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蚯蚓》的教學設計(新教科版)
關于《蚯蚓》的教學設計(新教科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蚯蚓有其適應環境的身體結構。
2、蚯蚓能對外界的刺激做出相應的反應,如對外力刺激的反應、對水的反應。
過程與方法
能用簡圖畫出蚯蚓的形態結構,能用維恩圖比較相同和不同。
情感、態度、價值觀
喜歡蚯蚓這樣的小動物,樹立認真細致、實事求是地觀察態度,做到不打擾、不傷害小動物。
【教學重點】經歷對蚯蚓的觀察,初步理解動物身體結構的多樣性。
【教學難點】對蚯蚓的細致的觀察,對蚯蚓身體結構的認識。
【教學準備】每組:幾條蚯蚓,一只淺水碟子。
【教學過程】
一、課前布置學生捉蚯蚓
1、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蝸牛,捉到蝸牛的地方有什么環境上的特點。
2、關注:學生捉蝸牛是否傷害蝸牛和其他動植物。
3、設計意圖:使學生對蝸牛的生活環境有一個初略的認識。
二、觀察蚯蚓的身體
1、組織討論觀察蚯蚓的身體的順序,討論紀錄的方法。在學生觀察過程中解答學生問題和給與指導。
2、學生觀察、記錄蚯蚓牛的身體。并在觀察過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問題。
3、關注:學生在觀察過程中是否注意到肛門、扣、和環帶,學生在觀察過程中交流和記錄情況。
4、設計意圖:認識蚯蚓的身體結構特點。
三、觀察蚯蚓的運動和反應。
1、組織學生討論觀察蚯蚓運動的方法和記錄的方法。在學生觀察過程中解答學生問題和給與指導。
2、學生觀察、記錄蚯蚓的運動。并在觀察過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問題。
3、關注:學生在觀察過程中是否用到適度刺激(比如用水刺激)的方法觀察蚯蚓的反應,學生在觀察過程中交流和記錄情況。
4、設計意圖:認識蚯蚓運動和反應的特點:靠環節間的縮放運動,能對刺激做出反應。
四、比較蚯蚓和蝸牛的相同和不同
1、回顧維恩圖的用處。
2、學生把上節課學的蝸牛的特點寫在左邊圓圈里,把蚯蚓的特點寫在右邊的圓圈里,劃去各自相同的特點。
3、小結蚯蚓和蝸牛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4、關注:學生比較的信息的多寡。
5、設計意圖:初步體會動物具有相同的特點。
五、鼓勵學生飼養蚯蚓,以獲取更多有關蚯蚓的信息。
【《蚯蚓》的教學設計新教科版】相關文章:
教科版《宿新市徐公店》優秀教學設計10-24
新教科版小學三年級科學復習匯總05-24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西師版《草》教學總結03-19
鄂教版品德與社會《家鄉的變化真大呀》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3篇)01-07
《公輸》最新教案設計(通用10篇)12-16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總結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