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靜電現象》的教案反思
《生活中的靜電現象》的教案反思
1、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靜電現象,通過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體帶電。
2、帶同種電荷的物體相互排斥,帶異種電荷的物體相互吸引。
3、電荷在電路中持續流動起來可以產生電流。
過程與方法:
根據已有知識,運用邏輯推理,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合理的解釋。
情感態度價值觀:
發展探究身邊科學現象的興趣。
【教學重點】解釋靜電現象
【教學難點】認識正負電荷
【教學準備】
一把塑料梳子、碎紙屑、幾個氣球、綁氣球的細線、掛氣球的支架、靜電現象的相關圖片或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體驗靜電現象
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現象,看老師的表演,問:靠近紙屑,可能會出現什么?
教師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頭發,頭發可能會怎樣?----頭發飄起來了。
頭發為什么能飄起來呢?----出示課題: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2、體驗靜電現象
小組實驗:拿出一根經過摩擦過的塑料棒,靠近碎紙屑。
發現了什么?----摩擦過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紙屑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塑料棒經過摩擦,產生了靜電,就把紙屑吸起來了。
3、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生活中的靜電現象隨處可見,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認識電荷
1、不一樣的電荷
1)靜電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質之中,為什么我們通常感覺不到物體帶電呢?認識正電荷和負電荷
2)進一步研究靜電現象----小組研討
解釋前面的靜電現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頭發,梳子帶負電荷,頭發帶正電荷,互相靠近時產生互相吸引的現象,所以頭發就飄起來了。
3)用一塊羊毛皮反復摩擦充氣乞求的一個側面,將氣球的一個側面靠近頭發,發現了什么?(2人一個小組,一人操作,一人觀察,后互換)
小結:兩個摩擦后的物體,有時相互吸引,有時互相排斥,跟我們前面所學的磁鐵的現象類似,同一種電荷(都是正電荷或都是負電荷)互相排斥,不同種電荷(一正電荷和一負電荷)互相吸引。
2、讓電荷流動起來
摩擦能使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從而使物體帶上正靜電。帶靜電的物體中的電荷卻不能持續流動。要形成電流就必須使電荷流動起來,需要具備動力,需要形成電路。
板書設計:
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靜電現象:正電荷、負電荷
電荷能流動起來
教學后記:
【《生活中的靜電現象》的教案反思】相關文章:
《晝夜交替現象》的教學反思10-19
《生活中的透鏡》教案(精選13篇)02-21
《色彩與生活》教學反思01-12
體育課教學中的反思(精選17篇)05-25
《奧運中的數學》的教學反思(通用11篇)07-29
托班生活活動《不亂扔垃圾》教案與反思(精選14篇)03-24
關于學中玩樂中學的教案03-19
《簫》音樂教案反思07-18
《凡卡》教案反思07-07
《晚霞項鏈》教案與反思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