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象》的教學反思
《稱象》的教學反思
是否具有發散思維能力是一個人具有創新精神和發明能力的重要標志。我在自身的教學中,把培養同學的這一能力作為自身教學工作的重點,也一直注重利用各種機會培養同學從多角度考慮問題。對于可能有多個答案的問題,盡量讓同學開動腦筋、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合作找到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這樣的訓練,不只鍛煉了同學探究問題實質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同學分組合作學習的能力。這種探究式的教學方式不只對同學大有用處,也使我這個語文教師從中感受到同學考慮問題的能力提高了,考慮問題的角度開闊了,考慮問題的方式豐富了。在很多時候,教學中一個簡單的設計就能使同學的發散思維能力得到培養和鍛煉。
這學期在學習《稱象》的時候,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大家都體會到了曹沖是個聰明的小朋友。為了引導同學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我在設計教學過程的時候加了一個問題“曹沖是借鑒了官員們的方法想出稱象方法來的。你能說出他的方法和官員們的方法之間有什么聯系嗎?”同學們立刻投入了尋找答案,討論答案的過程中。很快有人說:“他根據造大秤這個方法把船當成了大秤!”馬上有人補充道:“沒有人提得起大秤,他就讓水來托住船。”我聽同學回答到了點上,馬上補充說:“對,他利用了水的浮力!”這時的課堂上,同學們只能想到這些了,我又引導他們考慮:“還有其他的嗎?”教室經過了幾秒鐘的恬靜后,又從角落里傳出了:“他用石頭代替了大象的重量。”雖然這個聲音是那么的不肯定,但是我知道她的答案正是這個問題的關鍵。我馬上說:“你真是太聰明了,一下子就想出了這么難的問題。他正是用石頭代替了大象的重量。”同學們頓時豁然開朗。我又告訴他們:“說曹沖聰明是因為他會從他人的方法中得到啟發。”這時,我突發靈感追問了一個在備課中沒有想到的問題:“你要是曹沖,還能想出什么方法來?”這一下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室里像開了鍋一樣,討論達到了最高潮。“我可以不裝石頭,還得讓人搬來搬去怪麻煩的。直接讓人站上去不就行了嗎?”“還可以用糧食代替大象的重量!”“只要是比較沉,又容易計算重量的東西都可以。”這是我們班一個挺不顯眼的同學說出的答案。“對,你很有概括性。”“老師,我能不能用彈簧代替水?放幾個彈簧然后再在上面放一張結實的板子。這樣就可以代替水的浮力了。”“你想得很好,他人都是想方法替換重物,你想到了換一種承重工具。非常獨特,只是稍微有點不平安。”這時,有個同學站起來說:“高老師,我曾經見過一種地秤,連汽車的重量都能稱出來。我們也可以把大象趕上去。”小朋友的答案是對的,只是他沒有考慮當時還沒有地秤這種東西,但是他的思路也是對的,他沒有一味地從他人已經想好的思維角度動身,而是想另辟蹊徑。他的這種考慮問題的方法應該得到老師的鼓勵,這不正是同學發散思維之后得到的效果嗎?“對!你現在是現代版的小曹沖了!”“嗨!要是能這么想的話,直接用計算機對準大象一掃描,再運用一下專門的計算機軟件不就解決問題了嗎!”同學們聽了她的答案都笑了,我也笑了:“我也沒有限定這個曹沖的出生年月呀?你能這么想很好。現代技術很發達,這種問題已經難不倒我們了。但是在三國時期,能解決這個問題可是太不一般了。所以我們才說曹沖是聰明的呀!”就這樣這節課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課下我想:要是當時沒有想到這個問題,恐怕同學不會對曹沖是怎樣稱出大象重量的這個問題掌握得這么牢固。也正是我通過讓同學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去探究更多的稱重的方法,使同學局限在一點上的思維得到了發散。使他們學會了從不同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的答案,同學答案的豐富超出了我的想像。從這里我也知道了同學其實是有很大潛能的。只要能通過正確的方法調動同學去積極的運用大腦考慮問題,這些潛能就一定能在教學中被釋放出來。
【《稱象》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稱象》教學反思03-19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反思03-19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