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里的蒲公英的教案
苗圃里的蒲公英的教案
1. 知道植物的繁殖方式是多種多樣的。
2. 知道蒲公英果實是通過飛行來傳播種子。
3. 蒲公英的果實具有較強的飛行能力,是由于結構上類似于降落傘。
4. 通過圖片觀察,了解除借助飛行進行繁殖以外的其它五種繁殖方式。
5. 能通過實驗獲取數據,根據數據對蒲公英果實飛行能力進行定量分析。
6. 能借助儀器對蒲公英果實進行細致觀察,發現結構上的特點,并聯系其飛行能力進行分析得到結論。
7. 能進行數據記載和觀察記載。
8. 能采用多種形式收集植物種子傳播的資料,并進行整理。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苗圃圖片、六種不同繁殖方式圖片
小組準備:蒲公英果實、培養皿、卷尺、放大鏡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1. 回顧參觀苗圃中的發現,生成研究問題。
展示苗圃圖片。師問“:在參觀苗圃的過程中,除了看到很多人工繁殖的幼苗,在地上、角落里、磚縫中還發現了哪些植物?”
通過觀察圖片、提問,引導學生回顧參觀苗圃的情況,指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為什么這些植物能在苗圃中安家?它們來自哪里?形成本課所要探究的問題。
師問“:你能做出怎樣的猜想?”
引導學生對這一問題進行前期預測,形成興趣。
2. 吹蒲公英比賽。
重點應該是針對蒲公英果實的飛行能力進行實驗,并從實驗結果出發進行分析,從而發現蒲公英果實是怎樣傳播種子的這一事實。分三步進行教學:
(1)提出問題:大家都吹過蒲公英沒有?今天我們就來比一比,看看哪個小組能將蒲公英吹得最遠。組織學生分成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參加活動。指導各小組推選自己的參賽隊員,分發材料并組織比賽。教師對每個小組的比賽成績進行測量,并形成數據記錄。
學生在觀察數據后,提出問題:為什么有些同學的蒲公英果實飛行的距離特別遠?他們是怎樣吹的?這樣吹對蒲公英果實的飛行起到了什么樣的幫助?引導學生對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進行思考,并認識到風力的大小會直接影響到蒲公英果實飛行的距離長短。
在學生討論后小結:風力大,果實飛行距離遠;風力小,果實飛行距離短。
(2)進一步引導:蒲公英的果實為什么能飛這么遠?觀察一下,看看有什么發現。根據學生思維上的發展,引導學生利用放大鏡對蒲公英果實進行仔細觀察,并要求對觀察到的事實進行記載。(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深入探究能力和科學記錄能力。)指導學生對蒲公英果實進行觀察,并將觀察到的果實形狀運用繪圖、文字等方式進行記載,鼓勵記錄方式的多樣化。
(3)討論:蒲公英果實為什么飛那么遠?引導學生從觀察到的形狀特點入手,討論其結構對飛行能力的影響,形成共識:像降落傘一樣隨風飄散。
深入討論:在自然界中,蒲公英在風的作用下會怎樣?引導學生考慮自然界中風的特點,認識到:自然界的風力較大,持續時間長,能將蒲公英的果實送到非常遙遠的地方。
延伸討論:還有種子的果實如果落到泥土中,到第二年春天會怎樣?引導學生得到結論:蒲公英的種子隨風飄散,落入土壤后在第二年的春天發芽生長,完成繁殖過程。
3. 認識一些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來繁殖的。
提出問題:其它植物的種子又是怎樣傳播的?引導學生對P30頁六幅圖片中植物果實的結構特點進行細致觀察,并發現其結構特點,最終認識到這些植物是如何利用果實的結構特點來完成種子的傳播。教學時段內對于圖片的觀察可以指導學生分小組進行。小組討論后在全班進行匯報,形成對植物種子的傳播方式的整體認識,最后以文字或自行設計表格的方式進行呈現。
4. 收集更多關于植物種子傳播的資料。
提出問題:我們身邊還有很多的植物,它們又是怎樣傳播自己種子的?指導如何填寫教材提供的統計表格。(該部分內容的教學可作為課后延伸來進行,指導學生在資料收集的過程中注重形式的多樣化,強調資料的整理和分類。)
【苗圃里的蒲公英的教案】相關文章:
小螞蟻和蒲公英教案04-19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15蒲公英的夢教案設計03-19
淺水洼里的小魚教學反思03-19
貝弗里奇報告的重點內容和概括02-22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什么蟲》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