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經濟常識原理歸納總結
高中經濟常識原理歸納總結
經濟常識對于我們現代人而言,十分重要,古今中外許多憂國憂民的知識分子懷著一顆赤子之心、做了禍害社會的事情,就是因為他們的知識結構缺了經濟常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基本經濟理論]
1、商品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體
原理內容:價值和使用價值是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商品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體,二者是對立統一的關系。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是商品價值實現的基礎。只有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才成為商品。
知識運用:國家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消費者追求“價廉物美”。重視產品質量。
2、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關系。
原理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與個別勞動時間無關,與社會勞動產品生產率成反比。單位時間的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無關。
知識運用:國家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企業要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
3、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原理內容:商品的價格由價值決定,受供求關系的影響。當商品供不應求時,價格高于價值,當商品供過于求時,價格低于價值。價格總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這正是價值規律發生作用的唯一表現形式。
知識運用:當前國際石油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是供需關系的變化。
4、價值規律的內容
原理內容: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要以價值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知識運用:一分錢一分貨;貨真價實。
5、價值規律的作用
原理內容: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它能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生產部門的分配。能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能促使商品生產者在競爭中優勝劣汰。價值規律的作用概括為一點,就是使經濟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優化配置,使資源得到更充分合理的利用。
知識運用:“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人廉我轉。”
6、貨幣的職能
原理內容: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種職能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基本職能。其他三個手段都是貨幣兩個基本職能派生出來的。
知識運用:商店對各類商品標價;個人用人民幣購物。
7、貨幣流通規律
原理內容: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取決于三個因素:待售商品總量、商品的價格水平(兩者的乘積即為待售商品的價格總額)、貨幣流通速度。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同商品價格總額成正比,同貨幣流通速度(流通次數)成反比。
知識運用:抑制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8、通貨膨脹與紙幣的發行
原理內容:貨幣的發行量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為限,如果超過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則會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知識運用:人們可以改變紙幣的面額。但改變不了紙幣的實際購買力。
9、社會主義的本質
原理內容: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和發展的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在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在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知識運用:必須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堅持“五個統籌”;促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
10、“三個有利于”標準
原理內容:判斷改革成敗的標準在于“是否有利于促進我國生產力發展: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是否有利于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知識運用: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在當前我國經濟狀況下是對的。
11、科學發展觀
原理內容: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其本質和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求:“五個統籌”即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其目標是: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促使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知識運用:國家支持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增加對社會事業發展的投資。
12、社會主義的根本特征
原理內容: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這是由我國的國情和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也符合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規律。知識運用:我們要毫不動搖地堅持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13、生產力與生產關系
原理內容: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生產關系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要求。
知識運用:堅持和完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機制。
14、公有制的實現形式
原理內容: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多種多樣,一切反映社會主義生產的經營方式和組織方式都可以利用。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
知識運用:大力發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經濟。
15、市場經濟一般特征
原理內容:市場經濟具有平等性、法制性、競爭性、開放性的特征,要樹立平等意識、競爭意識、法制意識和開放意識。知識運用:反對地方保護主義;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16、資源的有限性和資源的優化配置
原理內容:在一定時期,社會的經濟資源是有限的,只有使資源得到優化配置才能促進經濟的最大限度的發展,計劃與市場是優化資源配置的兩種手段。知識運用:發展市場經濟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發展。
17、宏觀調控的必要性
原理內容: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對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但是,市場的調節作用并不是萬能的。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所以市場經濟的正常發展,不僅要求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而且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知識運用:加強宏觀控制、防止經濟增長過熱。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的穩健的財政政策。
18、宏觀調控的目標和手段
原理內容:宏觀調控是指國家運用各種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的調節和控制。其主要目標有: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進行調節。知識運用:面對禽流感,國務院采取緊急措防止禽流感擴散。
19、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
原理內容: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是商品經濟的必然產物,是商品交換得以進行的前提。競爭能促進優勝劣汰,促進資源和優化配置。知識運用:國有企業改革、鼓勵兼并、規范破產、引入競爭機制。
20、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涵
原理內容: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是在國家宏觀調控下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通過價格傳遞信息及時協調生產和需求,通過競爭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知識運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宏觀控制調控體系。
21、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原理內容: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使兩者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知識運用:鼓勵民營經濟進入國家未禁止的社會公用事業等領域。
22、完善我國的收入分配體制
原理內容:要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堅持效優先、兼顧公平、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整頓和規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重視解決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分擴大問題。以共同富裕為目標,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知識運用:優化分配體制,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生產理論]
23、企業是市場最重要的主體
原理內容: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經濟組織。是市場最重要的主體。企業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①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細胞,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加者。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活動,直接關系著整個市場經濟的發展。②企業是社會生產和流通的直接承擔者。③企業是推動社會經濟技術進步的主要力量。
知識運用:區分不同的市場主體;理解企業國民經濟的細胞等觀點。
24、公司是企業的重要組織形式
原理內容:公司是依法設立的,由法定數額的股東所組成,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我國法定的公司形式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的組織機構為股東大會、董事會及總經理。知識運用:對國有企業實行公司制改造。
25、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原理內容: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國民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必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增長方式向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依靠加強管理、提高科技水平、優化經濟結構、發展規模經濟來提高經濟效益。
知識運用:構建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推動新型工業化。
26、正確處理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系
原理內容:企業在提高經濟效益的過程中必須兼顧社會和他人的合法權益,不得損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因此必須依法經營、保護環境、依法納稅、搞正當競爭。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對立統一的關系,是目前與長遠、局部與整體利益的關系。知識運用: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27、企業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和出發點
原理內容: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性。企業經濟效益是企業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出發點,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有利于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才能增強綜合國力,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知識運用:搞活國有大中型企業不僅是個重大的經濟問題,也是個個重大的政治問題。
28、國有大中型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
原理內容:國有大中型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國有企業尤其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經營狀況,直接關系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對于壯大國有經濟,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鞏固社會主義制度,推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搞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知識運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意義重大。
29、如何搞活國有大中型企業
原理內容:從全國來看,搞活國有企業必須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實行兩個根本性轉變;就企業來說,國企必須有深化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政企分開、面向市場組織生產、依靠科技、加強管理、提高產品質量等。
知識運用: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實行股份制改造。
30、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
原理內容: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現在:農業是國民經濟中最基本的物質生產部門。農業是人類社會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農業是工業等其他物質生產部門與一切非物質生產部門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農業是支撐整個國民經濟不斷發展與進步的保障。知識運用:“三農”問題是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31、發展兩高一優農業
原理內容:面對我國農業發展的嚴峻形勢,要徹底改變我國農業基礎薄弱的現狀,必須走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道路。①靠政策。即穩定和完善黨在農村的各項基本政策。②靠科技。③靠投入。④靠產業化經營。⑤靠發展鄉鎮企業。⑥靠經濟結構調整和提高城鎮化水平。知識運用: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32、企業必須樹立良好的形象和增強企業信譽
原理內容:良好的信譽和形象,對企業的生存競爭至關重要。尤其是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的今天,企業的信譽和形象更顯得重要。企業的信譽和形象是企業的一種無形資產,是企業經營成敗的重要因素。知識運用:海爾品牌,名揚天下;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實行各牌戰略。
33、企業的兼并與破產
原理內容:企業的兼并與破產是一種經濟現象,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接受優勝劣汰的有效形式,是我國進行改革的必然結果,是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鼓勵兼并,規范破產,不斷完善兼并和破產制度,對于我國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知識運用:關于國有企業兼并與破產。
34、提高企業經營者素質
原理內容:企業經營者素質。企業經營者既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又要具有經營的專業知識,才干和能力(業務素質)。知識運用:實行人才強國戰略。企業要加強管理。
35、優化產業結構
原理內容:目前我國農業基礎薄弱,工業素質不高,第三產業發發展滯后。因此,要大力加強第一產業,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的首位;調整提高第二產業,繼續加強基礎工業,大力振興支柱產業,提高工業整體素質,并且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積極發展第三產業,重點發展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行業。知識運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工業化和信息化的發展。
36、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
原理內容: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的。任何權利的實現總是以義務的履行為條件。沒有權利就無所謂義務,沒有義務也就沒有權利。只有堅持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才能充分體現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
知識運用:企業應按時支付民工的工資,民工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
37、訂立勞動合同的原則和意義
原理內容: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與用人單位之間發生勞動關系并確立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的協議。簽訂勞動合同,必須遵守“平等自愿”這一訂立勞動合同的核心原則,“協商一致”的原則及“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是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選擇。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可以促進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增強勞動者的競爭意識,促進勞動者自身素質的提高;調動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是維護勞動者權利和義務,體現勞動者主人翁地位的法律保障。知識運用:個別企業與民工訂立“生死合同”,這是無效合同。民工要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必須提高自身法律意識。
38、建立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原理內容:我國新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企業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的必要條件;是增強企業活力的客觀要求;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實現社會安定的可靠性保證。知識運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社會保障體制。
[分配的理論]
39、效率與公平的辯證關系
原理內容:在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要把促進效率的提高放在第一位,即必須承認差別,使一部分人通過辛勤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以此激發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兼顧公平則強調在國民收入的再分配中,通過稅收、財政和社會保障等措施,防止兩極分化,實現社會公平,保持社會穩定。
知識運用: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但要防止兩極分化。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維護公平正義、安定和諧。
40、積累和消費的關系
原理內容:積累與消費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在國民收入一定的情況下,積累和消費是此消彼長的關系,從長遠來看,積累增加,有利于生產擴大,從而增加消費,反之亦然。
知識運用:正確處理積累和消費的關系,“一要吃飯、二要建設”。
41、國家財政政策
原理內容:財政政策是政府通過對財政收入和支出總量的調節來影響總需求,使之與總供給相適應的經濟政策。它包括財政收入政策和財政支出政策。貨幣政策是一國中央銀行(貨幣當局)為實現一定的宏觀經濟目標而對貨幣供應量和信貸量進行調節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導方針及相應的政策措施。其特點是通過利息率的中介,間接對宏觀經濟發生作用。
知識運用:國家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擴大內需,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42、財政的作用
原理內容:①國家通過財政可以有效地調節資源配置。②國家通過財政可以促進經濟發展。③財政可以有力地促進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的發展。④財政有利于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⑤財政是鞏固國家政權的物質保證。
知識運用:國家財政直接支持農業的發展,加大對社會事業的投資。投資興建青藏鐵路等。
43、我國稅收的特征
原理內容: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三大特征。知識運用:國家深化農村稅費改革。
44、稅收的性質和作用
原理內容:性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作用:①稅收是組織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②稅收是調節經濟的重要杠桿。③稅收是國家實現經濟監督的重要手段。知識運用:國家降低進出口關稅。調整個人所得稅稅率及征收辦法。
45、現代銀行的業務和結算方式
原理內容: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是商業銀行的三大基本業務。在經濟往來的結算中經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有:轉賬支票、匯票、信用卡等。隨著我國社會信用體系的逐步建立和銀行卡聯網通用的步伐加快,信用卡已成為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知識運用:國家十分重視信用建設。信用卡成為便利居民出行、購物的信用工具。
46、銀行的作用
原理內容:①銀行為我國經濟建設籌集和分配資金,是再生產順利進行的紐帶。②銀行能夠掌握和反映社會經濟活動的信息,為企業和國家作出正確的經濟決策提供必要的依據。③分行對國民經濟各部門和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督和管理,以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效益。知識運用:增加農村信貸資金;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努力防范金融風險。
47、我國中央銀行的性質和職能
原理內容: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也可以稱為“銀行的銀行”,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領導力量。是在國務院領導下的,管理全國金融事業的國家機關,屬于我國政府的組成部分。主要職能有:其一,依法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對金融業實施管理,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其二,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其三,經理國庫。其四,持有、管理、經營國家外匯儲備、黃金儲備。知識運用:中央銀行及時出臺相關貨幣政策,采取措施抑制房地產、鋼鐵、水泥、電解鋁產業的過快增長。
48、幾種不同的投資方式
原理內容:居民可供投資的對象有:銀行儲蓄,國債,企業債券,保險,股票,基金,外匯,郵票,貴金屬,錢幣,藝術品,古董等收藏品,房地產,實業投資等。選擇“投資”項目最重要的因素有兩個方面:一是收益,二是風險。
知識運用:居民踴躍購買國債卷。居民投資趨于多元化。
[交換和消費的理論]
49、完善商品服務市場體系
原理內容:市場經濟是以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性手段的經濟,必然要求市場體系的健全和完善。市場經濟是由各種市場組成的,如資本市場、技術市場、勞動力市場、信息市場、生產資料市場和消費資料市場以及服務市場等。如果缺乏完善的市場體系,就失去了商品交換的場所,充分的商品和信息的交流就不能得以實現,必然影響到資源的優化配置。
知識運用:商品服務市場是基礎市場,是建立和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要前提。
50、生產和消費的關系
原理內容:一方面,生產決定消費,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生產為消費提供對象,生產決定消費水平和消費方式,并為消費創造動力。家庭消費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務的種類、數量、質量,都是通過生產創造出來的。另一方面,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和動力,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生產發展相適應的消費,能促進生產的發展,提高勞動生產率。與生產發展不適應的消費將會阻礙生產的發展。知識運用:繼續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鼓勵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會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51、市場交易應遵循相應的原則
原理內容:遵守市場交易原則,是保證市場交易活動有秩序、按規則進行的基本條件。市場交易原則對于規范經營和消費者的交易活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發展商品服務市場,必須堅持“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交易原則,這是遵循市場運行規律的必然要求,能使市場交易健康、正常、有序地運行,也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題中之義。
知識運用:維護市場經濟秩序,開展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
52、公民消費要與國情相適應
原理內容:首先,家庭生活消費必須與國情及家庭收入相適應,提倡適度消費,反對鋪張浪費。其次,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要協調發展。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滿足物質消費的同時,還要注重精神消費。第三,改變落后的生活習慣,提高消費的科學性。知識運用:反對超前消費,反對鋪張浪費。
53、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原理內容:安全權、人身安全權和財產安全權是消費者最主要的權利;其次還有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求償權、人格尊嚴和民族風俗習慣受尊重權。此外,消費者還享有獲得消費方面的知識的權利,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等。知識運用:“汽車召回制度”反對對商品進行過度包裝,損害消費者利益。反對“霸王合同”。
54、完善社會信用體系
原理內容:誠實信用是現代市場交易活動的基本精神。誠實信用可以帶來效益,提高銷售者的信譽;反之,缺乏誠實信用,正常的交易活動無法進行。市場需要誠實信用,市場呼喚誠實信用。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這是建立現代市場體系的必要條件,也是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治本之策。知識運用:市場經濟就是誠實經濟。“失信”并非市場惹的禍。
[對外經濟理論]
55、正確認識和應對經濟全球化
原理內容:經濟全球化一方面有利于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經濟效益的提高,有利于科技研發的國際合作和科技成果在全球傳播。另一方面也有負面影響,它增大了各國經濟運行的風險。我國主張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積極應對。要提高自身素質,堅決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努力創造共贏、平等、共同發展的良好國際環境。
知識運用:布什總統訪華時指出: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國家,中國的發展對美國是有利的。中美紡織品貿易達成協議。
56、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面向世界
原理內容:中國實行對外開放,是生產社會化特別是經濟國際化的客觀要求。中國實行對外開放,是發展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中國實行對外開放,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
知識運用:中國入世進入“后保護期”。中國企業“走出去”。
57、我國對外貿易的重大意義
原理內容:可以互通有無,調劑余缺,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可以節約社會勞動,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可以吸收和引進當代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增強本國的經濟實力。接受國際市場的競爭壓力和挑戰,可以促進國內企業不斷更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的國際化水平。
知識運用: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三貿易大國。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
58、匯率升降及其影響
原理內容:匯率會因為各種因素(一國經濟發展水平、外匯的供求狀況、國家的經濟政策等)的影響而不斷變化的。如果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成更多的人民幣,說明外匯匯率升高,人民幣匯率降低;反之,則說明外匯匯率跌落,人民幣匯率升高。匯率升降對一國進出口有影響。本幣升值有利于進口,同樣的資金可以購買到更多的商品和服務,但會使一國出口商品的價格下降;本幣貶值,有利于出口,但不利于一國的進口。
知識運用: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人民幣匯率與市場接軌。2005年11月1美元兌人民幣低于8元。人民幣匯率升高。
59、關稅
原理內容:
(1)關稅是一種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的措施。
(2)關稅是調節一國進出口貿易的重要措施。
(3)關稅作為一種宏觀調控的經濟手段,是通過稅率的調節,影響商品的成本和競爭力,影響進出口商的利益,來實現其調節作用的。知識運用:加入WTO以來,我國逐年降低關稅。
60、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對外開放的關系
原理內容:我國發展對外經濟關系,必須要維護國家利益,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的原則。要在發展對外經濟關系中維護國家利益,保護國家經濟安全。要處理好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與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關系。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前提和基礎,發展對外經濟關系是增強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徑。
知識運用:中國積極應對“反傾銷”,有關國家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主體地位。
【高中經濟常識原理歸納總結】相關文章: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歸納與總結03-19
物態變化歸納總結01-04
關于血糖檢測的原理總結03-09
名詞性從句語法總結歸納02-14
16種英語時態總結歸納09-10
只能接ing的動詞歸納總結02-17
英語十六種時態總結歸納12-24
六年級數學分數概念歸納總結06-01
鄉鎮全年服務業經濟的自評總結07-21
計算機的組成原理教案(精選16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