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與適應》教案設計
《心理與適應》教案設計
教學設計思想:
本課將在引導學生學習感覺、思維、情緒等功能的過程中,滲透神經系統在維持人體正常生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通過一系列頗具趣味性的體驗活動,激發學生探索心理活動的興趣。指導學生通過實踐活動逐步了解感覺器官的作用,知道人體的各種感覺是對外界的反應,了解一些適應現象及對錯覺的體驗。
教學目標:
一、科學探究目標
1.能對游戲中出現的反應現象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設。
2.能辨別出每一個刺激——反應中的刺激、接受刺激的感官、反應行為和參與反應的結構。
3.能用比較法從實驗結果中分析出“適應現象”。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能與其他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科學知識目標
1.能用自己的話說出產生“反應時”現象的原因。
2.能舉實例說明什么是“錯覺”。
四、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目標
1.能舉出3個以上生活中經常遇到的適應現象的實例。
2.能設法找出自己身邊利用錯覺現象的實例。
教學重點和難點:
指導學生通過真實的體驗活動感悟人的心理感覺、思維等功能。
教學方法:
教師講授與學生活動相結合的互動教學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設備,木棒,小旗子,有關錯覺現象的圖片。
課時建議:
教學過程:
(一)導課
講述:人類不僅具備消化、呼吸、血液循環、身體運動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具有感覺、思維、情緒等重要的心理功能。這些心理功能主要是由人體內的神經系統實現的。神經系統是由哪些器官組成的?它們是如何實現人的心理功能的?
(二)新課教學
◆活動1:刺激—反應游戲
教師:介紹游戲方法。
學生:分組開展游戲。
教師:為什么從刺激出現到做出反應,會間隔一段時間?在同一游戲中,不同的做出反應的快慢有差別嗎?
學生:分組討論后匯報(可借助科學在線的資料)。
教師:在各種刺激—反應游戲中,是什么刺激引起了反應?這些刺激是通過哪種感覺器官感受到的?
學生:分組討論,完成記錄表。
學生:匯報,交流。
◆活動2:認識各種適應現象
教師: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我們需要隨時調整自己的行為,以適應變化的環境。
學生:觀察看圖片,認識各種適應現象。
教師:除感覺器官方面的適應外,還存在另一類適應現象。
學生:體驗另一類適應現象。
教師:從以上各種不同的適應現象中,能夠發現什么共同的特點?
學生:交流。
★拓展:體驗錯覺
教師:在大多數條件下,我們對刺激的感覺與真實的情況是一致的。然而在某些特殊條件下,我們對刺激的感覺與真實情況并不相同,這就是錯覺。
學生:體驗錯覺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你發現過其他錯覺現象嗎?人們是怎樣應用錯覺現象的?
板書設計:
第八課生理與適應
1.刺激——反應游戲。
(1)逃避打手游戲。
(2)快速抓棒游戲。
(3)快速指認五官游戲。
(4)旗語游戲。
2.適應現象。
感覺的適應是由于刺激物對感受器的持續作用,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
3.錯覺。
人對客觀事物不正確的知覺。
【《心理與適應》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讓心飛翔教案設計01-24
教案設計:破釜沉舟07-19
《天窗》優秀教案設計06-08
《楊氏之子》教案設計02-11
認識南瓜教案設計02-11
白帆音樂教案設計01-25
食物的變質教案設計02-23
初一新生入學不適應的調查總結04-27
《多彩的拉花》教案設計02-25
斜拋運動教案設計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