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方向》教學反思
《認識方向》教學反思
篇一:認識方向教學反思
《認識方向》是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內容。這節課的教學是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能夠辨認其余三個方向。這也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難點是在生活中能辨認方向。讓學生在觀察、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運用生活經驗幫助思考的意識;并能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這節課的學習為今后在生活中能確定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打下堅實基礎。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知:通過談話,激起學生熱愛校園的情感,激發學習的興趣,自然地過渡到信息窗提供的情境圖中。
(二)運用兒歌,激發興趣:喜愛游戲是學生的天性,考慮到這一點我結合教材內容,通過多種活動調動學生的手、腦、口、眼、耳等多種感官,營造玩中學,學中玩的學習氛圍,不僅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的聯系,也為學生創設了主動參與學習的空間。考慮到這一點,在整節課中我采用多種學生感興趣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鞏固練習。如:認識東方時,考慮到當時時間的特殊性把笑瞇瞇的太陽公公引入課堂;在學生初步認識了生活中的“東西南北”這四個方向以后,我教學生記辨認方向的兒歌“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接下來讓學生舉一反三自己總結中午面向太陽、傍晚面向太陽、晚上面向北極星辨認方向的兒歌。體會東和西、南和北相對則采用的是反口令游戲。認識完東西南北后,再次用新學到的知識向老師們介紹周圍的同學??這些環節的設計使學生在游戲和活動的過程中鞏固了方向,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理解和認識了數學知識,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聯系生活,降低難度: “數學數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我以學生十分熟悉的身邊具體情境作為學習的資源,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識水平,通過找、說、指等活動初步認識了東、西、南、北,有效地降低了學習難度。
我引導學生通過“指一指”、“轉一轉”的活動,讓學生加深鞏固四個方向和它們的內在聯系。如在“轉一轉”中我不斷啟發:通過轉動,你發現東、西這兩個方向有什么特點?南、北呢?得出:東西相對,南北相對。接著,我又引導學生沿東、南、西、北的順序轉一轉,并問:你發現了什么?是一直向哪轉的?最后又回到哪了?在一系列的追問中,輕松地解決了給定一個方向確定其余三個方向的教學環節,這不但突破了難點,而且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更體現了觀察、思考的重要性。
(四)全課總結,課外延伸:我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學生之間可以互相補長取短,互相介紹確定方向的好方法。你還知道哪些辨認方向的好方法?課下探索一下。這個結束語喚起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意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不足及改進
1、本節課最大的不足就是難點沒有完全突破,在處理難點上我的語言沒有到位,沒能及時抓住學生回答中的閃光點,沒有深入進行理解,使難點突破不夠,直接體現在練習中。
2、本節課的教學評價方式上略顯單一。我對學生的評價多一些,但缺少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評價,如果在判斷方向這一環節中,可以組織學生之間進行評價,把評價的權力交給學生、及時激勵學生。
我會進一步完善我的課堂,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快樂的學知識,充分地感受數學的魅力和學習數學的樂趣。
篇二:蘇教版二年級下冊認識方向教學反思
《認識方向》是二年級下冊的內容。這節課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這也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讓學生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來辨認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位;讓學生在觀察、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運用生活經驗幫助思考的意識;并能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這節課的學習不僅為本單元后部分的學習作好鋪墊,更為今后在生活中能更精確地確定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打下堅實基礎。
上周四,我上完了《認識方向》這一單元,上完后進行了自我反思,感覺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還需努力的地方,當然還存有一些困惑。
不足之處:
(1)對于由空間方向轉為平面上的方向,學生過渡的比較吃力,有的學生思維還是停留在空間,沒有意識到空間與平面上的方向的不同。
(2)自己在課堂上的語言還需簡練,精確.
(3)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是指一個方向的范圍,而不是單只一個方向。 認識方向是空間與圖形方面的知識,與生活密切相關,讓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有數學,數學是有用的。認識方向學生會在生活中不斷地學習,這部分知識比較難,生活也是大課堂,我想學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加深對方向的認識。總之,沒有完美的課堂,我會進一步完善我的課堂,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快樂的學知識,充分地感受數學的魅力和學習數學的樂趣。
篇三:《認識方向》教學反思
棣豐中心小學 上學期學生們已經學習了上下、左右、前后,有了一定的辨認方向的基礎。我想這節課結合現實生活辨認東西南北方向學生容易掌握。而對于“給定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三個方向以及根據實際生活認識地圖上的方向是教學的重難點。針對教學的重點,結合學生實際我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感覺有所收獲。
一、通過游戲“聽口令做動作,指鼻子指眼”導入新課,既激起學生探究新知的濃厚興趣,又復習鞏固了舊知識,為學習新課做好了鋪墊。
二、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辨認東西南北,經歷辨認方向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教學時首先利用太陽的東升西落辨認東西兩個方向,結合左右前后的位置去認識南北方向。
為了突破教學重難點我加上動作:
(1)說一說,讓學生全體起立分別面向東、西南、北,說一說自己的搶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2)指一指,找幾位同學指一指自己的東西南北方向各是誰?這樣學生在自主探索的經歷中獲取了認識方向的數學知識和經驗。
三、充分利用課件展示學校平面圖,引出對辨認生活中和平面圖方向的學習。結合校園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則,辨認平面圖上的方向。
四、課后我設計了實踐性作業:給自己的校園或村莊設計一個平面圖。進一步鞏固了對“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規則的認知,同時也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學生體會到生活處處有數學,又一次激發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這節課也有許多不足之處。對于太陽的東升西落,沒有很好的引導學生自己發現認知,而是老師急于求成的說出來;導致部分學生沒能真正感知到辨認方向的經驗。對于地圖上的方向規則,課件雖然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老師介紹的過多,學生感覺有點乏味,學習效果不理想。
篇四:《認識方向》教學反思
辨認東南西北是學生在學習了上下、左右、前后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節教材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根據生活經驗在教室里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體驗“前北、后南、左西、右東”,培育方向意識,發展空間觀念;第二部分根據實際生活認識地圖上的四個方向并能看懂地圖的基礎上學會利用。對于剛剛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掌握這么多知識是有一定難度的。教材進行有效的整合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建立起聯系,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就成為我研究這節課的重點。
開始環節我設計了介紹你前后左右同學的名字。主要考慮“前后左右”是學生在一年級學過的方位詞,利用學生熟悉的舊知引入新知,既是對舊知的復習,同時也為后面繼續學習新知作了鋪墊。然后我告訴學生太陽從哪升起,在我們教室里是從哪面升起的,然后在加上動作來做。在教室里辨認東西南北,我讓全體學生起立做了一個游戲:聽老師口令,現在都面向東,學生面向東,全部面向西,學生再面向西。 通過讓學生指一指,認一認,貼一貼,轉一轉等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并獲得數學經驗。
在學生進一步熟悉方向之后,在教室里創設一個實際的情景發作業本,讓學生實際的來想一想、走一走,從實際的情境中逐漸抽象出,再回到平面圖,小朋友們應當怎樣走。此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
篇五:認識方向教學反思
美國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只有經過反思,才能使原有的經驗不斷的得到提升。才能形成新課程理念所要求的先進的教學觀念,才能不斷地超越自我,走出封閉,才能使得自己的教學更有效。上學期,我上了《認識方向》這一課,上完后進行了自我反思,感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經歷從生活情境中提煉和抽象數學知識,體現學用結合,教師架起生活走向數學的“這座橋”,才能使“書本世界”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真正溝通,讓數學知識真正來源于生活,而又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一、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創設有效活動情境。
第一環節:教室里的八個方向 課開始,我告訴學生今天老師帶你們上一節活動課,同學們有沒有興趣?學生自然很樂意。接著,我叫了一位學生上來和老師做游戲,使學生明白老師在某某同學的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右后方,為后面給新方向命名做好鋪墊。然后,讓學生找出今天教室里藏著的一個成語是什么?學生很快找到“四面八方”這個成語,接著問“四面”指的是哪四面?并要求學生在教室里指一指四面:東、南、西、北,然后提問“八方”是指什么?并指著墻角的“八”字問:誰能說出八這個字在教室的哪一面墻上呢?一些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能夠說出,由此介紹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指的是那四個方向,以及這四個方向的命名,并讓學生在教室里指一指新學到的四個方向。
二、走出課堂到生活中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第二環節:操場上的八個方向 鑒于以往的教學經驗,第二環節應該就是認識平面圖上的“八個方向”,并讓學生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來辨認其余七個方向,但每次課后反思都能感覺:學生對于從“空間的方向”到“平面圖上的方向”的轉換,學生過渡的比較吃力,有的學生思維還是停留在空間,沒有意識到平面上的方向與空間方向的聯系。生活中有很多成年人看不懂地圖,更何況二年級的小學生呢?為了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我采取了大膽嘗試:把學生帶出課堂,讓學生在課外自主學習,探究生活中的數學知識。
于是,第一環節結束我就對學生說:教室活動到此結束,下面老師帶你們到操場上活動。首先,把全班學生帶到操場中間,以操場為中心,讓學生說出操場的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指的是哪個方向?并帶領學生邊做動作邊說出北對南,東對西,東南對西北,西南對東北??然后,組織學生交流操場的周圍分別有些什么?要求用上今天學到的方向詞,接著,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大白紙,放在操場中間的地上,先把操場用一個平面圖形表示,畫在白紙中間,并寫上“操場”兩個字,接著在平面圖上把八個方向標好,然后鼓勵同學們和老師共同合作,把操場周圍的這些建筑物以及操場,畫在這張大白紙上。這時有學生反映有些建筑太難畫了,我接著說不要畫出立體的,只要畫出簡單地平面圖形表示就可以了,例如:操場南面的花壇是一個細長的長方形,我就畫一個這樣的長方形表示(邊說邊示范),再比如:操場東北面的廁所,只要想象它的房頂的形狀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再次示范),這是學生明白了該怎樣畫,很多同學躍躍欲試,最后,讓學生在幾個小組中推選一個代表,很快共同完成了一幅“校園平面圖”。
三、回歸課堂感悟體會生活中的數學。
第三環節:平面圖上的八個方向 完成后我組織全班回到教室,把剛剛制作好的不太漂亮的“作品”掛在黑板上說:這就是我們學校的“校園平面圖”的一部分,請同學們想一想,老師為什么這樣掛?引導學生說出平面圖上的方向一般都是規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接著讓學生借助于手勢記一記平面圖上的八個方向,然后再次交流操場的**方向有**,**在**的什么方向。
第四環節:實際操作,鞏固深化 這一環節,我通過讓學生指一指,認一認,貼一貼,做一做等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并獲得數學經驗。在本課的“想想做做”第2題。我對題目進行了改編,有效地利用圖中的相關信息。先提問:“你最喜歡的水果在水庫的哪一面?”同桌共同解決。再問:“你喜歡的水果又在桃園的哪一面呢?”我發現學
生更樂意動腦筋解決問題,也樂意與人交流合作。再把這些水果制作成9張卡片,要求學生聽我說的方位或學生自己說方位,讓其他學生上黑板完成這幅水果種植分布圖。練習經過創造性地改編,學生興趣大增,而且對方向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運用。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了各個方向,進一步理解各個方向在生活中的應用,豐富了學生的認識,拓展了學生的眼界,學生的認識更加的全面化。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獲得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第五環節:全課總結,課外延伸 引導學生回顧今天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么?怎么學到的?然后布置學生回家以后,找一找你家的四面八方有什么?
上完這節課我深刻反思:感覺數學課堂需要教師帶學生走出教室,走進校園、超市、商場、農場……走進生活中去。只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經歷從生活情境中提煉和抽象數學知識的過程,學生才會學的輕松愉快。本節課中,學生正是有了走出課堂親身體驗的過程,才感受到數學真的與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學生正是有了走出課堂親身體驗的過程,同時也能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學生正是有了走出課堂親身體驗的過程,才使得學生由“空間方向”到“平面上的方向”的轉換時的“思維過渡”不再那么吃力。教師架起生活走向數學的“這座橋”,才能使“書本世界”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真正溝通,讓數學知識真正來源于生活,而又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認識方向》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02-24
認識因特網的教學反思01-25
0的認識教學反思09-21
《分數的初步認識》的教學反思03-20
關于認識路線的教學反思03-20
關于認識小數的教學反思03-20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3-20
認識平均分的教學反思10-26
認識時鐘整點教學反思03-19
認識立體圖形的教學反思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