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識天氣》教學反思
《看云識天氣》教學反思
本文是七年級學生接觸到的第一篇說明文,教學的重點為感悟文章語言的特點以及初步掌握說明文的說明方法。擬用兩個課時來完成教學。本教案為第一課時,教學的重點是感悟本文語言的形象生動以及說明文語言特有的準確性、嚴密性的特點。因此我事先要求學生預習課文,完成導學案的內容,主要包括生字詞注音、找出文中最能概括云和天氣關系的句子、云和光彩的基本信息的表格、以及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擬人句、排比句各一句,讓學生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然后在課堂上通過小組之間的討論校對,使學生在協作學習中對整篇課文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體現自主學習。課上主要的是引導學生在課前找出修辭句子的前提下品味文章語言的第一個特點:生動性,其次重點讓學生掌握說明文語言的重要特點:準確性和嚴密性,通過詞語的刪除,讓學生了解所用詞語在句子中的重要性,從而感受說明文語言特有的特點,再通過鞏固練習,加深印象。
一、收獲與亮點:
首先,本案例力圖體現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的學習活動(做)貫穿課堂始終。從激趣導入、小組合作校對學案內容,教師的引導讓學生掌握學習難點,都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的重要思想,激發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始終處于興奮狀態,教師在課堂的任務只是觀察和思考、發現和指導,整個教學過程。其次,本案例在常規的教學環節下做了創新,沒把了解云和天氣的關系作為教學重點,而是著重在品味文章的語言,更能體現出語文味的教學。總之,本案例體現了老師在做上教,學生在做上學,教學做得到了和諧統一的教育思想。
二、不足之處:
1、課堂教學的環節多,課堂容量較大。容量大導致個別環節沒有充分展開,時間倉促,學生討論不夠,理解不深透。
2、對于學生的發言,沒有進行適當的激勵性評價。
總而來說,這節課在科組的幫助下,還是比較成功的完成了教學,我也很享受上課的整個過程,希望以后自己能多提升自我,在教學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看云識天氣》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常見天氣系統——鋒》教學反思07-13
看燈花的教學反思03-20
關于火燒云教學設計03-20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