
(胡 同)
4、試找出表明“胡同”與“胡同文化”之間關系的語句
(1)“這種方正不但影響了北京人生活,也影響了北京人的思想。”
(2)“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態。”
(三)作者對胡同文化的感情和態度如何?
1、胡同以及胡同文化的前景是怎樣的?
衰敗,沒落。隨著舊城的改造,胡同消失了,胡同文化也會消失沒落。因為胡同文化的封閉性不符合時代開放前進的步伐,使這種文化失掉了吸收外來養料,發展進步的機會,而且胡同文化中有-些東西是消極的,必然會隨時代的發展而被遺棄。所以胡同文化走向沒落是必然的。
2、作者在本文中表現出對胡同文化的怎樣的感情?
(1)懷舊、傷感和嘆惋:如“ 西風殘照,衰草離披,滿目荒涼,毫無生氣”。用帶有濃郁文學色彩的優美詞語勾勒出一幅衰敗的圖景,給文章增添了一抹“懷舊”、“傷感”之情。
(2)贊許和肯定:處街坊講究禮數,酒友和鳥支的相會
(3)否定和批評:作者對胡同文化的精義“忍”持否定態度,如“窮忍著, 富耐著, 誰不著瞇著”、“睡不著,別煩躁,別起急,瞇著,北京人,真有你的!”。作者用北京人慣用的調侃語氣辛辣的諷刺了胡同文化的“忍”,因為“忍”造成國民無視國家的命運和社會的發展,毫無正義感和責任感,只是一味的明哲保身,作者的憤慨溢于言表。
3、這幾種態度情感是否矛盾?
明確:不矛盾。一方面由于作者長期生活在北京,對于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有深厚的感情,面對胡同的沒落,衰敗,不可避免的產生一種悵惘的懷舊、感傷情緒。同時,作者又理智地認識到這樣一種封閉的、保守的文化在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在商品經濟的大潮的席卷下,必然走向衰亡,因此,作者只能充滿深情而又無可奈何地向胡同揮揮手說再見。
(四)品味語言
本文的語言很有特色。語言質樸、雅致,自成風格,富有表現力,很有韻味。 可以讓學生簡要分析下列幾句語言。
1、“有窩頭, 就知足了。大腌蘿卜,就不錯。小醬蘿卜, 那還有什么說的。臭
豆腐滴幾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蝦米皮熬白菜,嘿!”
明確:一個“嘿”字,使讀者如見其色、如聞其香、如嘗其昧,極其形象地刻畫出北京市民享受蝦米熬白菜這種美食時那種無限向往、無限滿足神態,表現了北京人“易于滿足,他們對生活的物質要求不高”的心態。
2 、“還有個章法沒有? 我可是當了一輩子安善良民, 從來奉公守法。這會兒, 全亂了。我這眼面前就跟下黃土似的,簡直的。分不清東西南北了。”
“您多余操這份兒心。糧店還賣不賣棒子面? ”
“賣!”
“還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3 、“叫他認錯? 門兒都沒有! 忍著吧! ——窮忍著, 富耐著, 睡不著瞇著! ”“睡不著瞇著”這話實在太精彩了!睡不著,別煩躁,別起急,瞇著,北京人,真有你的!”
對別人無可奈何,只有自我安慰,充分體現了北京人善于忍耐的性格。最后“真有你的!”作者用北京人慣用的調侃語氣辛辣諷刺了胡同文化的“忍”,帶有鮮明的北京方言色彩。
4、“西風殘照,衰草離披,滿目荒涼,毫無生氣”
用帶有濃郁文學色彩的優美詞語勾勒出一幅衰敗的圖景,給文章增添了一抹“懷舊”、“傷感”之情。
五、總結全文。
讀了這篇散文,我們仿佛喝下了一碗風味獨特的北京大碗茶,讓人神清氣爽,齒頰留香,回味無窮。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胡同正在衰敗、沒落,正在被一幢幢高樓大廈所代替,但是胡同文化將會隨著北京的發展而不斷發展,明天去北京,也許你所感受到的將會又是一種新的文化氣息。
六、欣賞拓展
(一)欣賞歌曲《前門情思大碗茶》
在體會作者感情的基礎上,我們共同欣賞、感受,這首歌與本文哪些地方具有相似點?談談你的感受。
參考:
1、“吃一串冰糖葫蘆, 就算過節, 他一日三餐那窩頭咸菜么, 就著一口大碗茶。”
篇二:胡同文化 教學設計
一、 教學設計意圖
本課教學內容是《胡同文化》,文章字里行間流露出濃郁的京味,通過對北京胡同及胡同里老北京人的生活描述,讓讀者領會深厚的文化底蘊。本次教學目的除了讓同學們了解胡同及其深刻內涵之外,也旨在讓同學們善于利用便利的網絡資源查找信息,全面培養學生素質。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大綱要求,結合本文特點和學生實際,設置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北京民間建筑的特點及其中體現的文化內涵,
2、能力目標
①通過概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點,掌握概括要點、提取精要能力。
②體味本文京味語言特色,培養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③通過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獲取信息能力。
3、情感目標
①領會“胡同文化”的“封閉”和“忍”的特征及其典型意義,學會辯證的評價“胡同文化”產生的背景和原因。
②體會作者對“胡同文化”的情感態度。
其中,教學重點是訓練學生掌握概括要點的方法;教學難點是對胡同文化思想內涵的正確理解。
教法與學法 三、
新課程大力提倡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而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本課是自讀課文,應以學生自學為主,老師只起主導作用。新課程同時提出“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態度、習慣,鼓勵學生想象、質疑、發現、創新”。在授課中,我有步驟的引導學生看、聽、讀、議,調動他們的多種感官,主動參與學習實踐。同時,以課內知識為觸發點,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結合單元綜合性學習要求,作一次探索性學習,力求學以致用,豐富學生的知識和生活的積累。
具體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跳讀法:文章篇幅比較長,但是比較淺白,可以用來訓練學生閱讀的速度,同時找關鍵詞、句,概括出要點,提取精要。
2、朗讀法:語言要通過反復誦讀才能品出其中的韻味,讓學生讀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說它的妙處。
3、比較法:結合有關語句,進行比較閱讀,引導學生欣
賞京味的語言。
4、討論法:所有教學重點難點均通過討論解決。討論不僅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5、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6、探究性學習。采取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相結合。課時安排:1課時
四、 說教學過說教學過程
(一)布置課前預習:自讀課文,思考以下內容:
(1) 汪曾祺其人其文。
(2) 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點??
(3) 什么是胡同文化,其內涵是什么?
(4)作者對胡同有著怎么樣的感情?
(二)導入:
1、播放歌曲《前門情思大碗茶》,提問:“這首歌有什么特征?”
學生有各種各樣的回答,我抓住“京味”、“京派文化”等加以點撥。然后讓學生找出歌詞中哪些詞句體現。學生會說出“冰糖葫蘆”、“窩頭咸菜”、“杏仁豆腐”等,最后我做總結,這首歌京味十足,充分體現出北京人的生活特點,體現了一種北京文化。今天我們來學習北京文化的另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胡同文化,并板出課題。
2、展示多媒體圖片——北京胡同和老北京街景,
(四)明確教學目標〔略〕
(五)理清思路、研讀課文
1、提問預習問題,指導學生用跳讀方法,抓關鍵詞句,培養學生概括歸納的能力。
(1) 汪曾祺其人其文。學生回答與教師介紹結合。 汪曾祺(qí)(1920.3.5~1997.5.16學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畢業于西南聯大,歷任中學教師、北京市文聯干部、《北京文藝》編輯、北京京劇院編輯。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著有小說集《邂逅集》,小說《受戒》《大淖記事》,散文集《蒲橋集》,還寫了他的父親(多年父子成兄弟),大部分作品收錄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
(2)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點?
——方正、安靜、封閉
關鍵要讓學生找到依據,教師用幾句領起句讓學生找出相關句子,反復品讀,如“北京的胡同真奇啊;北京的胡同真多啊;北京的胡同真靜啊”等。
(3)什么是胡同文化,其內涵是什么?
首先,通過概括胡同的五個方面特征,總結它的總特點。
這點學生不難概括,一般都會準確找出,但“方正”世胡同的總特點需要教師對“四合院”進行點撥,正確理解“方正”不只是北京城的特征,更體現了胡同的方正,是一種方位意識極強的特征,同時借助文中“北京城就像一塊大豆腐”這個比喻,板書一個正方體(豆腐形),并在“胡同”二字下,寫出“方正”二字,以加深學生印象。
其次,概括胡同文化的特征。老師先提出胡同文化是一種什么樣的文化?它有哪些具體表現?其實質是什么?
( 小組討論2分鐘,然后課堂交流。)
前兩問也不難學生回答出“封閉”特征時及時板書在“文化”之下,而其實質是“忍”則需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北京市民安土重遷,逆來順受的表現就是由于“忍”的精神造成的。并在正方形(豆腐)中心板書“忍”。
(4)胡同文化的外在特征表現出北京人怎樣的內心世界?(邊概括邊板書):
居住環境——安土重遷
理想住家——獨門獨院
飲食條件——易于滿足,對物質要求不高
處事哲學——愛看熱鬧,不愛管閑事
(5)作者對胡同有著怎么樣的感情?
齊讀最后三節,思考:作者對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
篇三:胡同文化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利用詞典,掌握“胡同、憑吊、安土重遷、街坊、里道、西風殘照、衰草離披”等詞語。
2.了解的特點,掌握作者的行文脈絡。
3.學習作者用平實樸素的語言敘事抒情的手法。
能力目標
1.初步培養學生對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品味。
2.習得在既定主題下對材料進行適度收放的散文寫作技巧。
德育目標
1.培養學生一種全新思維方式,即善于透過現象看到事物隱含的文化現象。
2.讀懂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那種懷舊與超脫。
教學重點
1.總體把握文章的內容,用簡要的語言從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礎上,體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學難點
1.通過對具體的詞語的品味,體會作者對北京的感情。
2.通過對北京的理解,初步體會文化這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教學方法
1.朗讀法。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要指導學生通過默讀、齊讀,重點段落反復讀,整體感知課文,領會文章主旨。
2.討論法。本文為自讀課文,應依據課文行文脈絡、思想內容設置耐人尋味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引導學生思考,然后師生達成共識。
教具準備
北京胡同的相關照片、圖片、投影儀、錄音機、膠片、磁帶、多媒體CAI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預習提綱
1.通讀全文,利用詞典排除字詞障礙。
2.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行文脈絡,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3.對重點文段感悟、理解,力求把握文章主旨所在,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要點]
首先簡要介紹作者及其作品風格,之后以資料的形式讓學生對“胡同”“文化”的概念有一個初步的理解,最后以自讀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理清思路,概括要點,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寫作意圖。
[教學過程 ]
一、導語 設計
1.同學們,說起胡同,我們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視無睹了,不論是農村還是城鎮,往來于胡同之中的感覺是有的。但對于胡同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卻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獨具特色,一般人習以為常,有一位作家卻能以獨到的眼光,深厚的文化底蘊,審視北京的胡同,發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蘊,認為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是作家汪曾祺。今天我們就學習他的《》一文。
2.(放錄音,請同學們隨著歌聲走進悠悠的胡同)
不唱那輝煌的故宮,
也不唱那雄偉的長城,
單唱這北京城里的小胡同啊,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
無名的胡同數不清,
橫胡同豎胡同,
半截胡同斜胡同,
就像那棋盤布在北京啊,
磚塔胡同年代最久,
交民巷它是最長可分西東,
七拐八拐是九道彎哪,
錢市胡同兩人相遇。
【胡同文化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初中歷史《清朝的文化》教學設計02-27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胡同文化》讀后感(精選6篇)03-20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