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學案使用困惑及體會3篇
導學案使用困惑及體會3篇
篇一:導學案使用困惑及體會
我校倡導使用導學案已經好長時間了,在教學工作中我也開始使用了,新課改的浪潮使我在工作中不斷摸索前進,為此我就多聽聽本校使用導學案班級老師的課,我感覺現在使用導學案收效甚微,下面把我的體會簡單談談。
一、課前預習比以前有很大的成效
學習語文的第一步就是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原來沒有使用導學案時,學生們拿著語文課本讀到一到兩遍,再寫一寫本課生字,就找不到可做的事情了,有很多學生都做了漏網之魚,書本簡單的批幾個字,沒有一點成效,而有了導學案同學們依照導學案的要求,能夠自己去學習,把文中的一些字或詞語通過各種方法(查工具書、問老師和同學等),批注到課本上或導學案上,這一點要在以前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夠做到,除此之外,導學案中的一些關于合作探究的習題,同學們也能在小組內合作交流匯報,學習效率大大增強了。
二、課堂中角色的轉變
原來沒有使用導學案,老師用的是陳舊的教學方法,老師講學生聽,因為老師沒給他們合作交流的機會,學生根本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出來,所以一堂課下來老師是口若懸河,學生聽得昏昏欲睡,整個課堂真是死水一灘。自從使用了導學案,把課堂交給了學生,學生成了課堂的主體,老師只起個適時點撥的作用,也就是說課堂上老師講得越來越少,學生卻說的越來越多,這樣一來,課堂氣氛肯定會十分活躍,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們肯定想學、愿學。
三、減輕了教師在備課上的壓力
在使用導學案之前,老師要一課一課地把教案詳詳細細地寫在教案本上,費工又費時,往往寫教案時形式,對教學的作用不大,F在導學案的產生,減輕了老師在備課上的壓力,只要老師吃透教材在導學案上圈圈點點,認真備課就可以了。
我的困惑如下:
一、有部分后進生缺少自主學習的習慣,遇到稍有難度的題,不討論、不查閱資料,也不請教老師和同學,也就是說使用導學案后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越來越棒,可成績差的是越來越差,形成了兩級分化。
二、由于個別學生回答問題不積極,導致教學任務不能完成,一個課時的任務往往需要兩個課時才能完成。
三、課堂展示時,容易的題目爭著回答,難的題目都不講。以上是我使用導學案的淺顯看法。
篇二:導學案使用困惑及體會
本期以來,我校大力推行“導學案”的教學模式,導學案體現了“導”與“學”的結合:一方面可以對課本知識制定出明確的要求,哪些知識是我們應該記住的,哪些知識是我們難以理解的。要記住的知識直接指出來,難以理解的給學生指示方法,理解它與以前哪個地方內容相似,引領學生找到出口;另一方面導學案為了方便學生學習而設計的,制定導學案的時候,給學生設置了一些梯子,本來坡度非常大,我們把坡度變小。大的問題化成小的問題來做。導學案還體現了學生的學習方案,知道學生有策略的學習。
導學案的使用提高了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空間。導學案改變了老師單純的講,學生被動的聽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和諧統一,發揮最大效益,既落實了知識,又提升了能力。
在近一期的使用過程中,我有以下的一些體會。
第一、導學案必須整個備課組集體智慧的體現。
同一個備課組應達成實踐課堂導學案模式之初就要制定了詳細的計劃,每一課時都有主要負責人,然后至少經過三個人的修改(這些工作至少要在新授課前二周完成),再次集體備課來討論補充和完善。所以說每一份導學案都要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也最大化的實現了教學資源共享。同時,每節課后我們同一個備課組對導學案中出現的問題再進行不斷修改和完善,然后電子存檔,待期末復習時可以再加工修改為復習學案,裝訂成冊印發給學生,也可提供給以后的備課組,使之成為寶貴的教學資源。
第二、導學案的設計要體現導向性。
導學案設計重點一定要突出一個“導”字。導學案需要引導學生去主動學習,自我探索,在深入思考中發現疑點,強化思維活動。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方法導引”、“活動·探究” 、交流·研討”等欄目,將問題設置層層深入,逐步引導學生去探究,從而體現出本導學案的主要學習內容和重點。
第三、導學案活動版塊中的問題設計要有梯度和有效性。
導學案活動版塊的問題設計要能夠引起學生的回應,且這種回應或回答可以讓全體學生更積極地參與預習和活動的過程。導學案的問題設計不能是簡單的填空型,而應該多設置“理解型”和“應用型”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空間,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合作學習來解決實際的問題,使新知識在提問中和討論中升華、鞏固。同時,還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重難點的突破等。
第四、導學案當堂檢測版塊的檢測題要有層次性。
檢測題可以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 “達標體驗”,難度不大,緊扣基礎知識,用以檢驗學生的課堂效果,要求全體學生基本能獨立完成;第二個層次是“成功體驗”,是經過組內合作討論后在課堂上絕大部分學生都能完成;第三個層次是“挑戰自我”,是一部分有能力的學生可以完成。如此,課堂檢測設才有效;才能真正在課堂中才能討論,才能交流,才能合作,才能提高。
第六、導學案的批改要注意及時性 。
教者導學案的批改一定要有及時性。批閱時重點看學生落實的情況,對答題的書寫、格式、步驟、嚴密、全面等方面也要嚴格要求,不合格的要面批。問題較多的題目再通過習題課解決,如此,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預習和學習情況,也可以及時掌握學生對本節課的認知程度。當然有的導學案是需要認真批改的,對于不需要要批改的,老師檢查可以粗略了解,可以做“淡化處理”,也可以利用課間時間有意識與不同學習能力的同學進行交流和溝通。總之,教師一定要從導學案中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困惑。這樣上課才會有的放矢的去處理。
但是導學案的使用過程中,更多的是困惑。
一、因模式的固定而困惑
導學案是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案,導學案的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在剛剛開始編寫導學案時,總是有些迷惑,怎樣才能利用好眼前的導學案紙呢?怎樣去充實導學案紙上的內容呢?對于物理學科來講,它的課型大多都不一樣,能都用這一模式嗎?這一模式能適應所有的知識特點嗎?在我編寫的過程中,越來越感覺一固定的模式不
適應物理學科,物理導學案應該具有很強的靈活性。編寫物理導學案時,不能以某一固定模式編寫,應以知識的特征去確定它的 具體模式,把知識與模式完美結合,使導學案的模式適應知識的特點,而不能讓知識去迎合模式。
二、因空間、時間的分配而困惑
當自己采用了靈活的導學案紙以后,沒有了條條框框的約束,可也失去了空間分配的指導、時間的分配,這些新的問題隨之而來。我有些迷惑,怎么辦?突然靈感來了,我為什么要想這些呢?我不能讓知識去決定他們的分配嗎?于是,我就以知識的內容需要來分配導學案的空間、時間的分配,根據知識的特征、知識的探究形式來定板塊。從而避免了空間和時間分配的華而不實,中看不中用。
三、因內容的設置而困惑
導學案上都是些什么內容呢?怎樣編寫才能真正的起到導學的作用呢?看了自己的導學案以后學生能學到知識嗎?他們愿意去看自己編寫的導學案嗎?帶著這些疑問和困惑,我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和摸索,最后找到了一個編寫導學案的規律。也就是,在編寫導學案時,首先,必須要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特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因為這兩個因素是決定學生能否學好的關鍵,也是我們編寫導學案的出發點。其次,就是在編寫導學案時,使編寫的內容更加的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再次,就是要把課本知識結構化、層次化、生活化、簡單化。從而使學生對知識感興趣,激起他們的學習熱情,調到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的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因導學案的處理而困惑
導學案的特色就是容量大、效率高、拓展深。可是使用起來并不是十分的順利。初中物理上課時間少,很難滿足導學案的容量大、拓展深的要求。針對這一問題,我采取了小組內合作,小組間競爭的辦法,讓他們課下去處理導學案上的習題,上課讓他們展示的辦法,從而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競爭意識,提高學習效率,使我們的課堂達到真正的所謂高效。
篇三:導學案使用困惑及體會
我校倡導使用導學案已經有兩學期了,在教學工作中我也開始使用了,新課改的浪潮使我在工作中不斷摸索前進,為此我就多聽聽本校使用導學案班級老 師的課,我感覺現在使用導學案收效甚微,下面把我使用導學案后的體會簡單談 談。
一、課前預習比以前有很大的成效。
學習語文的第一步就是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原來沒有使用導學案時,學生們拿著語文課本讀到一到兩遍,再寫一寫本課生字,就找不到可做的事情了,有很多學生都做了漏網之魚,書本簡單的批幾個字,沒有一點成效,而有了導學案同學們依照導學案的要求,能夠自己去學習,把文中的一些字或詞語通過各種方法(查工具書、問老師和同學等),批注到課本上或導學案上,這一點要在以前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夠做到,除此之外,導學案中的一些關于合作探究的習題,同學們也能在小組內合作交流匯報,學習效率大大增強了。
二、課堂中角色的轉變。
原來沒有使用導學案,老師用的是陳舊的教學方法,老師講學生聽,因為老師沒給他們合作交流的機會,學生根本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出來,所以一堂課下來老師是口若懸河,學生聽得昏昏欲睡,整個課堂真是死水一灘。自從使用了導學案,把課堂交給了學生,學生成了課堂的主體,老師只起個適時點撥的作用,也就是說課堂上老師講得越來越少,學生卻說的越來越多,這樣一來,課堂氣氛肯定會十分活躍,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們肯定想學、愿學。
三、減輕了教師在備課上的壓力。
在使用導學案之前,老師要一課一課地把教案詳詳細細地寫在教案本上,費工又費時,往往寫教案時形式,對教學的作用不大,F在導學案的產生,減輕了老師在備課上的壓力,只要老師吃透教材在導學案上圈圈點點,認真備課就可以了。
我的困惑如下:
一、有部分后進生缺少自主學習的習慣,遇到稍有難度的題,不討論、不查閱資料,也不請教老師和同學,也就是說使用導學案后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越來越棒,可成績差的是越來越差,形成了兩級分化。
二、由于個別學生回答問題不積極,導致教學任務不能完成,一個課時的任務往往需要兩個課時才能完成。
三、課堂展示時,容易的題目爭著回答,難的題目都不講。以上是我使用導學案的淺顯看法。
【導學案使用困惑及體會】相關文章:
《孔乙己》導學案(精選6篇)12-14
濟南的冬天導學案(通用12篇)06-20
晏子使楚導學案設計(精選12篇)07-28
學案導學五步教學法09-23
《秋天的雨》導學案范文(通用11篇)09-22
靜夜思導學案參考(通用12篇)03-14
關于導生工作的總結(通用13篇)08-02
語文《挑山工》教學學案設計(精選9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