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科學教學工作計劃和進度表安排
五年級下冊科學教學工作計劃和進度表安排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科學課程標準》的精神,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
二、教學總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形成科學的學習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3、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以科學概念作為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概念和思想,逐步形成勇于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引導學生親近自然、珍愛生命,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三、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五年級學生比較喜歡科學課,對科學實驗很感興趣,動手能力較強,但是對科學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學對死記硬背的知識記的牢,運用能力較差。
2、已有知識經驗:科學觀察能力和對比實驗設計已經有較大的進步,但是獨立探究能力和主動探究意識還不夠。
3、學習心理分析:五年級的孩子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兒童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材分析、各單元目標:
科學五年級下冊教材分四個單元,分別是“沉和浮”、“熱”、“時間的測量”、“地球的運動”。
第一單元“沉和浮”。本單元將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讓學生自己去解決有關沉和浮的許多問題。學生將探究不同物體的浮沉,形成他們關于對物體是上浮還是下沉現象的解釋,而且能夠明白物體與被放液體間的相互關系。當學生開始理解了他們所觀察的結果之后,他們將鑒別出導致物體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本單元設計的對物體沉浮的解釋有兩條途徑,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關系解釋沉浮現象,是用密度的概念解釋沉浮現象。因為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也有密切關系,因此,將物體的沉浮原因定位在物體的密度上。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密度概念要求過高,因此,教科書沒有直接出現密度概念,而是通過觀察和實驗,用同體積的重量作比較,幫助學生建立密度的前科學概念。
石塊放人水中,沉下去了;木塊放人水中,浮起來了。沉和浮是學生見過的十分熟悉的現象。一方面,學生對于“沉和浮”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另一方面,對于“沉和浮”他們也有著許多似懂非懂的問題,例如“在水中,鋼鐵會沉下去,用鋼鐵制造的輪船卻為什么能浮呢?”“潛水艇為什么既能潛人水下,又能浮出水面呢?”
人們對浮沉現象的關注已經有幾千年了。表面上看是一些物體在液體中上浮而另一些物體下沉,實際上涉及了許多變量。這些變量包括物體的體積、重量和液體的密度,歸根結底,物體在液體中的沉浮與它排開的液體的重量有關(阿基米德定律)。有許多人試圖去尋找一個簡單的規則來解釋這個現象,如他們通常說:“重的物體下沉,輕的物體上浮”,這些不精確的概念同樣存在于學生的認識中。
本單元將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讓學生自己去解決有關沉和浮的許多問題。學生將探究不同物體的浮沉,形成他們關于對物體是上浮還是下沉現象的解釋,而且能夠明白物體與被放液體間的相互關系。當學生開始理解了他們所觀察的結果之后,他們將鑒別出導致物體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學生描述的語言可能和科學家精確的定義不很相同,但通過這些探究可以修正或完善他們的想法,使他們在理解上得以提高。這個探究過程會使學生認識到他們也可以弄明白事物的規律。
本單元的核心概念是有關物質的密度,它是物質固有的特性之一。密度是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它與物質的質量和體積都有關。
本單元還有一些很重要的具體概念:當把物體放人一種液體,相同體積下物體與液體重量的不同將決定作用在物體上的浮力的大小。相同體積下,比液體重的物體會下沉,比液體輕的物體會上浮。
本單元的編寫思路是:從物體的沉浮現象開始,探尋物體沉浮的規律,繼而研究影響沉浮的變量(體積大小、重量、液體的密度),最后形成適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有關沉浮現象的本質解釋。
本單元設計的對物體沉浮的解釋有兩條途徑,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關系解釋沉浮現象,是用密度的概念解釋沉浮現象。因為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也有密切關系,因此,將物體的沉浮原因定位在物體的密度上。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密度概念要求過高,因此,教科書沒有直接出現密度概念,而是通過觀察和實驗,用同體積的重量作比較,幫助學生建立密度的前科學概念。
第二單元“熱”。熱是一種能量形式。然而,在小學階段,讓小學生探究“熱”,更主要的還是觀察和思考一些與物體冷熱程度有關的現象一熱現象。例如氣體、固體和液體三態的轉化及與溫度的關系、物體的熱脹冷縮、摩擦生熱及熱傳遞等。關于熱現象,學生們已經有了不少的經驗,尤其是在三年級下冊“溫度和水的變化”單元,學生們觀察探究了溫度和水的形態變化的關系,他們已經觀察到了物質由于溫度的變化而產生的顯著變化一物體狀態的變化。物質的變化,是從漸變到突變的。在這一個單元,我們將繼續觀察探究物質在熱量變化過程中產生的不易察覺的變化,主要是熱脹冷縮現象,以及熱量轉移(傳遞)的過程。
人們對熱現象本質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在19世紀以前,人們認為物體的溫度變化是由一種沒有質量、無色、無味,可以流人或流出物體的特殊物質一“熱質”引起的,物體中的“熱質”越多,溫度就越高,反之,溫度就越低。但是,人們在用這種理論來解釋一些熱現象,特別是摩擦生熱現象時,卻遇到了困難。例如,不論在哪種情況下(包括在00C以下的環境中)將兩塊冰相互摩擦,最后兩塊冰都會完全熔化,對于這一現象,“熱質說”就無法解釋,因為它不能回答摩擦使冰融化的過程中熱從何而來的問題……到19世紀中葉,人們通過大量實驗證明:“熱質”是不存在的;熱是與能緊密聯系的。其他形式的能可以轉變為熱量,熱能也能轉變為其他形式的能。現在我們認為,熱的本質是大量粒子(分子、原子等)的無規則運動,這種運動越劇烈,由這些粒子所組成的物體或系統就越熱。
熱是一種能量形式。然而,在小學階段,讓小學生探究“熱”,更主要的還是觀察和思考一些與物體冷熱程度有關的現象一熱現象。例如氣體、固體和液體三態的轉化及與溫度的關系、物體的熱脹冷縮、摩擦生熱及熱傳遞等。
關于熱現象,學生們已經有了不少的經驗,尤其是在三年級下冊“溫度和水的變化”單元,學生們觀察探究了溫度和水的形態變化的關系,他們已經觀察到了物質由于溫度的變化而產生的顯著變化一物體狀態的變化。物質的變化,是從漸變到突變的。在這一個單元,我們將繼續觀察探究物質在熱量變化過程中產生的不易察覺的變化,主要是熱脹冷縮現象,以及熱量轉移(傳遞)的過程。
第三單元“時間的測量”。“時間”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事物,時間運動的軌跡,是根據其他物體的有規律運動的軌跡來記錄的。所以,本單元學習“時間測量”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對“事物有規律運動”的認識活動過程。本單元要讓學生使用一些測量時間的重要設備做實驗,從太陽鐘、水鐘到機械擒縱器……在“創造”(制作)計時工具的實踐過程中,了解人類計時儀器的發展史,認識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
自人類具有“時間”這一概念以來,世世代代的人們經年累月不斷地尋求著準確測量時間的方法。古人經過長時間的觀測和經驗積累,發現太陽在天空規則地改變著位置,月亮在天空的移動也有一定的周期。擁有了這樣的認識,古代人類將天文現象與自己的生活進行了密切的聯系。根據天文現象固有的周期性,形成了歷法和時間的概念--一年分為360天加5天,每天24小時,午前、午后各12小時,這就是我們能夠追溯到的時間劃分。那么,一天內的時間進程如何把握呢?古人想到了把豎直放置的表和水平放置的豐組合為豐表,根據表在豐上的投影來判斷時間。他們還通過不斷地研究制作出了計算時間的機械,這就是我們現在已經知道的沙漏和水時計。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慢慢地人們感到精確計算時間是必要的。17世紀以后,鐘表工藝史發生了劃時代的進步。根據伽利略發現的單擺的等時性,惠更斯制造了第一個擺鐘,使時鐘的誤差從每天15分鐘減少到5分鐘。后來他又第一個制造出了*發條驅動的機械表,并由此導致了18世紀高精度航海鐘的發現,解決了困擾人類近兩個世紀的經度測定問題,大大推動了航海事業的發展。不僅如此,機械鐘的出現還促進了當時整個機械工業的發展,使鐘表和羅盤、槍炮、印刷術一起構成的技術革命成為產生近代科學的動力之一。回顧科學發展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時鐘的改進歷史是與整個人類文明史同步的。
本單元要讓學生使用一些測量時間的重要設備做實驗,從太陽鐘、水鐘到機械擒縱器……在“創造”(制作)計時工具的實踐過程中,了解人類計時儀器的發展史,認識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
第四單元:“地球的運動”。本單元要讓學生重演人類對地球運動的探究過程。基于可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運用相對運動、參照物、模擬再現等原理和方法進行推理、論證,最終認識地球是如何運動的。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學生多角度地、持續地收集地球運動的證據,如:資料、理論、模擬實驗的結果等,需要對證據進行批判性的邏輯加工,還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間想象力。這些都對學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一個較全面的挑戰。
地球的運動是很復雜的,除了公轉和自轉以外,還有其他許多運動,例如,和太陽系一起參與銀河系的運動。嚴格地說,地球的運動是多種運動的復合。即便是公轉,也不是簡單地繞太陽作橢圓運動。由于本單元是針對小學五年級學生的,因此只研究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兩種運動:自轉與公轉。
五年級的學生,通過電視或書籍,大多數都已經知道地球在自轉并且圍繞太陽公轉這一科學事實。但如果讓學生說出自轉或公轉的證據,那就太少了。深人地了解學生有關地球運動的前概念,會發現一些真實、樸素但錯誤的觀點:1.太陽沉到地下去了,黑夜就來臨了。南北半球的晝夜相反(不知地球在自轉和公轉中的姿態)。2.晝夜現象與月球有關,因為天黑了月亮就出現。(簡單地把兩個現象相聯)3.地球自轉的方向可能是從西向東(不知道該如何確認自轉方向)。4.地球可能是在運動,但我們感覺不到(不知如何尋找參照物)。5.四季的形成跟地球離太陽的遠近有關,離太陽近時是夏季,離太陽遠時是冬季……學生的諸多認識,和早期人類對地球及其運動的認識十分相似。
本單元要讓學生重演人類對地球運動的探究過程。基于可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運用相對運動、參照物、模擬再現等原理和方法進行推理、論證,最終認識地球是如何運動的。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學生多角度地、持續地收集地球運動的證據,如:資料、理論、模擬實驗的結果等,需要對證據進行批判性的邏輯加工,還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間想象力。這些都對學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一個較全面的挑戰。
教科書采用了多種學生所能接受的方式引導他們進行探究。如模擬實驗、游戲、代表性的資料等。這些方式不僅會讓學生感到有趣,而且還能促進他們的思考,使他們認識到:復雜而不可直接觀察的地球運動,是可以被理解和認識的。
“地球的運動”,共有8課。前5課的教學內容,主要研究地球的自轉,后面3課,研究公轉和與地球運動相關聯的現象:四季和極晝極夜。最終讓學生認識到地球在逆時針自轉和公轉,自轉產生晝夜現象,公轉時由于地軸傾斜產生了四季和極晝極夜現象。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3、面向全體學生,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5、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6、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7、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8、組織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課外科技活動以及各類競賽活動。
六、主要教學活動類型:
搜集信息、現場考察、自然狀態下的觀察、實驗、專題研究、情境模擬、科學小制作、討論辯論、種植飼養、科學游戲、信息發布會、報告會、交流會參觀訪問、競賽、科學欣賞、社區科學活動及家庭科技活動、角色扮演、科學幻想等。
七、主要導學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參觀法、實踐法、討論法、談話法、辯論法、實驗、法、列表法、暗示法等。
教科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教學進度計劃
周次
教學內容
備注
1
上學期回顧及新學期開始學習小組組成
2
第1課“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第2課“沉浮與什么因素有關”
3
第3課“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第4課“造一艘小船”
4
第5課“浮力”
第6課“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嗎”
5
第7課“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
第8課“探索馬鈴薯沉浮的原因”
6
第1課“熱起來了”
第2課“給冷水加熱”
7
第3課“液體的熱脹冷縮”
8
第4課“空氣的熱脹冷縮”
第5課“金屬熱脹冷縮嗎”
9
第6課“熱是怎樣傳遞的”
第7課“傳熱比賽”
10
第8課“設計制作一個保溫杯”
第1課“時間在流逝”
11
第2“課太陽鐘”
12
第3課“用水測量時間”
第4課“我的水鐘”
13
第5課“機械擺鐘”
第6課“擺的研究”
14
第7課“做一個擺鐘”
第8課“制作一個一分鐘計時器”
15
第1課“晝夜交替現象”
16
第2課“人類認識地球及其運動的歷史”
第3課“證明地球在自轉”
17
第4課“誰先迎來黎明”
第5課“北極星‘不動’的秘密”
18
第6課“地球在公轉嗎”
第7課 為什么一年有四季
19
第8課 極晝和極夜的解釋
復習考試
【五年級下冊科學教學工作計劃和進度表安排】相關文章:
科學下冊《水結冰了》教學設計09-06
審定新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和教學進度表模板02-12
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無處不在的能量》教學設計(精選10篇)06-07
五年級科學《溶解與分離》教學設計02-23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總結04-06
五年級下冊英語教學工作計劃(通用12篇)02-15
五年級下冊《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02-11
五年級下冊《未來的交通工具》的教學設計02-21
名師工作室的工作計劃安排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