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練總結精選范文3篇
拉練總結精選范文3篇
篇一:拉練心得
頂著炎炎的烈日,邁上荒蕪的道路,通榆一中的拉練在明媚的陽光下拉開了帷幕。
一切都是未知的,行走的路線,行進的路程,還有剩下的距離我們都沒有一樣知道,帶著未知的一切行走在未知的環境,我們背起行囊,奮勇前進,人生的旅途中,我們不能預料前進的道路上會出現什么。但我們知道,勇敢地做出選擇后大膽的前進才有可能走向光明,膽小退縮換來的只是譏諷和失敗的后果。 只有我們帶著飽滿的熱情,大膽的向前走,前方的土地才會被我們一步步的踩在腳下,前面的路才能被我們一段段的征服。
隊伍漸行漸遠,同學們已顯得疲憊,但我們是90后的,是拼搏的一代,怎能隨隨便便退縮,我們是一中學子,減負一中的榮辱,怎能隨隨便便妥協,我們是軍訓中的軍人,時刻以軍人身份要求自己,怎能隨隨便便止步?
每個人都在堅持,每個人都在努力,不但自己要堅強的走下去,還要鼓勵隊友皮,帶給他們力量,這就是90后,這就是一中人。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沒有我們每個學生的努力,就不可能有這長長的前進隊伍,不可能有如此的不服輸的團隊。這就是團結的力量,這就是合作的力量。在今后的學習中,我要繼續發揚團結協作精神,與全校同學一起邁向成功彼岸。
短暫的拉練很快結束了,每個同學臉上都溢滿笑容,滿臉自豪。是的,我們邁過了一個個小小的難關。我們的體力差,但我們有積極的心,我們的耐力差,但我們有頑強的精神。
就像校長所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拉練,這用任何東西都不能換的寶貴財富,讓我受益匪淺,難忘終生。
篇二:拉練總結
201X年8月26日星期五早上舉行了1X級新生拉練,本次拉練由武警支隊、政教處、團委共同承辦。進行拉練的目的是為了強化1X級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堅韌意志,提升團隊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展現實驗學子超越自我,一往無前的精神。
此次拉練相較于前幾級學生,路程更遠,難度更大。但值得肯定的是,不管從隊伍排面、精神風貌、還是參與積極性來說都有了明顯進步。拉練過程較為順利,未出現安全問題和隊伍拖沓懶散等狀況。尤其是189班,195班和196班表現亮眼。在拉練過程中,全體師生未出現一人掉隊,拉練過程中番號嘹亮,斗志高昂;202班位于隊伍的最末端,排面整齊,步伐穩健,有效的壓住了隊尾節奏;193班在所有班級中進步最大,不僅班級面貌煥然一新,隊伍整齊度也有所提高。拉練過程中,同學們相互攙扶,你我共度,讓走過的每一步都變得異常溫馨。
通過今天的拉練,同學們的思想變得堅韌,集體凝聚力和存在感大大增強, 而其中存在的不足也顯現出來了。
首先,人員安排上有所疏忽,各站點人數分配不均,以至于有些站點人員不足;其次,領跑路線出現了失誤,隊伍并未按事先擬定的路線進行拉練,由此可以看出,各方人員必須進行足夠的溝通與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配合還有待加強。籌劃活動時要注重細節,任務若分配到個人,應極力配合參與,以大局為重。
這次拉練讓我們看到了1X級同學的青春風采,也讓我們正視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我們堅信,青春不畏遠,萬里轉瞬途,實驗學子敢拼、敢贏的精神會征服人生的每一次拉練!
篇三:拉練總結
在來仲尼之前,就聽說在高二年級的下班學期,有一個“魔鬼行走活動”,那就是野營拉練。 聽起來確實愜意、浪漫,但加上數個小時的徒步行走,也許可以想象得出來,“魔鬼行走”也許是名副其實。但不管怎樣,我還是期待著。
帶著49位學生,與大部隊一起向大州挺進。一路的陽光,一路的饑渴,一路的疲憊。到達目的地,腿都不會動了,但必須得組織大家搭帳篷、燒飯、拍照、晚餐、晚會及就寢。第二天又風塵仆仆的回家,感覺真的像被魔鬼剝了層皮。這次活動,也帶給我不少的啟示。
第一, 在原則問題上絕不讓步。
記得何方明老師在一次班主任會議上給了我們這樣一句話:“為什么當今教育沒有進步?因為老師一直在和學生讓步。” 在拉練準備出發前,我們班徐金晶同學就沒有按規定統一著裝。這是我提前一周就布置的,并且經常強調,沒有衣服的去借。結果,早上就來了這么一出戲。他說沒有衣服,我就在別的班找了一位同學,讓他借他衣服,徐金晶就是不肯。我說:“不要因為你一個人而影響了我們整個集體。我再最后問你一句,要不要換衣服?”他還是不肯。我就將這個情況報到了學校領導那里。何老師一聽,就立刻走到他面前:“你不要去了。”說完,就把他拉出了隊伍。 簡短的一句話,果斷的一個動作,問題就解決了。我們的隊伍還沒走出多遠,家長的電話就打來了,說是不是小孩子不遵守紀律?讓我們再給他一次機會,他換好衣服馬上趕上來。后來,徐金晶服裝整齊的歸隊了。 通過這個小插曲,讓我
學習到并更加堅定的認識到,在原則問題上,要毫不留情的堅守陣地,絕不能退讓。否則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從此就讓學生養成了這種無所謂、拿紀律當兒戲的壞毛病。
第二, 少些怨聲載道,人格會更具內涵。
在出發之前,我就在班里跟學生們分析過,在行進的過程當中,難免會矛盾、疲憊,甚至是癱軟的叫苦連天。但無論如何,我們還是要走到終點。所以,一件事情要做就要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到極致,要么干脆別做。我們班學生也確實落實得很好,在隊伍行進過程中,很少有喊累的。但說實話,確實挺難受的。首先是腳趾頭開始疼痛,然后是腳掌,最后是整個小腿,酸痛到難以忍受。也許習慣了生活當中的訴苦與抱怨,我也就隨口說了兩句:“哇,吃不消了,腿這么痛的啊!怎么這么遠啊!”結果被學生聽見了,馬上就一句話返回來:“老師,你不是教育我們不要抱怨嗎?”我聽到了之后確實覺得很尷尬,這老師當的,連學生都不如了。隨著年齡的增加,自己逐漸變得老氣橫秋了。我們往往倚老賣老的去要求別人,自己卻做不到。很明顯的對別人馬克思主義,對自己自由主義, 卻往往忽視了“榜樣的力量”,忽視了“身教勝于言教”的理念。在生活中,少些抱怨,就會讓自己變得更強大,給別人的感覺就會更踏實。
第三, 細節決定成敗。
到了目的地,才發現自己班級里好多東西沒帶來。我的出發點是這樣的,東西發掉,怕他們亂丟,到時候找不到了,所以就放在辦公室里,準備出發前再發。可是,我們總也預料不到,在那一刻會多出什么其他的事情來。在緊張的集隊、整理、出發之后,才想起來,油鹽醬醋這一套東西沒帶來,唉,只得到路上的小商店再去買一套,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開始燒飯時,又發現班里的水桶忘記拿來了。再有就是清理垃圾的時候發現,垃圾袋也忘記帶了。忽然覺得好有瑕疵,幸好這種瑕疵是可以彌補的,并可以自嘲的說“不完美才是最完美。”但要是這些小細節造成損失了呢?所以,一定要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羅列并檢查一切細節,才能做得更出色。
第四,時刻做好批評與自我批評。
返回的那一天,我挨了余校的批評。隊伍在橋下穿行時,要求學生走橋邊上的人行道。而我們班的隊伍,嫌別的班掉隊的同學速度太慢,就從旁邊繞過,造成了隊形的混亂,最重要存在安全隱患。而我并沒有制止這一行為,而是選擇在前面邊走邊喊,讓他們靠邊。余校走到我身邊對我大喝一聲:“你給我站住!”事實上我當時有點不知所措,只是下意識的,讓我們班整個隊伍停下來,余校見此情景,迅速收起嚴肅的表情,和氣的對我們班的隊伍叮囑著:“你們走去,要跟緊。”然后我也迅速跟在隊伍后面指揮。看著余校跑步離開的背影,我突然覺得挺難受,不是因為被當眾批評,而是覺得自己都這么大的人了,也教了這么多年的書了,竟然不明白,在戶外隊伍行進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人身安全,生命第一!這要是出了什么事情,誰能擔當的起呢?我應虛心的接受批評,并且進行自我檢討。我覺得只有懂得自我反思的人,才會取得更長足的進步。就像學校希望我們每月完成一篇小論文一樣,只有不斷的總結才會及時發現問題,想到更好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會變得更有經驗,更有閱歷,更優秀。
【拉練總結】相關文章:
拉練的感想(精選11篇)09-26
靈芝的功效總結08-10
電場公式總結06-08
總結電熱的作用12-09
祈使句的用法總結09-20
唐朝文化總結04-20
寒假體育總結01-22
find的用法總結04-13
詞牌名的總結10-25
正弦函數公式總結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